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期秸秆还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秸秆,土壤,连作,黑土,氮肥,理化,氮素。
长期秸秆还田论文文献综述
杜艳玲,周怀平,杨振兴,解文艳,程曼[1](2019)在《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褐土磷素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我国北方旱作地区秸秆和磷素的利用效率,试验选用秸秆不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过腹还田4个处理,供试土壤取自各处理1992—2016年0~20,20~40 cm土层,分析秸秆还田方式对褐土磷素组分时空分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不同秸秆还田试验的进行,不同形态磷素均表现为前期变化较小,后期变化幅度增加;空间上在表层富集,差异性较大;不同活性磷占总磷比例表现为活性磷有所增加、中活性磷较平稳、稳定性磷有所降低;长期秸秆还田下活性磷中无机磷所占比例大幅度增加,秸秆过腹还田处理效果最好。秸秆还田能够促进磷素向有效态转化,明显提高活性态磷中无机磷所占比例,提高磷素的利用效率,且秸秆过腹还田效果最显着,其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秸秆还田方式。(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丛日环,张丽,鲁艳红,聂军,李小坤[2](2019)在《添加不同外源氮对长期秸秆还田土壤中氮素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秸秆还田能够改变土壤中各活性氮库的含量与比例,进而影响土壤氮素供应能力。本文研究了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添加不同外源氮对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影响,旨在明确长期秸秆还田土壤活性氮库的含量差异。【方法】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点位于湖南省望城县(112°80′N、28°37′E,海拔高度100 m)。试验开始于1981年,供试土壤为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水稻土,轮作制度为稻—稻—冬闲。2014年晚稻收获后,采集单施化肥和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两个处理的耕层土壤样品,开展室内培养试验。每个土壤样品设置灭菌和不灭菌两组主处理,在主处理下设:对照(CK)、添加尿素(N 150 kg/hm2,U)、添加秸秆(N 150 kg/hm2,S)和添加尿素和秸秆(N 300 kg/hm2,U+S)四个副处理,4次重复。在25℃下恒温培养5、10、20、30、50、90、130天时,分析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结果】1) U、S和U+S处理均显着提高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低顺序为U> U+S> S> CK。非灭菌条件下,U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较其他处理高出90.8%~288%。2)灭菌后土壤铵态氮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其向硝态氮转化过程受阻。在培养90天内,土壤硝态氮、微生物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3)而不灭菌条件下,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均在培养50天后迅速增加,至培养结束土壤硝态氮达最大值(117.43~243.17 mg/kg)。4)土壤微生物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分别于培养20天(106.72~244.01 mg/kg)和30天(95.76~140.63 mg/kg)时达到最大值。5)至培养结束,灭菌条件下长期NPKS土壤中U+S处理可溶性有机氮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较U和S处理分别提高51.55%和29.96%。【结论】添加不同外源氮有利于提高长期秸秆还田土壤中活性有机氮的含量,尤其是添加秸秆和尿素处理,能够显着提高土壤氮素的供应能力。(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程曼,解文艳,杨振兴,周怀平[3](2019)在《黄土旱塬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黄土旱塬区玉米生产中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为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及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连续24年(1992—2016年)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秸秆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覆盖还田以及不还田处理,研究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秸秆不还田处理累积玉米产量为1.695×105 kg·hm?2,覆盖还田、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处理累积玉米产量分别为1.885×105 kg·hm?2、1.854×105 kg·hm?2、2.001×105 kg·hm?2,其增产率分别为10.1%、8.6%、15.3%。3种秸秆还田均可以显着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6%~14%,对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着影响。与秸秆不还田相比,长期过腹还田可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秸秆直接还田可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全钾、有效氮和有效钾含量,长期覆盖还田仅提高土壤有效氮和有效钾含量。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过腹还田最高,直接还田和覆盖还田次之,不还田处理最低。秸秆直接还田0~20 cm纤维素酶活性最高,是不还田处理的2.2倍。过腹还田使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显着提高13.0%和20.5%,直接还田和秸秆覆盖对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影响。玉米生产中长期连续秸秆过腹还田和直接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提高与玉米产量稳定和提升有非常紧密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10期)
王擎运,陈景,杨远照,柴如山,叶新新[4](2019)在《长期秸秆还田对典型砂姜黑土胀缩特性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易于胀缩是砂姜黑土最典型的属性障碍因子之一。该文依托长期定位试验(2007―2017年)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收缩的影响机制。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氮磷钾(F),及氮磷钾配施下的玉米秸秆还田(MSF)、小麦秸秆还田(WSF)和小麦-玉米双季秸秆还田(WMSF)。结果显示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SBD)呈现WMSF<WSF≈MSF≈F<CK,与土壤田间持水量(fieldmoisturecapacity,FC)的变化规律相反。WMSF处理土壤田间持水量为38%,高于CK处理7.38%。土壤比容积差值与土壤线性伸展系数(coefficient of linear extensibility,COLE)和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含量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土壤收缩主要集中于正常段和滞留段,而质量含水量下降则表现在结构段和滞留段较为明显。尽管秸秆还田,尤其MSF处理结构段土壤含水量较大,但土体未发生明显收缩行为。综上所述,SOM累积因自身胀缩造成土体更强烈收缩,但通过水养增容实现了土体易于胀缩属性障碍因子的消减。小麦秸秆还田可显着提升土壤SOM含量,而玉米秸秆还田因难以腐化对土壤大孔隙度影响较大,小麦-玉米双季秸秆还田更符合该类型土壤农业生产中有机质提升、结构改善,水养增容的实际需求。(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刘倩倩[5](2019)在《长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砂姜黑土肥力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秸秆还田在改善砂姜黑土性状、提高砂姜黑土生产力、促进作物产量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十年的长期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秸秆全量粉碎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肥力、小麦产量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秸秆不还田+氮肥(S2、S3、S4的氮肥施用量分别为360、540、720 kg·hm~(-2))、单纯秸秆还田(T1)和秸秆还田+氮肥(T2、T3、T4的氮肥施用量分别为360、540、720 kg·hm~(-2))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相对丰度以及其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产量随氮肥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秸秆还田与720 kg·hm~(-2)氮肥配施时增产效果最佳。小麦年际产量呈波动变化,增加施氮量可以缓解小麦产量的下降趋势,秸秆还田与720 kg·hm~(-2)氮肥配施时,小麦产量呈增长趋势。秸秆还田+氮肥与秸秆不还田+氮肥均可以显着提高小麦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但处理间无显着差异。2.单纯秸秆还田与空白对照相比可以显着增加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秸秆还田与氮肥的配施最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其含量与施氮量呈负相关;秸秆还田+氮肥(360 kg·hm~(-2)、540 kg·hm~(-2))时,对土壤速效钾作用最显着;秸秆还田+氮肥(720 kg·hm~(-2))时,对土壤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影响最大;各处理对硝态氮含量均无明显提高作用。3.秸秆不还田+氮肥、单纯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氮肥对土壤细菌种群丰富度均无显着影响,氮肥施加量为540 kg·hm~(-2)、720 kg·hm~(-2)时,会降低细菌多样性;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分别受土壤铵态氮含量和土壤pH的影响。4.本试验土壤中的细菌优势门中,Prote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主要受土壤pH影响;单纯秸秆还田对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影响最大;秸秆还田+540 kg·hm~(-2)氮肥对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的提高作用最显着。共有的优势纲中,Actin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主要受土壤pH的影响,施氮量是影响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的最主要因素;共有的优势属为:Sphingomonas、Nitrospira和Bacillus,与秸秆还田相比,氮肥对细菌属的作用更显着。5.土壤细菌相对丰度受土壤肥力的影响,细菌门相对丰度主要受铵态氮、全氮和速效钾影响,细菌纲和属的相对丰度主要与土壤pH、全氮、速效钾相关。(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期刊2019-06-14)
石岩松[6](2019)在《长期连作及秸秆还田下棉田土壤氮素转化速率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是中国最重要的棉花种植区之一,但因棉花栽培面积和连作年限的提高,长时间以及大面积的连作现象发生普遍。为了缓解因棉花长时间连作带来的土壤问题,在棉花收获后,新疆兵团农场将全部秸秆粉碎还田,逐渐形成了棉花连作、秸秆还田的有机培肥模式。本试验通过使用~(15)N同位素稀释法,探究秸秆还田下不同连作年限土壤氮素转化速率的变化,揭示其与土壤性质间的联系,明确棉田土壤各形态氮素转化规律及驱动机制,为评估与衡量棉秆还田的生态效应提供科学依据,为新疆棉区更恰当的运用秸秆资源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可以增加棉田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含量,提升土壤电导率值,降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和土壤pH值。随秸秆还田棉田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随连作年限表现为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在连作22年其含量达最大值;土壤硝态氮含量随连作年限呈先上升再下降最后又上升的趋势,在连作17年时其含量达到最大值,连作年限达22年时含量又降至最低;土壤pH值随连作年限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最后又降低的趋势,其中连作17年时土壤pH值达最高值,连作27年时最低;土壤电导率值随连作年限总体表现为逐渐上升的变化规律,其中连作7年时电导率值最低,连作27年时最高。(2)与秸秆不还田棉田相比,秸秆还田显着提高了棉田土壤氮初级矿化速率、初级NH_4~+同化速率与NO_3~-同化速率,抑制了土壤氮初级硝化速率、净矿化速率与净硝化速率。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氮初级矿化速率、初级NH_4~+同化速率、初级硝化速率与初级NO_3~-同化速率都随连作年限表现为逐渐上升的变化规律,土壤氮净矿化、净硝化速率随棉田连作年限表现为下降趋势。在秸秆不还田各处理中,土壤氮素初级矿化与初级硝化速率、初级NH_4~+同化速率以及净硝化速率随连作年限的增长表现为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初级NO_3~-同化速率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土壤氮净矿化速率随连作年限表现为先下再上的趋势。秸秆还田处理下,棉田连作年限与各个氮转化过程速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秸秆还田连作年限与初级硝化速率、初级NH_4~+同化速率和初级矿化速率间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与净矿化速率表现为极显着负相关,与初级NO_3~-同化速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与净硝化速率相关性不显着。以上结果表明随秸秆还田棉田连作年限的增加,氮的矿化、硝化与固定作用均更加强烈,活跃的矿化与硝化作用提高了土壤对无机氮供应,而活跃的氮的固定作用又增强了土壤对无机氮的固定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氮的挥发淋洗损失。(3)棉田土壤基本性质和土壤氮素转化速率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土壤理化性质和氮转化过程速率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说明长期连作及秸秆还田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土壤氮素的转化。(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擎运,杨远照,徐明岗,陈景,郜红建[7](2019)在《长期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矿质复合态有机质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10 a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典型砂姜黑土有机矿质复合体中有机质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氮磷钾配施下的小麦和玉米秸秆双季还田(WMS+F)、小麦秸秆还田(WS+F)、玉米秸秆还田(MS+F)、非秸秆还田(F)处理,以不施肥模式下的非秸秆还田为对照(CK)。结果显示,铁铝键合态和紧密结合态有机质含量累计占土壤总有机质的88.70%,且叁者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WS+F≈WMS+F≈MS+F>F>CK,并与土壤短程有序、有机结合态铁铝氧化物呈显着正相关,但与非晶型铁铝氧化物呈负相关性。秸秆还田显着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累积,并受到土壤铁铝键合态有机质的影响,但由于非晶型铁铝氧化物生成速度较慢,限制了土壤有机质的进一步累积。土壤紧密结合态有机质对其全量的贡献明显高于铁铝键合态有机质,相关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倩[8](2019)在《长期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在维持土壤结构和肥力、控制“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效地维持或提高土壤有机碳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减缓全球变暖的必然要求。地膜覆盖因其增温、保水、显着增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改善的土壤水热条件提高了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同时覆膜促进了作物根系的生长,增加土壤的碳输入,二者达到碳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平衡。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施入农田后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助于土壤肥力和物理结构的改善,是一种良好的土壤培肥措施。然而,关于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对土壤不同有机碳库的周转速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目前少有研究。本研究于2009年起在榆中县小康营乡试验站布置大田试验,起垄沟播模式下设置4个处理:(1)无覆膜无秸秆还田(Control);(2)无覆膜秸秆还田(S);(3)覆膜无秸秆还田(M);(4)覆膜秸秆还田(S+M)。四个处理重复3次,区组随机排列。本实验于2017年玉米收获期采集土样,采用~(13)C同位素示踪技术(自然丰度)和土壤的相对密度分组技术:(1)分析在M和S条件下,0-15、15-30、30-45 cm不同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2)研究了M和S对不同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来源和周转速率的影响;(3)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0-15 cm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主要结果如下:1.地膜覆盖对0-45 cm土壤总有机碳(SOC)无显着影响,秸秆还田显着增加0-30 cm SOC,对30-45 cm SOC无显着影响,其中,秸秆还田增加0-15cm SOC 2.6-3.7%,增加15-30 cm SOC 1.8-2.3%。地膜覆盖显着降低0-30 cm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秸秆还田显着增加0-30 cm LFOC,二者对30-45 cm LFOC均无显着影响,其中,地膜覆盖降低0-15 cm LFOC 24.2-26.3%,降低15-30 cm LFOC 14.0-15.06%,秸秆还田增加0-15 cm LFOC 59-63.6%,增加15-30 cm LFOC 50%-55.14%。地膜覆盖显着增加15-30 cm土壤重组有机碳(HFOC),秸秆还田显着增加0-30 cm HFOC,二者对30-45 cm HFOC均无显着影响,其中,地膜覆盖增加15-30 cm HFOC 2.3-5.5%,秸秆还田增加0-15cm HFOC 11.7-24.4%,增加15-30 cm HFOC 11.4-15.0%。2.地膜覆盖对轻组有机碳中来源于C4植物碳的比例无显着影响,而秸秆还田显着增加轻组有机碳中来源于C4植物碳的比例,其中,0-15 cm增加67.7-83.3%,15-30 cm增加47.7-64.7%,30-45 cm增加13.8-55.2%。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均显着增加0-30 cm土壤重组有机碳中来源于C4植物碳的比例,其中,0-15 cm土层中,覆膜增加37.7-40.0%,秸秆还田增加156.2-160.7%,15-30 cm土层中,覆膜增加65.1-81.1%,秸秆还田增加145.8-169.6%;地膜覆盖降低30-45 cm重组有机碳中来源于C4植物碳的比例46.3-48.4%,而秸秆还田增加47.1-53.0%。3.地膜覆盖显着降低0-15 cm重组土壤90 d的累积矿化量,降低幅度为2.40-10.7%,而秸秆还田增加6.64-16.5%。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均显着降低0-15 cm重组土壤中C4-C矿化比例,覆膜降低11.5-26.8%,秸秆还田降低43.0-52.9%。以上结果说明地膜覆盖可维持土壤有机碳含量,加快耕层重组有机碳的周转;秸秆还田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加速0-45 cm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周转。同时,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均增加表层土壤重组有机碳中新碳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张娟琴,郑宪清,张翰林,吕卫光,李双喜[9](2019)在《长期秸秆还田与氮肥调控对稻田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土壤对长期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的响应,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考察了秸秆不还田+N 300kg/hm~2(TB)、秸秆全量还田+不施肥(T0)、秸秆全量还田+N 255 kg/hm~2(T17)、秸秆全量还田+N 300kg/hm~2(T20)、秸秆还田+N 345 kg/hm~2(T23)对稻田土壤理化特性、重金属含量、活性有机质、微生物炭、碳库管理指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探索长期秸秆还田(5年)条件下土壤质量对氮肥配施的响应,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T17、T20、T23 3个处理的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总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含量上升,但总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差异不明显;土壤容重下降;土壤中汞、砷、铅、镉、铬、铜、锌7种重金属(全量)未出现明显积累现象。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秸秆还田(T20)显着提高了土壤速效氮、速效磷的含量,较秸秆不还田(TB)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21. 1%,8. 9%。综合考量经济、土壤质量、产量等因素,无污染的秸秆还田后,合理的配施氮肥(300 kg/hm~2)不仅可以避免秸秆腐解过程中与作物争夺氮肥,而且可以促进土壤碳、氮的更新,培肥土壤,提高产量,改善土壤质量。(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常汉达,王晶,张凤华[10](2019)在《棉花长期连作结合秸秆还田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及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长期连作棉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分析不同连作年限[0(对照)、5、10、15和20年]棉田土壤红外光谱特征,分析连作结合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连作年限增加,土壤有机质中多糖和芳香族基团相对峰强度下降,脂肪族和醇酚相对峰强度上升,脂肪族-CH/芳香族C=C逐年升高.连作5年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最高,比对照土壤高5.11倍,之后随连作年限增加颗粒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连作10年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最高,比对照高1.84倍,连作5年土壤颗粒有机碳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之比(ω(POC)/ω(MOC))最高,之后随连作年限增加开始下降.综上,棉田长期连作结合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结构趋于脂肪化,土壤矿物结合对有机质保护性升高,有机质稳定性升高.(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长期秸秆还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秸秆还田能够改变土壤中各活性氮库的含量与比例,进而影响土壤氮素供应能力。本文研究了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添加不同外源氮对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影响,旨在明确长期秸秆还田土壤活性氮库的含量差异。【方法】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点位于湖南省望城县(112°80′N、28°37′E,海拔高度100 m)。试验开始于1981年,供试土壤为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水稻土,轮作制度为稻—稻—冬闲。2014年晚稻收获后,采集单施化肥和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两个处理的耕层土壤样品,开展室内培养试验。每个土壤样品设置灭菌和不灭菌两组主处理,在主处理下设:对照(CK)、添加尿素(N 150 kg/hm2,U)、添加秸秆(N 150 kg/hm2,S)和添加尿素和秸秆(N 300 kg/hm2,U+S)四个副处理,4次重复。在25℃下恒温培养5、10、20、30、50、90、130天时,分析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结果】1) U、S和U+S处理均显着提高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低顺序为U> U+S> S> CK。非灭菌条件下,U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较其他处理高出90.8%~288%。2)灭菌后土壤铵态氮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其向硝态氮转化过程受阻。在培养90天内,土壤硝态氮、微生物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3)而不灭菌条件下,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均在培养50天后迅速增加,至培养结束土壤硝态氮达最大值(117.43~243.17 mg/kg)。4)土壤微生物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分别于培养20天(106.72~244.01 mg/kg)和30天(95.76~140.63 mg/kg)时达到最大值。5)至培养结束,灭菌条件下长期NPKS土壤中U+S处理可溶性有机氮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较U和S处理分别提高51.55%和29.96%。【结论】添加不同外源氮有利于提高长期秸秆还田土壤中活性有机氮的含量,尤其是添加秸秆和尿素处理,能够显着提高土壤氮素的供应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期秸秆还田论文参考文献
[1].杜艳玲,周怀平,杨振兴,解文艳,程曼.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褐土磷素组分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9
[2].丛日环,张丽,鲁艳红,聂军,李小坤.添加不同外源氮对长期秸秆还田土壤中氮素转化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3].程曼,解文艳,杨振兴,周怀平.黄土旱塬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4].王擎运,陈景,杨远照,柴如山,叶新新.长期秸秆还田对典型砂姜黑土胀缩特性的影响机制[J].农业工程学报.2019
[5].刘倩倩.长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砂姜黑土肥力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D].阜阳师范学院.2019
[6].石岩松.长期连作及秸秆还田下棉田土壤氮素转化速率的变化[D].石河子大学.2019
[7].王擎运,杨远照,徐明岗,陈景,郜红建.长期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矿质复合态有机质稳定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9
[8].张倩.长期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
[9].张娟琴,郑宪清,张翰林,吕卫光,李双喜.长期秸秆还田与氮肥调控对稻田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9
[10].常汉达,王晶,张凤华.棉花长期连作结合秸秆还田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及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