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完成了哲学史上的重大飞跃,跳出了以本体论为本的旧的体系哲学的窠臼。因此,对于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研究一直是对马克思思想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研究者们从各种角度对涉及实践概念的马克思的经典文本进行解读,并且对实践概念内涵的研究和论证也是层出不穷的,似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已经被研究的十分透彻了。然而,伴随着实践地位的提升,实践概念在不断地被简单化和庸俗化,出现了唯实践论的倾向,似乎能检验一切,也能决定一切。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点形成的轨迹的梳理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关键词:实践;自由理性;异化劳动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实践概念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议题,他们从各种角度对涉及实践词汇和含义的马克思的经典文本进行解读和论证,但经常难以落在行动上,出现了唯实践论倾向。因此,为了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具体而又丰富的内涵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我们应当对实践观念在马克思头脑中形成的过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形成以其几篇代表著作为节点,大致经过了博士论文时期、莱茵报时期、 《德法年鉴》时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 《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等关键阶段。本文将这几个阶段整理概括为三次大的转向,并通过对前人思想的吸收与批判和当时社会思潮的借鉴与论战,马克思最终超越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而形成自己的新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一、基于理论批判转向对现实利益状况的关注
马克思的实践观在其所作的博士论文当中就开始萌生,这篇名为 《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它不仅是一篇以哲学为主题的毕业论文,还是马克思后来诸多重要思想萌生的地方,更是马克思确立其人生目标的里程碑。虽然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没有明确提到他对于实践的理解,但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对哲学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他认为: “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正是批判从本质上衡量个别的存在,而从观念上衡量特殊的现实”[1], “实践是哲学实践,即理论批判活动,实践的力量来自本身自由的理性,实践的作用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2]。 从马克思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他对哲学世界化的认知以及对于实践的理解。
从上述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早期试图通过主体的精神力量,也就是依靠主体的意识活动来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自我和世界的统一、应有和现有之间关系的统一,这表明马克思早期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这两者的一个共同的理论特点是,首先注重强调主体精神在构建外部世界过程中的积极能动性,其次突出自我意识对自我和世界统一的重要作用。受此影响,马克思最开始是从自我意识入手,也因此马克思选择了古希腊晚期的德谟克利特哲学和伊壁鸠鲁哲学的差异作为博士论文,因为伊壁鸠鲁主张无神论并反对必然性的存在,这不仅符合马克思批判宗教神学的需要,也迎合了马克思想要凸显自我意识和自由的需要。但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最大的区别在于,他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思考着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最终他认为通过理论的批判即可以实现哲学的抽象性和现实的现实性的统一。
关于为何和如何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HPM基础理论探讨有两场报告.报告10“有关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分类框架:一项实证研究”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20个中学HPM课例,建构了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分类框架,报告2“以巴赫金的对话视角置身及研究历史和数学教育”是一种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的元分析,用巴赫金(Mikhail Bakhtin,1895—1975)的论点支持对数学教育研究的反思,从对话的视角来思考研究者、参与者及数学史之间的对话互动.
显然,马克思在这一阶段的观点还没有跳出唯心主义的束缚,哲学批判是抽象思辨的,对于实践的理解并不深入,只是将哲学当成批判的武器而不是武器的批判。但是这一时期马克思已经开始思考和探究哲学与世俗世界的关系问题,主张把现实世界从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用哲学来面向世界,即用理论的批判来代替宗教的反思。尽管此时马克思所理解的只是理论意义上的批判实践,但是思辨哲学与现实关系批判为今后的理论实践奠定了基础,追寻现实性和实践性这一根本方向的确立为马克思日后进一步触碰社会现实。关注现实的人以及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指导。
首先,他们明确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为要想真正认识某一个历史时期,就必须去认识这一历史时期物质生产生活本身的直接生产方式。其次,他们强调了实践在改变现存事物中的作用,指出“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104最后,他们在谈论实践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实践活动一定要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指出 “在生产实践中,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 [8]58
马克思博士毕业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为他想成为的大学教授,而是进入 《莱茵报》,并成为 《莱茵报》的主编。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现实的残酷性使他开始更加深刻地思考哲学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在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克思对现实中的书报检查制度表示怀疑,认为这一制度的实施并不是如他之前认为的遵循国家制度和法律的结果,实际上这一制度的制定和运行受当局者的利益和检察官的个人的影响很大,而这一切动摇了马克思心中对国家制度的遵从和对法律公平公正的期望。在 《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回忆记录的辩论》中,他坚持出版物的初衷应当是民意的表达和宣传,认为出版物必须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劳动者生活状况,是对现实中人民疾苦的表达。在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争辩中,他认为表面依靠国家权威所推行的保障国家民众利益的法律背后实际上已经被林木所有者的利益左右,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显露出使得部分人的特权转变为他们社会权利的经济根源。
如果说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之前马克思的思想或多或少的受到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的唯物主义的影响,那么马克思在《提纲》中与其做了彻底的清算。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9]3而且恩格斯曾评价: “《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 [10]
可见, 《手稿》所否定的是异化劳动,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实际存在的不合理、不应该存在的劳动,所肯定的是在目前的生产力条件下只存在于思想中的抽象劳动、理想状态下的劳动。这不仅影响了他对社会历史的深入了解,也影响了他对实践本身的深入认识。因此,在接下来的 《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实践认识的重大进步就在于,他开始从理想的抽象的劳动转移到现实的物质生产上来,不仅仅把现阶段人们的劳动和物质生产看作异化劳动,对它持完全的否定态度,也开始试图从社会发展阶段的方向考虑问题。
在 《神圣家族》这一著作之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提出来的观点已经远远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思想,虽然此时的马克思思想还不是特别成熟,但是已经开始运用新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对唯心主义和旧的唯物主义进行抨击。因此, 《神圣家族》这部著作中充斥着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后期马克思恩格斯改变世界的新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做了铺垫,为划清与各种错误思想的界限提供了有力的前提,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然,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的思想也受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这一时期马克思在思想上的重要转变就是对现实的人的关注。费尔巴哈主张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认为无论基督教统治下被神统治的人还是黑格尔的理性哲学下绝对精神外化的人都只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异化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人自身。因此,费尔巴哈主张从现实的感性的、活生生的自然人出发来理解人在存在和行为,这一基本思想使得费尔巴哈把哲学由天国回到了尘世,回到了人本身,无疑这是一种进步,但遗憾的是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是感性的、孤立的、不全面的。而马克思正是抓住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积极的一方面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借用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异化的理论,从主体活动的异化来分析国家现象,从人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马克思指出,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是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为人。根据上述一切,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5]72所以,马克思的观点就是既认识到哲学理论和现实世界这两者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又在现实的斗争中看到了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在这里,马克思试图把无产阶级作为这两者可能获得统一性的基础,但是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的认识主要是从人的类本质出发,所以马克思这时的观点和立场还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的。但无论是宗教、法哲学的批判,还是无产阶级人类解放,所有这些观点和思想都构成了马克思思想当中蓄势待发、破土获生的种子。
二、从 “人本逻辑” “生产逻辑”到 “关系逻辑”的理论建构
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完成的关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著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 《手稿》)在1932年才被公开发表出来,因为是手稿的整理,其中不免有遗漏断裂,行文思路也没有刻意地安排,但仍然是研究马克思思想的一部重要的著作。 《手稿》中包含了马克思思想的两重逻辑:人本逻辑和经济逻辑,被学术界的一部分人称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密码诞生地,也是马克思构建其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开始。正如路易·阿尔都塞所言, “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 《资本论》的先声,或者说得更明确点,当作是 《资本论》的蓝图,或者甚至是拟好草图、已经勾勒出来的 《资本论》。”[6]89
5.2 推广秸秆气化技术,有利于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每年直接燃烧秸秆占全部秸秆总量的64%,大量的秸秆直接燃烧,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导致秸秆养畜、秸秆然扫后,还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和烟尘,造成空气污染,而秸秆气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秸秆燃气比传统的直接燃烧热效率提高近一倍,可明显减小秸秆和森林资源的消耗,对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控制水土流失,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大学生在乡村建设中责无旁贷。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大学生返回自己家乡就业创业的人数也逐渐增多,但由于大学生个体资源的有限性,返乡就业创业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大学生在返乡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进行有效的支持。本文针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神圣家族》代表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决裂,马克思对鲍威尔关于 “自我意识”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思想进行了狠狠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能够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是带有人主观意识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实践,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生产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可见,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已经认识到了实践与认识、实践与客观物质世界之间内在的联系,这也为后期唯物史观的形成创造了思想动力。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的优秀率为7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现象使得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念发生怀疑和动摇,从而转向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分析,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当中马克思指出: “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为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3]200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主要是以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针对布鲁诺·鲍威尔的 《犹太人问题》和 《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所提出的政治解放和现代政治国家的政治解放,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指出, “犹太教徒、基督徒、一般宗教信徒的政治解放,是国家从犹太教、基督教和一般宗教中解放出来。当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就是说,当国家作为一个国家,不信奉任何宗教,确切地说,信奉作为国家的自身时,国家才以自己的形式,以自己本质所固有的方式,作为一个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摆脱了宗教的政治解放,不是彻头彻尾、没有矛盾地摆脱了宗教的解放,因为政治解放不是彻头彻尾、没有矛盾的人的解放方式。”[4]“人类解放”思想的出现标志着马克思的思想从对自由意志的呼唤和宗教的批判转向了对已经完成政治解放的现代政治国家的批判和对正在向现代国家迈进的德国现实的反抗。莱茵报时期与实践的直接照面,使马克思直接体会到理论对现实问题解决的无力感,使得他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更多的关注现实的事实情况和处于其中的复杂利益关系,而不在寄希望于通过对概念的分析、理论的建立、逻辑的推演来获得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真正本质的认识。
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电机正常制动时电流反转,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制动生成的电流称为再生能量,对这部分再生能量的处理方式影响了电机能耗的计算。由于需要频繁的启动与制动,工业机器人所用的伺服电机一般采用能耗制动的方式处理再生能量[20],即在电机的直流侧增加再生电阻,将再生能直接转为热能散失。因此,将制动过程中电机的功率看作零,则电机输入能量为
首先,在马克思的语境中,人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代表人与其他的动物相区别,人之为人的突出特征是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在 《手稿》中指出,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了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己看作类存在物。”[7]因此,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人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劳动,即生产实践。其次,马克思强调 “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 [6]92,提出了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自然界的重要地位。但是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作用,至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是持一种消极态度的。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表现,处在劳动中的人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可在现在的现实生活当中,人们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而不得不进行劳动,人们劳动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是被迫的。不仅如此,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工作环境糟糕,工作机械乏味单调,在工作中受到督促和监视,劳动带给人们的是不情愿和痛苦,从而使拥有主体性的人沦为了为生产产品、为操作机器、为赚钱糊口而存在的工具。
三、唯物史观理论基石的确证与历史使命
1.3.1 DNA 抽提 所有受试者于禁食后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 2 mL,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抗凝,-80 ℃ 保存。采用上海申能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DNA 纯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 DNA,并于-20 ℃ 保存。
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用简单凝练的语言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提炼出来,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不仅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他指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离开社会实践就不能正确的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另外马克思明确地指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9]3,这就点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最后,马克思指出,哲学的根本任务不是认识世界,而是改变世界,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实践。 《提纲》自始至终都是以实践为主题来展开论述的,它承载着新的世界观。
至此,马克思与以往的哲学家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他的目标不是构建什么哲学体系,也不是找到一个承载万物本源的本体,而是醉心于解决现实问题,推翻现存的阶级压迫,希望找到科学的思想从根本上武装无产阶级,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使得社会发展阶段向前迈进一步,让人们离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更进一步。在此过程中,他对于德国古典哲学展开了深入研究,对于旧哲学的缺陷进行深刻批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而对于自己的新哲学,他始终坚定地以改变世界为自己理论创建的根本任务。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来看, 《提纲》将马克思在 《手稿》当中形成的实践思想继承并正式予以确立,同时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可以说,对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整体架构, 《提纲》是必不可少的一次总体的阐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 (以下简称为 《形态》)在学界被认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论述唯物史观的经典著作,是对 《手稿》中马克思已经形成的哲学思想的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成熟。在 《手稿》中,马克思对其哲学思想的阐述主要围绕实践的概念展开,而在 《形态》中,实践概念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却而代之出现了一系列有关 “物质生产”的概念,这事实上就是马恩对实践概念的进一步具体化。而出现这一转变,与马恩在这一时期对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是有关系的。因为 “物质生产” “生产关系” “生产力”等都是一些经济学上的概念,马克思将其引入其哲学思想中是因为他意识到,空洞、思辨的实践概念对如何实现共产主义并不能提供一个有力的说明,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应当是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特别应当从经济生活中去找到一个发展的方向。
首先,马克思用 “物质生产”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他指出: “思想的、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5]151-152也就是说,一切观念上的东西都是人们物质活动的产物,所以一定时期的上层建筑包括其中的意识形态等都是一定时期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是在人们的感性活动、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由起初的零零碎碎到后来形成的成文的不成文的思想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法律法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等。其次,人类生活和历史创造的第一个前提是 “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在 《形态》中写道: “人们为了能够 ‘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生活本身。”[5]32也就是说,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和一切动植物一样保持生命的体征,首先必须进行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而不是其他的各项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物质生产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由此,马克思确立了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各项实践活动中的第一性,找到了他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最后,马克思用 “物质生产”代替实践概念,更能体现出马克思给我们描绘的共产主义理想与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的。马克思在 《形态》中这样论述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3]79也就是说,只要不断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对旧的物质利益关系作出调整,使得生产力高度发展,使得联合起来的个人掌握各种物质条件,共产主义才会实现。
综上所述, 《形态》是马克思对 《手稿》中已经形成的思想观点的进一步具体、系统的阐述,是和以往旧哲学的彻底清算, 《形态》中实践概念的“物质生产”化发展,使得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既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却又高于社会现实,成功地将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因此,马克思是从整个哲学世界观和历史观意义上来理解实践的,将人的实践活动看成是整个自然界、人和人类社会历史在内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和互动的过程。
至此,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趋于成熟,通过对于以上各个阶段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实践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感性与现实性并存。首先,实践是一种感性活动。在马克思那里, “实践”首先是与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必须是 “人的感性活动”,脱离开人,就谈不上实践。当然 “实践”这一概念并不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黑格尔也曾提出过实践的范畴,但他对实践的理解依然笼罩在其绝对精神之下,把实践看作一种精神领域的活动,作为概念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存在于思想当中的抽象的孤立的思维活动。其次,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既包含着人类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也包括自我创造的活动。在马克思那里,人不是如费尔巴哈所理解的那样仅仅是一个感性的存在、一个同其他的动物一样的类的存在,而是在物质生产实践的推动下、促进下而生存发展的活生生、实实在在的人。包含强烈现实感的人在一切物质的、技术的、社会的、交往的、情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自身,改变外部世界。二是自觉性与目的性并存。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自觉性和目的性并存的。首先,实践内在包含着人的自由自觉性。相对于黑格尔把实践当作一种抽象的认识和费尔巴哈把实践当成一种简单的感性现实,马克思的实践是具有创造性的,它内在包含着人的自由自觉性,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而拥有的自由意志和自由理性,这种实践活动超越了生物性的需要,具有能动改造现实社会的创造性。其次,实践包含着目的性。马克思所认为的实践不是没有任何目的的盲目实践,而是依靠人的意识引导下的感性活动。因此,实践活动是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的,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对外部世界进行改造,努力实现人的 “目的”。也基于此,马克思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 “改变世界”。三是社会性与历史性并存。首先,实践包含着社会性。人是社会存在物,那么与人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实践活动也只能是社会性的实践,因而,关于实践的哲学,也就是关于社会化的人和人化世界的哲学。而马克思所强调的改变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正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社会化了的人和人化了的自然为立足点。其次,实践包含着历史性。在马克思这里,人类活动的实践性和人类存在的历史性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更迭,是与处在历史之中的人类的各项实践活动分不开的。这样,马克思就通过实践把自然界纳入到人类历史之中来,把人自身纳入到社会历史的生成过程之中,实现了人与自然、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统一。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实践思想形成的轨迹的探究,更加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丰富内涵。这一探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厘清马克思实践观点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对马克思整个思想当中核心的实践观点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这不仅对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所帮助,还能让我们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当中把握其基本原理,确保基本的方向正确,尽量避免走弯路;另一方面,对目前存在的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简单化庸俗化的观点加以批判,使我们能够严谨准确地诠释马克思的实践范畴与客观指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15.
[2]黄楠森.马克思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4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5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08-209.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83(2019)07-0018-07
收稿日期:2019-07-09
基金项目: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16BKS057)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一般项目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与制度保障体系研究” (18KDBL06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劲 (1978-),男,河南唐河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人学和生态哲学。温静 (1994-)女,河北邯郸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唯物史观。
[责任编辑:李成林]
标签:马克思论文; 费尔巴哈论文; 哲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 思想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大连干部学刊》2019年第7期论文;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研究”(16BKS057)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与制度保障体系研究”(18KDBL062)的阶段性成果论文;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