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天津300192)
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造就了电梯的大范围应用,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电梯安全事故。应该从电梯自身的安全保护装置的优化入手,积极改善其安全性能。当然,要杜绝电梯安全事故的发展,不单需要解决电梯的基础性能,还要积极研究造成不同事故的内因和外因,分析不同的应对措施,对症下药,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实现电梯的长久健康运行,积极保障我国高层建筑居民的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电梯的机械安全系统相关组织概念,分析了电梯常见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为电梯的日常保养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梯;安全系统;电梯事故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增多,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电梯产品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所以电梯的安全运行必须依靠科学、合理、完善的维护保养加以保障。
1电梯的安全系统概述
电梯的安全系统是指电梯为保障安全运行而具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具体可以分成机械类和电气类两种。机械安全装置主要包括电梯中的安全钳、限速装置、缓冲装置等。一般情况下,安全钳位于电梯轿厢靠下部位的两侧。相对横梁而言,分设于横梁两端头。安全钳主要是在电梯下行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限速装置一般是使用具有一定规格的钢丝绳,建立与安全钳之间的联系。位于电梯电机机房中的限速装置能够感应电梯轿厢的下行速度,一旦超过设定阈值,限速装置能够紧急拉紧安全钳拉杆,使得安全钳迅速卡死导轨,这时电梯轿厢保持静止。而电梯的缓冲装置在设计安装时,应被固定在电梯的底坑内。一般考虑到防止电梯失控引发的能量失衡,缓冲器能够积极吸收来自下行电梯的巨大冲击,迅速减速并停止轿厢运动。
2电梯检验的基本内容
1)应明确规定对电梯整体或其某一部分进行检验的作业顺序,以免因作业顺序的混乱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如进出轿顶程序、进出底坑程序等;2)检验的作业位置、姿势和动作均应符合安全、舒适、准确、高效的要求;3)加强安全要点提示防止发生意外;4)电梯的检验过程除了涉及到检验员(一般2人以上)外,还涉及被检设备(电梯)、检验环境、使用的检测设备、防护用品、电梯维保单位、管理单位等许多方面。因此电梯的检验作业从广义上讲实际上是人―机配合、人―人配合的问题。所以安全作业规程除了规范检验员的作业行为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如对被检验电梯的事前了解、卫生条件检查、检测工具设备安全性检查、防护用品穿戴、与维保单位和管理单位配合等诸多方面。
3电梯运行中的常见事故
3.1电梯门系统事故
电梯门系统事故主要指在电梯门的开合时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如剪切、坠落等。剪切事故主要是电梯层门和轿门均开启的情况下,电梯仍然顺势运行,导致进出途中的人员被轿厢卡住。而坠落事故则指电梯轿厢并未到指定位置,层门打开后人员直接跌落井道。出现电梯门系统剪切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电梯门锁老化,触点之间易发生不可靠粘连。(2)电梯的门锁存在导线接地情况,可能导线的绝缘外层破损,使得层门与轿门的联动状态出现紊乱。(3)门锁的触点状态不稳定,易发生接触器受卡或粘连。(4)某些技术安装人员操作时短接了门联锁触点后未拆除短接连线。(5)位于机房的制动装置出现故障,影响电梯的电气性能。
出现人员坠落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几个:(1)门锁样式过于陈旧,出现下勾锁钩。而这样的形式极易导致锁钩受重弹开。(2)组装门锁的元器件性能不高,强度不大。(3)控制自动开关门的装置失效,或者连接门扇的零件失效。(4)乘梯人员自身未注意层门打开后,是否有轿厢停留在标准位置。(5)轿厢护脚板丢失,或与层门的地坎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
3.2轿厢超越端站事故
出现冲顶或墩底事故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固定在轿厢的传感器失灵。一般轿厢上的传感器都能感应轿厢位置和运行速度。当无法主动检测时,轿厢将持续保持运动状态直到撞上两端装置停止。(2)对于速度相对较快或较慢的电梯而言,接触器存在反应延时,等做出逻辑判断时已经出现问题。(3)当电梯的开关出现短接或者故障时,因无法自动上下行速度切换,发生撞端事故。(4)连接对重与轿厢的钢丝绳其牵引或摩擦性能不足。(5)电气安全系统中的限位开关失灵,无法监控到达指定位置后自动减速。(6)制动装置发生故障。失去对轿厢和对重之间的重力差的控制。
4预防电梯安全事故的解决对策
4.1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
如电梯安装好试车时注意事项:试车前,应清理井道,应在各厅门口和轿厢内设置警示牌,警示电梯试运行,禁止进入轿厢,在确保井道内、轿厢顶和轿厢内无人员时,方能手动盘车,检验是否有卡阻现象,确认无误后,才能带电试车运行。另在必须进行运动时才能检测的项目,如电梯的井道检验,在对各个门锁以及导轨架之间距离测量的测试时候,应做好防止被运动部件剪切、挤压等措施,做到一人检测,一人监护,禁止带手套进行检测等。
4.2在管理制度方面
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使用单位违反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缺乏专业的维护保养人员对电梯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而造成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电梯使用单位应配备有相应的电梯维护保养资质单位的人员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把大量的工作做在故障的前面,这样能减少或避免许多故障。要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应落实电梯安全管理责任制,对制定的电梯管理制度应严格执行,对运行中的电梯必须始终处于有人监控,对监控人员的作息时间应妥善安排。
4.3加强对电梯各部件的性能检验
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对正在使用中的电梯各个部件的性能进行检查验收。涉及电梯的机械安全系统和电气安全系统中的门、机房设施、驱动装置、电气设备等都要严肃落实,只要发现一项不合格,就自动延长本产品的准入期限,提高电梯投入使用的门槛。
4.4制定电梯维护预防措施
预防工作是提高电梯维护保养有效性的基础,应从技术层面加以重视。首先,掌握好电梯检查、调整、润滑、测试等工作的频率,保证电梯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为了配合电梯设备维修计划的实施,应提前准备维修中使用的工具、备件等,做好人力资源安排,以利于缩短维修周期,提高维修效率;其次,维保单位应保留一份完整的维护保养记录,掌握当前电梯各机械设备和部件的运行情况,准确预计出急需维修的事项和更换的部件,制定电梯不正常运行或超负荷运行的维护保养策略;再次,从细微处关注电梯日常使用时的情况,如电梯开关门的声音、运行的噪声、轿厢内的清洁程度、启动时的舒适感等,以避免由于安全回路、门系统等简单故障引起电梯安全事故。
4.5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电梯技术安装人员已经多次表现出专业技术不熟的危险信号。因此加强对电梯保养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不可或缺。只有参加正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才能持证上岗。要求所有的上岗人员既要熟悉电梯各种品牌、型号的机构原理,还要能够熟悉行业标准和国家法律条例的规定。
5结语
电梯是高层建筑物中垂直运输交通的专用设备,也是关乎人身安全的特种设备。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使得电梯的使用领域越来越广,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对于电梯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引起用户的足够重视。电梯容易在其生产、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安全隐患。对电梯实施安全检验是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保证安全运行,防止和减少事故的一个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孟闯.电梯安全隐患浅析及解决方案[J].装备制造技术,2011(4):199-200.
[2]李能强.浅析电梯安全隐患及安全保护措施[J].科技风,2014(17):251.
[3]李红昌,陈志良,韩建军,等.电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机电信息,2011(4):199-200.
[4]齐宝亮,项玉丽.浅析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J].科技创业家,2015(14).
[5]胡映,田欣.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