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包括一个储油桶以及一个汽化管,烟雾机还包括设置在储油桶与汽化管之间的一两个供油泵,两个供油泵与汽化管之间设置一个预压供油装置,在预压供油装置与汽化管之间设置一个供油控制阀,当供油控制阀设置为不导通状态两个供油泵运作使得预压供油装置储存压力与烟雾油,当供油控制阀设置为导通状态时,第一时间由预压供油装置提供汽化管烟雾油及喷出烟雾时所需的最大压力,随后再由两个供油泵提供持续产生烟雾所需的烟雾油与压力。
设计方案
1.一种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储油桶,容置烟雾油;
一个供油泵,与储油桶连通地结合,供油泵的运作能够抽取储油桶内的烟雾油;
一个汽化管,与供油泵连通地结合,用于将供油泵抽取的烟雾油输送至汽化管;
一个预压供油装置,连通地结合在汽化管与供油泵之间,当供油泵运作时,部分烟雾油被挤压入预压供油装置内使得预压供油装置内部的压力升高,预压供油装置能够被控制供油或不供油;
一个加热器,设置在邻近汽化管的位置,加热器的运作能够使得汽化管内部的烟雾油汽化为烟雾;
当预压供油装置不供油时,预压供油装置与汽化管不连通,预压供油装置保持压力并且预压供油装置内部的烟雾油不输送至汽化管,
当预压供油装置供油时,预压供油装置与汽化管连通,预压供油装置内部的烟雾油输送至汽化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供油控制阀,安装在预压供油装置与汽化管之间且分别与预压供油装置以及汽化管连通,供油控制阀能够控制为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当供油控制阀控制为连通状态,预压供油装置供油,当供油控制阀控制为不连通状态,预压供油装置不供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第一供油管,连通地设置在储油桶与供油泵之间;
一个供油三通件,包括一个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供油三通件还包括与预压供油装置结合的一个连接端;
一个第二供油管,连通地结合在供油泵与供油三通件的输入端之间;
一个第三供油管,连通地连接在供油控制阀与供油三通件的输出端之间,所述供油泵运作时,烟雾油通过第二供油管、供油三通件、第三供油管、供油控制阀输送至汽化管,预压供油装置供油时,通过供油三通件、第三供油管以及供油控制阀输送至汽化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第一回油控制阀,能够被操作为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第一回油控制阀包括一个引流端以及一个回油端;
一个第一三通接头,与汽化管连通地结合;
一个第一回油管,连接在第一回油控制阀的引流端与第一三通接头之间;
一个第二回油管,连通地结合在第一回油控制阀的回流端与储油桶之间;
当供油控制阀连通时,所述第一回油控制阀设定为不连通状态,使汽化管内的烟雾油无法回流;
当供油控制阀不连通时,所述第一回油控制阀设定为保持1~2秒连通状态,汽化管中尚未汽化的烟雾油受到汽化管内部压力挤压而回流至储油桶内,并且所述第一回油控制阀在所述保持的时间结束后回复为不连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三通道连接件,包括一个供油通道以及与供油通道隔开的一个第一回油通道与一个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一供油管与供油通道连接,所述第二回油管连接在第一回油通道与回油端之间;
一个第三供油管,连通地结合在供油三通件的输出端与供油控制阀的进入端之间;
一个第二三通接头,结合在第三供油管上;
一个第二回油控制阀,包括一个第一端以及一个第二端,所述第一回油管连通地接合在第一回油控制阀的引流端与第一三通接头之间,第二回油控制阀能够控制为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
一个第三回油管,连通地结合在储油桶与第一回油通道之间;
一个第四回油管,连通地结合在第二回油控制阀的第一端与第二三通接头之间;
一个第五回油管,连通地结合在第二回油控制阀的第二端与三通道连接件的第二回油通道之间;
当第二回油控制阀控制为不连通状态,供油泵输送的烟雾油流向第二供油管,
当第二回油控制阀控制为连通状态,供油泵输送的烟雾油流向第四回油管,并且经由第二三通接头、第二回油管以及第三回油管回流至储油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供油装置包括:
一个缸体,内部具有一个储存槽,缸体与供油泵连通地结合,供油泵运作时部分烟雾油挤入储存槽内;
一个容置筒,固设在缸体的一端;
一个活动件,可移动地与容置筒结合,活动件包括位于缸体的储存槽内的一个挤压端以及靠近挤压端的一个密封垫圈;
一个弹性偏压件,容置在容置筒内且朝向缸体偏压活动件;
当供油泵将烟雾油挤入缸体的储存槽内时,所述活动件朝容置筒方向位移至一个储油位置并且压缩弹性偏压件;
在预压供油装置供油时,所述弹性偏压件偏压活动件朝缸体位移至一个供油位置将储存槽内的烟雾油挤压入汽化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还包括:
一个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的挤压端以及与挤压端隔开的一个组装端,第一部分还包括形成在挤压端的一组密封垫圈,第一部分的密封垫圈位于缸体的储存槽内将缸体的储存槽区隔为两个部分;
一个第二部分,固设在第一部分的组装端,第二部分包括一个触发端,所述第二部分容置在容置筒的空间内,所述弹性偏压件偏压第二部分;
一个感测器,固设在容置筒上;
当活动件位于供油位置时,触发端与感测器隔开,允许供油泵将烟雾油挤入储存槽内,
当活动件位于储油位置时,触发端触发感测器,使得供油泵在供油控制阀控制为连通状态时保持运作或在供油控制阀控制为不连通状态时停止运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供油三通件,包括一个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供油三通件还包括一个连接端,所述缸体还包括与储存槽连通的一个第一孔以及与第一孔隔开且与储存槽连通的一个第二孔,所述密封垫圈沿着储存槽的轴向位于第一与第二孔之间,所述供油三通件的连接端与第一孔连通地结合;
一个回油接头,包括一个接合端以及一个回油端,回油接头的接合端与缸体的第二孔连通地结合;
一个第二供油管,连通地结合在供油泵与供油三通件的输入端之间;
一个第三供油管,连通地连接在供油控制阀与供油三通件的输出端之间,所述供油泵运作时,烟雾油通过第二供油管、供油三通件、第三供油管、供油控制阀输送至汽化管,预压供油装置供油时,通过供油三通件、第三供油管以及供油控制阀输送至汽化管;
一个第六回油管,连通地结合在三通道连接件的第一回油通道与回油接头的回油端之间;
由密封垫圈渗漏的烟雾油允许从第二孔经油回油端、第六回油管、第一回油通道、第三回油管回流至储油桶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雾机,尤指一种可以储油桶以外且更靠近烟雾油汽化管位置预压并储存一部分烟雾油用来比供油泵更早且更快速提供烟雾油至汽化管,使得烟雾机可以快速地产生烟雾的烟雾机。
背景技术
有一些表演舞台为了提高视觉效果,会在舞台上设置烟雾机,配合音乐、灯光产生烟雾迷漫的效果,其中一种烟雾机是通过将烟雾油加热汽化而产生烟雾,为了将烟雾油加热汽化成烟雾,需要将烟雾油从储油桶通过供油泵抽取运送至汽化管,进一步烟雾机的加热器将汽化管加热升高温度,使得内部的烟雾油汽化成烟雾,但由于供油泵将烟雾油输送至汽化管需要一段时间,并且没有烟雾油的汽化管被加热后,会因为空气膨胀而导致内部压力升高,因此供油泵将烟雾油输送至汽化管的后需要2~4秒的时间才能达到最大喷出烟雾的压力,如此将造成烟雾机喷烟的过程不流畅以及喷烟量也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包括:
一个储油桶,容置烟雾油,一个供油泵,与储油桶连通地结合,供油泵运作系抽取储油桶内的烟雾油,一个汽化管,与供油泵连通地结合,供油泵抽取的烟雾油系输送至汽化管,一个预压供油装置,连通地结合在汽化管与供油泵之间,当供油泵运作时,部分烟雾油被挤压入预压供油装置内使得预压供油装置内部的压力升高,预压供油装置被控制供油或不供油,一个加热器,设置在邻近汽化管的位置,加热器运作使得汽化管内部的烟雾油汽化为烟雾,当预压供油装置不供油时,预压供油装置与汽化管不连通,预压供油装置保持压力并且预压供油装置内部的烟雾油不输送至汽化管,当预压供油装置供油时,预压供油装置与汽化管连通,预压供油装置内部的烟雾油快速地输送至汽化管。
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还包括:一个供油控制阀,安装在预压供油装置与汽化管之间且分别与两者连通,供油控制阀可控制为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当供油控制阀控制为连通状态,预压供油装置供油,当供油控制阀控制为不连通状态,预压供油装置不供油。
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还包括:一个第一供油管,连通地设置在储油桶与供油泵之间,一个供油三通件,包括一个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供油三通件还包括与预压供油装置结合的一个连接端,一个第二供油管,连通地结合在供油泵与供油三通件的输入端之间,一个第三供油管,连通地连接在供油控制阀与供油三通件的输出端之间,所述供油泵运作时,烟雾油通过第二供油管、供油三通件、第三供油管、供油控制阀输送至汽化管,预压供油装置供油时,通过供油三通件、第三供油管以及供油控制阀输送至汽化管。
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还包括:一个第一回油控制阀,可被操作为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第一回油控制阀包括一个引流端以及一个回油端,一个第一回油管,连接在第一回油控制阀的引流端与汽化管之间,一个第二回油管,连通地结合在第一回油控制阀的回流端与储油桶之间,当供油控制阀连通时,所述第一回油控制阀设定为不连通状态,当供油控制阀不连通时,所述第一回油控制阀设定为保持1~2秒的连通状态,汽化管中尚未汽化的烟雾油受到汽化管内部压力在1~2秒内快速地挤压而回流至储油桶内,并且所述第一回油控制阀也会在所述保持的时间结束后回复为不连通状态。
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还包括:一个三通道连接件,包括一个供油通道以及与供油通道隔开的一个回油通道,所述第一供油管与供油通道连接,所述第二回油管连接在回油通道与回油端之间,一个回油三通接头,连通地设置在第二回油管上,一个第二回油控制阀,与供油泵连通地结合,第二回油控制阀包括与供油泵连通的一个第一端以及一个第二端,第二回油控制阀可控制为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一个第三回油管,连通地结合在储油桶与回油通道之间,一个第四回油管,连通地结合在第二回油控制阀的第二端与回油三通接头之间,当第二回油控制阀控制为不连通状态,供油泵输送的烟雾油流向第二供油管,当第二回油控制阀控制为连通状态,供油泵输送的烟雾油流向第四回油管,并且经由回油三通接头、第二回油管以及第三回油管回流至储油桶。
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其中所述预压供油装置包括:一个缸体,内部具有一个储存槽,缸体与供油泵连通地结合,供油泵运作时部分烟雾油系挤入储存槽内,一个容置筒,固设在缸体的一端,一个活动件,可移动地与容置筒结合,活动件包括位于缸体的储存槽内的一个挤压端,一个弹性偏压件,容置在容置筒内且朝向缸体偏压活动件,当供油泵将烟雾油挤入缸体的储存槽内时会产生增压储存效果,所述活动件朝容置筒方向位移至一个储油位置并且压缩弹性偏压件,在预压供油装置供油时,所述弹性偏压件偏压活动件朝缸体位移至一个供油位置将储存槽内的烟雾油挤压入汽化管内。
所述的预压快速供油烟雾机,其中所述活动件还包括:一个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的挤压端以及与挤压端隔开的一个组装端,第一部分还包括形成在挤压端的一组密封垫圈,第一部分的密封垫圈位于缸体的储存槽内将缸体的储存槽区隔为两个部分,一个第二部分,固设在第一部分的组装端,第二部分包括一个触发端,所述第二部分容置在容置筒的空间内,所述弹性偏压件系偏压第二部分,一个感测器,固设在容置筒上,当活动件位于供油位置时,触发端与感测器隔开,允许供油泵将烟雾油挤入储存槽内,当活动件位于储油位置时,触发端触发感测器,使得供油泵在供油控制阀控制为连通状态时保持运作或在供油控制阀控制为不连通状态时停止运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各供油泵与汽化管之间设置一个预压供油装置,由于预压供油装置较各供油泵更靠近汽化管,并且通过供油泵预先对预压供油装置储存进一步使缸体内部达到最大压力值,因此能够在各供油泵在抽取储油桶内的烟雾油尚未达到最大动态压力的前预先快速提供足够的烟雾油至汽化管,并且也迅速地使汽化管达到最大喷出烟雾的压力(单靠两个供油泵大约需要2~4秒所述汽化管才能获得烟雾油并且达到喷烟时的最大压力),可填补各供油泵从储油桶输送烟雾油至汽化管并且提高喷出烟雾压力至最大值的空窗期,使得烟雾机能够更快速且均匀地喷出烟雾,有利于烟雾机连续操作快速地停止或产生烟雾。
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的下将可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烟雾机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烟雾机的烟雾油输送相关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3示本实用新型烟雾机的预压供油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沿着图1的4-4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5-5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6-6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6A是沿着图5的6A-6A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4的7-7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8显示预压供油装置的活动件位移至储油位置的状态图。
图9是沿着图8的9-9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0显示预压供油装置调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位置后始弹性偏压件对活动件产生更高偏压应力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烟雾机;12-外壳;14-出烟口;20-储油桶;22-油箱接嘴;24-第一盖;26-通孔;28-第二盖;30-穿孔;32-连结件;34-螺接部;36-凸缘;38-回油接嘴;40-槽道;42-供油泵;44-第一供油管;46-三通道连接件;48-第一回油接头;50-第一供油接头;52-第二供油接头;54-第二回油接头;56-供油通道;58-第一回油通道;59-第二回油通道;62-第二供油管;64-供油三通件;66-输入端;68-输出端;70-连接端;72-预压供油装置;74-缸体;76-储存槽;78-第一孔;80-第二孔;82-结合端;84-衔接件;86-第一端;88-第二端;90-容置筒;92-空间;94-活动件;96-第一部分;98-组装端;111-挤压端;112-密封垫圈;113-第二部分;114-触发端;115-定位件;117-弹性偏压件;119-回油接头;131-回油端;135-接合端;137-供油控制阀;137A-进入端;137B-输出端;139-第一回油控制阀;139A-引流端;139B-回油端;151-第三供油管;152-第四供油管;155-第一三通接头;157-汽化管;158-出烟端;159-加热器;171-热交换件;173-第一回油管;175-第二回油管;177-第三回油管;179-第四回油管;181-第二回油控制阀;181A-第一端;181B-第二端;183-第二三通接头;191-感测器;193-第五回油管;195-供油接头;197-第六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所有图式系仅便于解释基本教导而已,图式中将对构成说明用实施例的元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或在阅读及了解以下描述后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以下描述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也属业界技能。
在不同图式中系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元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顶部”、“底部”、“第一”、“第二”、“向前”、“向后”、“反向”、“前”、“后”、“高度”、“寛度”、“长度”、“端”、“侧”、“水平”、“垂直”等等及类似用语系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说明用实施例而已。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在舞台上并且将烟雾油加热汽化成烟雾并且喷出的烟雾机。所述烟雾机10包括内部具有一空间的一个外壳12,外壳12设置有一个出烟口14。参阅图1~图5所示的烟雾机10还包括固定在外壳12中之一个储油桶20,储油桶20包括与内部空间连通的一个油箱接嘴22,所述油箱接嘴22上螺设一个第一盖24以及一个第二盖28,并且第一与第二盖24、28之间设置一个连结件32,所述第一盖24包括一个通孔26,所述第二盖28包括一个穿孔30,所述连结件32包括外周面具有螺纹的一个螺接部34以及形成在螺接部34底部且外径大于第一盖24的通孔26内径的一个凸缘36,连结件32还包括形成在螺接部34顶部的一个回油接嘴38以及从回油接嘴38端面延伸至凸缘36端面的一个槽道40。
所述第一盖24与油箱接嘴22螺接,连结件32容置在第一盖24的通孔26内并且凸缘36抵靠在第一盖24的内表面,连结件32的螺接部34位于第一盖24外侧,所述第二盖28螺接在连结件32的螺接部34并且抵靠在第一盖24的外表面,如此所述连结件32被夹固在第一与第二盖24、28之间,所述连结件32的槽道40提供一个第一供油管44穿过,并且第一供油管44的外径小于槽道40的内径,使得第一供油管44与槽道40之间具有缝隙,并且第一供油管44的一端位于储油桶20靠近底部的位置。
所述第一供油管44与一个三通道连接件46连通地结合,实际上,所述第一供油管44分为两段并且通过三通道连接件46连通,所述三通道连接件46包括形成在一端面的一个第一回油接头48以及形成在另一端面的一个第一供油接头50,三通道连接件46还包括形成在第一回油接头48端面的一个第二供油接头52,并且在第二供油接头52的端面与第一供油接头50的端面之间延伸一个供油通道56,三通道连接件46另包括与第一回油接头48隔开的一个第二回油接头54,并且在第一回油接头48与第二回油接头54之间延伸一个第一回油通道58(如图6所示),所述三通道连接件46还包括从外周面延伸至第一回油接头48的端面上的一个第二回油通道59(如图6A所示),所述第一及第二回油通道58、59与供油通道56相互隔开且不连通。所述两段第一供油管44分别与第一及第二供油接头50、52连接,如此两段管共同构成的第一供油管44通过供油通道56连通,此外其中一段第一供油管44远离储油桶20的一端与两个供油泵42连通地结合(如图2所示),所述两个供油泵42运转时,通过第一供油管44将储油桶20内的烟雾油抽出。
依据图式所示烟雾机10还包括固设在外壳12内的一个预压供油装置72以及连通地设置在预压供油装置72与供油泵42之间的一个第二供油管62,实质上所述两个供油泵42的输出端之间设置一个供油接头195连通两者,所述第二供油管62的一端与供油接头195连接,因而两个供油泵42运作输送的烟雾油通过供油接头195输送到第二油管62,所述预压供油装置72包括一个缸体74,缸体74包括一个结合端82以及由结合端82的端面延伸的一个储存槽76,缸体74还包括由外周面延伸至与储存槽76连通的一个第一孔78以及一个第二孔80,所述第二孔80靠近结合端82且位于第一孔78与结合端82之间。
预压供油装置72还包括一个容置筒90以及用来组合缸体74与容置筒90的一个衔接件84,所述衔接件84包括具有内螺纹的一个第一端86以及具有外螺纹的一个第二端88,所述容置筒90包括一个空间92,所述空间92的外端设置有内螺纹。衔接件84的第一端86与缸体74的结合端82螺接,第二端88与容置筒90螺接,使得缸体74的储存槽76与容置筒90的空间92连通。此外容置筒90上固设一个感测器191,并且感测器191的触发按件延伸到空间92内(如图5所示)。
预压供油装置72也包括可移动地与缸体74结合的一个活动件94,活动件94包括组装在一起的一个第一部分96以及一个第二部分113,其中所述第一部分96包括具有外螺纹的一个组装端98以及一个挤压端111,第一部分96还包括设置在外周面且介于组装端98与挤压端111之间的一组密封垫圈112,所述第二部分113包括由端面延伸的一个触发端114,第二部分133螺设在第一部分96的组装端98,此外组装端98上进一步螺设用来固定第二部分113位于组装端98位置的一个定位件115,实质上所述定位件115的螺纹方向与第二部分113的螺纹方向相反,并且定位件115位于第一部分96的挤压端111与第二部分113之间(如图4、图5所示),因此当定位件115位移至端面抵靠在第二部分113表面时,第二部分113将无法转动,进一步第二部分113相对于第一部分96的位置被固定。
所述活动件94的挤压端111与密封垫圈112可移动地容置在缸体74的储存槽76内,所述密封垫圈112位于缸体74的第一与第二孔78、80之间(如第4、5图所示)将所述储存槽76区隔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第二部分113可移动地容置在容置筒90的空间92内,并且容置筒90的空间92内进一步容置一个弹性偏压件117,弹性偏压件117朝向缸体74偏压活动件94的第二部分113,所述活动件94可位移至压缩弹性偏压件117的一个储油位置(如图8、图9所示)或一个供油位置(如图3、图4所示),活动件94位于储油位置时,缸体74的储存槽76可容置烟雾油的空间大于活动件94位于供油位置时储存槽76可容置烟雾油的空间,此外,当活动件94位于供油位置时,所述第二部分113的触发端114与感测器191隔开,当活动件94位于储油位置时,第二部分113的触发端114触发感测器191。
烟雾机10包括与预压供油装置72结合的一个供油三通件64以及一个回油接头119,所述供油三通件64包括一个输入端66以及一个输出端68,供油三通件64还包括与输入端66及输出端68连通的一个连接端70,供油三通件64的连接端70与缸体74的第一孔78连通地结合,所述回油接头119包括一个回油端131以及回油端131连通的一个接合端135,回油接头119的接合端135与缸体74的第二孔80连通地结合,所述第二供油管62的另一端与供油三通件64的输入端66连通地结合,因而供油泵42运作时,所述储油桶20内的烟雾油能够输送至预压供油装置72的储存槽76内并且推动活动件94由供油位置(如图4、图5所示)位移至储油位置(如图8、图9所示)。
依据图式所示,烟雾机10也包括固设在外壳12内部的一个供油控制阀137、一个第一回油控制阀139以及一个三通接通155,其中供油控制阀137包括一个进入端137A以及一个输出端137B,在供油控制阀137的进入端137A与供油三通件64的输出端68之间设置一个第三供油管151,并且在第三供油管151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第二三通接头183(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所述第三供油管151被分为两段,并且两段第三供油管151的其中一端分别与第二三通接头183的具有的其中两端连通地结合,详细地说,所述其中一段第三供油管151位于供油三通件64的输出端68与第二三通接头183的一端之间,另一段第三供油管151介于供油控制阀137的进入端137A与第二三通接头183的另一端之间,所述被分为两段的第三供油管151因为第二三通接头183而此相互连通(如图2所示),所述供油控制阀137的输出端137B与螺旋状的一个汽化管157连通地结合,实质上所述汽化管157的内端与所述三通接通155的一端连通地结合,并且供油控制阀137的输出端137B与第一三通接头155之间连通地设置一个第四供油管152,因而供油控制阀137的输出端137B与汽化管157形成连通地结合,汽化管157具有的一个出烟端158固定在邻近外壳12的出烟口14的位置,所述供油控制阀137可控制为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在供油控制阀137控制为连通状态时,允许烟雾油通过供油控制阀137并进入汽化管157内,在供油控制阀137控制为不连通的状态下,不允许烟雾油通过供油控制阀137因而烟雾油无法进入汽化管157内。
所述第一回油控制阀139包括一个引流端139A以及一个回油端139B,第一回油控制阀139的引流端139A与三通接通155的最后一端之间连通地设置一个第一回油管173,并且第一回油控制阀139的回油端139B与三通道连接件46的第二回油接头54之间连通地设置一第二回油管175。
三通道连接件46的第一回油接头48与连结件32的回油接嘴38之间设置一个第三回油管177,第三回油管177的一端穿过第二盖28的穿孔30并且与连结件32的回油接嘴38套接,第三为油管177的另一端套设在三通道连接件46的第一回油接头48上,使得连结件32的槽道40与三通道连接件46的第一及第二回油通道58、59连通,所述第二盖28锁紧系使得穿孔30的内周缘配合回油接嘴38夹紧第三回油管177,使得第三回油管177不容易与回油接嘴38分离,进一步在烟雾机10停止运作时尚未汽化的烟雾油能回流至储油桶20内。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三回油管177的内径大于第一供油管44的外径,并且第一供油管44容置在第三回油管177中(如图2所示)。
烟雾机10还包括连通地设置在第二三通接头183与所述三通道连接件46之间的一个第二回油控制阀181,所述第二回油控制阀181还包括一个第一端181A以及一个第二端181B,并且在第一端181A与第二三通接头183之间连通地设置一个第四回油管179,在第二回油控制阀181的第二端181B与三通道连接件46的第二回油通道59之间设置一个第五回油管193(如图2、图5所示),所述回油接头119的回油端131与三通道连接件46的第二回油接头54之间设置一个第六回油管197。所述第二回油控制阀181可被操作为连通状态或不连通状态,当第二回油控制阀181操作为连通状态时,允许两个供油泵42输送的烟雾油通过第二三通接头183引流至第四回油管179并通过第五回油管193以及第三回油管177回流至储油桶20,当第二回油控制阀181操作为不连通状态时,如此油两个供油泵42输送的烟雾油无法通过第二回油控制阀181。
为了使位于汽化管157内的烟雾油有足够的时间被加热而汽化成烟雾,所述汽化管157以螺旋型式围绕在一组加热器159(由两个U形加热线构成)的外周围,并且加热器159与汽化管157一起被包覆在铝质的一热交换件171(实心的)内部,加热器159可以是一种电热式加热线圈,加热器159产生的热能通过热交换件171传递至汽化管157,使得汽化管157内部的烟雾油升温汽化成雾状的烟雾,进一步烟雾能够从汽化管157的出烟端158喷出。
为了方便说明,假设所述烟雾机10尚未运作,在这个状态下,所述预压供油装置72的储存槽76内部没有烟雾油,如此所述弹性偏压件117偏压活动件94位于供油位置(如图4、图5所示),所述汽化管157内部没有烟雾油,感测器191没有被触发,并且在这个状态下,所述供油控制阀137、第一回油控制阀139以及第二回油控制阀181都设定为不连通状态。
在供油控制阀137、第一及第二回油控制阀139、181都设定为不连通的状态所述烟雾机10可以预先对预压供油装置72注入烟雾油储存并且产生预压,详细地说,所述两个供油泵42运作抽取储油桶20内部的烟雾油,使得烟雾油经由第一供油管44的第一段(靠近储油桶20的一段)通过三通道连接件46的供油通道56进入第一供油管44的第二段(远离储油桶20的一段)进一步进入各供油泵42内,由于第二回油控制阀181设定为不连通状态,所以各供油泵42内部的烟雾油无法通过第二回油控制阀181,进一步由于供油控制阀137设定为不连通状态,因而从第二供油管62供给的烟雾油只能与由供油三通件64的输入端66与连接端70进入预压供油装置72的储存槽76内并且无法通过供油控制阀137进入第四供油管152,此外,参阅图8、图9所示,进入预压供油装置72的储存槽76内的烟雾油挤压密封垫圈112使活动件94从供油位置压缩弹性偏压件117位移至储油位置,并且所述烟雾油受到活动件94的密封垫圈112阻挡而无法流通至回油接头119的接合端135,因为所述供油控制阀137控制为不连通状态,所以预压供油装置72的活动件94得以保持在储油位置维持预压状态,参阅图9所示,当活动件94位于储油位置时,第二部分113的触发端114触发感测器191,因而两个供油泵42停止运作(若在),如此烟雾机10就完成预压供油装置72的预压储油动作。
当烟雾机10要产生烟雾时,控制所述供油控制阀137设定为连通状态同时各供油泵42运作,所述预压供油装置72的弹性偏压件117偏压活动件94从储油位置往供油位置位移,如此第二部分113的触发端114与感测器191分离而不触发感测器191,所述储存槽76内的烟雾油被挤压经由供油三通件64的连接端70、输出端68通过第三供油管151、回油三通件183、第五供油管153与供油控制阀137,进一步由预压供油装置72输出的烟雾油通过第四给油管152以及第一三通接头155进入螺旋状的汽化管157中,预压供油装置72供应烟雾油的同时使得汽化管157内部的压力快速地增加至喷出烟雾的最大值,并且所述加热器159通过热交换件171加热汽化管157,汽化管157内部的烟雾油汽化成烟雾并且出烟端158经出烟口14喷出。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预压供油装置72的位置较各供油泵42更靠近汽化管157,并且已经预先储存有足够压力的烟雾油在缸体74内,因此能比各供油泵42更快地提供烟雾油至汽化管157,并且更快地使汽化管157内部压力达到喷出烟雾的最大值,使得烟雾机10能够快速启动喷出烟雾,并且在预压供油装置72的储存槽76内部的烟雾油消耗之后,因为供油泵42持续运作能够补充烟雾油以及充足的压力给汽化管157,如此烟雾机10可以持续不断的喷出烟雾。
当烟雾机10要停止喷出烟雾时,控制供油控制阀137设定为不连通状态,如此烟雾油无法持续补充入汽化管157内,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状态下,所述两个供油泵42仍然持续运作,因而烟雾油再次被挤入预压供油装置72的储存槽76内。
当所述的活动件94位移至储油位置之后,第二部分113的触发端114再次触发感测器191之后,控制第二回油控制阀181设定为连通状态,同时停止两个供油泵42运作,由于供油控制阀137已设定为不连通状态,因而受到供油泵42残余压力(供油泵42停止运作的第一时间内部压力仍足以推动烟雾油流动)挤压流动的烟雾油无法进入第二供油管62只能进入第四回油管179(此时预压供油装置72被加压至最大压力,因而烟雾油无法进入预压供油装置72的储油槽76内),如此所述的这些烟雾油通过第二三通接头183、第四回油管179、第二回油控制阀181、三通道连接件46以及第三回油管177回流至储油桶20,如此可以降低供油泵42不运作时的内部压力。
在烟雾机10为了停止喷出烟雾而控制供油控制阀137设定为不连通状态的同时也设定第一回油控制阀139为保持1~2秒的连通状态,如此汽化管157因为各供油泵42运作以及高温产生的压力高会将尚未汽化成烟雾的烟雾油能够在第一回油控制阀139保持连通的时间内快速地通过第一三通接头155挤回第一回油管173,进一步回流通过第一回油控制阀139、第二回油管175、三通道连接件46、第三回油管177回流至储油桶20内,此外所述第一回油控制阀139连通超过所述保持时间(1~2秒)的后自动回复为不连通状态。停止喷出烟雾时让烟雾油回流的设计,使得汽化管157在停止喷出烟雾时内部的压力可以快速地降低,进一步能够更快速地停止烟雾继续从出烟口14喷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供油管44的外径小于第三回油管177的内径,因而回流的烟雾油可以从第三回油管177与第一供油管44之间的缝隙通过,并且因为连结件32的槽道40内径大于第一供油管44的外径,因此回流的烟雾油能够通过连结件32的槽道40与第一供油管44之间的缝隙回流储油桶20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若要长时间不使用所述烟雾机10,需要使预压供油装置72泄压并且让预先储存在储油槽76内的烟雾油回流至储油桶20,实质上系控制第二回油控制阀181为连通状态,如此弹性偏压件117挤压活动件94将储油槽76内的烟雾油挤出往第三供油管151,进一步通过第二三通接头183与第四回油管179(此时供油控制阀137为不连通状态,因此烟雾油无法通过),烟雾油又通过第二回油控制阀181、第五回油管193、三通道连接件46的第二回油通道59以及第三回油管177回流至储油桶20内,进一步所述活动件94位移至供油位置,预压供油装置72内部的压力被释放。
此外,所述预压给油装置72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因为密封垫圈112的磨损使得密封性降低,如此经由密封垫圈112渗漏的烟雾油可以通过第二孔80凭借回油接头119的回油端131与第六回油管197引导,使渗漏的烟雾油通过三通道连接件46与第三回油管177引入储油桶20中。
所述预压供油装置72可以调整第二部分113相对于第一部分96的位置用来控制弹性偏压件117施加在活动件94上偏压的力量,参阅图5所示,定位件115与第二部分113螺设在第一部分96的组装端98的螺纹的最内端,因而弹性偏压件117被压缩的程度较低,参阅图10所示,所述第二部分113螺设在第一部分96的组装端98的螺纹的较外端,并且所述定位件115贴靠在第二部分113使的定位,如此在活动件94位于供油位置时弹性偏压件117被压缩得更多,也就是说图10所示的第二部分113组装位置相较于图5第二部分113的组装位置在供油位置时能更多压缩弹性偏压件117,如此图10所示的活动件94位移至储油位置之后,所述弹性偏压件117偏压的力量也更大,进一步能够更快速地将烟雾油挤入汽化管157中。
本实用新型在各供油泵42与汽化管157之间设置一个预压供油装置72,由于预压供油装置72较各供油泵42更靠近汽化管157,并且通过供油泵42预先储存烟雾油在预压供油装置72内进一步使缸体74内部达到最大压力值,因此能够在各供油泵42在抽取储油桶20内的烟雾油尚未达到最大动态压力的前预先快速提供足够的烟雾油至汽化管,并且也迅速地使汽化管157达到最大喷出烟雾的压力(单靠两个供油泵42大约需要2~4秒所述汽化管157才能获得烟雾油并且达到喷烟时的最大压力),可填补各供油泵42从储油桶20输送烟雾油至汽化管157并且提高喷出烟雾压力至最大值的空窗期,使得烟雾机10能够更快速且均匀地喷出烟雾,有利于烟雾机10连续操作快速地停止或产生烟雾。
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机10通过第一回油控制阀139配合第一至第三回油管173、175、177,在烟雾机10产生烟雾时,防止烟雾油回流,并且在烟雾机10停止产生烟雾时,允许烟雾油回流至储油桶20,使得烟雾油不会在烟雾机10没有产生烟雾时外泄,并且烟雾油回流使得汽化管157内部压力快速降低,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机10能够快速地停止喷烟。
本实用新型的烟雾机10通过同时对第一与第二回油控制阀139、181配合第四与第五回油管179、193,长时间不使用烟雾机10的状态下,能够将预压供油装置72以及两个供油泵42的压力通过引导烟雾油回流至储油桶20而卸除,使得预压供油装置72以及两个供油泵42停止运作时内部压力不会过大。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教导已加以说明,对具有本领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许多延伸和变化将是显而易知者。举例言的,所述供油泵42可以只有一个,在只有一个供油泵42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从储油桶20内抽取烟雾油并运送至汽化管157。或者,可以不包括第三回油管177与三通道连接件46,在这样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回油管175、第五回油管193以及第六回油管197可以直接延伸至储油桶20内,如此回流的烟雾油同样可以回流至储油桶20。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6487.8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885256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A63J5/02
专利分类号:A63J5/02
范畴分类:15J;
申请人:广州市创韦照明灯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市创韦照明灯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1483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福涌村福龙工业区(A3宿舍)101
发明人:张明镇
第一发明人:张明镇
当前权利人:广州市创韦照明灯具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皓晨;李林
代理机构:1113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