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儿童教养方式问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教养,儿童,方式,问卷,攻击型,父母,因素。
儿童教养方式问卷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芳,牛骅,赵晓[1](2018)在《儿童版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修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修订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使用的儿童版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na Minnen Betr?ffende Uppfostran for Children,简称EMBU-C)。方法:使用EMBU-C对1461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中文版EMBU-C包括情感温暖、焦虑性教养、拒绝和过度保护四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四因素模型拟合良好。父母拒绝、焦虑性教养以及过度保护维度与儿童焦虑量表各分量表得分和焦虑总分均呈显着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得分与儿童焦虑量表各维度得分不具有相关性或具有低相关。EMBU-C的四个维度Cronbach’sα系数在0.51-0.86之间,分半信度在0.57-0.89之间,重测信度在0.62-0.76之间。结论:经本研究修订后的中文版EMBU-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为我国研究者今后开展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简便、适用的测量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龚务[2](2011)在《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儿童的顺利发展。然而目前在我国的社会里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单亲或者是双亲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中,亲子交流与亲子互动缺失、家庭结构失衡。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类型的看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养,他们的教养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是有所不同的。留守儿童的大多数问题行为也是这种教养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但看护人教养方式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目前还没有比较科学的研究工具,本研究旨在编制研究这种教养方式的科学工具,并了解看护人在教养留守儿童时,教养方式的特点。研究严格按照心理学问卷编制的程序,首先从文献综述与个别访谈开始,构想出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的理论结构,并编制了预测问卷。随机抽取330名留守儿童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初始问卷。其次,我们随机抽取留守儿童1002人进行了初始问卷的测量。我们将所获得数据分为两部分,对其中500份先后两次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另外502份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检验了问卷的信效度,形成了正式问卷。最后,我们随机抽取了四川省的叁所小学的留守儿童600名进行了正式问卷的施测,研究了留守儿童看护人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最终,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是由心理关怀、物质关怀、严厉惩罚、拒绝、偏爱、过分干涉构成的多因子结构。2.留守儿童看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得分最高,其次为过度干涉、物质关怀、偏爱、严厉惩罚、和拒绝,总体上以积极的教养方式为主。3.六种教养方式均不存在性别差异。物质关怀与心理关怀存在着教养类型与年龄的差异。父亲教养的留守儿童获得的物质关怀高于其他类型的留守儿童。母亲教养的留守儿童获得的心理关怀高于其他类型的留守儿童。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受到的物质关怀与心理关怀均呈下降趋势,但12岁的时候所受到物质与心理关怀都有显着提高。4.留守儿童所受到的严厉惩罚存在着年龄与教养类型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父亲教养的留守儿童受到的惩罚比其他教养类型的高。5.拒绝存在着看护类型间的差异,父亲看护和父辈看护的留守儿童受到了更多的拒绝。6.过度干涉存在着教养类型的差异,祖辈教养对留守儿童的有更多的过度干涉,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受到的过度干涉均比父亲没有外出的留守儿童高。(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1-05-10)
刘文庆[3](2011)在《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编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的研究,对于父母及学校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攻击性特点、水平及影响因素,对于父母良好教养方式的选择,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编制了儿童对父亲和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并对此两份问卷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在问卷编制过程中,本研究在开放式问卷、访谈和文献综述所得到的结果以及专家评定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的结构,形成预测问卷;然后对预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的正式问卷;最后采用另一批被试对问卷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和相关分析,检验了正式问卷的信效度。在本研究的应用部分,我们对正式施测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多种方法,深入探讨了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与儿童攻击性的关系、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的知觉在父母攻击性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中起的中介作用,及各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的影响。儿童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儿童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共25个题目,包含四个维度:惩罚、指示攻击、默认攻击和严惩对父亲的攻击。其中惩罚8个项目,指示攻击6个项目,默认攻击7个项目、严惩对父亲的攻击4个项目。(2)儿童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2,分半系数为0.763,该问卷还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这说明该问卷项目设计合理,可以作为儿童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的测量工具。(3)儿童知觉的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有显着正相关(r=0.541,p<0.01);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儿童对父亲的惩罚、指示攻击和默认攻击叁个因素的知觉对儿童的攻击性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而严惩对父亲的攻击维度作用不明显。(4)父亲的攻击性一方面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另一方面通过惩罚和指示攻击两个维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且中介效应非常显着。(5)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儿童知觉到的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并且不同维度在性别、学业状况、班级职务、文化程度及生源地上存在显着差异,但在是否独生和年级两个变量上无显着差异。儿童对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儿童对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共29个题目,四个维度:严惩对母亲的攻击、指示攻击、惩罚和默认攻击。其中严惩对母亲的攻击8个项目,指示攻击7个项目,惩罚7个项目、默认攻击7个项目。(2)儿童对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3,分半系数为0.754,该问卷也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3)儿童知觉的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有显着正相关(r=0.436,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在指示攻击和惩罚两个维度上对儿童的攻击性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但严惩对母亲的攻击和默认攻击维度预测作用不明显。(4)母亲的攻击性一方面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另一方面通过指示攻击和惩罚两个维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且中介效应非常显着。(5)儿童知觉到的母亲攻击型教养方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不同维度在性别、学业状况、班级职务及文化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但在是否独生、年级和生源地叁个变量上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儿童教养方式问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儿童的顺利发展。然而目前在我国的社会里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单亲或者是双亲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中,亲子交流与亲子互动缺失、家庭结构失衡。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类型的看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养,他们的教养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是有所不同的。留守儿童的大多数问题行为也是这种教养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但看护人教养方式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目前还没有比较科学的研究工具,本研究旨在编制研究这种教养方式的科学工具,并了解看护人在教养留守儿童时,教养方式的特点。研究严格按照心理学问卷编制的程序,首先从文献综述与个别访谈开始,构想出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的理论结构,并编制了预测问卷。随机抽取330名留守儿童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初始问卷。其次,我们随机抽取留守儿童1002人进行了初始问卷的测量。我们将所获得数据分为两部分,对其中500份先后两次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另外502份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检验了问卷的信效度,形成了正式问卷。最后,我们随机抽取了四川省的叁所小学的留守儿童600名进行了正式问卷的施测,研究了留守儿童看护人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最终,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是由心理关怀、物质关怀、严厉惩罚、拒绝、偏爱、过分干涉构成的多因子结构。2.留守儿童看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得分最高,其次为过度干涉、物质关怀、偏爱、严厉惩罚、和拒绝,总体上以积极的教养方式为主。3.六种教养方式均不存在性别差异。物质关怀与心理关怀存在着教养类型与年龄的差异。父亲教养的留守儿童获得的物质关怀高于其他类型的留守儿童。母亲教养的留守儿童获得的心理关怀高于其他类型的留守儿童。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受到的物质关怀与心理关怀均呈下降趋势,但12岁的时候所受到物质与心理关怀都有显着提高。4.留守儿童所受到的严厉惩罚存在着年龄与教养类型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父亲教养的留守儿童受到的惩罚比其他教养类型的高。5.拒绝存在着看护类型间的差异,父亲看护和父辈看护的留守儿童受到了更多的拒绝。6.过度干涉存在着教养类型的差异,祖辈教养对留守儿童的有更多的过度干涉,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受到的过度干涉均比父亲没有外出的留守儿童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童教养方式问卷论文参考文献
[1].王美芳,牛骅,赵晓.儿童版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
[2].龚务.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刘文庆.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