多用户虚拟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多用户虚拟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用户虚拟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用户,环境,分布式,地质,导向,虚拟现实,系统。

多用户虚拟环境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吕春明[1](2012)在《多用户虚拟环境教育游戏在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多次课程改革的号召下,提出了学校教育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等,从全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科学课程就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渐的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暂露头角的,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类的课,包含的范围广,在课程的实施上遇到的问题比较多,通过对虚拟网络游戏的分析,尝试着将科学课程遇到的问题与虚拟网络游戏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本文中提出的基于MUVE的教育游戏在科学课上的应用的目的就是,为找寻一种解决教育与游戏相融的一个有利的切合点,为多用户虚拟环境下的游戏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得以真正的实现并得到有利的推广,甚至为科学课在学校教学中站稳脚步及得到顺利的发展等。本文首先阐述的是科学课与教学游戏相关研究的一些概述,作为接下来的探讨了科学课与虚拟网络游戏的关系的铺垫。紧接着就分析了MUVE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利用前面的分析研究从而对接下来的游戏的教学设计方面和游戏系统设计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最后就基于MUVE设计开发的“RiverCity”的案例进行分析,用此来论证基于MUVE的教育游戏在我国科学课的教学上的应用也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许爱军,张文金,黄正午[2](2010)在《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中VRML系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个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中,基于VRML的虚拟现实协同系统模型。采用B/S结构,设计了模型的工作流程,重点对虚拟场景与用户替身、VRML场景通讯、模型的协同并行控制、模型中数据交互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和实现。该模型能够实现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空间的一致性、网络通讯的及时性和多用户替身行为的真实性。原型系统的实现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0年01期)

刘新阳,马池珠[3](2010)在《多用户虚拟环境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对Quest Atlantis项目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用户虚拟环境(MUVE)的教育游戏是大型网络教育游戏的发展趋势。在介绍一个国外此类教育游戏的典型案例——Quest Atlantis的基础上,在对其结构、设计思想和应用模式进行剖析,探讨了其对我国教育游戏设计和应用的启示,供国内网络教育游戏研究借鉴。(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技术》期刊2010年01期)

赵晓亮[4](2008)在《教育视角下的多用户虚拟环境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20世纪70年代晚期第一个多用户空间(MUD)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玩家角色扮演游戏的发展,它允许多人协作来构建虚拟现实场景。尽管视觉信息和社会性提示非常有限,但沉浸在基于文本的虚拟环境中同样可以支持虚拟社区的兴起。计算能力和网络连接性能的提(本文来源于《浙江现代教育技术》期刊2008年02期)

王六鹏,徐英卓,高晓荣[5](2008)在《基于MAS的地质导向钻井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地质导向钻井过程难以组织多方专家进行现场协同工作的不足,提出基于MAS构建一个支持多用户共享的虚拟可视化环境。运用Agent的自制性、智能性、适应性、灵活性及协作性,可充分利用Internet/Intranet资源,为专家提供异地远程协同工作环境,从而改变传统的专家进行现场工作的方式,实现异地协同决策,也为实现钻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持。详述了构建该环境的3个方面,即,Agent的内部结构、多Agent协同模型和多Agent系统技术。(本文来源于《石油矿场机械》期刊2008年04期)

王六鹏,徐英卓[6](2007)在《面向地质导向钻井的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质导向钻井过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提出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理论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构建一个支持多用户协同决策的虚拟可视化环境,该环境可将不同地点的钻井技术人员、专家通过网络组织在一起进行协同工作,从而使钻井工程作业达到高效、优质、安全、低成本的目标。详细描述了共享虚拟环境的体系结构及主要技术实现。(本文来源于《航空计算技术》期刊2007年05期)

殷永利[7](2007)在《多用户虚拟环境感知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用户虚拟环境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论文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多用户虚拟环境的关键特性及其感知机制的特点,对多用户虚拟环境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感知管理技术在多用户虚拟环境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结合目前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的发展需求,论文分析了以往感知管理方案的特点和局限性,设计了一种适应新的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发展的双层感知管理方案。该方案结合了空间交互感知和用户动态交互感知的特点,更能满足目前多用户虚拟环境发展趋势的要求。接着,论文研究了多用户虚拟环境感知管理技术实现过程中涉及的几个关键技术。重点对虚拟环境中虚拟人的构建技术、BSP-Tree场景分割算法以及LOD模型进行了研究及实现工作。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论文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7-01-01)

王莹莹[8](2005)在《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多用户虚拟环境中的信息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概念,论述在该类多用户虚拟环境中信息处理的过程与关键技术,并给出了结合Java 语言实现信息处理的实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时代》期刊2005年02期)

张亚荣,张惠良,杨阿昭[9](2003)在《EAI技术在多用户虚拟环境中的应用—引入用户定制替身》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EAI接口技术以及BOMU和H-Anim替身制作标准。并通过实现将用户定制替身引入到当前多用户虚拟环境中这个实例,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利用EAI技术来控制VRML插件的可视化仿真。(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3年08期)

王焱,吴威,赵沁平[10](2002)在《基于Internet的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框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是指网络化的协同虚拟现实系统 ,在该环境中多个用户之间通过各自的叁维图形表示实现在虚拟环境中的多人感知、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对虚拟对象的协同操纵 .在综合分析现有系统以及 Internet的开放性标准化需求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 Internet的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解决方案 ,即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框架 (multi- user shared virtual environment framework,MSVEF) .该框架描述了多用户虚拟环境的体系结构 ,定义了基于 XML的相关交互协议 .通过在原型系统中的初步应用 ,证明该框架可以支持不同网络平台的用户在同一个虚拟场景中的再现与交互(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02年03期)

多用户虚拟环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个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中,基于VRML的虚拟现实协同系统模型。采用B/S结构,设计了模型的工作流程,重点对虚拟场景与用户替身、VRML场景通讯、模型的协同并行控制、模型中数据交互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和实现。该模型能够实现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空间的一致性、网络通讯的及时性和多用户替身行为的真实性。原型系统的实现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用户虚拟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吕春明.多用户虚拟环境教育游戏在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许爱军,张文金,黄正午.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中VRML系统模型[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

[3].刘新阳,马池珠.多用户虚拟环境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对QuestAtlantis项目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0

[4].赵晓亮.教育视角下的多用户虚拟环境初探[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8

[5].王六鹏,徐英卓,高晓荣.基于MAS的地质导向钻井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构建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08

[6].王六鹏,徐英卓.面向地质导向钻井的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开发[J].航空计算技术.2007

[7].殷永利.多用户虚拟环境感知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8].王莹莹.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多用户虚拟环境中的信息处理[J].计算机时代.2005

[9].张亚荣,张惠良,杨阿昭.EAI技术在多用户虚拟环境中的应用—引入用户定制替身[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

[10].王焱,吴威,赵沁平.基于Internet的多用户共享虚拟环境框架的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

标签:;  ;  ;  ;  ;  ;  ;  

多用户虚拟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