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优势种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群,生态,优势,格局,群落,林下,喀斯特。
优势种群论文文献综述
刘华琳,徐晓民,焦瑞,梁文涛[1](2019)在《锡林河流域优势种群水位阈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是干旱草原区最为关键的生态因子,不仅是生态系统构成、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据,而且决定着草原群落演替。通过样方采集试验像得到研究区优势种群(大针茅等)覆盖度,同时测量得到不同对应地质单元的水位埋深,建立研究区几种优势种群基于覆盖度的生态分布高斯模型,分析几种优势种群与地下水位关系,找到该优势植被的适宜、不适宜的地下水位埋深,最终得到几种优势种群不同覆盖度下对应的地下水位阈值。结果表明:几种优势种群的地下水位埋深均为10 m以下,其中克氏针茅在3. 8 m时植被盖度达到最大值,大针茅在4 m时植被盖度达到最大值,羊草在1. 7 m时植被盖度达到最大值。在相应的水位阈值范围内,以上几种优势种群植被盖度与地下水位埋深相关关系明显。(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延军,陈晓熹,付奇峰,龚奕青,邝嘉慧[2](2019)在《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仙湖苏铁Cycas fairylakea D.Y.Wang是深圳市唯一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附录一)》的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观赏价值。深圳市梅林水库的仙湖苏铁群落是该物种现存最大的野生种群,因此研究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的生态位特征对制定仙湖苏铁野生种群的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Levins生态位重迭以及生态响应速率计算公式对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主要种群的生态位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乔灌层中仙湖苏铁、假萍婆、银柴、九节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草本层中九节、粗叶榕、仙湖苏铁、牛白藤的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这些物种的资源利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2)仙湖苏铁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重迭现象较普遍,但总体上重迭程度偏低,种间竞争不激烈,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状态;3)仙湖苏铁在乔灌层和草本层中均呈发展趋势,优势地位可能会进一步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郭乾伟[3](2019)在《典型草原鼠类优势种群对不同放牧干扰的响应和种群营养生态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对草地的过度利用,使草地出现了退化,而作为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啮齿动物也随着草地的退化导致其种群数量逐渐增多,促进了鼠害的发生,因此研究鼠类优势种群对不同放牧干扰的响应和营养生态位对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8年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典型草原,使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过度放牧区(OG)、连续放牧区(CG)、季节轮牧区(QG)、按月轮牧区(MG)和禁牧区(GE)5种处理,应用标志重捕法对各放牧区中啮齿动物的数量进行调查,同时应用样方法对各放牧区中的植物特征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并使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啮齿动物营养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放牧处理下,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捕获量比例均为最大(OG为 33.33%,CG 为 33.33%,QG 为 50.00%,MG 为 52.87%,GE 为 64.67%);布氏田鼠在2017、2018年种群数量显着增加,而其他鼠种种群数量均减少。2.在各放牧处理下,布氏田鼠种群密度主要与植被密度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草原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种群密度主要与植被密度和植被地上生物量存在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与黑线毛足鼠(Phodopus sungorus)的种群密度主要与植被高度、植被地上生物量有极显着正相关关系。3.黑线毛足鼠与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的营养生态位出现部分重迭,其余鼠种均出现营养生态位的分离。4.布氏田鼠的营养生态位随着个体间年龄组的变化而没有出现分离;并且在各组织间δ13C 的富集顺序为骨骼组织(δ13CⅡ=-22.591‰,δ13CⅢ=-22.196‰,δ13CⅣ=-22.455‰)>毛发(δ13CⅢ=-23.053‰,δ13CⅣ=-22.882‰,δ13CⅣ,=-23.163‰)>肌肉组织(δ13CⅡ=-23.842‰,δ13CⅢ=-22.572‰,δ13CⅣ=-24.252‰)>肝脏组织(δ13C Ⅱ=-23.843‰,δ13CⅢ=-22.591‰,δ13CⅣ=-24.340‰);δ15N 的富集顺序为肝脏组织(δ15NⅡ=6.247‰,15NⅢ=6.383‰,δ15NⅣ=6.193‰)>肌肉组织(δ15NⅡ=5.746‰,δ15N1Ⅲ=5.498‰,δ15NⅣ=5.212‰)>毛发(δ15NⅡ=4.953‰,δ15NⅢ=4.892‰,δ15NⅣ=4.899‰)>骨骼组织(δ15NⅡ=3.640‰,δ15NⅢ=3.861‰,δ15NⅣ=3.596‰)。(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4](2019)在《水生植物优势种群抑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徐州市水体菹草爆发情况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选取云龙湖、如意河、玉带河、楚王陵如意湖、废黄河及小沿河水源地作为徐州市重要水体代表,了解徐州市重要水体的植物生长、分布状况,并通过原位监测或室内分析,调查了水体P H值、浊度、透明度、溶解氧、电导率、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摸清徐州市重要水体水生(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9年05期)
杨昌利,刘芳,苏丽,朱德远,张长禹[5](2019)在《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方法]通过对贵州花溪玉米田昆虫群落的系统调查,研究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结果]共发现昆虫纲10目21科46种昆虫;主要类群为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和半翅目,数量占比达98.63%。昆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7月中旬最高,达24种;主要优势种有亚洲玉米螟、玉米蚜和双斑长附萤叶甲,以及天敌昆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二星瓢虫;其中,龟纹瓢虫对玉米蚜有明显的跟随效应。[结论]该研究阐明了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特征,为保护利用天敌、控制玉米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段梦成,王国梁,史君怡,周昊翔[6](2019)在《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省黄龙山林区经中度和强度间伐(30%和45%) 12年后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未伐林地为对照,对不同间伐强度下群落中建群种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辽东栎更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间伐促使油松径阶曲线由正偏向负偏转变,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下大径级(DBH≥20 cm)林木所占比例要高于对照,同时,中度和强度间伐显着增加了林下结构多样性,分别是对照的1.34和1.52倍;中度和强度间伐下油松种群分别在小尺度上(0~4.5 m,0.5~4 m)呈均匀分布,但对照林地在2~4 m呈聚集分布,所有处理在稍大尺度上均呈随机分布;在0~10 m尺度上,间伐累积生物量与对照之间并无差异,中度间伐在15~25 m尺度上显着提高累积生物量,其累积生物量在25 m尺度上较对照增加了29.55%,而强度间伐在25 m尺度上累积生物量较对照增加了8.35%;强度间伐下的油松和辽东栎成年树在整个空间尺度上无关联,且强度间伐下辽东栎幼苗幼树龄级呈现倒"J"增长型,表明强度间伐有加速针叶人工林向针阔混交林过渡的趋势。总之,间伐能优化人工林结构,改变生物量分布格局,影响群落的演替方向,为人工生态林的定向培育提供了方法和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李小东,丁晖,吴俊,方炎明[7](2018)在《黄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甜槠的种群动态与点格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黄山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的3个大样地(钓桥庵、云谷寺、望瀑楼)内的优势种——甜槠(Castanopsiseyrei)种群为对象,分别从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种群增长模型、生存分析和点格局分析等方面对甜槠种群的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3个样地的甜槠均呈现种群幼苗众多,幼树储备丰富,且各样地个体数均随着龄级的增加逐渐减少,说明研究区甜槠种群均处于增长阶段,更新能力强,属于稳定型种群。(2)钓桥庵和望瀑楼样地的甜槠种群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Ⅱ型,两样地内甜槠各龄级均具有相近的死亡率,出现的3个死亡高峰分别在幼年期、近成熟前期和老龄期。(3)云谷寺样地的甜槠种群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Ⅲ型,其前期死亡率较高,中期和后期死亡率比较低而且稳定。(4)黄山森林植物中甜槠种群在小尺度呈显着的聚集性,随着尺度的增加则表现为随机分布。(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马芳,王顺忠,冯金朝,桑卫国[8](2018)在《北京东灵山优势种群树木死亡对空间格局与生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群落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树木死亡是森林群落动态的重要环节,环境因子是树木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开展对树木死亡及其与环境相关性研究对分析森林群落动态至关重要。以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20 hm~2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样地优势种群树木死亡前后(死亡前:活立木;死亡后,枯立木、倒木)种群数量特征、空间分布及生境相关性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运用点格局、物种-生境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树木死亡前,多度排序为辽东栎>黑桦>山杨>华北落叶松;树木死亡后,多度排序为山杨>黑桦>辽东栎>华北落叶松;树木死亡前后,随取样尺度增大,分布模式均由聚集向随机过渡。(2)种群与生境关联性分析表明:山杨、黑桦、华北落叶松活立木随机分布,辽东栎聚集于缓坡;山杨、辽东栎枯立木缓坡分布较多,黑桦随机,华北落叶松集中于山脊;山杨、黑桦倒木陡坡较多,辽东栎集中于山脊。(3)不同种群死亡前后的空间格局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同时与物种自身生物学特性、密度制约、生境过滤的过程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21期)
黄甫昭,李冬兴,王斌,丁涛,向悟生[9](2018)在《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及其对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了解群落内各种群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及生态适应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在对弄岗15hm~2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进行样方划分及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以375个20m×20m的样方作为不同的资源位,以各样方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运用Levins和Pianka公式计算、分析样地内30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迭度。【结果】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为苹婆、广西牡荆、茎花山柚、假玉桂和日本五月茶等,生态位宽度分别为207.04,195.01,176.88,142.05和126.23;生态位宽度较小的是叁角车、肥牛树、对叶榕、米扬噎和中国无忧花等,分别为37.95,35.79,33.83,25.87和15.76;重要值排序靠前的闭花木、蚬木、海南椴和劲直刺桐的生态位宽度居于中间位置,生态位宽度为107.54,77.54,113.48,95.12。生态位重迭值等于1的种对有0对;生态位重迭值大于或等于0.5、小于1的种对有20对,占总种对数的4.6%,生态位重迭值大于0小于0.5的种对有401对,占92.2%;生态位重迭度等于0的种对有14对,占种对数3.2%。【结论】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且绝大部分种对的生态位重迭度较小。苹婆、金丝李和茎花山柚等生态位宽度比较大,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且兼具生态和经济价值,在岩溶石漠化地区进行植被恢复时应作为优先考虑物种。要建立完整的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参照系统,应在不同岩溶气候带建立不同演替阶段的天然植被监测样地,分析其环境条件、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等。在针对某个地区某个恢复阶段进行植被恢复设计时,应参照该地区这个恢复阶段的天然群落,选择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作为先锋种,选择生态位重迭度较小的物种作为伴生种。(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冀艳利,金毅,王云泉,陈声文,宋小友[10](2018)在《浙江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冠层优势种群更新动态研究——探讨2008年冰雪灾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如雪灾)的发生的频率和区域都有变化的趋势,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冠层优势种群在极端气候事件前后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古田山24ha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林冠层4个优势种群: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i,利用2005和2010年两次调查数据,从平均DBH和胸高断面积、死亡率和补员率、分径级种群结构、种群及不同生活史阶段死亡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和不同生境中死亡比例的大小分布5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林冠层4个优势种群冰雪灾害前后的更新动态。结果表明:除了木荷平均DBH减小,其他3个优势种群的平均DBH均增加;4个优势种群在每公顷中的平均胸高断面积(m2 ha-1)均减小。木荷死亡率最低(3.01%),补员率居中(1.01%);马尾松死亡率最高(9.08%),补员率则最低(0.15%)。雪灾前后各优势种的种群径级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各径级补员数量低于损失数量,导致各径级数量呈减小趋势。其中,小径级升级和死亡数量较大,补员则表现为明显不足,损失较大。各林冠层优势种群及各年龄阶段死亡个体在0-100 m尺度上主要为聚集分布。不同生境的个体数不同,密度也有差异,个体数较多的生境死亡比例也较高,不同物种倾向于偏好不同的生境。(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优势种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仙湖苏铁Cycas fairylakea D.Y.Wang是深圳市唯一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附录一)》的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观赏价值。深圳市梅林水库的仙湖苏铁群落是该物种现存最大的野生种群,因此研究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的生态位特征对制定仙湖苏铁野生种群的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Levins生态位重迭以及生态响应速率计算公式对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主要种群的生态位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乔灌层中仙湖苏铁、假萍婆、银柴、九节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草本层中九节、粗叶榕、仙湖苏铁、牛白藤的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这些物种的资源利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2)仙湖苏铁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重迭现象较普遍,但总体上重迭程度偏低,种间竞争不激烈,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状态;3)仙湖苏铁在乔灌层和草本层中均呈发展趋势,优势地位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优势种群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华琳,徐晓民,焦瑞,梁文涛.锡林河流域优势种群水位阈值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19
[2].孙延军,陈晓熹,付奇峰,龚奕青,邝嘉慧.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3].郭乾伟.典型草原鼠类优势种群对不同放牧干扰的响应和种群营养生态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4]..水生植物优势种群抑制技术研究[J].江苏水利.2019
[5].杨昌利,刘芳,苏丽,朱德远,张长禹.贵州玉米田昆虫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6].段梦成,王国梁,史君怡,周昊翔.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9
[7].李小东,丁晖,吴俊,方炎明.黄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甜槠的种群动态与点格局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8
[8].马芳,王顺忠,冯金朝,桑卫国.北京东灵山优势种群树木死亡对空间格局与生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
[9].黄甫昭,李冬兴,王斌,丁涛,向悟生.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及其对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的启示[J].广西科学.2018
[10].冀艳利,金毅,王云泉,陈声文,宋小友.浙江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冠层优势种群更新动态研究——探讨2008年冰雪灾害的影响[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