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导管封堵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导管,圆孔,室间隔,动脉,肺动脉,房间,主动脉。
经导管封堵术论文文献综述
夏麟,段维勋,李子林,王少玮,窦宁[1](2019)在《外科修复和基于临床路径的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地比较外科修复和基于临床路径的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共206名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接受外科手术修复(n=100)和临床路径指导下的经导管封堵手术(n=106)的医学资料被回顾并进行对比研究。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住院时长及费用等被纳入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或主要并发症。常规外科组有21名(21.0%)、经导管组有6名(5.7%)患者出现次要并发症(P=0.006)。两组间费用没有显示出统计学差异[(49 419.2±12 376.7)元vs.(51 964.5±15 151.4)元,P=0.190]。经导管组的住院时长更短[(3.5±1.6) d vs.(11.6±3.3) d,P <0.001]。结论外科修复和经导管封堵同为修复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方式。基于临床路径的经导管封堵术诊疗流程规范有序,使次要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降低,是未来继续探索实践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张玉顺,蒋世良,何璐[2](2019)在《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预防卒中——从争议到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1877年,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1]就提出反常栓塞的概念,随之不断被尸检证实。1985年Nellessen等[2]首次用超声证实了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处骑跨血栓。1994年Brogno等[3]不仅在(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肖家旺,王琦光,庚靖松,张端珍,张坡[3](2019)在《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治疗偏头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PFO)在偏头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并接受经导管封堵PFO的46例偏头痛患者,术后常规复查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进行头痛发作频率问卷、头痛影响测验-6(HIT-6)、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46例患者中男18例(39.1%),年龄42.5(24.0,60.0)岁,偏头痛病程为10(2,40)年,先兆性偏头痛8例(17.4%),无先兆性偏头痛38例(82.6%);发作频率为(8.2±4.4)次/月,术前右心声学造影示10例(43.5%)为中量右向左分流(RLS),36例(56.5%)为大量RLS。与基线水平比较,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头痛发作频率、HIT-6评分、MIDAS评分、VAS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6个月复查右心声学造影仅3例有少量RLS。术后12个月20例(43.5%)患者头痛完全缓解,17例(37.0%)显着缓解,5例(10.9%)缓解,4例(8.7%)无效,而先兆性偏头痛(87.5%)与无先兆偏头痛(92.1%)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9)。围术期及术后12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血栓/空气栓塞、股动静脉瘘、心脏压塞、封堵器移位及脱落、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封堵PFO安全性高,能有效缓解伴大量RLS的PFO患者偏头痛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何璐,张玉顺[4](2019)在《单中心1336例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患者主要并发症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PFO并行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336例,术后3、6、12、24个月通过心电图(ECG)和(或)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TTE声学造影(c TTE)对其术中及术后主要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1336例患者中1320例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8.8%。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0.1%(2/1336),其中1例于术中、另1例于术后2 h发生心脏压塞,均经心包穿刺后缓解。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3%(18/1336),其中短暂性心房颤动2例(0.1%)、血管通路并发症7例(0.5%)、术中ECG提示冠状动脉气栓9例(0.7%)。术后共498例患者完成24个月随访,其中24例(4.8%,24/498)发现中-大量残余右向左分流。结论经导管封堵PFO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正确诊断、术中准确操作和术后认真随访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杨宏波,张戈军,唐永研,许虹莉,潘家华[5](2019)在《高海拔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并发重度肺高压患者的经导管封堵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在综合评估指导下,高海拔地区患动脉导管未闭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经导管封堵治疗的即刻、短期疗效。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指脉氧饱和度、心脏听诊、胸片、超声心动图综合评估手段对18例患者进行评估,分别在不同时机进行吸氧试验和封堵试验,封堵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 16例封堵有效,释放封堵伞,1例封堵后肺动脉压上升收回封堵伞,1例患者因动脉导管过大不能有效封堵而放弃封堵。经评估后可直接封堵组吸氧前后肺-体循环血流量的比值(Qp/Qs)均大于试封堵组;封堵后肺动脉平均压低于试封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肺高压危象和严重并发症;患者心功能改善,心脏不同程度缩小。结论针对高海拔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药物、吸氧治疗,选择时机进行经导管封堵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刘雷,法宪恩,周玉阳,高成山,王宏山[6](2018)在《3D打印在经导管封堵治疗心脏瓣周漏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人工瓣膜瓣周漏是瓣膜置换术后特有的较严重并发症,常需手术治疗,但创伤及风险较大。经导管封堵术是治疗瓣周漏的常用方法,但易引起溶血、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3D打印是将计算机叁维成像技术和多层次连续打印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技术,可直观显示病变内部解剖结构,帮助诊断疾病和选择治疗方案,已应用于口腔科、骨科、血管外科等疾病的诊治。本文就3D打印在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心脏瓣周漏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周雪,高伟,易岂建,冯川,吕铁伟[7](2018)在《经导管封堵儿童先天性肺动静脉瘘的临床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s,PAVFs)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PAVFs的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4年7月至2016年12月行心导管介入治疗的8例先天性PAVFs患儿,观察其临床表现、封堵效果及随访情况等。结果:8例患儿均封堵成功,术前术后经导管监测平均肺动脉压力无明显变化(P=0.757);术后随访6月至10年,无残余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将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是治疗儿童PAVFs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屠静静,刘煜昊[8](2018)在《经导管封堵房顶缘不足的房间隔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房顶缘不足的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采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房顶缘不足的继发孔型ASD11例,上述患者缺损距房顶的距离均<5mm,并经导管封堵治疗。分析上述患者基线特点、缺损形态特点、封堵结果。结果 11例房顶缘不足的ASD,均同时合并其他边缘不足,缺损最大径在17-35mm之间,成功10(90.9%)例,失败1例,随访6个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房顶缘不足的ASD经导管封堵治疗可行,房顶缘不足合并前缘、后缘或上腔静脉缘中任一个边缘不足的ASD经导管封堵亦可行。(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22期)
牛蕤,王诚,夏勇,刘加立,程守全[9](2018)在《主动脉窦瘤破裂经导管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经导管封堵术及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7年5月单中心连续3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11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平均年龄(36.64±10.87)岁;20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平均年龄(28.90±10.06)岁。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残余分流、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术前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成功率在导管封堵组为100%(11/11),外科手术组为95%(19/20)(P>0.05)。导管封堵组、外科手术组输血量分别为0 ml、(427.25±331.36)ml(P<0.01),手术时间分别为(60.00±00.00)min、(205.50±129.35)min(P<0.05),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分别为0 d、(1.50±0.61)d(P<0.01),残余分流率分别为9.09%(1/11)、10.00%(2/20)。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术式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均安全有效,但经导管封堵术在微创、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更具优势。对破口合适患者,可优选经导管封堵术。(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李伯琳[10](2017)在《超声心动图定性与定量诊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在经导管封堵术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定性与定量诊断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在经导管缺损封堵术的价值。总结超声心动图测量ASD、VSD、PDA缺口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TTE初步诊断为ASD患者523例,其中男174例,女349例,年龄1~71岁,平均年龄30.78±19.20岁。275例(52.6%)术前单纯由TTE筛选,248例(47.4%)术前由TTE和TEE共同筛选,所有患者术前TTE和(或)TEE的诊断与术后诊断对比,TTE、TEE测量ASDmax分别与封堵器腰径直径做相关性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102例患者术前TTE对软边ASDmax、硬边ASDmax测量,TTE测量软边ASDmax、硬边ASDmax、TEE测量ASDmax分别与封堵器腰径直径做相关性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TTE初步诊断为VSD的患者170例,其中男87例,女83例,年龄2~63岁,平均年龄15.76±15.80岁。所有病例对TTE的诊断与术后诊断对比。170例术前由TTE筛选的VSD患者,将术前行TTE测量VSD左室侧、右室侧、腰部缺口宽度分别与封堵器腰径做相关性分析,建立回归方程。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TTE初步诊断为PDA的患者160例,其中男47例,女113例,年龄1~68岁,平均年龄15.44±15.03岁。所有病例对TTE的诊断与术后诊断对比。160例术前由TTE筛选的VSD患者,将TTE测量PDADao与封堵器主动脉侧直径及TTE测量PDADPa与封堵器肺动脉侧直径分别做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1.术前单纯由TTE筛选ASD患者准确率(100%)与术前由TTE和TEE共同筛选的ASD患者的准确率(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TTE即可准确诊断ASD。TTE术前诊断单纯性VSD的准确率为100%。TTE术前诊断PDA的准确率为100%。2.TTE测量ASDmax与ASO腰径直径的关系:TTE测量ASDmax(14.0±6.5mm)与封堵器腰径(20.2±6.8mm)有统计学差异(P<0.05),TTE测量ASDmax与ASO腰径之间具有相关性(r=0.7,P<0.001),回归方程:Y= 9.835 + 0.737x(P<0.05)。3.TTE和TEE测量ASDmax与ASO腰径直径关系:TTE、TEE测量ASDmax(17.1±7.2mm,19.6±8.1mm)分别与 ASO 腰径(25.8±7.3mm)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TE和TEE测量ASDmax与ASO腰径均具有相关性(r=0.670,P<0.001;r=0.716,P<0.001),TEE 测量 ASDmax 与 ASO 之间相关性较好,回归方程:TTE 与 ASO 腰径:Y=14.176+0.681x(P<0.05);TEE 与 ASO 腰径:Y=13.236+0.643x(P<0.05)。4.TTE测量软边ASDmax、硬边ASDmax分别与ASO腰径关系:软边ASDmax(12.3±5.3mm)、硬边ASDmax(17.8±5.4mm)分别与ASO腰径(19.8±6.9mm)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TE测量软边ASDmax、硬边ASDmax分别与ASO腰径之间均具有相关性(r=0.718,P<0.001;r=0.723,P<0.001),TTE测量硬边ASDmax与ASO之间相关性较好;回归方程:TTE测量软边 ASDmax 与 ASO 腰径:Y = 8.220 + 0.938x(P<0.05),TTE 测量硬边ASDmax 与 ASO 腰径:Y = 3.454 + 0.921x(P<0.05)。5.TTE测量软边ASDmax、硬边ASDmax、TEE测量ASDmax与ASO腰径关系:TTE 测量软边 ASDmax(18.2±7.4mm)、硬边 ASDmax(24.1±7.1mm)、TEE测量ASDmax(20.9±8.0mm)分别与ASO腰径(27.4±7.3mm)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TE测量软边ASDmax、硬边ASDmax、TEE测量ASDmax分别与ASO腰径之间均具有相关性(r=0.790,P<0.001;r=0.741,P<0.001;r = 0.739,P<0.001);TTE测量软边ASDmax与ASO之间相关性最好;回归方程:TTE 测量软边 ASDmax 与 ASO 直径:Y=13.253 + 0.775x(P<0.05),TTE 测量硬边 ASDmax 与 ASO 直径:Y=8.936+0.765x(P<0.05),TEE 测量ASDmax 与 ASO 直径:Y=13.245+0.674x(P<0.05)。6.TTE测量VSD左室侧、右室侧、腰部缺口宽度与VSO腰径关系。VSO腰径(8.2±2.7mm)与TTE测量VSD左室侧缺口宽度(8.4±3.1mm)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TE测量右室侧(6.6±2.6mm)、腰部缺口宽度(6.3±2.0mm)与VSO腰径(8.2±2.7mm)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TTE测量VSD左室侧、右室侧、腰部缺口宽度分别与VSO腰径之间具有相关性(r=0.559,P<0.001;r=0.481,P<0.001;r=0.362,P<0.001),TTE 测量 VSD 左室侧缺口宽度与VSO之间相关性大于TTE测量右室侧、腰部缺口宽度;回归方程:TTE测量 VSD 左室侧缺口宽度与 VSO 腰径:Y = 4.073 + 0.489x(P<0.05);TTE测量 VSD 腰部缺口 宽度与 VSO 腰径:Y=4.085 + 0.657x(P<0.05);TTE 测量 VSD 右室侧缺口宽度与 VSO 腰径:Y=5.705+0.376x(P<0.05)。7.TTE测量PDADao与ADO主动脉侧的关系,及TTE测量PDADPa与ADO肺动脉侧之间的关系。TTE测量PDADao(8.5±3.9mm)与ADO主动脉侧(12.0±4.4mm)、TTE 测量 PDADPa(8.0±4.2mm)与 ADO 肺动脉侧(10.5±4.2mm)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TTE测量PDADao与ADO主动脉侧直径、TTE测量PDADPa与ADO肺动脉侧直径之间具有相关性(r=0.721,P<0.001;r=0.653,P<0.001),TTE测量PDADao与ADO主动脉侧直径相关性程度较高;回归方程:TTE测量PDADao与ADO主动脉侧:Y=5.159+0.809x(P<0.05);TTE 测量 PDADPa 与 ADO 肺动脉侧:Y=5.255+0.656x(P<0.05)。[结论]1.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定性诊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2.TTE、TEE测量ASDmax分别与ASO腰径均有相关性,但TEE测值指导选择封堵器腰径较,TTE更为可靠;TTE测量软边ASDmax、硬边ASDmax、TEE测量ASDmax分别与ASO腰径都具有相关性,TTE测量硬边ASDmax与ASO之间相关程度高,推荐在TTE测量ASDmax时,应对完全无支持力的极软边剔除。3.TTE测量VSD左室侧、右室侧、腰部缺口宽度分别与VSO腰径均有相关性,TTE测量VSD左室侧与VSO腰径的相关程度高,TTE测量VSD左室侧缺口宽度指导选择封堵器腰径较为可靠。4.TTE测量PDADao与ADO主动脉侧直径及TTE测量PDADPa与ADO肺动脉侧直径均有统计学差异和相关性,TTE测量PDADao与封堵器主动脉侧直径的相关性较高,建议依据PDADao指导封堵器腰径的选择。(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经导管封堵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早在1877年,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1]就提出反常栓塞的概念,随之不断被尸检证实。1985年Nellessen等[2]首次用超声证实了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处骑跨血栓。1994年Brogno等[3]不仅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导管封堵术论文参考文献
[1].夏麟,段维勋,李子林,王少玮,窦宁.外科修复和基于临床路径的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对比研究[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9
[2].张玉顺,蒋世良,何璐.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预防卒中——从争议到统一[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
[3].肖家旺,王琦光,庚靖松,张端珍,张坡.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治疗偏头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
[4].何璐,张玉顺.单中心1336例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患者主要并发症回顾性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
[5].杨宏波,张戈军,唐永研,许虹莉,潘家华.高海拔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并发重度肺高压患者的经导管封堵疗效评价[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9
[6].刘雷,法宪恩,周玉阳,高成山,王宏山.3D打印在经导管封堵治疗心脏瓣周漏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
[7].周雪,高伟,易岂建,冯川,吕铁伟.经导管封堵儿童先天性肺动静脉瘘的临床报告[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
[8].屠静静,刘煜昊.经导管封堵房顶缘不足的房间隔缺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9].牛蕤,王诚,夏勇,刘加立,程守全.主动脉窦瘤破裂经导管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对比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
[10].李伯琳.超声心动图定性与定量诊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在经导管封堵术的价值[D].昆明医科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