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降浊论文_臧国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腑降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综合征,肾上腺,下丘脑,垂体,受体,互动,高血压。

通腑降浊论文文献综述

臧国栋[1](2019)在《通腑降浊汤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研究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通腑降浊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现在本院进行诊断治疗的7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医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通腑降浊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肢体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肢体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通腑降浊汤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62期)

白亚楠[2](2019)在《通腑降浊中药对IBS-C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CRH、ACTH、CORT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临床试验通过观察、分析服用通腑降浊中药后IBS-C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疗效改善情况及对内分泌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皮质醇(CORT)的变化情况,来讨论通腑降浊中药治疗IBS-C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将浊毒理论引入IBS-C的临床治疗,拓展浊毒理论的治疗领域,同时也丰富了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理论体系。方法:将从门诊收集到的符合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5例,予受试者通腑降浊中药口服,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35例,予受试者西沙必利片口服,5m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例,全部为失访;对照组脱落3例,其中1例失访,2例为试验中途服用其他药物)。两组试验中受试者接受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内分泌指标CRH、ACTH、CORT的含量。最后统一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腑降浊中药可以改善IBS-C患者不适症状并有远期治疗效果,通腑降浊中药在改善患者腹痛、排便困难、口干不欲饮、食少或早饱、呃逆嗳气、肛门灼热这6个症状方面疗效优于西沙必利片;生活质量评分:通腑降浊中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远期治疗效果,通腑降浊中药在改善患者焦虑不安(Q1)、行为障碍(Q2)、健康忧虑(Q4)、挑食(Q5)、社会反应(Q6)、性行为(Q7)、人际关系(Q8)方面效果优于西沙必利片;疗效评定: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中CRH、ACTH、CORT测定:通腑降浊中药可以降低IBS-C患者血清CRH、ACTH、CORT的含量,血清CRH、ACTH、CORT含量下降幅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降浊中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能够显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腑降浊中药可以降低IBS-C患者血清CRH、ACTH、CORT的含量,能够有效调节HPA轴功能的紊乱。(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学院》期刊2019-03-18)

梁亚飞[3](2019)在《通腑降浊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对脑肠肽水平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以浊毒理论为指导的通腑降浊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constipation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变化,通过检测血浆VIP、SP,血清5-HT水平变化,从脑肠肽对脑-肠互动的调控探讨通腑降浊中药治疗IBS-C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推广治疗IBS-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IBS-C(浊毒内蕴证)临床患者,依照就诊次序被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通腑降浊中药,对照组予西沙必利片口服,疗程均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随访3个月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5-HT含量及血浆SP、VIP水平。结果:1.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治疗后、随访等各积分同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除口干不欲饮外同治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除口干不欲饮、嗳气呃逆外余症状较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组间比较,治疗组除食少早饱、身重困倦外余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IBS-QOL评分治疗组各维度积分在治疗后、随访同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除性行为(Q7)外各积分同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后除躯体意志(Q3)、性行为(Q7)外各维度同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在治疗后、随访期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脑肠肽水平2组血清5-HT含量、血浆VIP、SP水平治疗后不同程度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腑降浊中药组方不仅能缓解IBS-C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临床治愈率,且近期、远期疗效稳定,是治疗IBS-C有效方法之一。2.通腑降浊中药组方通过对脑肠肽5-HT、SP、VIP等指标的调控,从而降低肠道高敏、增强肠道平滑肌收缩力,促进肠道排空,为本方治疗IBS-C的可能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学院》期刊2019-03-18)

陈院[4](2018)在《通腑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5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通腑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通腑降浊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素氮(12.3±2.5)mmol/L、血肌酐(245.9±45.8)μmol/L、血磷(1.1±0.2)mmol/L、甲状旁腺激素(140.2±21.2)ng/L、血钙(2.3±0.5)mmol/L、血红蛋白(118.9±12.4)g/L均显着优于对照组的(16.2±2.9)mmol/L、(398.5±86.5)μmol/L、(1.6±0.4)mmol/L、(221.3±30.2)ng/L、(1.8±0.2)mmol/L、(105.0±5.6)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8年19期)

唐玉黎,李泉红[5](2018)在《通腑降浊法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血压病患者常会伴有便秘,并相互影响,这与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发病人群有关。文章综述通腑降浊法治疗高血压的中医研究和治疗概况,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8年14期)

赵润元,赵丹阳,杜朋丽,谷诺诺,李博林[6](2018)在《基于HPA轴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实验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3.6mg/kg,西沙必利)及通腑降浊方高、中、低剂量组(18.5、9.25、4.625g/kg)组,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14d。采用结直肠球囊扩张(CRD)最小容量阈值法测定大鼠内脏敏感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皮质酮(CORT)的含量。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CRD最小容量阀值均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RD最小容量阈值显着降低(P<0.05),血清中CRH、ACTH、CORT含量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CRD最小容量阈值显着增加(P<0.05),血清中CRH、ACTH、CORT含量显着降低(P<0.05)。结论:通腑降浊方治疗IBS-C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HPA轴功能紊乱,进而改善肠道高敏状态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杜朋丽,赵润元,杨倩,赵丹阳,谷诺诺[7](2018)在《基于平衡神经内分泌因子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IBS-C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N)组、模型(M)组、西沙必利(X)组、通腑降浊方低剂量(ZL)组、通腑降浊方中剂量(ZM)组、通腑降浊方高剂量(ZH)组,各7只,除N组外均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M组和N组灌服等量0.9%氯化钠溶液,1次/d,连续灌胃14d。测定各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及内脏敏感性,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结果:用药前,与N组比较,其他各造模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内脏敏感性均下降(P<0.05)。用药结束后,与N组比较,M组大鼠结肠组织SP表达降低,VIP表达升高(P<0.05);与M组比较,X组、ZL组、ZM组、ZH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内脏敏感性均升高,X组、ZM组、ZH组大鼠结肠组织SP表达升高,VIP表达降低(P<0.05)。结论:通腑降浊方可以上调IBS-C大鼠结肠组织SP表达、下调结肠组织VIP表达,平衡神经内分泌因子,这可能是其治疗IBS-C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谷诺诺,赵润元,王凯星,赵丹阳,杜朋丽[8](2018)在《通腑降浊方对IBS-C大鼠结肠组织5-HT及其受体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通腑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及5-HT3受体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治疗IBS-C的效应机制。【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7只。采用冰水灌胃方法建立IBS-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西药组给予西沙必利片(剂量为3.6 mg·kg-1·d-1)灌胃,中药高、中、低组分别给予通腑降浊方颗粒剂(剂量分别为18.5、9.25、4.625 g·kg-1·d-1)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4 d,各组大鼠正常饲养,不限食水。治疗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中5-HT及5-HT3受体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5-HT表达水平增高(P<0.05),5-HT3受体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5-HT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5-HT3受体表达水平增加(P<0.05),其中以中药中剂量组改善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通腑降浊方可能通过降低IBS-C大鼠结肠组织中5-HT的表达,增加5-HT3受体表达,从而改善肠道敏感性及动力异常,发挥对IBS-C大鼠的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杜朋丽[9](2018)在《基于肠道微生物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调控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IBS-C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通腑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C)模型大鼠一般状况、粪便性状评分、粪便含水量、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检测大鼠肠道微生物的群落变化及结肠组织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表达,探讨该方治疗IBS-C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4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西药组(X)、益生元组(Y)、通腑降浊方高剂量组(ZH)、通腑降浊方中剂量组(ZM)、通腑降浊方低剂量组(ZL)各7只,除N组外均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M组和N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日,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粪便性状评分、粪便含水量,测定内脏敏感性,免疫组化法测定结肠组织SP、VIP表达情况,采用Hi Seq测序平台分析肠道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与结肠组织SP、VIP表达的关联性。结果:1.大鼠一般状况与N组比较,造模后的大鼠精神萎靡,易激惹,进食量逐渐减少,粪便呈干球样,经治疗,各治疗组大鼠一般状况都有所改善,除X组粪便性状无明显改变外,其他各组大鼠粪便性状均趋于正常。2.大鼠粪便性状评分及含水量与N组比较,造模后的大鼠粪便性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5)。经过治疗,与M组比较,Y组、ZH组、ZM组、ZL组粪便性状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显着(P<0.05)。与N组比较,造模后的大鼠粪便含水量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5)。经过治疗,与M组比较,X组、Y组、ZH组、ZM组、ZL组粪便含水量明显升高,差异显着(P<0.05);与X组比较,Y组、ZH组、ZM组、ZL组粪便含水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显着(P<0.05)。3.大鼠内脏敏感性与N组比较,造模后的大鼠内脏敏感性升高,差异显着(P<0.05)。经过治疗,与M组比较,X组、Y组、ZH组、ZM组、ZL组大鼠内脏敏感性均降低,差异显着(P<0.05);与X组比较,Y组、ZH组、ZM组、ZL组内脏敏感性降低更明显,差异显着(P<0.05);与Y组比较,ZH组、ZM组、ZL组内脏敏感性降低更明显,差异显着(P<0.05)。4.大鼠肠道微生物群落变化对49份粪便样本进行测序,共得到4143321条序列,物种累积箱形图说明实验样本量是充足的,α和β多样性分析提示M组大鼠肠道菌群丰度降低,M组大鼠肠道菌群整体结构与N组存在差异,经治疗,Y组、ZH组大鼠菌群丰度接近正常,ZH组大鼠肠道群落结构最接近于N组。对各组大鼠肠道菌群进行统计学分析,厚壁菌门(firmicute)、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irrucomicrobia)3个门,芽孢杆菌纲(bacilli)、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l)6个纲,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4个属细菌在IBS-C模型大鼠肠道中的丰度显着降低,差异显着(P<0.05)。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个门、拟杆菌纲(bacteroidia)1个纲、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prevotella_9等16个属细菌在IBS-C模型大鼠肠道中丰度显着升高,差异显着(P<0.05)。通腑降浊方对IBS-C大鼠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5.大鼠结肠组织SP、VIP表达与N组相比,M组大鼠结肠组织SP表达降低,VIP表达升高,差异显着(P<0.05);与M组相比,X组、Y组、ZH组、ZM组SP表达升高,VIP表达降低,差异显着(P<0.05)。6.大鼠结肠组织SP、VIP表达与肠道菌群的关联性分析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2个门,芽孢杆菌纲(bacilli)、erysipelotrichia等5个纲,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allobaculum、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3个属与SP表达呈正相关、与VIP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显着(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个门,拟杆菌纲(bacteroidia)1个纲,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alloprevotella等4个属与SP表达呈负相关、与VIP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显着(P<0.05)。结论:1.IBS-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SP表达降低,VIP表达升高,且肠道微生态处于失衡状态。2.通腑降浊方能够提高IBS-C模型大鼠粪便性状评分,增加粪便含水量,降低内脏敏感性,是治疗IBS-C的有效方法。3.通腑降浊方治疗IBS-C的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进而上调结肠组织SP表达、下调VIP表达,平衡神经内分泌因子,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赵丹阳[10](2018)在《基于肠道微生物对HPA轴的调控作用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IBS-C模型大鼠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通腑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C)大鼠一般情况、粪便粒数及含水量、内脏敏感性、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的含量以及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IBS-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9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7组,每组7只,分别为正常组(N)、模型组(M)、西药组(X)、益生元组(Y)、通腑降浊方高剂量组(ZH)、通腑降浊方中剂量组(ZM)、通腑降浊方低剂量组(ZL)。除正常组外,其余六组均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及模型组均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余各治疗组予相应混悬液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2周,期间各组均正常饮食、饲水。监测各组大鼠活动、粪便粒数及含水量等一般情况;采用结直肠球囊扩张法测定大鼠内脏敏感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RH、ACTH、CORT含量;用16Sr DNA扩增子测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及数量变化。结果:1.一般情况与N相比,造模后大鼠逐渐出现皮毛暗淡,精神萎靡、烦躁、易激惹,粪便成球状,质干硬,颜色呈灰褐或灰白色。用药治疗结束后,各治疗组大鼠一般情况均有好转,ZH、ZM、ZL及Y大鼠情况接近N,X一般情况略低于N,M一般情况最差。2.各组大鼠粪便粒数及含水量与N比较,其他各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比较,各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内脏敏感性比较与N比较,其他各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比较,M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比较,各用药治疗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大鼠血清CRH检测结果与N比较,Z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比较,各用药治疗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大鼠血清ACTH检测结果与N比较,Y、ZH、ZM及Z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X及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比较,各用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各组大鼠血清CORT检测结果与N比较,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比较,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各组大鼠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检测结果与N比较,M大鼠肠道微生物群落丰度显着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与M大鼠肠道微生物在群落构成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大。与N比较,M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3个门、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等7个科、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4个属丰富度显着降低,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等4个科、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等16个属丰富度显着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肠道微生物对HPA轴的调控作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拟杆菌属(Bacteroides)、Alloprevotella、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Prevotella_9与CRH、ACTH呈正相关;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与CORT呈正相关;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ACTH呈负相关;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与CRH、ACTH呈负相关;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与ACTH、CORT呈负相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腑降浊方不仅能改善IBS-C模型大鼠一般情况,使大鼠粪便粒数及含水量增加,还可降低其内脏敏感性。2.通腑降浊方治疗IBS-C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进而下调血清中CRH、ACTH、CORT含量,调节HPA轴功能紊乱,改善肠道高敏状态,从而起到治疗IBS-C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通腑降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临床试验通过观察、分析服用通腑降浊中药后IBS-C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疗效改善情况及对内分泌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皮质醇(CORT)的变化情况,来讨论通腑降浊中药治疗IBS-C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将浊毒理论引入IBS-C的临床治疗,拓展浊毒理论的治疗领域,同时也丰富了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理论体系。方法:将从门诊收集到的符合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5例,予受试者通腑降浊中药口服,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35例,予受试者西沙必利片口服,5m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例,全部为失访;对照组脱落3例,其中1例失访,2例为试验中途服用其他药物)。两组试验中受试者接受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内分泌指标CRH、ACTH、CORT的含量。最后统一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腑降浊中药可以改善IBS-C患者不适症状并有远期治疗效果,通腑降浊中药在改善患者腹痛、排便困难、口干不欲饮、食少或早饱、呃逆嗳气、肛门灼热这6个症状方面疗效优于西沙必利片;生活质量评分:通腑降浊中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远期治疗效果,通腑降浊中药在改善患者焦虑不安(Q1)、行为障碍(Q2)、健康忧虑(Q4)、挑食(Q5)、社会反应(Q6)、性行为(Q7)、人际关系(Q8)方面效果优于西沙必利片;疗效评定: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中CRH、ACTH、CORT测定:通腑降浊中药可以降低IBS-C患者血清CRH、ACTH、CORT的含量,血清CRH、ACTH、CORT含量下降幅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降浊中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能够显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腑降浊中药可以降低IBS-C患者血清CRH、ACTH、CORT的含量,能够有效调节HPA轴功能的紊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腑降浊论文参考文献

[1].臧国栋.通腑降浊汤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2].白亚楠.通腑降浊中药对IBS-C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CRH、ACTH、CORT的影响[D].河北中医学院.2019

[3].梁亚飞.通腑降浊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对脑肠肽水平影响[D].河北中医学院.2019

[4].陈院.通腑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5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

[5].唐玉黎,李泉红.通腑降浊法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

[6].赵润元,赵丹阳,杜朋丽,谷诺诺,李博林.基于HPA轴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7].杜朋丽,赵润元,杨倩,赵丹阳,谷诺诺.基于平衡神经内分泌因子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IBS-C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8].谷诺诺,赵润元,王凯星,赵丹阳,杜朋丽.通腑降浊方对IBS-C大鼠结肠组织5-HT及其受体的调控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9].杜朋丽.基于肠道微生物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调控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IBS-C的作用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8

[10].赵丹阳.基于肠道微生物对HPA轴的调控作用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IBS-C模型大鼠的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第九节 结膜炎-图52 睛明、合谷定位Fig 52...第九节 结膜炎-图53 睛明、行间定位Fig 53...娜仁高娃正常组大鼠结肠组织VIP免疫组化染色结...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粪便性状评分比较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粪便含水量比较

标签:;  ;  ;  ;  ;  ;  ;  

通腑降浊论文_臧国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