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象模型向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的策略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宁梓淯[1](2021)在《基于转录组荧光测序数据整合策略的癌症分类研究》文中指出激光诱导荧光测序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数据检测技术。从第一代激光诱导荧光测序技术发明至今经历了25年的时间,现在可以实现百万级像素传感器并行跟踪激光诱导的荧光进行测序。这项技术带动了多组学范围内的复杂疾病研究。转录组荧光测序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就是癌症样本分类标志物识别,分类标志物可以辅助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单分子分类标志物的再现性备受质疑,也很难阐述其功能层面和系统层面的生物学意义。生物学通路数据的不断丰富,为寻找整合型分类标志物提供了基础,基于通路基因功能富集和基于拓扑网络的分类方法应运而生。前者通过对特定基因集合的统计分析识别分类特征,方法具有明确的统计学意义,但是生物学解释性较差,因为它只考察基因集合中基因的数量关系,并不关注基因的具体测量值。后者将分类特征识别的研究置于更广泛的生物网络中,综合运用机器学习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识别分类标志物,方法识别的分类标志物普遍具有更好的生物学解释性,但是这类研究多数以无向网络为基础,且不考虑局部通路失调的重要性,也很少考虑多种分子数据的整合。分类方法整体的研究重点聚焦在开发复杂的分类算法,而忽视了鲁棒的分类特征构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mi RNA介导的子通路为特征,构建机器学习为基础的分类标志物识别方法流程(mi DRW)和生存标志物识别方法流程(mi DRWSurv),并对该流程识别的分子标志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基于KEGG通路数据库中的调控信息,通过化合物和酶等物质的融合技术,构建全局有向通路网络(GDPN),并在网络中添加虚拟基因节点解决网络悬挂问题。提出了加权有向随机游走算法,为算法设置了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加权有向随机游走算法有效的增加了网络中hub基因的拓扑权重。2.提出mi RNA介导的子通路并构建了表征mi RNA介导的子通路活性的数学模型。一方面,模型设置了符合生物学调控机制的约束条件。另一方面,模型整合了mi RNA和m RNA的差异表达程度、m RNA的表达水平、mi RNA和m RNA的靶向关系,以及全局有向通路网络的拓扑信息来计算mi RNA介导的子通路活性。实验结果表明mi RNA介导的子通路活性具有区分样本模式的能力。3.提出了集成多种机器学习方法的分类方法流程,该流程采用统计学分析确定候选特征,再通过贪婪算法识别癌症特异性的失调子通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流程不依赖于具体的机器学习模型,经典的机器学习方法也可以识别鲁棒的分类特征。4.提出了生存加权自适应Lasso-Cox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识别了生存标志物,该方法使用Cox回归模型学习mi RNA介导的子通路活性值与样本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设置生存相关的自适应参数使方法快速识别预后生存相关的分类标志物。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乳腺癌相关的生存标志物,标志物可以显着的将分开高风险和低风险样本。大规模实验证明,mi RNA介导的子通路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生物学解释性。基于mi RNA介导的子通路构建的分类方法具有较好的范化能力和稳定的分类能力。
林泽斐[2](2020)在《基于在线百科的社会网络抽取及语义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社会网络的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是社会网络的构建,随着大数据研究的兴起,面向海量数据的社会网络自动抽取成为社会网络构建的新兴热点。社会网络抽取是指基于明确或隐含的信息,从信息源中自动抽取出社会成员及其联系的技术。在在线百科中,蕴含着海量的社会成员及其社会关系信息。如何从此类信息源中抽取出大规模社会网络,是值得探讨的一大课题。此外,社会网络构建的目的在于对所构建的社会网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利用。近年来,将语义网技术与社会网络相结合的语义社会网络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借助于本体和推理引擎,语义社会网络可以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这有助于从社会网络中挖掘大量潜在的语义信息和社会成员联系,进而服务于学术研究。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在线百科作为主要信息源,探索一种基于百科半结构化文本的社会网络抽取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大规模社会网络的语义化方法及其在数字人文领域的应用模式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在线百科中的社会网络抽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在线百科的大规模社会网络抽取方法,其主要创新点在于利用排序学习方法综合多种特征计算人物关系权重,通过估计人物生存时空来发现人物间的时空耦合关系。通过此方法,本研究首次从中文在线百科中抽取出完整的带有权重和时空信息的社会网络。(2)在对当前社会网络本体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网络本体MSTSN。与同类社会网络本体相比,MSTSN本体主要面向数字人文领域的社会网络构建,特别对人物所处的时空、人物的不同类型,以及人物间的不同关系类型等信息进行了细粒度的刻画。基于MSTSN本体,对在线百科中所抽取的社会网络进行实例化,形成一个大规模人物知识图谱。(3)针对人物知识图谱中的人物关系预测这一难点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知识图谱关系预测方法,该方法将关系路径和反映实体间关系的文本矩阵化,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学习与特定关系类型相关的结构和文本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训练模型实现关系预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在评测数据集上的性能表现超过了主流方法的水平。(4)针对非结构化文本中的人物关系三元组抽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中文命名实体链接方法,该方法融合了单实体消歧和多实体消歧特征,并根据不同文本长度选用不同的特征组合;同时,在传统一阶段式消歧的基础上添加了第二阶段消歧以改善消歧结果。对比实验显示该命名实体链接方法的总体性能优于当前主流同类系统的水平。(5)基于本研究所提出的MSTSN本体和所构建的人物知识图谱,阐述了四类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社会网络语义查询策略,并通过可视化方法展示各策略的执行效果。相比传统的社会网络构建策略,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可从在线百科中有效地抽取社会成员及其关系,且更加关注与社会成员相关的时空和语义信息,在人名消歧和人物关系权重算法等方面也进行了改进,这可为大规模社会网络的自动化构建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通过对社会网络进行语义化处理所形成的大规模人物知识图谱,在与人文学科相关的社会网络分析系统、问答系统、知识发现系统中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这可为探索文本挖掘和语义网技术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应用模式提供参考借鉴。
王新阳[3](2018)在《面向语义描述与数据查询的大数据组织方法及其关键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发展促使数据不仅在体量上急剧膨胀,数据的种类和格式也在快速增加。各种数据由于在模式以及操作方式上的不同而形成众多独立的数据种群,不同类型的数据无法统一查询和处理,阻碍了数据之间的互通。这不仅使得各种数据的统一高效使用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也为如何从这些海量数据中充分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使用传统的方式存储和操作这些异构数据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应用需求,例如No SQL等大数据模型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数据结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是与传统数据进行融合的最主要障碍。目前关于大数据与传统数据模型进行模式集成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且大数据的语义描述等问题也尚缺少全面的研究。因此,需要一种统一、高效且足够灵活的方式来描述各类异构数据,且能够表达数据内部以及异构数据之间的语义,实现数据内在价值的挖掘和潜在知识的发现。本文在充分比较、分析各种异构数据集成公共模型的基础上,吸纳了相关主要模型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一种面向概念与关系的公共数据模型GDM(即格数据模型,Grid Data Model)。GDM模型在关系、段、节等定义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新的数据模式定义和结构组织的方式,能够统一描述各种数据结构和语义关系。文中同时给出了GDM模型的形式化标准定义。为了深入说明GDM模型的语义描述和逻辑推理能力,本文在GDM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描述了GDM模型的语义推理和领域知识演化原理,并以()描述逻辑为例,描述了如何通过GDM语法子集建立与描述逻辑的映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GDM模型构建基于描述逻辑的本体知识库,并对GDM模型的相关推理问题进行了理论证明。本文接着研究了数据集成过程中数据结构异构的问题。为了实现各种传统数据模型与大数据模型的集成,本文利用GDM模型基于关系的数据结构描述机制,从形式化理论角度研究了各种数据模型向GDM进行模式转换的原理,包括结构化的关系模型、半结构化的XML和多种非结构化的No SQL数据数据模型。同时还研究了GDM模型能够同时描述有模式数据和无模式数据的混合模式特性以及进行动态修改数据的能力。本文然后基于虚模式定义了GDM模型代数以及查询语言GDM SQL的语法,并阐述了GDM数据查询过程和查询优化基本原则。以上GDM模型数据管理方案提供了格数据查询和操作的基本方法,是进行基于GDM模型的异构数据集成的必要前提。基于以上模型定义、相关理论和查询操作语言,本文研究了分布式环境下异构数据集成过程中的查询、处理和优化等若干方面,解决了查询变量关联、查询分解与查询计划生成、查询处理过程的并行调度等相关问题。同时,为了降低异构数据查询处理的时间成本,本文还提出了几种基于最小调度连通图的查询优化方案,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各种优化策略的性能,验证了查询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说明GDM模型的优秀特性和数据集成时的效率优势,本文还从各方面比较了GDM及几种基本数据模型的相关特性,并重点与OWL模型进行了深入对比。同时,还基于本文提出的效率评估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比较分析了各模型进行数据创建、修改、删除等操作时的时间与空间效率。结果表明,GDM在数据集成时其时间和空间效率相对于所比较模型总体来讲是最优的,非常适合异构数据集成。最后,本文设计了基于GDM模型的异构数据集成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框架和实施过程,展示了系统的运行情况,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相关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显示了GDM模型能够比较出色地胜任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的数据集成和知识发现。
魏群[4](2012)在《面向企业互操作性的UPM建模及映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速发展,现代网络制造对企业之间互操作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以及企业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但是企业及其产品的多样化造成各个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在产品数据信息模型表示上的差异,无法相互交换和共享设计的产品数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企业间必须建立统一的产品信息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TEP的统一建模方法UPM(Unified Product Modeling),为企业建立产品模型提供一种通用框架,该框架具有通用性、高效性和实用性,为实现企业互操作性提供基础和保障。为进一步使UPM产品信息模型更好地与制造业信息管理系统(如CAx、ERP)集成,必须将UPM模型映射到一个关系型数据库中,将关系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方式,本文研究一种新的利用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实现产品数据到关系数据库的映射。同时为支持网络应用和数据共享,本文又论述了利用XML数据窗口引擎XDE进行XML映射的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为实现企业互操作性,需要为不同种类的产品建立通用的建模方法,本文提出一种UPM产品统一建模框架,该UPM框架由四个部分组成:产品信息模型PIM(ProductInformation Model)、基于STEP的建模环境、六步建模法和四种PIM数据交换的共享方法。UPM中的所有组成都与核心PIM关联,整个建模过程与产品信息模型中的数据结构紧密相连。本文利用UPM建模方法建立七个产品信息模型:描述管理特征的产品和版本模型、产品定义关系模型、产品文档模型;描述几何特征的形状定义表示模型、几何模型;描述精度特征的公差模型、描述物理特征的材料和物理特性模型,每一个模型利用建模语言EXPRESS及其图形化方法EXPRESS-G进行描述。UPM产品建模的实现是通过模式的定义和建模技术,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建模是兼容的,具有通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2)在数据存储模式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实现UPM产品数据到关系数据库的映射,构建了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完成数据库映射的方法,优点在于降低所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降低网络流量,增强对执行计划的重复使用,可维护性高,增强安全性,避免数据冗余和二义性,保持数据一致性。(3)在数据交换和共享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XML数据窗口引擎XDE进行XML映射的方法,在UPM产品数据映射到关系数据库后,构建了XDE实现UPM数据到XML文档的映射框架。相对于传统的XML前期绑定、后期绑定来说,XDE方法更直接、高效,有效避免数据二义性和语义缺失。(4)为验证UPM模型的通用性、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实现关系数据库映射的高效性以及XDE完成XML映射的合理性,本文最后采用基于B/S和C/S混合结构的信息系统运行模式,利用PowerBuilder9.0开发工具软件和SQL Server2008数据库实现产品数据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库连接,产品信息结构浏览,XML映射文档的导入导出。
刘铮[5](2010)在《基于XML的数据预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相互协作的各企业、部门之间迫切需要一个高性能的数据交换方案,来屏蔽异构系统之间的差异、实现数据共享。而现有的异构数据交换技术均存在许多不足,如实现过程复杂、耦合度高、通用性差等。另外,各异构系统中都存在较多的数据质量问题,为了保证转换后数据的可用性,必须对其中的脏数据进行清理。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使用到数据预处理中的数据转换和数据清理两种技术。本文针对现有数据交换方案的不足,设计了一个基于XML的数据预处理解决方案。该方案以XML为中间转换媒介,实现了关系数据与XML数据的双向转换,并且该方案中加入了对XML数据清理的功能。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研究:(1)关系数据库向XML文档转换的研究。主要研究了以E-R图为中间模型将关系数据库转换为XML文档的方法,重点是以E-R图中的联系为依据,设计了一组将关系模式中的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向XML Schema转换的规则。(2)设计了一个XML孤立点数据检测清理框架。借助聚类分析思想和XML文档层次特性,将逻辑相关的结点聚集到相应的子空间中,并基于这些相关子空间计算孤立点兴趣度度量——XO度量,以此来识别孤立点数据,并设计了一组相关算法。(3)XML文档向关系数据库转换的研究。设计了一个XML Schema形式化算法,将其形式化为一个九元组XS,然后依据九元组XS设计了一组将XML Schema中的组件以及组件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的规则。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异构数据交换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转换效率,而且能够较好地控制转换过程中的语义损失。另外,本文的XML孤立点数据清理算法也能达到较高的准确率和查全率。
张旭辉[6](2009)在《RDF/RDFS到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RDF)及其模式(RDF Schema, RDFS)是语义Web的基础。目前,RDF和RDF Schema文档被广泛用于描述语义Web上的信息,如何对RDF/RDFS进行有效存储已经成为语义Web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关系数据库是目前数据库应用的主流,是当今技术最为完善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类型。本文提出利用关系数据库来存储RDF/RDFS本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关系数据库的优势对RDF/RDFS本体进行管理和操作。利用关系数据库存储RDF/RDFS本体,其本质是把RDF/RDFS数据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实现RDF/RDFS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映射。本文提出了一种RDF/RDFS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映射方法。首先,给出了RDF/RDFS模型与关系数据库模式的形式化定义,讨论了RDF/RDFS模型与关系模型二者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根据RDF/RDFS本体的模式和实例特征,提出了一系列从RDF/RDFS到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的规则,并且给出了类和属性的映射算法。这些映射规则和算法尽可能全面地保持了RDF/RDFS本体的语义信息,描述了RDF/RDFS本体的层次关系。最后,基于提出的映射规则和算法,开发了一个用于完成从RDF/RDFS到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的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映射规则和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张峰[7](2009)在《飞机飞行数据交换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飞机飞行数据交换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目前在飞机飞行数据交换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论证了飞行数据交换模型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总结飞机飞行数据挖掘工具的方法和模式以及数据挖掘流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数据挖掘过程中数据准备阶段中所涉及的数据交换的特点以及飞机飞行数据的主要特性,阐述了XML作为数据交换的描述模型所具有的优势。通过分析和提取数据交换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素,提出了一个具有高度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基于组件注入的数据交换模型。该数据交换模型由组件注入模型、数据映射与转换模型、信息提取策略和资源定位机制等基本要素构成,可作为数据交换系统开发的指导模型和基本原则。根据数据交换基本模型,进一步给出了数据交换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遵循交换模型的组件-文档分离原则,并以XML文档作为系统中各种信息和数据的描述模型,以便于系统对数据和文档的识别与处理。详细研究了数据交换体系结构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特性以及组件之间的组成关系和接口方式,并给出了部分描述文档的描述模型和实例。基于以上研究的飞行数据交换模型,对一个具体的飞机数据交换系统的实现与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提出了它的解决方案和实现方法。
伍星[8](2008)在《基于ORM的代码自动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电信管理网(TMN)的作用和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电信管理网通过标准的接口(包括通信协议和信息模型)与电信网传送和接收管理信息,从而达到对电信网的控制和操作的目的。在电信管理网中,这些接口是用抽象语法标记一(ASN.1)来描述的。为了维护和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电信网络管理系统显得格外重要。但在电信网络管理系统以及其他类似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类似功能模块较多,所以就容易产生大量的重复代码编写工作,例如编写访问数据库的业务模块、建立大批量数据库表等。而代码自动生成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重复开发。因此,代码自动生成技术对于解决管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开发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代码自动生成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动转换机制或者一种由源模型到目标模型的映射。它通过读取工程中设计的各种文档或者模型,按照一定的领域规则,生成规范的计算机能理解的源代码。本文总结了代码自动生成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代码生成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几种常见的代码生成器的实现方法。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面向对象模型与关系数据模型往往结合使用。但是面向对象模型基于方法学原理,关系数据模型基于集合论原理,理论基础的不同导致了两者之间的阻抗不匹配。这种技术上的差异性在开发过程中常常引发诸多问题。克服这个矛盾的办法便是实现对象/关系映射(ORM)。本文着眼于研究面向对象系统中的类及其对象与关系数据库中数据表的映射,包括属性映射、继承结构的映射和对象之间关系的映射,分析和比较了几种映射策略的优缺点。本文以研究用ASN.1描述的业务对象间关联关系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用ASN.1描述的业务对象关系映射模型。本文重点探讨了从ASN.1结构到关系数据库表结构的映射的设计方法,其中包括映射策略设计和映射方式设计两部分。最后,运用文中介绍的代码自动生成和用ASN.1描述的业务对象关系映射模型,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ORM的代码自动生成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用例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整个层次和架构的划分,以及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尹善华[9](2007)在《对象模式与关系数据模式的映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的软件项目开发中,普遍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而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应用开发中通常有两种策略,即基于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开发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开发。由于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还不成熟,实际开发中大部分采用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策略。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与面向对象开发技术之间存在着的“阻抗不匹配”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对象持久层的方法来实现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之间的映射,使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相隔离,从而提高系统的维护性和可移植性。本文对实现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型映射(Object/Relation Mapping,简称ORM)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研究。阐述了对象关系映射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对象继承结构的映射,解决了对象-关系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映射。本文提出和分析了对象持久技术的系统框架,开发实现了一个对象持久层(YFLayer),并对该对象持久层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内存镜像”的思想,改善和提升了系统的性能。该对象持久层的实现深化了软件分层架构思想,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论文对该对象持久层的辅助开发工具—代码生成器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阐述,通过代码生成器自动生成程序代码,使得本对象持久层的使用更加方便。
刘伟[10](2007)在《对象/关系映射在.NET环境中的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是当前软件开发的主流,关系数据库是目前最主要的存储机制。本文比较了对象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处理数据的差异,对象模型基于软件工程的一些原理,而关系数据模型则基于数学原理,两种模型理论基础的不同导致了它们之间的“阻抗不匹配”;确定了使用对象/关系映射解决该问题;分析了对象/关系映射存在的问题,即对象标识符技术、映射对象到关系技术等;提出了解决对象/关系映射的策略;设计并实现了基于.NET的持久层ORM4NET,改进了对象/关系映射技术的检索查询方式。本文设计和实现的持久层ORM4NET具有以下特点:(1)提出了“延迟装载”算法解决对象/关系映射中强制装载存在的浪费内存问题,从而达到按需装载的目的。(2)采用了基于.NET元数据的持久化映射,持久对象与配置文件信息融为一体,减少代码维护量,可扩展性强。(3)支持自动生成对象标识符(OID),方便开发和部署。(4)支持直接访问数据库,提供灵活多变的数据访问方式。本文对持久层的开发问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设计并实现的持久层在实际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二、对象模型向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的策略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象模型向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的策略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转录组荧光测序数据整合策略的癌症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转录组荧光测序技术 |
1.2.2 常用转录组数据库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1 基于单分子统计分析的分类研究 |
1.3.2 基于通路基因功能富集的分类研究 |
1.3.3 基于拓扑网络的分类研究 |
1.4 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活性表达谱预测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2.3 基于有向通路网络拓扑计算miRNA介导的子通路活性 |
2.3.1 获取有向子图 |
2.3.2 建立全局有向通路网络 |
2.3.3 实施加权有向随机游走 |
2.3.4 拓扑计算mi RNA介导的子通路活性值 |
2.4 miRNA介导的子通路的活性分析 |
2.4.1 分类标志物的活性分析实验 |
2.4.2 乳腺癌生存标志物活性分析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iRNA介导的子通路分类标志物识别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构建分类方法流程的数学模型 |
3.2.1 逻辑回归模型 |
3.2.2 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 |
3.2.3 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 |
3.2.4 决策树分类模型 |
3.3 miRNA介导的子通路活性的再现性 |
3.4 特征选择与评估 |
3.4.1 数据集内部的特征选择 |
3.4.2 独立数据集的特征选择 |
3.5 分类特征性能比较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3.5.1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分类实验 |
3.5.2 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分类实验 |
3.5.3 基于朴素贝叶斯模型的分类实验 |
3.5.4 基于C4.5 模型的分类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miRNA介导的子通路生存标志物识别方法研究 |
4.1 构建自适应Lasso-Cox分类模型 |
4.1.1 Cox回归模型 |
4.1.2 生存加权的自适应Lasso估计 |
4.2 乳腺癌生存特征选择与评估 |
4.2.1 乳腺癌数据集内部分类实验 |
4.2.2 乳腺癌独立数据集分类实验 |
4.2.3 乳腺癌生存标志物的活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在线百科的社会网络抽取及语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5.1 研究方法 |
1.5.2 使用的工具与技术 |
1.6 贡献与创新 |
1.7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复杂社会网络理论 |
2.1.1 复杂网络的概念 |
2.1.2 社会网络的概念 |
2.1.3 典型的复杂社会网络模型 |
2.2 知识表示理论 |
2.2.1 知识表示的概念 |
2.2.2 语义网 |
2.2.3 知识图谱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关研究综述 |
3.1 社会网络抽取研究 |
3.1.1 传统社会网络抽取研究 |
3.1.2 基于在线百科的社会网络抽取研究 |
3.2 社会网络语义化研究 |
3.2.1 社会网络语义化的相关工作 |
3.2.2 典型的社会网络本体 |
3.3 知识图谱补全研究 |
3.3.1 知识图谱补全的任务 |
3.3.2 知识图谱关系预测的相关研究 |
3.3.3 知识图谱实体类型预测的相关研究 |
3.4 命名实体链接研究 |
3.4.1 命名实体链接的任务 |
3.4.2 命名实体链接的相关研究工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在线百科中的社会网络抽取 |
4.1 社会网络抽取的整体框架 |
4.2 初始社会网络生成 |
4.3 关系权重计算 |
4.3.1 人物相关性特征 |
4.3.2 人物相关度学习 |
4.4 人物时空分析 |
4.4.1 人物生存时空估计 |
4.4.2 时空耦合网络的构建 |
4.5 百科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 |
4.6 百科人物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网络语义建模与语义表示 |
5.1 社会网络语义建模 |
5.1.1 MSTSN本体的整体架构 |
5.1.2 人物时空信息的语义建模 |
5.1.3 关系类型和人物类型的语义建模 |
5.2 社会网络的语义表示 |
5.2.1 人物基本信息的语义表示 |
5.2.2 人物时空信息的语义表示 |
5.2.3 人物关系信息的语义表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百科内部信息的人物知识图谱补全 |
6.1 人物关系类型的预测 |
6.1.1 关系预测模型设计 |
6.1.2 模型评测 |
6.1.3 基于Conv F模型的人物关系类型补全 |
6.2 人物类型的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百科外部文本的人物知识图谱补全 |
7.1 命名实体链接的整体框架 |
7.2 指称识别 |
7.3 候选实体集合生成 |
7.4 候选实体消岐 |
7.4.1 消歧特征 |
7.4.2 排序学习 |
7.4.3 消歧结果优化 |
7.5 命名实体链接方法评测 |
7.5.1 评测语料 |
7.5.2 文本相似度特征筛选实验 |
7.5.3 多特征消歧实验 |
7.5.4 对比实验 |
7.6 基于命名实体链接的人物关系补全 |
7.6.1 设计思路 |
7.6.2 方法评测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人物知识图谱的语义查询与可视化 |
8.1 基于关系的社会网络语义查询 |
8.1.1 查询中心人物的相关人物 |
8.1.2 查询限定类型的相关人物 |
8.2 基于作品的社会网络语义查询 |
8.2.1 生成与特定作品相关的社会网络 |
8.2.2 生成与特定作者相关的社会网络 |
8.3 基于时间的社会网络语义查询 |
8.3.1 生活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查询 |
8.3.2 生成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关系网络 |
8.3.3 生成特定朝代的人物关系网络 |
8.4 基于空间的社会网络语义查询 |
8.4.1 与地理特征点相关的人物查询 |
8.4.2 同乡关系网络的生成 |
8.4.3 查询特定历史时期的热点地理区域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本文总结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 人物知识图谱的RDF表示(示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面向语义描述与数据查询的大数据组织方法及其关键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异构数据集成技术与系统研究现状 |
1.2.2 面向异构数据集成的统一建模研究现状 |
1.2.3 基于公共数据模型的逻辑推理与知识发现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1.2.4 以NoSQL为主的大数据模型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及各章主要内容 |
第二章 GDM公共数据模型 |
2.1 异构数据集成问题描述 |
2.2 主要公共数据模型介绍 |
2.2.1 面向结构的数据模型 |
2.2.2 面向语义的数据模型 |
2.3 基于关系和概念的格数据模型(GDM) |
2.3.1 格数据关系 |
2.3.2 格数据类型 |
2.3.3 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DM模型的数据语义描述和推理 |
3.1 问题描述 |
3.2 GDM模型的语义表达和演化 |
3.3 GDM模型与描述逻辑及知识表示 |
3.3.1 概念映射 |
3.3.2 GDM节与公理映射 |
3.3.3 GDM关系与角色映射 |
3.3.4 GDM个体与事实映射 |
3.4 转化正确性及相关推理问题证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大数据集成的异构数据源模式转换 |
4.1 模式映射简介 |
4.1.1 模式映射方法 |
4.1.2 模式映射过程 |
4.2 关系数据模型的模式转换 |
4.3 以XML为代表的半结构化数据模型的模式转换 |
4.4 NOSQL数据模型的模式转换 |
4.5 混合模式及动态数据集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DM模型数据管理 |
5.1 GDM数据管理的图论基础 |
5.2 GDM模型代数运算 |
5.2.1 模式代数 |
5.2.2 GDM对象代数 |
5.3 GDM数据查询与操作 |
5.3.1 格数据操作模型 |
5.3.2 基于SQL的GDM数据查询与操作 |
5.3.3 GDM数据查询过程与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GDM的异构数据集成的查询、处理与优化 |
6.1 基于中间模式的多层局部自治集成模型 |
6.1.1 集成模型的定义 |
6.1.2 模式的类型与映射 |
6.2 异构数据集成的查询处理机制与过程 |
6.2.1 全局查询语言及查询变量关联 |
6.2.2 查询分解与查询计划生成 |
6.2.3 查询结果处理及并行调度 |
6.3 分布式异构环境下基于并行调度的查询优化 |
6.3.1 异构数据集成中的查询处理代价模型 |
6.3.2 预定义查询优化 |
6.3.3 自适应查询优化 |
6.3.4 综合优化策略 |
6.3.5 查询优化策略的评价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GDM模型特性分析与集成效率评价 |
7.1 数据模型综合分类与定性比较分析 |
7.1.1 数据模型分类 |
7.1.2 基本特性的定性分析与比较 |
7.2 与OWL的对比与分析 |
7.3 数据集成时间与空间效率的评价分析 |
7.3.1 数据集成的时间与空间效率评估模型 |
7.3.2 初始化参数的一些假设和解释 |
7.3.3 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异构数据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8.1 基于GDM的异构数据集成系统的语义操作层次框架 |
8.2 一种综合的多策略相似度衡量方法 |
8.3 基于GDM模型的异构数据集成系统 |
8.3.1 开发环境与相关配置 |
8.3.2 系统架构及实施体系 |
8.3.3 格数据引擎核心功能展示与说明 |
8.3.4 Paragraph Turbo核心功能展示与说明 |
8.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GDM模型中数据以及关系的层次 |
附录B:GDM模型结点类型 |
附录C:GDM SQL语法定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面向企业互操作性的UPM建模及映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于 STEP 的产品数据建模和映射技术概述 |
1-2-1 产品信息建模相关理论 |
1-2-2 产品信息模型 |
1-2-3 产品信息建模要求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统一产品建模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EXPRESS 模型向关系数据库映射 |
1-3-3 EXPRESS 模型向 XML 映射 |
§1-4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企业互操作性的概念 |
1-4-2 企业互操作性所面临的挑战 |
1-4-3 企业互操作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4 产品建模的研究现状 |
1-4-5 EXPRESS 数据模型向关系数据库映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6 EXPRESS 数据模型向 XML 映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UPM 方法构造的产品信息模型 |
§2-1 基于 STEP 的统一产品建模 UPM 方法 |
2-1-1 STEP 标准和 EXPRESS 数据描述语言 |
2-1-2 基于 STEP 标准的 UPM 框架结构 |
2-1-3 PIM 结构 |
2-1-4 基于 STEP 的建模环境 |
2-1-5 PIM 数据交换与共享方法 |
2-1-6 六步建模法 |
§2-2 产品信息模型的 EXPRESS 描述和 EXPRESS-G 图 |
2-2-1 产品及版本模块 |
2-2-2 产品结构模块 |
2-2-3 产品文档模块 |
2-2-4 其它信息模块的实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PM 产品模型到关系数据库的映射 |
§3-1 EXPRESS 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
3-1-1 基于 EXPRESS 模型的面向对象特性 |
3-1-2 关系数据库的技术特点 |
3-1-3 EXPRESS 数据模式向关系数据库映射的必要性 |
§3-2 UPM 产品数据库的总构架 |
3-2-1 UPM 产品数据库结构 |
3-2-2 UPM 产品数据库的存储子系统设计 |
§3-3 EXPRESS 数据模式向关系数据库的映射规则 |
3-3-1 唯一标识符 |
3-3-2 基本数据类型的转换 |
3-3-3 对象数据类型的转换 |
3-3-4 继承转换 |
3-3-5 规则转换 |
3-3-6 数据字典的建立 |
§3-4 UPM 数据模型向关系数据库映射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PM 产品信息模型到 XML 的映射方法 XDE |
§4-1 XML 技术 |
4-1-1 XML 技术特点 |
4-1-2 XML 方式表达 STEP 数据 |
§4-2 XML 映射系统—XDE 结构框架 |
4-2-1 XDE 结构框架的提出 |
4-2-2 XDE 引擎工作原理 |
§4-3 UPM 的 EXPRESS 模型到 XML 文档的映射规则 |
4-3-1 EXPRESS 数据类型与 XML Schema 表达的映射 |
4-3-2 本文采用 XML Schema 模式的原理 |
§4-4 UPM 的 EXPRESS 模型到 XML 文档的映射方式 |
4-4-1 传统的前期绑定和后期绑定 |
4-4-2 UPM 产品数据的 EXPRESS 模型到 XML 映射采用的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P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5-1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 Server |
§5-2 UPM 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
5-2-1 UPM 数据模型向关系数据库 SQL Server 映射 |
5-2-2 UPM 关系数据库的实体索引和数据字典 |
§5-3 UPM 关系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UP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原型 |
§6-1 UP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6-1-1 UPM 产品信息模型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 |
6-1-2 UP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 |
§6-2 PowerBuilder 高级数据库开发软件 |
§6-3 UP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原型 |
6-3-1 数据库连接 |
6-3-2 产品结构浏览 |
6-3-3 XML 文档映射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5)基于XML的数据预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依据及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XML 异构数据交换研究现状 |
1.2.2 数据清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XML 概述 |
2.2 XML Schema 介绍 |
2.2.1 XML Schema 的组件 |
2.2.2 XML Schema 的语义约束 |
2.3 XML 应用程序接口 |
2.3.1 文档对象模型DOM |
2.3.2 XML 简单应用程序接口SAX |
2.3.3 选择使用XML 应用程序接口的标准 |
2.4 XML 查询语言 |
2.4.1 XPath 语言 |
2.4.2 XQuery 语言 |
2.5 数据清理技术 |
2.5.1 数据清理内涵 |
2.5.2 数据清理的原理及方法 |
2.5.3 数据清理的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XML 的数据预处理解决方案 |
3.1 基于XML 的异构数据交换 |
3.1.1 XML 文档和关系数据库 |
3.1.2 XML 文档与关系数据库间的转换 |
3.1.3 基于XML 异构数据转换器的结构设计 |
3.2 XML 数据的清理技术 |
3.2.1 数据清理位置的选择 |
3.2.2 数据清理策略的选择 |
3.3 基于XML 的数据预处理框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系数据库向XML 文档转换 |
4.1 获取关系模式 |
4.2 E-R 图的重构 |
4.3 E-R 图模型向XML Schema 转换 |
4.3.1 E-R 图中数据结构向XML 文档结构的转换规则 |
4.3.2 E-R 图中语义约束向XML Schema 的转换规则 |
4.4 关系数据导入XML 文档 |
4.5 实验设计与性能分析 |
4.5.1 实验设计 |
4.5.2 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ML 数据清理技术 |
5.1 引言 |
5.2 XML 文档的形式化 |
5.3 XML 孤立点数据检测清理框架 |
5.3.1 聚集结点定义 |
5.3.2 相关子空间识别 |
5.3.3 XML 孤立点数据兴趣度度量 |
5.3.4 XML 孤立点数据识别 |
5.4 实验仿真及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XML 文档向关系数据库转换 |
6.1 XML Schema 形式化描述 |
6.2 XML Schema 向关系模式转换 |
6.2.1 属性转换规则 |
6.2.2 元素转换规则 |
6.2.3 一致性约束转换规则 |
6.3 标准SQL 语句生成及数据导入 |
6.4 实验设计与性能分析 |
6.4.1 实验设计 |
6.4.2 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6)RDF/RDFS到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RDF/RDFS的存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RDF/RDFS |
2.1 语义Web |
2.2 RDF |
2.2.1 RDF数据模型 |
2.2.2 RDF的表示方法 |
2.3 RDF Schema |
2.3.1 类Class |
2.3.2 属性Property |
2.3.3 属性约束Property Constraints |
2.3.4 RDFS语义的局限性 |
2.4 小结 |
第3章 RDF/RDFS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映射 |
3.1 RDF/RDFS模型与RDB Schema的比较 |
3.1.1 RDF/RDFS模型与RDBS的形式化定义 |
3.1.2 RDF(S)模型与关系模型的对应关系 |
3.2 RDF/RDFS到RDB Schema的映射 |
3.2.1 RDF Schema向RDB Schema的映射 |
3.2.2 RDF实例的映射 |
3.2.3 数据类型的映射 |
3.2.4 一些辅助信息的映射 |
3.3 语义缺失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系统实现和实验结果分析 |
4.1 开发环境和工具 |
4.2 系统的设计 |
4.2.1 系统功能 |
4.2.2 系统结构 |
4.3 系统实现 |
4.3.1 解析模块的实现 |
4.3.2 映射模块的实现 |
4.3.3 显示模块的实现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实验结果 |
4.4.2 可行性验证 |
4.4.3 映射方法的优越性 |
4.4.4 系统的局限性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和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飞机飞行数据交换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 我主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二章 飞机飞行数据交换需求分析 |
2.1 飞机可靠性系统中的数据挖掘分析 |
2.2 飞机飞行数据收集及交换需求分析 |
2.2.1 飞行数据收集及交换的概念 |
2.2.2 飞行数据收集及交换的必要性 |
2.2.3 飞行数据收集及交换需要解决的问题 |
2.2.4 飞行数据交换标准的选择 |
2.3 飞行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 |
2.3.1 模式转换 |
2.3.2 公共数据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组件注入的飞行数据交换模型研究 |
3.1 数据交换的解决方案 |
3.1.1 数据交换的设计目标 |
3.1.2 数据交换的模型构成 |
3.2 组件-文档模型 |
3.2.1 分类组件机制 |
3.2.2 描述文档模型 |
3.3 数据映射与转换模型 |
3.3.1 数据转换拓扑结构 |
3.3.2 中间文件与公共数据模型 |
3.3.3 映射模型 |
3.4 信息提取策略 |
3.4.1 规则描述方式 |
3.4.2 规则生成方法 |
3.5 资源定位机制 |
3.5.1 直接定位机制 |
3.5.2 资源注册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组件注入的飞行数据交换体系结构 |
4.1 交换系统总体结构 |
4.2 用户交互 |
4.2.1 用户输入/输出接口 |
4.2.2 请求响应组件 |
4.3 资源管理 |
4.3.1 资源定位组件 |
4.3.2 信息提取组件 |
4.3.3 数据读写接口 |
4.4 数据转换 |
4.4.1 转换器 |
4.4.2 解释器 |
4.5 组件管理 |
4.5.1 组件加载器 |
4.5.2 组件配置文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飞机数据交换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
5.1 系统需求说明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需求分析 |
5.1.3 系统总体及功能结构 |
5.1.4 主要用例说明 |
5.2 系统架构设计 |
5.2.1 XACRCSS系统架构说明 |
5.2.2 采用框架开发的优点 |
5.2.3 系统软硬件环境 |
5.2.4 系统目标 |
5.3 业务实体层设计 |
5.3.1 设计域模型 |
5.3.2 设计数据模型 |
5.3.3 Schema的定义 |
5.4 数据持久层设计 |
5.5 DAO层设计 |
5.5.1 DAO层设计 |
5.6 业务逻辑层设计 |
5.6.1 数据交换业务组件分析 |
5.6.2 组件注入服务层设计 |
5.7 WEB层设计 |
5.7.1 表现层设计 |
5.7.2 访问控制层设计 |
5.8 打包和部署层设计 |
5.8.1 打包 |
5.8.2 部署 |
5.9 运行环境的搭建 |
5.9.1 XACRCSS运行环境的搭建 |
5.10 系统测试 |
5.10.1 用户端数据采集系统的测试 |
5.10.2 客户服务系统的测试 |
5.10.3 数据交换以及处理系统的测试 |
5.11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8)基于ORM的代码自动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目标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XML和ASN.1技术 |
2.1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
2.1.1 XML概述 |
2.1.2 XML的特点 |
2.1.3 XML模式语言 |
2.1.4 XML应用程序接口 |
2.2 抽象语法记法ASN.1 |
2.2.1 ASN.1概述 |
2.2.2 ASN.1的特点 |
2.2.3 类型划分 |
2.2.4 编码规则 |
2.2.5 ASN.1编译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象关系映射的研究 |
3.1 对象关系映射概论 |
3.1.1 对象关系映射存在的原因 |
3.1.2 对象关系映射介绍 |
3.1.3 对象关系映射的特点 |
3.2 对象关系映射机制 |
3.2.1 直接简单映射 |
3.2.2 复杂映射 |
3.3 对象持久化 |
3.3.1 对象持久化概述 |
3.3.2 对象持久化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的研究 |
4.1 代码自动生成技术概述 |
4.1.1 什么是代码自动生成 |
4.1.2 代码自动生成的特点 |
4.2 代码自动生成技术在MIS中的应用 |
4.3 被动和主动生成器 |
4.4 代码生成器模型 |
4.4.1 代码整合器 |
4.4.2 内联代码增强器 |
4.4.3 混合代码生成器 |
4.4.4 局部代码生成器 |
4.4.5 层生成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代码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5.1 系统用例分析 |
5.1.1 确定系统边界和参与者 |
5.1.2 用例图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设计要求 |
5.2.2 系统结构设计 |
5.2.3 系统总体模块结构 |
5.3 ASN.1结构/关系映射规则设计 |
5.3.1 映射基础 |
5.3.2 映射策略 |
5.3.3 映射方式 |
5.4 ASN.1元数据提供模块 |
5.5 映射文件语法分析模块 |
5.5.1 XML Parser的选择 |
5.5.2 设计模式 |
5.5.3 模块结构 |
5.5.4 工作流程 |
5.6 O/R映射定义模块 |
5.6.1 模块结构 |
5.6.2 工作流程 |
5.6.3 TypeMappings子模块 |
5.6.4 RelModule子模块 |
5.7 代码生成模块 |
5.7.1 设计模式 |
5.7.2 模块结构 |
5.7.3 工作流程 |
5.8 系统应用效果和分析 |
5.8.1 分析原则 |
5.8.2 系统应用示例 |
5.8.3 两种开发模式的比较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对象模式与关系数据模式的映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对象关系映射 |
2.1 映射的基本概念 |
2.2 继承结构的映射 |
2.2.1 整个类层次映射为单个数据表 |
2.2.2 每个具体子类均映射成单个数据表 |
2.2.3 每个类均映射成单个数据表 |
2.2.4 映射策略之间的比较 |
2.3 映射对象间的关系 |
2.3.1 关系的类型 |
2.3.2 实现对象间的关系 |
2.3.3 实现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 |
2.4 实现对象-关系映射 |
2.4.1 一对一映射 |
2.4.2 一对多映射 |
2.4.3 多对多映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象持久层的设计与实现 |
3.1 对象持久化框架概论 |
3.1.1 应用服务层设计 |
3.1.2 数据实体的表示 |
3.1.3 数据的存取方式 |
3.1.4 业务逻辑的处理 |
3.1.5 业务服务的提供 |
3.2 总体设计方案 |
3.3 对象持久层的具体实现 |
3.3.1 持久化对象实体设计 |
3.3.2 对象实体批处理设计 |
3.3.3 映射设计 |
3.3.4 持久框架的缓存设计与实现 |
3.3.5 事务处理设计 |
3.3.6 持久化代理设计 |
3.3.7 数据库存储机制设计 |
3.3.8 延迟加载(Lazy Load)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代码生成器的设计及实现 |
4.1 代码生成器设计概述 |
4.2 代码生成器的具体实现 |
4.2.1 Database连接信息 |
4.2.2 载入数据库中的所有表 |
4.2.3 生成持久层配置文件 |
4.2.4 生成实体对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对象/关系映射在.NET环境中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Java平台的ORM组件 |
1.2.2 基于.NET平台的ORM组件 |
1.2.3 现有ORM组件的不足 |
1.3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对象/关系映射理论 |
2.1 对象/关系映射存在的问题 |
2.2 对象/关系映射的策略 |
2.2.1 实施对象/关系映射的步骤 |
2.2.2 属性映射成列 |
2.2.3 对象标识符映射成主键 |
2.2.4 继承的映射 |
2.2.5 关系的映射 |
第三章 ORM4NET持久层设计 |
3.1 持久层功能需求 |
3.2 持久层的设计 |
3.2.1 实现语言选择 |
3.2.2 持久层框架设计 |
3.2.3 对象关系的映射 |
3.2.4 类型转换功能的实现 |
3.2.5 对象标识符的实现 |
3.2.6 封装数据库访问层 |
3.2.7 数据对象操作的实现 |
3.2.8 事务功能的实现 |
3.2.9 对象查询的实现 |
3.3 持久层检索查询方式的改进 |
3.3.1 现有改进算法 |
3.3.2 “延迟装载”算法 |
第四章 ORM4NET的应用及性能分析 |
4.1 ORM4NET的应用 |
4.1.1 环境配置 |
4.1.2 持久层实现 |
4.1.3 业务层实现 |
4.2 ORM4NET的性能分析 |
4.2.1 与现有持久层对比分析 |
4.2.2 “延迟装载”性能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对象模型向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的策略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转录组荧光测序数据整合策略的癌症分类研究[D]. 宁梓淯.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在线百科的社会网络抽取及语义化研究[D]. 林泽斐. 南京大学, 2020(09)
- [3]面向语义描述与数据查询的大数据组织方法及其关键应用技术研究[D]. 王新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2)
- [4]面向企业互操作性的UPM建模及映射研究[D]. 魏群. 河北工业大学, 2012(03)
- [5]基于XML的数据预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刘铮.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0(03)
- [6]RDF/RDFS到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方法的研究[D]. 张旭辉. 东北大学, 2009(06)
- [7]飞机飞行数据交换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张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S1)
- [8]基于ORM的代码自动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伍星.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
- [9]对象模式与关系数据模式的映射研究[D]. 尹善华. 中南大学, 2007(05)
- [10]对象/关系映射在.NET环境中的实现[D]. 刘伟. 中南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