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主动控制器论文_林爱桢

导读:本文包含了半主动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动,悬架,控制器,阻尼,最优,平顺,激光。

半主动控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林爱桢[1](2019)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半主动悬架LQG控制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滤波白噪声生成路面时域模型,建立了5自由度半主动悬架模型,并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车辆半主动悬架的LQG控制器,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性能指标的加权系数,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半主动悬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相关的系数进行加权化处理能够较好的改善车辆悬架的振动特性,有利于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1期)

李健,杨建,柴星,闻登沈,刘遵港[2](2018)在《车辆半主动悬架分数阶天棚阻尼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分数阶微积分在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某重载车辆空气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2自由度1/4车辆动力学控制方程,构建分数阶天棚阻尼控制器模型,讨论微分算子和阻尼系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采用Oustaloup算法来模拟分数阶微积分,得到可在Matlab/Simulink中使用的控制器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路面激励下,在车身加速度和轮胎动载荷控制中,分数阶天棚阻尼控制优于整数阶天棚阻尼控制,被动悬架最差;而在悬架动挠度控制上,整数阶天棚控制最优,分数阶天棚次之,被动控制最差;从综合性能指标来看,分数阶天棚阻尼控制策略更能有效地抑制车身共振,提高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2018年05期)

王一凡[3](2018)在《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半主动悬架LQG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半主动悬架的2自由度1/4车辆动力学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车辆半主动悬架的LQG控制器。针对各性能指标的加权系数依靠经验选取的不足,引入混合蛙跳算法对各权重系数进行计算,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采用LQG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可将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变形减小,从而有效地减缓车身的振动,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本文来源于《时代汽车》期刊2018年10期)

辜磊[4](2018)在《激光半主动导引头数字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激光半主动导引头进行分析、数学建模和设计,通过接入不同的输入信号设计相应的数字控制器,研究不同的输入下能否构造出合适的最少拍无文波数字控制器,再通过数字控制器的程序实现使激光制导武器可以稳定追踪目标。经MATLAB仿真得出符合要求的系统输出波形。(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18年14期)

魏辰,郑水英,吴价[5](2018)在《基于梁模型的管路振动主动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管路振动主动控制器设计中,大多以较简单的二自由度简化模型为基础,只考虑了刚体位移,而忽略了管路结构变形对振动的影响。课题组提出一种考虑管路结构变形的主动控制策略,以连续梁模型为基础建立复杂管路系统模型,将系统动力方程经模态变换到广义坐标下,针对广义坐标设计主动控制器,最终达到减小管路各个部位各个方向上振动的效果。使用MATLAB Simulink进行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该主动控制器能较好地减小管路系统振动。(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8年02期)

陶文东[6](2018)在《基于Simulink的车辆半主动悬架建模仿真及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基础上为研究对象,建立1/4车辆模型,利用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理论进行控制器设计,并在Simulink中建立系统模型进行车辆动力学的仿真,通过半主动悬架系统仿真结果与被动悬架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车辆的相关性能的改善状况。(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06期)

王孝鹏,吴晨雄,黄道进[7](2017)在《基于模糊PID控制器的1/2整车半主动悬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抽象简化建立1/2整车半主动悬架数学模型,并在MATLAB软件中搭建仿真模型;计算出被动悬架的簧载质量、速度及其变化率,并作为主动悬架控制的输出量。半主动悬架采用模糊PID复合控制器,用模糊控制策略对PID控制器在给定的参数范围内进行在线实时调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复合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在不同车速阶段,对改善整车的总体性能有明显作用,车身垂直加速度、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前后悬架动行程改善明显,提升了整车在不同车速范围内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石博文,季宏丽,裘进浩,吴义鹏[8](2017)在《利用自适应滤波及同步开关阻尼技术的超低频振动半主动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极值判断的LMS(Least mean square)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在极值处更新LMS算法的期望信号实现对原始振动信号的无延迟滤波,实现同步开关的无延迟切换,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在此基础上,基于STM32F407微控制器开发了一套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将LMS自适应滤波算法成功移植到微控制器中对实际位移信号进行处理,使得控制器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被控结构振动位移极值,进而控制开关切换且自适应调节同步开关阻尼技术中恒定电压源的大小,利用LC振荡电路实现MFC驱动器的高压非对称输出,大幅降低柔性结构的低频振幅。(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0-20)

陈士安,王骏骋,姚明[9](2016)在《车辆半主动悬架全息最优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半主动悬架在名义工况下获得尽可能优的使用性能,保证在变参数/行驶工况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提出一种车辆半主动悬架全息最优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基于车辆模型分析了现有最优滑模控制器不能使半主动悬架在名义工况下获得较优性能与在变参数/行驶工况下鲁棒性较差的原因。通过对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状态方程进行扩展,构建了不丢失任何系统结构与期望性能信息的滑模流形函数,据此设计了半主动悬架全息最优滑模控制器。通过变参数多工况数值仿真对比了采用现有最优滑模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采用全息滑模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名义工况下,采用全息最优滑模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的综合性能较采用现有最优滑模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的综合性能分别提高了88.30%、38.33%;在变参数工况下,采用全息最优滑模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采用现有最优滑模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的综合性能指标的最大波动分别是26.22%、74.42%、46.39%;在变行驶工况下,采用全息最优滑模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采用现有最优滑模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的综合性能指标的最大波动分别是78.55%、106.22%、115.06%。可见,相比于被动悬架与采用现有最优滑模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采用全息最优滑模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可获得更好的名义工况使用性能与变工况鲁棒性。(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吴健[10](2014)在《基于逆模型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半主动悬架的成本低、能耗低、结构简单,且在平顺性控制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使得半主动悬架在未来大众化汽车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磁流变液阻尼器作为半主动悬架的重要构成元件之一,由于其能耗低、响应速度快、控制带宽范围广等优点,使得其成为建筑、机械、汽车等领域减震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磁流变阻尼器的复杂非线性特性,基于阻尼器逆模型,给出了一种采用阻尼力作为控制量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本文首先结合实验数据和相关文献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并对现有的磁流变阻尼器参数化数学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磁流变阻尼器模型中,单条多项式曲线能够较好的拟合阻尼器某一振动方向的特性,而双曲正切模型是一种能够根据静态参数进行拟合且能较好反映动态特性的模型,且这两种模型结构都较为简单。根据磁流变阻尼器模型分析结果,建立了以阻尼力为控制量的1/4半主动悬架模型,确定本文采用基于逆模型的控制器结构。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神经网络逆模型和多项式逆模型,并在不同电流变化频率和振动频率下对二者在拟合磁流变阻尼器逆特性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双曲正切模型的神经网络逆模型由于受样本数量限制,且计算较为复杂,故本文选取多项式逆模型将期望阻尼力转化为控制电流。通过分析“天棚”和ADD(Acceleration-Driven-Damper)两种典型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并基于建立的多项式逆模型,对ADD算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以期望阻尼力为控制量的改进ADD算法。为了验证改进ADD算法的减震性能,在Simulink下设计了1/4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仿真环境,对改进ADD算法在频率上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ADD算法能够克服原算法在低频段减震效果不佳的缺点。为了进一步验证改进ADD算法的减震性能,针对1/4半主动悬架设计了以阻尼力为控制量的最优控制器,并与改进的ADD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结合改进ADD算法和多项式逆模型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能够达到近似最优的减震效果。考虑到4个悬架之间的耦合以及路面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本文给出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在整车中的减震性能,对高精度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veDYNA进行修改,建立了搭载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整车仿真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本文方法和ADD算法在叁种不同典型路面下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减小车身振动方面要优于ADD算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半主动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分数阶微积分在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某重载车辆空气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2自由度1/4车辆动力学控制方程,构建分数阶天棚阻尼控制器模型,讨论微分算子和阻尼系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采用Oustaloup算法来模拟分数阶微积分,得到可在Matlab/Simulink中使用的控制器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路面激励下,在车身加速度和轮胎动载荷控制中,分数阶天棚阻尼控制优于整数阶天棚阻尼控制,被动悬架最差;而在悬架动挠度控制上,整数阶天棚控制最优,分数阶天棚次之,被动控制最差;从综合性能指标来看,分数阶天棚阻尼控制策略更能有效地抑制车身共振,提高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主动控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1].林爱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半主动悬架LQG控制器的设计[J].内燃机与配件.2019

[2].李健,杨建,柴星,闻登沈,刘遵港.车辆半主动悬架分数阶天棚阻尼控制器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8

[3].王一凡.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半主动悬架LQG控制器设计[J].时代汽车.2018

[4].辜磊.激光半主动导引头数字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

[5].魏辰,郑水英,吴价.基于梁模型的管路振动主动控制器设计[J].轻工机械.2018

[6].陶文东.基于Simulink的车辆半主动悬架建模仿真及控制器设计[J].内燃机与配件.2018

[7].王孝鹏,吴晨雄,黄道进.基于模糊PID控制器的1/2整车半主动悬架仿真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7

[8].石博文,季宏丽,裘进浩,吴义鹏.利用自适应滤波及同步开关阻尼技术的超低频振动半主动控制器[C].第十二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9].陈士安,王骏骋,姚明.车辆半主动悬架全息最优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

[10].吴健.基于逆模型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器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半主动控制器中子系统1模型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PID控制模型悬架系统试验台悬架系统在TS模糊控制...半主动悬挂系统控制器系统简略图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动行...

标签:;  ;  ;  ;  ;  ;  ;  

半主动控制器论文_林爱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