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大量与“心”有关的论述,这些论述与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的梳理,结合国内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发现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尽管走在了紧跟世界步伐的“西化”路线之上,然而,并不重视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其中的心理学思想。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建立中国心理学自己的方法论以及理论体系,摒弃功利的心态,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发展回归本心的突破口。
关键词:心;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心理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追求,更多反映的是个体心中对现实的向往,心灵的满足,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心”“心理”可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回溯心理学引入中国之时,曾有过以下几种翻译:“心灵学”“灵魂学”“精神学”,而最后才定名为“心理学”,说明精神追求与“心理”息息相关。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跟“心”“心理学”是否有联系呢?多年前,曾有部分学者呼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那么现代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是否重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呢?本文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文化及其蕴含的心理学思想进行梳理,反观目前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杨琳的老伴退休后,在生活区路边树下搭建了一间小修理店,专修单车。欧阳橘红找到小修理店。杨琳的老伴是钳工,她对这个老钳工印象有些模糊了,老钳工一眼就认出了她。杨琳比老钳工小十岁,杨琳和老钳工生了两男一女。大儿子因偷盗坐了牢,二儿子和小女儿下岗了。这些都是她来滨湖后才知道的。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及心理学思想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心”的文化[1],因此,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需先弄清“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认为,“文化中有系统有思想的理论被称之为观念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观念文化可简要概括为儒、道、法、佛。除了观念文化外,历史文物和古代书籍等也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2]。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张岂之先生提炼出了寓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四种基本精神,并认为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孔子正是使人文精神得以系统化、理论化的关键人物,所以由此看来,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
那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轴心的儒家,是否谈到了“心”呢?首先,“儒”字左人右需,寓意为“人所需求的东西”,而需之始,往往源于人的内心或者本心,可见“儒”字之初已然包含了“心”之意。申荷永认为儒学精神源于尧舜禹留传下来的十六字“心传”,可见儒学还包含了“心”之传承[3]。再看孔子,他把“恕”作为一生的行事准则,“恕”字以心为底,其内涵意味着将心比心,惟精惟一。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四端,认为这“四端”源于“心性”。此外孟子还把人性概括为四“心”,分别是恻隐之心、知耻之心、知礼之心、是非之心,可见他认为人性寓于“四心”之中。而到了荀子,他认为“心”是生动的,具有主动性,同时“心”也是实体器官(心脏),他认为人是以“心”来理解世间万事万物的。宋明时期,“心学”作为儒学中宋明理学的一门学派,由程颢开创,陆九渊和王阳明完成,更加强调“心”之作用。程颢强调“只心便是天”,程颐也有“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的论述。陆九渊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的说法。再看明代王阳明之“心”,可谓把“心”的思想发展到了极端,有“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论断[4]。
目前关于中西医结合在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治疗较少报道,故本课题通过研究中成药藿胆片(紫鑫药业生产)(批号JHA20A00000093)在鼻内镜围手术期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其与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藿胆片结合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道家的老子认为,最好的修行方式是保持心的“清静虚灵”,倡导天地人合一,强调虚心、顺应自然之心。可见老子认为“无常心”是圣人的标准,而有常心就违背了大道,所以“无常心”即保持“赤子之心”十分重要[5]。而庄子更强调其自由之心,在《庄子》中“心”这个字出现超过170余次,其中提出了“虚心”“静心”“修心”“忘心”“游心” “心斋”等概念,可见《庄子》更关注心与形、心与身、心与神的关系[6]。总之,道家思想强调“心”,认为心是精神状态和生活的主宰。
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民族心理学》这本伟大的巨著,表明了文化对于心理学的意义,即“一个地域的心理学深刻根植于该区域的文化之中”[9]。申荷永和宋旻烨认为心理学的英文是“Psychology”,在英文中的本意与汉语中的“心灵”(Psyche)、“灵魂”(Soul)、“精神”(Mind)和“意识”(Consciousness)等词语是相关的,这实际上已经是西方的“Mind”和我们中国的“Heart”的一种结合[10]。可见,心理学从传入中国之初,就是“脑”与“心灵、精神、灵魂”的结合。如果从狭义的“心”来看,即把“心”只看做为“心脏”,其实也与心理学有很大的关联,具身认知的相关理论观点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获得认知,是因为身体的存在,可见“身体”在具身认知心理学中有重大意义,而心脏在身体之中又处于核心位置,因此,心脏在具身认知心理学中也十分重要。
课后结合学习知识,以“怎样才能过一个健康的、充实的、快乐的周末”为例,要求学生制订休息日作息安排计划,在周末按照安排进行实践,并将感受写下来。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在林俊杰的《醉赤壁》的歌曲中,“确认过眼神X”构式并没有兴起,属于潜伏期,然后被上文中的例(2)(3)激活,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之后被广大网友和媒体广泛使用,且由原型演化出的用法层出不穷,不断蔓延。在构式的发展高潮期,由具体的语句演变为无限制泛化式的“确认过眼神X”,语域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指具体的人,更多地可以指无生命的物体、景色等,同时该构式也不再局限于积极义,还可以指向消极义,各种由“确认过眼神X”演变出的表达纷纷涌现。笔者认为2018年6月正是“确认过眼神X”构式的发展高潮期,还远未达到其定型期,或者是衰退期。
佛教也尤为强调“心”。佛教认为每个人是都要有“觉悟之心”的,只要人有觉悟,就能成佛,即“明心见性”。佛教认为每个人在世间都有可能受到妄念的干扰,通过明心见性,能恢复人对自身本性的认识,从而达到“心性合一”。
目前国内仍有部分学者致力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和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有申荷永建立的“核心心理学”体系,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汪凤炎提出的中国文化心理学。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学真正的故乡应该在中国。当前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正念疗法”,也是源于中国的“禅宗”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要,把其中的思想融入当今心理学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易经》常常被誉为“众经之首”。在《易经·系辞》之中,有“圣人以此洗心”“能说诸心,能研诸虑”的记载,《周易·参同契》中有“易统天心”的描述。可见,“心”对于《易经》意义非凡。申荷永也把《易经》作为其心理分析的重要方法。
2 中国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概况与反思
2.1中国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概况
从科学心理学建立到传入中国已有100多年的时间,在这100多年中,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可谓十分迅速。中国心理学会网站显示,目前中国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了30个相关分支(专业委员会)。韦晓和兰继军对我国近10年的心理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发现目前中国心理学的研究焦点集中于青少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情绪、主观幸福感、眼动、社会支持、自尊、ERP、应对方式、抑郁、中介作用、记忆、注意偏向、人格等[7]。早在2009年,黄希庭先生做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心理学发展报告》时,就指出“目前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停留在了紧跟西方之后”[8]。但是,将近10年时光过去,这样的形式还是没有改观。虽然研究分支众多,但这30个心理学相关分支中并没有“中国文化心理学”这个分支,近10年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焦点也并不包含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重视,中国心理学还是走在跟随西方的道路上,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2.2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反思与可能的突破口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学院,然而这些心理学院,虽然名称叫做“心理”学院,但是研究却大部分都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内容也多以“脑科学”为主,心理学俨然变成了“脑里学”。如果心理学研究只需在实验室中进行,那自然很难想到中国传统文化,更不会想到去探究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如果按照目前脑科学的取向来看,学者们更倾向于把人从生物层面进行探究,只需要在实验室里探寻脑的机制就可以了,自然也不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然而,文化真的不重要吗?“心”真的也不重要吗?
安德烈·荣格曾经说过“在当今巨变和革新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基础,一个稳定而坚实的基础,一个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中获得的坚实基础”,这个“坚实的基础”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就是中国文化[11]。但是反观目前心理学的发展,文化的作用往往被忽视,“心”的作用远远没有被发挥出来。
在历史上,法家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主张依法治国,主要代表作品为《管子》,代表人物为韩非。《管子》中提出了民心安则国安,心治则国治,主张从“心”治国。《管子·心术》中有“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的论述,可见其对修心的理解。韩非曾有“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众人则不然,大为诸侯,小余千金之资,其欲得之忧不除也”的观点,可见法家“修心”的重点在于“人欲望之心的扫除,耳目一心的感受,静而虚空的境界”。
这颗卫星的主要目的是侦察,尤其是针对苏联的侦察。科学家希望将视频图像记录在磁带上,然后将图像传送到地面,但是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录制接近他们需要的质量的视频。
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之思想在中国现代心理学中的发展现状
混凝活性砂过滤-臭氧脱色工艺在中水处理中的应用……………………………………………… 栾城梅,赵昕(7-161)
3.1申荷永教授团队及其“核心心理学”体系
申荷永是较早把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的学者。他在1996年即发表《荣格与中国文化》论文,并在2000年发表了《中国文化与心理学》的论文,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12]。2005年,申荷永提出的“心理分析”的概念就包含了中国文化意义的分析。近年来,申荷永教授更是对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进行深度整合,提出了“核心心理学”的概念,“核心心理学”把中国文化原型中的“核心智慧”作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追求心理与心性以至于心灵的意义[13]。
申荷永教授在心理学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曾在1997年“爱诺斯东西方文化圆桌会议”上向外国人展示了中国以“心”为本的心理学,之后更是举办了八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心理学。他引进的沙盘游戏是心理咨询的重要方法技术,在国内以及国际都蓬勃发展。在中国,沙盘游戏强调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经过中国化的沙盘更符合中国人的心性,同时中国文化本身也蕴含着治愈的因素,两者相辅相成,促进了中国心理学的发展[14]。
3.2汪凤炎教授团队与中国文化心理学
汪凤炎及其团队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汪凤炎从2001年起开设相关课程,并在2004年出版了《中国文化心理学》。他提出了“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定义,认为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同时兼顾心理学与中国文化,从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15]。同时,汪凤炎还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要采用“一导多元”的方法。他认为:“以辩证、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十分重要,而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的视角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应多样化[16]。”
3.3其他学者的观点
钟年通过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实证分析,指出中国人的和谐与幸福分为个人、他人、家天下三个层次,认为这一独特的本土资源有益于全人类心理资本的建设[17];魏新东进行了儒家自我心理学研究[18];刘柏涛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探索[19]。通过文献梳理来看,目前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这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是中国心理学还是缺少自己的“理论体系”或者“学派”,这也折射出,目前中国很大一部分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的关注、理解和重视的程度不够。
3.4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之思想研究的反思
从中国心理学研究融入“心”之思想这一角度来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申荷永和汪凤炎等学者虽然提出了核心心理学体系,为中国文化与心理学的结合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目前仍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还处于发展探索之中。
据此,笔者拟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心理学学者自身的国学修养,建议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心理学课程,设置经典的传统文化必读书目。其次,在具有一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之后,要勇于创新,敢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拿出来研究,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体系或者充实已有的理论框架体系。再次,在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中国心理学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发展出自己的方法论也十分重要。最后,希望中国心理学在形成自己的理论以及完整的方法论体系之后,与世界接轨,让中国心理学走向世界。
4 结语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的梳理,结合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心理学思想,但这些思想并没有被很好地重视和利用。中国心理学研究缺少基于中国本土发展出来的理论体系及方法论,因此,发展出适应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理论体系十分重要。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应加强国学修养,摒弃功利主义,重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其中的心理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黄熹.略论徐复观“心的文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70-74.
[2]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申荷永.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 冯友兰,赵复三.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5] 李耳.道德经[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6] 吴全兰.论庄子的“心”观[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4-47.
[7] 韦晓,兰继军.近10年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以第14~19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分布为例[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8):503-512.
[8] 黄希庭.改革开放30年中国心理学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9(1):2-5.
[9] 张世富.冯特的《 民族心理学》: 体系,理念及本土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08-113.
[10] 申荷永,宋旻烨.论心理学术语翻译的标准化[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3(2):13-14.
[11] 托马斯.B.科茨.荣格心理分析师: 比较与历史的视野[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12] 高岚,申荷永.中国文化与心理学[J].学术研究,2000(8):36-41.
[13] 申荷永.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6):425-427.
[14] 申荷永,高岚.沙盘游戏: 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 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16] 汪凤炎.中国文化心理学: 研究意义,内涵与方法[J].江西社会科学,2017(9):5-13.
[17] 钟年.近代学人视野中的心理学[D].武汉:武汉大学,2010.
[18] 魏新东.儒家自我心理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19] 刘柏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心理学思想辨析[J].开封大学学报,2010(2):36-38.
ViewingtheDevelopmentofChineseModernPsychologyfromthe“Heart”Perspective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
PI Luyang1,2, WANG Baowei2,3, MO Xinxin2,4
(1.Center of College Stuolent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Maoming 525000, China;2.Institute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Macau 999078, China;3.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China;4.Guangdong Preschool Normal College, Maoming 525000, China )
Abstract: There are a lot of discourses related to “heart”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psycholog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ve psychology. Through collating the thoughts of “hear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psychology,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psychology is on the way of “Westernization” that closely follows the pace of the world, and does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xploring the psychological though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stablishing the methodology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psychology, and abandoning the utilitarian mentality i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for the return of Chinese modern psychology to its own heart.
Keywords: heart; psych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B8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562(2019)05-0087-04
收稿日期:2018-12-10;
修回日期:2019-03-14
作者简介:皮陆杨(1993—),男,河南洛阳人,博士,主要从事心理分析、中国文化与社会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冼春梅)
标签:心理学论文; 中国论文; 中国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思想论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论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论文; 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分析研究院论文;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论文;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