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荣(鹤岗市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1541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333-02
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工作等事故及自然灾害、爆炸、燃烧以及各种锐器所致头部的伤害。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是指广泛性颅骨骨折及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深度昏迷达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度出现昏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1]高。
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2012年,收治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除2例颅内大量出血死亡外,无一例因观察护理不细发生并发症或延误抢救时机而死亡。为此我们将本组患者定为观察组,又选定8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做为对照组进行观察分析,现将报告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66例均是我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8月—2012年5月连续住院患者,对照组82例(经传统治疗预以降颅压、脱水、抗炎、止血、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观察组84例(早期术后系统降低颅内压、抗炎、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方法:参照颅脑神经功能损害评定法[2]通过统计学T检验,住院治疗4—5周后,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分析:观察组在临床表现上除肌力恢复较快,其语言功能也恢复较快,提高了生命质量,P<0.01差异有显暑性(见上表)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护理后存在并发症较多而死亡率也较高P>0.05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
2.病情观察
2.1生命体征的观察
2.1.1血压的观察:如果颅脑损伤后血压逐渐升高,说明颅内压增高。血压急剧升高,提示颅内急性出血。血压高到一定程度后血压突然下降,说明重度颅内高压,此时有生命危险,及时尽早实施减压开颅手术。如果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呼吸慢而不规则,提示脑干功能受损。枕骨骨折的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变慢或停止则提示枕骨大孔疝的可能。
2.1.2脉搏和呼吸的观察:意识障碍、脉搏较慢见于颅内压增高,如果出现瞳孔散大,血压增高,呼吸浅而快,脉搏缓慢而有力,不必强求检查结果,及时报告上级医生,遵医嘱快速滴入20%的甘露醇250ml,以降低颅内压然后根据症状明确快速做出诊断。
2.2体温的观察:颅脑损伤时伴体温迅速升高,且意识障碍可疑有下丘脑损伤。如果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体温的升高及脑膜刺激症状为中枢性体温升高,给予头置冰帽、冰袋等冬眠低温治疗有保护脑组织作用,[3]减轻脑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能有效的控制中枢性发热。
2.3意识状态的观察判断:颅内压增高,清醒患者突然出现尿床则有意识障碍存在,而伤后躁动患者突然出现安静、昏睡都可使病情变化,如果观察中有中间清醒期,则为典型的硬膜外血肿的表现。嗜睡与朦胧为最轻的意识障碍,昏迷深浅程度是判断颅脑损伤的重要标志,昏迷程度是提供颅脑损伤的重要依据,方法是首先在保证呼吸、循环功能完全稳定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判断①判断颅脑损伤程度;②是否急诊手术及确定手术方式;③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及提供相关的辅助检查:主要是头部CT、X线平片及核磁共振(MRI)扫描,以便及早做出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
2.4头痛呕吐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的增高使脑膜血管和神经受刺激与牵拉所致[3]。整个头部持续剧痛伴眼球胀痛并逐渐加重则提示有颅内继发血肿的可能。头痛呕吐的早期主要是迷走神经和前庭结构受损后引起颅内压增高所至。当患者躁动转为安静时或意识程度加重时及时报上级医生,控制手术时机以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损害。
2.5肢体运动的观察: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采用针刺或压迫框上神经,观察不能动或减弱的一侧常表示肢瘫及感觉丧失,伤后立即出现运动及感觉障碍考虑为脑损伤,伤后出现单肢瘫提示为大脑运动区受损。
3.护理措施
3.1正确判断详细评估病情、详细询问受伤经过,受伤着力点及有无原发性昏迷及中间清醒期,观察耳、鼻出血情况,立即给予处理。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头面部详细检查伤口情况,有无复合伤及脑脊液漏,判断意识障碍程度,严密观察瞳孔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为赢得最佳抢救时机提供信息。
3.2保持呼吸道通畅:因血块堵塞呼吸道影响呼吸查可使颅内压增高。护士取病人半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吸痰时避免时间过长一般不超过15秒。翻身搬运病人动作轻柔,减少头部刺激避免颅内压增高因素。
3.3选择适当的流量吸氧,根据病情和医嘱严格控制速液滴数,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动作。减少搬动病人,保持室内安静,如果有排尿障碍及时导尿。如病人颅内病变或脑水肿引起的病人躁动遵医嘱给予鎮静剂,防止掩盖病情,必要是加床栏保护患者防止坠床及意外损伤。
4.讨论
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细致观察和治疗护理,医务人员使手术能抢在脑疝形成之前,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去除升高颅内压的因素,采取有效的开颅手术措施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为赢取抢救生命提供最佳时机,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57—300页.
[2]孟家眉.中华神经精神杂志[J].1988,21—57页.
[3]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64—3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