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开关论文和设计-李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开关,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层、下导电层、绝缘层、弹性弧形片、上导电层和薄膜层;绝缘层与弹性弧形片对应位置开有通孔;弹性弧形片包括与通孔相对应的主弧部以及与主弧部一体成型的相对的滑动部,绝缘层内设置有供滑动部滑动的滑槽,滑动部伸入到滑槽中并贴合滑槽的槽底进行移动,滑槽的内设置有推动滑动部向通孔的圆心方向方向复位的弹性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弹性弧形片易于回弹复位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薄膜开关,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层(1)、下导电层(2)、绝缘层(3)、弹性弧形片(4)、上导电层(5)和薄膜层(6);所述绝缘层(3)与所述弹性弧形片(4)对应位置开有通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弧形片(4)包括与所述通孔(7)相对应的主弧部(41)以及与主弧部(41)一体成型的相对的滑动部(42),所述绝缘层(3)内设置有供滑动部(42)滑动的滑槽(31),所述滑动部(42)伸入到滑槽(31)中并贴合滑槽(31)的槽底进行移动,所述滑槽(31)的内设置有推动滑动部(42)向通孔(7)的圆心方向方向复位的弹性件。

设计方案

1.一种薄膜开关,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层(1)、下导电层(2)、绝缘层(3)、弹性弧形片(4)、上导电层(5)和薄膜层(6);所述绝缘层(3)与所述弹性弧形片(4)对应位置开有通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弧形片(4)包括与所述通孔(7)相对应的主弧部(41)以及与主弧部(41)一体成型的相对的滑动部(42),所述绝缘层(3)内设置有供滑动部(42)滑动的滑槽(31),所述滑动部(42)伸入到滑槽(31)中并贴合滑槽(31)的槽底进行移动,所述滑槽(31)的内设置有推动滑动部(42)向通孔(7)的圆心方向方向复位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弧形弹片(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内设置有限制滑动部(42)从滑槽(31)中脱离的限位套(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弧部(41)朝向下导电层(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触点柱(4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42)远离主弧部(41)的一端为向外翻折的弧形翻边(4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42)与主弧部(41)之间圆弧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上设置有将通孔(7)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背离下导电层(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粘胶层(10),粘胶层(10)背离基层(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可撕下的保护层(10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膜开关。

背景技术

薄膜开关是集按键功能、指示元件、仪器面板为一体的一个操作系统。薄膜开关结构严谨,外形美观,密封性好。具有防潮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子测量的仪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汽车工业,智能玩具,家用电器等领域。

现有的薄膜开关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面贴:一般用塑料片材印刷按键,图文等,常用材料有PVC,PC,PET。金属弹片:拱形金属弹片,可提供按键手感,还可作为线路弹性触点。隔离层:由绝缘片材制作,通常为PET,上下触点处挖孔,上下触点间因为有隔离层,形成隔离间隙,当上触点受压向下时可从挖孔处和下触点导通。拱顶:由模具热压,在PET片材上形成拱包,可在手指按压时下陷,松手后回弹,代替金属弹片的功能。柔性印刷线路:通常为导电银浆印刷在PET片材上,烘烤固化后完成。各工作层之间用不干胶粘合。

薄膜开关能够提高电子电器设备的手感、科技感和档次感,现有技术中的薄膜开关,多是通过簧片下压接触触电板,从而实现导通的,然而,其存在如下缺陷:弹性弧形片容易损坏,一发生位移,而且不易回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开关,其具有弹性弧形片易于回弹复位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薄膜开关,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层、下导电层、绝缘层、弹性弧形片、上导电层和薄膜层;绝缘层与弹性弧形片对应位置开有通孔;弹性弧形片包括与通孔相对应的主弧部以及与主弧部一体成型的相对的滑动部,绝缘层内设置有供滑动部滑动的滑槽,滑动部伸入到滑槽中并贴合滑槽的槽底进行移动,滑槽的内设置有推动滑动部向通孔的圆心方向方向复位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件为滑动部提供一个复位的回弹力,从而使弹性弧形片能够快速的回复到自由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弹性件为弧形弹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弹片受滑动部的压力发生变形,在松开施加在弹性弧形片上的压力时,弧形弹片对滑动部提供一个复位的弹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槽内设置有限制滑动部从滑槽中脱离的限位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滑动部在滑槽中移动的时候与滑槽出现脱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主弧部朝向下导电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触点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利于使主弧部与下导电层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动部远离主弧部的一端为向外翻折的弧形翻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滑动部的复位进一步提供回复的弹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动部与主弧部之间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长期按压弹性弧形片的时候,主弧部与滑动部之间出现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绝缘层上设置有将通孔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按压弹性弧形片的时候,位于通孔中的空气能够排出,从而减小按压弹性弧形片时的阻力,更利于按压弹性弧形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基层背离下导电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粘胶层,粘胶层背离基层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可撕下的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薄膜开关安装到机床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弹性件为滑动部提供一个复位的回弹力,从而使弹性弧形片能够快速的回复到自由状态;

2.通过在绝缘层上设置有将通孔相连通并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在按压弹性弧形片的时候,位于通孔中的空气能够排出,从而减小按压弹性弧形片时的阻力,更利于按压弹性弧形片;

3.通过在基层背离下导电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粘胶层,粘胶层背离基层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可撕下的保护层,便于将薄膜开关安装到机床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薄膜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下导电层;3、绝缘层;31、滑槽;32、排气通道;4、弹性弧形片;41、主弧部;411、触点柱;42、滑动部;421、弧形翻边;5、上导电层;6、薄膜层;7、通孔;8、限位套;9、弧形弹片;10、粘胶层;101、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薄膜开关,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层1、下导电层2、绝缘层3、弹性弧形片4、上导电层5和薄膜层6,其中绝缘层3与弹性弧形片4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7。通过通孔7,从而在按压弹性弧形片4的时候,弹性弧形片4发生形变从而与下导电层2相抵接。

弹性弧形片4包括与通孔7的位置相对的主弧部41以及位于主弧部41相对的两侧的滑动部42,滑动部42与主弧部41一体成型。在绝缘层3的上表面与弹性弧形片4的滑动部42相对的位置开设有供滑动部42移动的滑槽31,当弹性弧形片4受压,主弧部41向下导电层2方向移动发生变形,弹性弧形片4上的滑动部沿着滑槽31的槽底进行移动。在滑槽3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套8,限位套8固定在绝缘层3上,弹性弧形片4的滑动部42穿过限位套8并与限位套8之间滑动相连。通过限位套8从而避免弹性弧形片4的滑动部42从滑槽31中脱出。

在滑槽31远离通孔7的一端设置有推动弹性弧形片4的滑动部42从而使弹性弧形片4复位的弧形弹片9,弧形弹片9一端固定在滑槽31远离通孔7的一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弹性弧形片4的滑动部42与弧形弹片9的自由端相抵接。滑动部42远离主弧部41的一端为向外翻折的弧形翻边421。通过弧形翻边421,从而通过弧形翻边421对滑动部42的提供一个是滑动部42向通孔7的圆心方向移动的复位弹力,使滑动部42更易进行复位。

当按压弹性弧形片4的主弧部41,主弧部41发生变形,从而使滑动部42在滑槽31中移动,并与弧形弹片9对弧形弹片9进行挤压,使弧形弹片9发生形变。当松开对主弧部41施加的压力,弧形弹片9的弹力推动滑动部42,使滑动部42向通孔7的圆心方向移动进行复位,从而使主弧部41能够快速的回复自由状态的形状。

由于主弧部41长期受到挤压变形,主弧部41和滑动部42的连接处通过圆弧进行过渡,从而避免主弧部41长期受到按压从而造成主弧部41和滑动部42之间发生断裂。

为了使弹性弧形片4能够更好的与下导电层2相抵接,在弹性弧形片4的主弧部41朝向下导电层2的表面设置有触点柱411,触点柱411与主弧部41一体成型。

在绝缘层3的内部设置有将通孔7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通道32,当按压弹性弧形片4的时候,位于通孔7内的空气通过排气通道32中排出,从而避免通孔7处于封闭状态,从而位于通孔7中的空气对弹性弧形片4产生阻力。

为了便于将薄膜开关粘贴到机床上,在基层1背离下导电层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粘胶层10,粘胶层10背离基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可撕下的保护层101。当需要将薄膜开关粘贴到机床上时,将保护层101从粘胶层10上撕下,从而将薄膜开关粘贴固定在机床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薄膜开关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2771.7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266275U

授权时间:20190816

主分类号:H01H 13/704

专利分类号:H01H13/704;H01H13/36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北京市英利达标牌制作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市英利达标牌制作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1200 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同乐路11号

发明人:李伟

第一发明人:李伟

当前权利人:北京市英利达标牌制作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薄膜开关论文和设计-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