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阀,包括阀体部件、阀杆部件、第一流路端口及第二流路端口,所述阀体部件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阀杆部件包括阀芯部和驱动杆部,所述阀芯部置于所述阀体部件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部件包括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朝向所述内腔的内壁部,所述驱动杆部包括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内壁部设置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沿所述内壁部的轴向延伸,和\/或所述驱动杆部设置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沿所述驱动杆部的轴向延伸,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控制阀,能够在阀体部件电镀过程中,减少电镀残液的留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控制阀,包括阀体部件和阀杆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包括上阀体、下阀体、第一流路端口及第二流路端口,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固定连接,所述上阀体设置有密封端孔,所述下阀体设置有阀口;所述阀杆部件包括阀芯部和驱动杆部,所述阀芯部置于所述阀体部件的内腔,所述驱动杆部穿设于所述密封端孔,所述驱动杆部的驱动端位于所述内腔外,所述阀芯部能够与所述阀口抵接以关闭所述第一流路端口与所述第二流路端口之间的流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部件包括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朝向所述内腔的内壁部,所述驱动杆部包括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内壁部设置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沿所述内壁部的轴向延伸,并贯穿于所述内螺纹所对应的所述内壁部的轴向区段,和\/或所述驱动杆部设置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沿所述驱动杆部的轴向延伸,并贯穿于所述外螺纹所对应的所述驱动杆部的轴向区段。
设计方案
1.一种控制阀,包括阀体部件和阀杆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包括上阀体、下阀体、第一流路端口及第二流路端口,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固定连接,所述上阀体设置有密封端孔,所述下阀体设置有阀口;
所述阀杆部件包括阀芯部和驱动杆部,所述阀芯部置于所述阀体部件的内腔,所述驱动杆部穿设于所述密封端孔,所述驱动杆部的驱动端位于所述内腔外,所述阀芯部能够与所述阀口抵接以关闭所述第一流路端口与所述第二流路端口之间的流体通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部件包括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朝向所述内腔的内壁部,所述驱动杆部包括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内壁部设置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沿所述内壁部的轴向延伸,并贯穿于所述内螺纹所对应的所述内壁部的轴向区段,和\/或所述驱动杆部设置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沿所述驱动杆部的轴向延伸,并贯穿于所述外螺纹所对应的所述驱动杆部的轴向区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部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端孔的第一杆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腔并与所述第一杆段连接的第二杆段、位于所述内腔并与所述第二杆段连接的第三杆段,所述第二杆段的最大外缘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杆段的最大外缘直径和所述第三杆段的最大外缘直径,所述外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二杆段,所述第二槽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杆段并轴向贯穿所述第二杆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口设有2个或2个以上,并以所述驱动杆部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段的外缘部设置有沿轴向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作为所述第二槽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包括靠近所述密封端孔一侧的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一孔段连接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所述阀体部件的位于所述第一孔段处的内壁部,所述第一槽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孔段处的内壁部,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孔段贯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端孔的内径,所述第一槽口轴向延伸至所述密封端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口设有2个或2个以上,并以所述第一孔段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上阀体螺纹配合的压紧螺母,所述密封端孔中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压紧螺母抵接所述密封件;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置于所述密封端孔的底部,所述压紧螺母通过所述密封件抵接所述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作为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能够限制所述阀杆部件的远离所述阀口方向的轴向位移;还包括接管,所述上阀体、所述下阀体、所述接管焊接固接,所述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流路端口,所述上阀体、所述下阀体由碳钢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上阀体螺纹配合的压紧螺母,所述密封端孔中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压紧螺母抵接所述密封件,所述上阀体还包括环形台阶部,所述环形台阶部的上端朝向所述密封端孔,所述环形台阶部的下端朝向所述内腔,所述环形台阶部作为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能够限制所述阀杆部件的远离所述阀口方向的轴向位移;还包括接管,所述上阀体、所述下阀体、所述接管焊接固接,所述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流路端口,所述上阀体、所述下阀体由碳钢材料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阀。
背景技术
作为流体控制技术领域中的控制阀,使用比较广泛。如作为截止阀,可以使用于空调及冷冻\/冷藏设备的压缩机、储液器上,通过驱动阀杆使阀芯远离阀口或抵接阀口,以打开或关闭截止阀流路进口端与流路出口端之间介质的流通。根据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控制阀,有的需要对阀体部件进行表面电镀处理,以减少外部环境对产品外表面的侵蚀影响。如图9为背景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的控制阀。该结构的控制阀包括阀体部件和阀杆部件01,阀体部件包括上阀体02和下阀体03。阀杆部件01通过螺纹配合可以在阀体部件的内腔转动和轴向移动。该结构的控制阀需要先将阀杆部件01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至少部分放入内腔,再将上阀体02与下阀体03焊接形成阀体部件,后进行电镀处理。所以在电镀过程中,如何改善电镀液和清洗液在阀杆部件与阀体部件螺纹配合部的流动性,减少电镀残液的留存,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阀,能在电镀过程中,改善电镀液和清洗液在阀杆部件与阀体部件螺纹配合部的流动性,减少电镀残液的留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阀包括阀体部件,包括阀体部件和阀杆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包括上阀体、下阀体、第一流路端口及第二流路端口,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固定连接,所述上阀体设置有密封端孔,所述下阀体设置有阀口;
所述阀杆部件包括阀芯部和驱动杆部,所述阀芯部置于所述阀体部件的内腔,所述驱动杆部穿设于所述密封端孔,所述驱动杆部的驱动端位于所述内腔外,所述阀芯部能够与所述阀口抵接以关闭所述第一流路端口与所述第二流路端口之间的流体通路,
所述阀体部件包括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朝向所述内腔的内壁部,所述驱动杆部包括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内壁部设置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沿所述内壁部的轴向延伸,并贯穿与所述内螺纹所对应的所述内壁部的轴向区段,和\/或所述驱动杆部设置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沿所述驱动杆部的轴向延伸,并贯穿与所述外螺纹所对应的所述驱动杆部的轴向区段。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控制阀,通过在阀体部件设置第一槽口,和\/或在驱动杆部设置第二槽口。在电镀过程中,能使电镀液和清洗液通过上述槽口顺利流入和流出阀杆部件与阀体部件螺纹配合部,改善了电镀液和清洗液的流动性,减少电镀残液的留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控制阀中上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1控制阀中阀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中的阀杆部件在A-A位置的截面剖示图;
图5: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另一种上阀体具体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5中的上阀体在B-B位置的横向截面的剖示图;
图7:本实用新型给出的第三种上阀体具体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3中阀杆部件在第二槽口局部区段延伸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9:背景技术的一种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8中符号及图示说明:
100-阀体部件;
110-内腔、111-第一孔段、112-第二孔段;
10\/10A-上阀体;
11\/11A-第一限制部\/环形台阶部;
12-密封端孔、13-第一流路端口;
14\/14A-内螺纹、15-连接孔;
16-第一槽口;
20-下阀体;
21-阀口、22-第二流路端口;
200-阀杆部件;
210-阀芯部;
220-驱动杆部;
221-外螺纹、222\/220A\/220B-第二槽口;
223-第一杆段、224-第二杆段、225-第三杆段;
226-第二限制部、227-驱动端;
300-压紧螺母;
400-阀帽、500-密封件;
600-接管、700-限位部件\/环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是附图中所示的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本文所采用的方位词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控制阀中上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该控制阀中阀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该阀杆部件在A-A位置的横向截面的剖示图,图8为图3中阀杆部件在第二槽口局部区段延伸设计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8所示。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给出的控制阀具体作为截止(开关)阀使用,主要包括阀体部件100、阀杆部件200、第一流路端口13及第二流路端口22。当截止阀打开时,第一流路端口13与第二流路端口22之间的流路打开,当截止阀关闭时,第一流路端口13与第二流路端口22之间的流路断开。
阀体部件100包括上阀体10和下阀体20。上阀体10和下阀体20通过焊接固接,上阀体10和下阀体20构成内腔110。
第一流路端口13设置在上阀体10,并与内腔110直接连通,接管600焊接在上阀体10并与第一流路端口13连通。下阀体20的上端部伸入到上阀体10内与之配合。第二流路端口22设置在下阀体20,第二流路端口22的上端部形成阀口21,第二流路端口22通过阀口21与内腔110连通。
上阀体10的上端部还包括密封端孔12。密封端孔12与内腔110连通,阀杆部件200大致为杆状,包括呈凸圆形的阀芯部210和柱形的驱动杆部220,在驱动杆部220的端部形成外六角的驱动端227。阀芯部210和驱动杆部220可以一体材料加工成形,或分体材料加工后组装形成。阀芯部210置于内腔110中,驱动杆部220穿设于上阀体10的密封端孔12,使驱动端227伸出阀腔便于旋转调节。
在该实施例中,在上阀体10的密封端孔12中还设置有压紧螺母300、密封件500和作为限位部件的环形垫片700。压紧螺母300与上阀体10通过螺纹配合。压紧螺母300通过密封件500抵接环形垫片700,以压紧固定环形垫片700,密封件500密闭上阀体10与驱动杆部220之间的间隙。阀帽400可以覆盖驱动端227。
驱动杆部220包括部分置于密封端孔12的第一杆段223、位于内腔110并与第一杆段223连接的第二杆段224、位于内腔110并与第二杆段224连接的第三杆段225。第二杆段224的最大外缘直径大于第一杆段223的最大外缘直径和第三杆段225的最大外缘直径。在第二杆段224上设置有外螺纹221。在第二杆段224上还设置有第二槽口222,
第二槽口222沿轴向延伸,贯穿了与所述外螺纹221所对应的驱动杆部200的轴向区段。(“与外螺纹所对应的轴向区段”是指驱动杆部上设置有外螺纹的轴向区间段,具体到图3中为P1段),即第二槽口222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外螺纹221的轴向长度,使第二槽口222能沿轴向贯穿并切割外螺纹221的螺纹齿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槽口222轴向贯穿第二杆段224,第二槽口222的深度大于外螺纹221的螺纹齿的高度,所以第二槽口222连通第一杆段223的外周部与第三杆段225的外周部。
在上阀体10上还包括朝向内腔110的内螺纹14,当旋转驱动杆部220的驱动端227时,通过内螺纹14与外螺纹221的配合,阀杆部件200能够在内腔110实现转动并轴向移动,使阀芯部210抵接或离开阀口21,以关闭或开启第一流路端口13与第二流路端口22之间的流体通路。
环形垫片700的环形台阶部作为第一限制部11,驱动杆部220的第一杆段223与第二杆段224之间的台阶部作为第二限制部226。第二限制部226与第一限制部11配合能够限制阀杆部件200的远离阀口21方向的轴向位移。
本实施例的截止阀主要装配过程包括:
第一步,先通过内螺纹14与外螺纹221的配合,将阀杆部件200安装于内腔110;
第二步,将上阀体10与下阀体20焊接形成阀体部件;
第三步,将组装后的部件进行电镀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开设了第二槽口222,所以在电镀过程中,前期电镀液和后期清洗液在内腔都能够通过第二槽口222和被切割的螺纹齿部开口,顺利流入和流出阀杆部件与阀体部件螺纹配合部的螺纹齿部区域(Q),减少电镀残液的留存,提高了电镀区域的表面质量。
为进一步改善电镀过程中流体在内腔内的螺纹齿部区域(Q)的流动性。可以将第二槽口设置2个或2个以上,并以驱动杆部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在图4中,“第二槽口222”具体为开设在驱动杆部200外缘部的沿轴向上下贯穿的长形开槽222A,开槽222A的侧壁与外螺纹221的螺纹齿部相互切割;在图8中,“第二槽口222”具体为开设在驱动杆部200第二杆段224的外缘部沿轴向的缺口部222B,缺口部222B与外螺纹221的螺纹齿部相互切割。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另一种上阀体具体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该上阀体在B-B位置的横向截面的剖示图。
如图5、图6所示并参考图1。与前述技术方案不同在于,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在控制阀的内腔(见图5并参考图1位置),包括靠近密封端孔12一侧的第一孔段111、与第一孔段连接的第二孔段112,第一孔段111的内径小于第二孔段112的内径,第一孔段111的内径小于密封端孔12的内径。
在上阀体10A的位于第一孔段111的内壁部设置有内螺纹14A。内壁部还轴向设置有第一槽口16,第一槽口16沿内壁部轴向延伸并贯穿了与内螺纹14A所对应的内壁部向区段。(“与内螺纹所对应的轴向区段”是指内壁部上设置有内螺纹的轴向区间段,具体到图5中为P2段),即第一槽口16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内螺纹14A的轴向长度,使第一槽口16能沿轴向贯穿并切割内螺纹14A的螺纹齿部。
以上设置,在电镀过程中,前期电镀液和后期的清洗液都能够通过第一槽口16和被切割的螺纹齿部开口,顺利流入和流出阀杆部件与阀体部件螺纹配合部的螺纹齿部区域(Q),减少电镀残液的留存,提高了电镀区域的表面质量。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第三种上阀体具体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前述技术方案不同在于,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上阀体10B的连接孔15的孔壁为向内突出的环形台阶部11A,环形台阶部11A的上端朝向密封端孔12,环形台阶部11A的下端朝向内腔110(参考图1位置),环形台阶部11A作为第一限制部,能够与阀杆部件200的第二限制部配合,限制阀杆部件200的远离阀口21方向的轴向位移。
以上仅是为能更好的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例举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所有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8703.7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370552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F16K 27/02
专利分类号:F16K27/02;F16K1/32;F16K1/36
范畴分类:27F;
申请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星街道下礼泉村浙江三花制冷集团研发大楼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第一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当前权利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