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率校正间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校正QT间期离散度,心率变异性,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心率校正间期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寇锋军[1](2016)在《校正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及心率变异性(HRV)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治疗1年后心血管事件随访结果将其分为主要心血管事件组(MACE组)以及非主要心血管事件组(非MACE组)。对两组患者的QTcd及HRV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对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MACE发生率为30.10%。MACE组从症状出现到接受治疗时间较晚,与非MAC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MACE组QTcd及HRV均显着低于非MACE组,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MACE组QTcd下降幅度明显小于非MACE组,HRV各项参数低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结果显示,QTcd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HRV各参数是影响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QTcd及HRV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良好预测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李丽,庞保东,艾智慧,王志峰,刘玉敏[2](2015)在《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心率、QT间期及心率校正的QT间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西咪替丁佐治小儿过敏性紫癜对心率及QT间期、心率校正的QT间期(linear corrected QT,QTLc)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钙剂综合治疗;观察组4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观测心电图心率及QT间期、QTLc情况。结果用药后心率及QT间期、QTLc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的观察组较对照组心率减慢,QT间期及QTLc延长。结论临床小儿使用西咪替丁治疗期间须监测心电图心率及QT间期、QTLc变化,避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2015年03期)
张洪亮,王勇,罗勤,柳志红,赵智慧[3](2010)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心率校正QT间期和QT离散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心率校正的QT间期(heartrate-corrected QT interval,QTc)和QTc离散度(QTc dispersion,QTcd),并评价其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入选2003年12月至2008年7月因初步诊断为PH而进行右心导管术的患者。记录静息12导联心电图,手工测量QT间期并用Bazett公式进行校正。根据平均肺动脉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轻-中度PH组和重度PH组。结果:共入选201例患者。男性患者的QTc和QTcd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中,重度PH组的QTc比对照组高〔(436.1±39.4)msvs.(407.6±24.8)ms,P=0.037〕,重度PH组的QTcd(68.5±20.9)ms高于对照组(45.1±12.6)ms和轻-中度组(58.6±14.7)ms(P=0.002;P=0.003)。此外,女性患者的QTc和QTcd与平均肺动脉压正相关(r=0.207,P=0.03;r=0.236,P=0.012)。结论:本组资料中女性PH患者的QTc和QTcd与平均肺动脉压正相关,且在重度PH患者中显着增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0年02期)
张洪亮,柳志红[4](2009)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心率校正的QT间期和QT离散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和QT离散度(QTcd)在许多疾病状态下是增加的,并且与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的QTc和QTcd是否延长,并评价QTc和QTcd与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的相关性。方法2003年12月至2008年7月因疑诊为PAH而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中心进行右心导管检查的所有患者都进入本研究。排除下列患者:冠心病;高血压(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06-11)
王建华,陈景红,刘桂芳,冯亚青[5](2007)在《帕金森病的心电图心率校正QT间期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原发变性疾病,除了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及姿势障碍等运动障碍之外,本病尚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如直立性低血压及晕厥等。有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患者心电图QT(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2007年17期)
关姝,王克华,张国成,高长斌[6](2005)在《心率校正ST间期延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心电图(ECG)心率校正ST间期(STc)延长和传统诊断标准(ST-T异常)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评价静息ECG对CHD的诊断意义。方法:对98例临床拟诊为CHD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ECG检查,以CAG示冠脉固定狭窄≥50%为标准,评价并比较STc延长、ST-T改变及联合试验诊断CHD的各项诊断指标。结果:以STc≥0.134 s为标准,STc延长诊断CH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3.3%、65.8%和76.5%;ST-T异常诊断CH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0%、50%和56.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两者联合平行试验的准确度为69.9%,系列试验的准确度为65.3%。结论:STc延长的诊断价值优于ST-T异常,可作为CHD的一项ECG诊断标准,与ST-T异常联合应用可提高ECG的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5年06期)
谢振武,王成,毛定安,李茗香,李敏能[7](1998)在《P-R间期与年龄和心率的相关性及校正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P-R间期与年龄和心率的相关程度,建立依年龄和心率校正P-R间期的线性回归模型。方法:研究4023例健康婴儿、儿童及成人(出生至80岁)P-R间期在不同年龄间和不同心率间的差别,用逐步回归分析拟合用年龄和心率校正P-R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证明P-R间期与年龄(X1)和心率(X2)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680(P<001)和-0661(P<001)。获得回归方程Y^(P-R)=0.151+0.000542X1(年龄/岁)-0000297X2(心率,次/分),R=0.7267,Sxy=.0.017,X1和X2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b’1=0.4298和b’2=-03566。结论:证明该公式(线性回归方程)能可靠的校正年龄及心率对P-R间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临床心电学杂志》期刊1998年01期)
谢振武,毛定安,李茗香,王成,李敏能[8](1997)在《依照心率校正QT间期的线性公式研究(摘要)》一文中研究指出依照心率校正QT间期的线性公式研究(摘要)谢振武毛定安李茗香王成李敏能林萍曹闽京本研究对我们心血管病研究室4023例从新生儿至79岁各年龄正常人的心电图进行研究,获得较为理想的适合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校正QT的通用公式。材料来源及选择方法按本研究室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期刊1997年03期)
心率校正间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佐治小儿过敏性紫癜对心率及QT间期、心率校正的QT间期(linear corrected QT,QTLc)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钙剂综合治疗;观察组4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观测心电图心率及QT间期、QTLc情况。结果用药后心率及QT间期、QTLc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的观察组较对照组心率减慢,QT间期及QTLc延长。结论临床小儿使用西咪替丁治疗期间须监测心电图心率及QT间期、QTLc变化,避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率校正间期论文参考文献
[1].王婷,寇锋军.校正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
[2].李丽,庞保东,艾智慧,王志峰,刘玉敏.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心率、QT间期及心率校正的QT间期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5
[3].张洪亮,王勇,罗勤,柳志红,赵智慧.肺动脉高压患者心率校正QT间期和QT离散度的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0
[4].张洪亮,柳志红.肺动脉高压患者心率校正的QT间期和QT离散度的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9
[5].王建华,陈景红,刘桂芳,冯亚青.帕金森病的心电图心率校正QT间期改变[J].临床荟萃.2007
[6].关姝,王克华,张国成,高长斌.心率校正ST间期延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
[7].谢振武,王成,毛定安,李茗香,李敏能.P-R间期与年龄和心率的相关性及校正公式[J].临床心电学杂志.1998
[8].谢振武,毛定安,李茗香,王成,李敏能.依照心率校正QT间期的线性公式研究(摘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