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代谢产物论文-尚天翼

嘌呤代谢产物论文-尚天翼

导读:本文包含了嘌呤代谢产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PR,新机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代谢产物

嘌呤代谢产物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杨巍教授团队揭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代谢产物钙调控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6月18日,杨巍教授团队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题为"Direct gating of the TRPM2 channel by cA DPR via specific interactions with the ADPR binding pocket"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16/j. celrep.2019.05.067),揭示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代谢产物环腺苷二磷酸核糖(cA DPR)的钙离子调节新机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林海,王娟,王昕慧,张婷,陈宗保[2](2018)在《基于离子液体/石墨烯/二氧化锰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测定尿液中嘌呤代谢产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石墨烯/二氧化锰分散液滴涂在处理好的玻碳电极表面,然后将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电聚合制得OMIMPF_6/GR/MnO_2/GCE电极。利用该修饰电极对黄嘌呤(XA)和尿酸(UA)混合物进行同时分析。结果表明,在0.2 mol·L~(-1)的磷酸缓冲液(pH=5.0)支持电解液中,XA和UA在修饰电极上有较好的电化学行为。在最佳条件下,XA和UA的峰电流值与浓度在1.0×10~(-7)~1.0×10~(-5)mol·L~(-1)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XA和UA检出限分别为4.0×10~(-9)mol·L~(-1)和2.0×10~(-8)mol·L~(-1)。在两种添加水平下,XA和UA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4%~111.4%和96.3%~103.5%,RSD(n=6)均小于4.2%和3.6%。方法用于人体尿液中XA和UA检测,获得满意结果。(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8年06期)

尚天翼[3](2018)在《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电极对DNA损伤和嘌呤代谢产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纳米管(CNTs)由于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强的吸附能力、优异的导电性和好的生物相容性受到了各个领域的关注。本文用不同方法改性碳纳米管,构建了两种电化学传感器,分别用于DNA损伤和嘌呤代谢的电化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用绿色的碳热还原法制备了孔状单壁碳纳米管(PSWNT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BET)及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法(EIS)对PSWNTs进行了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吸脱附(BET)研究结果表明PSWNTs的孔径平均分布在3 nm左右。电化学实验进一步表明PSWNTs有大的表面积、强的吸附性和优异的导电性。这主要归功于碳纳米管(CNTs)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且结合了孔结构的独特性质。PSWNTs/GCE对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有很好的检测效果,检测限可低至1.0 nM(S/N=3)。此外,还详细研究了损伤DNA的影响因素,并获得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2、基于上一章实验发现单壁碳纳米管(SWNTs)有出色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章用谷氨酸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功能化得到分散性良好的电极修饰材料(PGA-SWNTs)。对其进行形貌、结构和电化学表征。该材料具有大的表面积,强的吸附能力和优良的导电性。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上,研究了黄嘌呤的电化学性质,以及嘌呤代谢动力学过程。同时,电化学研究了非布索坦(Febuxostat)抑制尿酸生成的过程。(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朱妍妍,柏智能,唐丽琴[4](2016)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唑嘌呤代谢产物6-巯基嘌呤血浆药物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人血浆中硫唑嘌呤(AZA)代谢产物6-巯基嘌呤(6-MP)的浓度,为临床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提供基础。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 nm×4.6 n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冰乙酸化(3∶97),流速为0.8 m L·min-1,检测波长323 nm,血浆样品经15%高氯酸去蛋白后加氢氧钠(Na OH)调节p H后20μL进样分析。结果 6-MP血浆样品在0.02~2.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下限(LLOQ)为0.02 mg·L-1;LLOQ、高浓度(1.5 mg·L-1)、中浓度(1 mg·L-1)和低浓度(0.05 mg·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5.71%、92.93%、103.53%和96.02%,质控四个浓度的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15.0%,符合中国药典生物样本分析相关规定。结论该实验成功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高灵敏度的6-MP血浆浓度测定方法,符合AZA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相关规定。(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6年06期)

杨华,徐镇平,何梦婷,何严萍,李玲[5](2015)在《芒果苷代谢产物的合成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4,5-叁甲氧基苯甲酸和2,5-二甲氧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芒果苷的两个主要代谢产物1,3,6,7-四羟基氧杂蒽酮(2)和1,3,7-叁羟基氧杂蒽酮(3),同时获得四个合成中间体(4~7),利用1H NMR和13C NMR鉴定结构。活性研究表明代谢产物2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其IC50为10.89μM;代谢产物3及中间体5、7也有抑制作用,但弱于2,而中间体4、6和芒果苷则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灌胃给予小鼠等分子剂量的芒果苷及2后,均明显降低氧嗪酸钾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两者效价相似,提示芒果苷的降尿酸作用与其代谢产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5年08期)

孙凯[6](2014)在《嘌呤类化合物及代谢产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Ag-PLM/GCE)和银掺杂聚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Ag-Lys/GCE),研究了6-巯基嘌呤(6-MP)在Ag-PLM/GCE电极,黄嘌呤(Xa)和尿酸(UA)在Ag-Lys/GCE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分别建立了测定6-巯基嘌呤及同时测定黄嘌呤和尿酸的新方法。嘌呤和尿酸是人体代谢的产物,人体中嘌呤和尿酸含量变化可以直接反映人体免疫和代谢等机能的状况,同时也可检测出与嘌呤代谢有关的疾病,如痛风、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嘌呤及尿酸的测定在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上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用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测定乐疾宁片剂中6-巯基嘌呤含量,比较满意效果,用银掺杂聚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测定人体尿样中黄嘌呤和尿酸,同样获得获得满意结果。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有:1)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性质;2)银掺杂聚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性质;3)6-巯基嘌呤修饰电极上电化学性质的探讨;4)黄嘌呤在修饰电极上电化学性质的探讨;5)尿酸在修饰电极上电化学性质的探讨;6)6-巯基嘌呤在修饰电极的测定;7)黄嘌呤和尿酸在修饰电极上单组分测定和同时测定。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Ag-PLM/GCE),研究了6-MP在Ag-PLM/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6-MP的新方法。在pH6.5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40mV/s,6-巯基嘌呤在银掺杂聚L-甲硫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出现一个氧化峰,峰电位为0.41V。用循环伏安法时,其峰电流与6-巯基嘌呤的浓度在3.00×10-5~5.00×10-3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0×10-6mol/L。2、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银掺杂聚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黄嘌呤和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同时测定Xa和UA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pH3.0磷酸缓冲溶液中,Xa和UA在银掺杂聚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氧化峰电位分别为0.98V和0.60V,两者的氧化峰电位差达380mV。在最优的条件下,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同时测定Xa和UA的线性范围为1.00×10-6~2.50×10-4mol/L,检出限分别为5.00×10-7mol/L和5.00×10-7mol/L。用于人体尿样中Xa和UA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冯晓晶[7](2011)在《嘌呤及其代谢产物尿酸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嘌呤及其代谢产物尿酸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第一部分重氮化-黄嘌呤氧化酶-HPLC测定食物中嘌呤的方法研究嘌呤(purine C_5H_5N_4)是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体新陈代谢中的重要物质。人体内嘌呤的主要来源有体内合成、人体组织中核酸分解以及从食物中摄取。而长期高嘌呤食物如海鲜、肉类等的摄入,再加上一些诱导因素可引起嘌呤代谢异常,导致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等嘌呤代谢障碍性的疾病。对于这些疾病,除采用药物治疗外,还必须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但目前在我国食物成分表中尚无准确完整的食物中嘌呤含量的数据,有些文献报道的食物嘌呤含量数值相差较大,因此,建立准确、简便可行的食物嘌呤含量的检测方法,并对各种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进行准确检测,可为补充完善我国食物成分数据库提供数据,为痛风患者等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健康膳食提供指导依据,对于预防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食物中嘌呤的测定方法多为对食物水解以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出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的含量然后相加算出总和。由于嘌呤类物质的最终代谢产物都是尿酸,本研究将探索出一种测定嘌呤总量的方法——先将嘌呤类物质全部转化为尿酸,通过测定尿酸的含量来计算食物中嘌呤类物质的总量,为食物中嘌呤含量的测定提供一种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方法:腺嘌呤和鸟嘌呤可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当重氮盐的酸性水溶液加热时,发生水解生成酚,利用该反应可以将腺嘌呤、鸟嘌呤脱氨后分别转化生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进而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化生成尿酸,利用HPLC对转化产物尿酸进行测定,通过测定尿酸的含量得到嘌呤的总量。实验中对重氮反应时试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黄嘌呤氧化酶的用量、最适pH以及温度、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种测定嘌呤含量的新方法,并将其用于食物中嘌呤含量的测定。结果:1.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如下:(1) HPLC测定条件:色谱柱:安捷伦XDB-C_(18) (4.6 mm×250 mm,5μm);流动相:H_3PO_4-KH_2PO_4缓冲液(7.35 mmol/L , pH 3.8);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紫外检测波长:254 nm。(2)重氮反应时,当鸟嘌呤、腺嘌呤浓度分别为4.0 mg/L时,最佳转化条件如下:55℃恒温水浴30 min、HCl浓度0.144 mol/L、NaNO_2浓度3.0 g/L;(3)黄嘌呤氧化酶最佳作用条件为:作用浓度为100 U/L、最适温度和时间为30℃恒温30 min、最适pH 7.5。2.最佳实验条件下,嘌呤总量在11.18~111.76μmol/L范围内与生成尿酸的含量线性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A = 4.1885 c - 10.505,相关系数r = 0.9999,精密度RSD<3.70 %,加标回收率在101.7 %~113.4 %之间。3.用本方法对鸡心、鸡胗、鸡肾、鸡皮、鸡肺进行测定,与未经转化测得的嘌呤总量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得t = - 0.190,P > 0.05 ( P = 0.858 ),说明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利用重氮化-黄嘌呤氧化酶对嘌呤进行转化并使用HPLC对转化产物尿酸进行测定,通过对尿酸的测定就可以得到嘌呤的总量,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用该方法对食物中的嘌呤进行转化并对转化产物尿酸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第二部分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酸的方法研究及其在血清中的应用长期摄入富含嘌呤类的食物再加上一些诱导因素可引起嘌呤代谢异常,从而导致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尿酸在体内沉积。正常含量的尿酸作为一种内源性的抗氧化剂,对机体是有益的,可以清除氧自由基、鳌合转移金属离子、防止细胞外超氧歧化酶降解、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免受损伤。但是当血液尿酸的浓度超过正常值时,尿酸盐晶体即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骨骼和肾脏等处,可引发痛风症等一系列疾病,所以尿酸含量的测定对这类疾病监测、了解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尿酸作为还原剂,在溶液pH 3.6的条件下,将铁(III)还原为铁(II),铁(II)进一步与邻二氮菲反应生成橙红色的配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进行测定,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酸的方法,本文详细探讨了影响该显色反应的各种因素,并将其应用于血清中尿酸的测定。结果:1.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如下:测定波长510 nm、平衡温度为55℃、平衡时间为30 min、醋酸缓冲溶液pH 3.6、铁(III)溶液浓度4.5 mg/L、邻二氮菲溶液浓度0.1 g/L、离心转速3000 r/min、离心时间25 min。2.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尿酸含量在0.25~7.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 = 0.1316c + 0.0023,相关系数r = 0.9997,精密度RSD<3.70 %,加标回收率在84.0 %~101.0 %之间。3.本方法测定12份血样,与酶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经正态性分析,差值d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得t = 0.310,P > 0.05 (P = 0.762),说明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对血清中尿酸的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70 % ,加标回收率在84.0 %~101.0 %之间,尿酸含量在0.25~7.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用该方法对血清中的尿酸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1-05-10)

黄民[8](2010)在《基于相关代谢酶多态性及代谢产物监测的硫嘌呤类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嘌呤类药物6-硫鸟嘌呤(6-TG)、6-巯基嘌呤(6-MP)、硫唑嘌呤(AZA)用于急性白血病、器官移植和一些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已近40年可产生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胰腺功能损害、感冒样症状、胃肠道副反应、脱发、色素沉着)其疗效个体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10-22)

Wright,S,Sanders,D,S,,Lobo,A[9](2005)在《硫唑嘌呤活性代谢产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Background and aims: There are conflicting reports on the role of azathioprine (AZA) thioguanine nucleotide (TGN) metabolites in optimising 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GN intrapatient vari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GN concentrations and disease activity in IBD patients taking long term constant dose AZA. Methods: TGN and methylmercaptopurine nucleotide(MeMPN)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at intervals over a two year period. Disease activity was assessed at each clinic visit using the Crohn 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or Walmsley simple index for ulcerative colitis. Results: Serial TGNs were measured in 159 patients (3-14 TGN assays, median 6). Intrapatient variation in TGN concentrations was 1-5 fold (median 1.6); the incidence of non-compliance was 13% . At the end of two years,131 patients were evaluable at TGN steady state. Of this group,patients who remained in remission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ean TGN concentrations than those patients who developed active disease (median TGNs 236 v 175, respectively; median difference 44 pmol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92); p=0.04).MeMPN concentrations were not related to AZA efficacy or toxicity. Conclusions: 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lower TGN concentrations were link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dis ease,and that TGNs may act as useful markers of compliance. However,it is clear that repeat TGN measurements are required for an unambiguous index of active metabolite exposure. In view of the high intrapatient variability in TGN production over time,TGN measurements may not be currently advocated for routine clinical use.(本文来源于《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期刊2005年01期)

马晓莉,胡亚美,吴敏媛,崔秀生[10](2000)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细胞中6-巯嘌呤代谢产物的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急淋白血病患儿红细胞内 6 -MP 3种代谢产物的含量情况。方法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采用外标法 ,样品经乙酸苯汞加合物提取 ,色谱柱为DupondC18(10 μm ,4 6mm× 2 5 0mm) ,柱温 15℃~ 2 0℃ ,流动相为甲醇 -水 (5∶95 ) ,流速 0 9mL·min-1,检测波长 330和 30 0nm。结果 :红细胞内 6 -TGN、 6 -TIMP、 6 -MeMP的浓度在 5~ 2 0 0 0ng/ 8× 10 8红细胞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s=0 885 5~ 0 9871,天内RSD为0 2 %~ 1 2 % ,天间RSD为 1 1%~ 2 1%。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适用于 6 -MP细胞内药理学研究(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00年05期)

嘌呤代谢产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石墨烯/二氧化锰分散液滴涂在处理好的玻碳电极表面,然后将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电聚合制得OMIMPF_6/GR/MnO_2/GCE电极。利用该修饰电极对黄嘌呤(XA)和尿酸(UA)混合物进行同时分析。结果表明,在0.2 mol·L~(-1)的磷酸缓冲液(pH=5.0)支持电解液中,XA和UA在修饰电极上有较好的电化学行为。在最佳条件下,XA和UA的峰电流值与浓度在1.0×10~(-7)~1.0×10~(-5)mol·L~(-1)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XA和UA检出限分别为4.0×10~(-9)mol·L~(-1)和2.0×10~(-8)mol·L~(-1)。在两种添加水平下,XA和UA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4%~111.4%和96.3%~103.5%,RSD(n=6)均小于4.2%和3.6%。方法用于人体尿液中XA和UA检测,获得满意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嘌呤代谢产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杨巍教授团队揭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代谢产物钙调控新机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刘林海,王娟,王昕慧,张婷,陈宗保.基于离子液体/石墨烯/二氧化锰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测定尿液中嘌呤代谢产物[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8

[3].尚天翼.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电极对DNA损伤和嘌呤代谢产物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4].朱妍妍,柏智能,唐丽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唑嘌呤代谢产物6-巯基嘌呤血浆药物浓度[J].安徽医药.2016

[5].杨华,徐镇平,何梦婷,何严萍,李玲.芒果苷代谢产物的合成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5

[6].孙凯.嘌呤类化合物及代谢产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

[7].冯晓晶.嘌呤及其代谢产物尿酸检测方法研究和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

[8].黄民.基于相关代谢酶多态性及代谢产物监测的硫嘌呤类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C].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2010

[9].Wright,S,Sanders,D,S,,Lobo,A.硫唑嘌呤活性代谢产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意义[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

[10].马晓莉,胡亚美,吴敏媛,崔秀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细胞中6-巯嘌呤代谢产物的浓度[J].药物分析杂志.2000

标签:;  ;  ;  ;  

嘌呤代谢产物论文-尚天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