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次携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除雾器,数值模拟,二次携带,液膜
二次携带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巩时尚,何远正[1](2019)在《除雾器内二次携带液滴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分别对除雾器内二次携带液滴的来源与加装不同钩片对除雾器内二次携带液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携带的液滴主要来源于液膜的剥落和分离;加装双钩片能有效改善二次携带液滴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发电设备》期刊2019年01期)
杨雪龙,王永,冯靖,王伟,王先元[2](2016)在《单钩波形板分离器内二次携带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理论分析与叁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实际运行工况下单钩波形板分离器内二次携带机理。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波形板内气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利用离散相模型结合涡交互模型对水滴运动进行计算,根据壁面水膜运动方程求解水膜的速度与厚度分布;依据理论分析,对可能形成二次水滴的4种方式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波形板内发生气体动力造成的水滴破碎与水滴撞击水膜产生飞溅的可能性较低,但较冷态工况的可能性高;水膜主要集中在波形板的前两级,随入口蒸汽速度或湿度的增加,水膜增厚并向下游移动;将水膜剥落和水膜分离的判别式进行统一,并证实波形板二次携带主要由水膜的剥落和分离造成,且相较水膜剥落,钩峰处的水膜分离更易发生。(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3](2014)在《香港成功二次移植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一文中研究指出据香港2014年10月17日《文汇报》报道,玛丽医院本月初进行香港首宗遗赠肝脏二度移植的手术,成功将一名11年前曾接受尸肝捐赠并于本月初死亡的男士尸肝,再移植到另一名患急性肝衰竭患者身上,令病人成功逃出鬼门关。苏先生2003年因乙型肝炎引发肝硬化,出现肝昏迷及肝肾综合征,需入住深切治疗部留医,病危之际获一名脑死亡的67岁男病人捐出肝脏,得以延续11年生命。苏先生今年不幸中风,本月1日被诊断脑死亡,其女儿苏小姐忆述,当初知悉有器官获赠时的那份希望,不只可延续人的生命,更可令一个家庭重生,故实时答(本文来源于《肝博士》期刊2014年06期)
黄亚军[4](2013)在《造水系统丝网分离器二次携带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丝网分离器是保证造水系统造水指标的关键设备,而二次携带的发生会直接导致丝网分离器汽水分离性能急剧恶化,进而严重威胁造水水质。尽管长期以来以实验为主要方式的研究,在二次携带对丝网分离器整体分离性能的影响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二次携带问题的复杂性,对其产生的具体机理仍不够清楚,仍然缺乏足够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分析。本次研究,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中的VOF模型,借鉴已有广泛研究的液滴撞击板面和汽流中液滴变形的建模方式,经过适当的合理简化,建立了二维水滴撞击不同性质网丝面的数学模型,分别从汽流条件下单个水滴撞击干燥网丝面和湿润网丝面水膜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水滴直径、水滴初速、入射角、接触角、网丝直径、蒸汽流以及水膜厚度影响二次携带的方式和机理。同时,为了检验单个水滴撞击湿润网丝面中水膜厚度选取的合理性,对网丝面水膜的稳定性进行了简要研究和分析。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在高速蒸汽流条件下,网丝面微米级别的稀薄水膜因汽流扰动破碎而导致二次携带的临界汽速,远大于水滴各种形式的撞击而飞溅的临界速度;水滴撞击干燥网丝和湿润网丝飞溅生成二次小水滴是丝网分离器内二次携带产生的重要方式;相较于水滴撞击干燥网丝,水滴撞击湿润网丝的飞溅临界速度要普遍偏小;各撞击参数主要以飞溅开始时间、飞溅临界速度、二次小水滴个数及其最大直径等方式来影响二次携带。此外,由于计算模型的简化和计算条件的设置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差距,计算所得水滴飞溅临界速度稍大于实际丝网汽水分离器的最大允许汽速。因此,如何更合理的建立数学模型和设置计算条件,以便更精确地模拟丝网分离器的实际工作状态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3-01-08)
师校欣,王英,杜国强,王燕霞,王晓蔓[5](2009)在《携带遗传转化质粒的农杆菌在无抗性选择压二次悬浮下的质粒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对携带不同目的基因和启动子的农杆菌菌株在去掉抗生素条件下进行菌液二次悬浮时的质粒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V3101菌株中的几丁质酶基因质粒与AGL1菌株中的CBF3/rd29a质粒非常稳定,未发生质粒丢失现象;其次是LBA4404菌株中的CpTI质粒,虽发生个别质粒丢失,但与对照相比没有显着差异;携带CBF3/rd29a质粒的EHA105菌株悬浮培养12h后质粒发生明显丢失;含β-1,3葡聚糖酶基因质粒的EHA105菌株、含CBF3/CaMV35S质粒的GV3101菌株悬浮培养10h后质粒发生明显丢失;EHA105菌株CBF1/rd29a质粒和AGL1菌株CBF3/CaMV35S基因质粒最不稳定,分别悬浮培养6h和4h后即发生质粒明显丢失,且随悬浮培养时间的延长,质粒丢失率显着增高。质粒丢失程度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和农杆菌菌株叁要素中的单一因素没有规律性联系,而是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和农杆菌菌株的组合有关;同时,在悬浮时间为0.5~6.0h范围内,质粒丢失主要与菌液浓度有关,而与悬浮时间关系不大;直接吸取一次悬浮液或离心后分别悬浮于细菌培养液和植物培养液等不同的悬浮培养方式下质粒稳定性没有差异。(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09年05期)
李嘉,黄素逸,王晓墨[6](2009)在《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带钩波形板干燥器的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带钩波形板干燥器内的二次携带现象对其分离性能有重要影响。对波形板内二次液滴的来源进行了分析,采用Fluent计算软件,计算了带钩波形板干燥器的分离效率,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存在二次携带情况时,双钩波形板分离效率最优。(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09年01期)
赵长柱,徐东法,张学文[7](2004)在《聊城热电公司二次携带型粗粉分离器技术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二次携带型粗粉分离器改造技术在聊城热电公司#4炉HW—CB—1轴向型粗粉分离器改造中的成功应用,节能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山东电力技术》期刊2004年01期)
王晓墨,黄素逸,龙妍[8](2003)在《波形板分离器中液滴二次携带碰壁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波形板气水分离器内二次液滴携带现象的机理 ,得出波形板内二次液滴主要来源于气流剪切液膜和液滴撞击液膜的结论 .基于此建立了考虑二次携带现象的新的碰壁模型 .新模型可以求出反弹后液滴的速度、液滴碰壁飞溅后所产生的二次液滴群的直径、数目、速度和角度 .为建立波形板分离的数值模拟和进一步获得分离效率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8期)
王栩,吴少华,李德金,孔令君,郭鲁阳[9](2003)在《青岛电厂二次携带型粗粉分离器改造及节能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青岛发电厂粗粉分离器改造的前提和内容 ,对二次携带型粗粉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改造前后试验结果 ,改造后粗粉分离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及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图 8表 2参 1 0(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期刊2003年02期)
李德金,王栩,孔令君,于孝宏,刘永[10](2002)在《二次携带型粗粉分离器改造及节能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青岛发电厂粗粉分离器改造的前提和内容 ,对二次携带型粗粉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改造前后试验结果 ,改造后粗粉分离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及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山东电力技术》期刊2002年02期)
二次携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理论分析与叁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实际运行工况下单钩波形板分离器内二次携带机理。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波形板内气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利用离散相模型结合涡交互模型对水滴运动进行计算,根据壁面水膜运动方程求解水膜的速度与厚度分布;依据理论分析,对可能形成二次水滴的4种方式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波形板内发生气体动力造成的水滴破碎与水滴撞击水膜产生飞溅的可能性较低,但较冷态工况的可能性高;水膜主要集中在波形板的前两级,随入口蒸汽速度或湿度的增加,水膜增厚并向下游移动;将水膜剥落和水膜分离的判别式进行统一,并证实波形板二次携带主要由水膜的剥落和分离造成,且相较水膜剥落,钩峰处的水膜分离更易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次携带论文参考文献
[1].张博,巩时尚,何远正.除雾器内二次携带液滴的数值模拟[J].发电设备.2019
[2].杨雪龙,王永,冯靖,王伟,王先元.单钩波形板分离器内二次携带机理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6
[3]..香港成功二次移植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J].肝博士.2014
[4].黄亚军.造水系统丝网分离器二次携带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5].师校欣,王英,杜国强,王燕霞,王晓蔓.携带遗传转化质粒的农杆菌在无抗性选择压二次悬浮下的质粒稳定性[J].分子植物育种.2009
[6].李嘉,黄素逸,王晓墨.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带钩波形板干燥器的计算分析[J].核动力工程.2009
[7].赵长柱,徐东法,张学文.聊城热电公司二次携带型粗粉分离器技术改造[J].山东电力技术.2004
[8].王晓墨,黄素逸,龙妍.波形板分离器中液滴二次携带碰壁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9].王栩,吴少华,李德金,孔令君,郭鲁阳.青岛电厂二次携带型粗粉分离器改造及节能效益分析[J].动力工程.2003
[10].李德金,王栩,孔令君,于孝宏,刘永.二次携带型粗粉分离器改造及节能效益分析[J].山东电力技术.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