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特稿]
[摘 要]运用历史与理论结合的方法,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理论逻辑及其规律作了分析阐述。研究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是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是在总结经验中曲折发展的;它的发展关键要靠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会工作者的勤奋实践、探索思考和开拓;按照新的时代和任务的要求,一定要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历史;理论发展逻辑
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逐步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革命工会运动的兴起而萌发的。自那时以来,它已走过百余年的光辉历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发展的百余年,既是波澜壮阔的百余年,也是跌宕起伏的百余年,但不论是健康发展还是遭遇挫折,它都能够克服艰难险阻,与时俱进地不断向前,彰显其先进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其中所蕴涵的理论发展规律性确实发人深省,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是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任何社会政治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它所依存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产生也不例外,它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打下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刻烙印。
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如所周知,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各族人民长期努力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明,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酷爱自由、富于革命精神著称于世。但是,中国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由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剥削以至于造成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停滞乃至倒退的结果。自1840年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势日衰。因此,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使中华民族重新振兴,既是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潮。在这样广阔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同其他的革命理论一样,顺应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更是指导中国工人阶级和革命工会完成中国革命任务、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先进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从根本上说始终是围绕着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产生、展开和发展的。离开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潮、离开了完成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就不会产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
这些平齐民原本是士族豪强,然而在北徙后不但生活窘迫,更无出仕途径。也正是因此,平齐民较少受到北方学术的浸染,仍然传承着青齐学术。“〔崔〕光年十七,随父徙代,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㉝“〔刘〕芳北徙为平齐民,时年十六”,“虽处穷窘之中,而业尚贞固,聪敏过人,笃志坟典,昼则佣书,以自资给,夜则读诵,终夕不寝”。㉞傅永北徙时三十六岁,此前早已“涉猎经史,兼有才笔”㉟。蒋少游、高聪二人尽管生年不详,但大致年长于崔光。可以想见,上述诸人的学术基础是在青齐时打下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又是近现代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产物。近代中国的衰败、中华民族的危亡,唤起了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的觉醒,开始寻找外国先进思想和改变中国面貌的革命道路。然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清楚地告诉人们,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后起国家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以图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行不通。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黑暗中看到了新的希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便产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兴起了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和革命工会运动,随之也诞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所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产生,离不开近现代中国革命运动的兴起。
从其内容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是结合时代和中国实际对本身也是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特别是工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如所周知,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上发生了两次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而在两大成果中所包含的关于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思想,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核心内容,又是沿着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发展道路继续探索的根本指导。同样,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发展阶段上,作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其中所蕴含的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新内容,以及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探索创新的科学指导。除此之外,中国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指引下,在长达90余年漫长奋斗中所总结创造的工会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工会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等,都是结合中国工会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性重大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斗争实践的产物。在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并开始出现近代工业的情况下产生的,她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受到外国资本家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因而展开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斗争,并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组织。但是早期的工人斗争和工人组织因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加之组织松散,斗争往往很少见到成效。这就充分说明先进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对于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斗争是多么重要。因此,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经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共产党人引入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后,很快就被其接受并使其面貌为之一新。由此可见,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产生正是符合了近现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斗争的需要。
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未来农产品价格的预期非常敏感。对农业生产者来说,如果预期未来农产品价格上涨,便会减少当季的售卖,转而储存,致使市场上农产品数量减少,价格便会上涨;如果预期未来价格下跌,农业生产者担心产品过剩便会倾销自己的农产品,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便会降低。同样,消费者在预期未来农产品价格上涨时,会在当期大量抢购农产品,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12]。因此,山东省政府应当对物价进行宏观调控,进行市场干预,对于那些投机倒把、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人员应当采取严厉手段予以打击。如果人们对未来农产品的预期比较稳定,市场上供求矛盾便会有所缓解,物价波动幅度也会降低。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从其发展进程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革命工会工作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结合中国工会实际和实践,不断探索开拓的结果。这也就是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发展尽管受到过“左”的错误指导思想的干扰,但就其基本方面来说,从总的方向上说,则始终是正确的,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工运原理的轨道。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革命工会工作者,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历史的潮头,紧扣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特别是工运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在每个历史时期中都作出了科学的理论创造,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永葆青春和活力,始终是指导中国工会工作实践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传文中,齐襄公灭纪国却安葬纪伯姬,孔子称赏他,许之以“侯”。《公羊传》于此指出了复仇的又一条原则,即须光明正大,把握分寸。
从其产生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本身是时代的产物。这一方面是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产生离不开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呼唤、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呼唤为它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是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潮流,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对工会运动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就中国工会运动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传入中国之前,其他各种工会学说影响下的中国工会组织和工会运动都不可能真正代表工人利益,也不可能取得显著成效,因为它们不符合时代潮流和工会运动正确发展方向,而只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产生之后,才真正揭示了中国工会运动的发展规律,指出了中国工会运动发展的社会主义前途。
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同中国工会运动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曾科学预见消灭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无产阶级领导广大劳动人民,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然后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即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此后便进入和平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即主要是利用实行了公有化的生产资料,尽可能地增加生产的总量,以为最终消灭阶级和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准备条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4]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讲的这三个阶段,是就消灭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的一般规律而言。但是由于世界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社会发展程度很不一样,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发展缓慢的国家,如果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然要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走不同的具体道路,这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中国而言,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且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发生的,这就决定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道路只能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则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然后通过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迅速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革命、建设道路下发生的中国工会运动,也只能在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基本原理指导下走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工会运动发展道路,并在把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基本原理同中国工会运动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产生出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伟大创造,也是在实践发展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的永续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注重理论建设,着力推动理论创新,因而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成果。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成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和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始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始终是契合着时代对中国工会运动的发展要求而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它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并且作为现当代中国最先进的工会思想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总之,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既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工运原理一脉相承,又在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这充分显示了它的时代性、革命性和科学性,不愧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大国,在近代又是一个社会环境极为复杂的国家,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指导工会运动的开展,必然积累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宝贵经验,并最终提炼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动员、组织和团结工人阶级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自己的政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多方面的、多种形式的、多种群众运动互相配合的斗争,并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经过提炼,形成了富于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使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开展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就是要把工人群众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进行的日常经济斗争,同夺取政权的革命运动、武装斗争结合起来,既不能脱离革命运动,失去政治目标和方向,又不能忽视为切身利益而进行的日常经济斗争,脱离群众,并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制定工会工作的方针和策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又动员、组织和团结工人阶级为巩固新生革命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以及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奋斗,积聚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尤其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展工会工作的新经验,并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理论,使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具有了更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核心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和开展其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中国特色,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同中国工会运动实际相结合并创造性地得到发展的最新成果。
患者的躯体状况可以通过适当的体力劳动和锻炼进行改善。患者体育锻炼时,大脑支配肌肉的细胞处在兴奋状态,而大脑皮层管理思维的细胞却得到了休息,达到了舒缓脑力疲劳的目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均可提高神经细胞的反应性、灵活性,促使大脑的指挥功能稳定熟练,动作迅速准确。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中国化?所谓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工人运动、工会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特色并以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获得发展、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所掌握。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并精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强调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2]“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3]毛泽东的这些精辟论述,不仅深刻指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重要性,而且着重强调了在这一结合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任务,这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会把马克思主义工运原理同中国工运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建立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指明了方向。事实上,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以及开展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长期实践中,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中国化的伟大任务,而且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艰难地但又是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工会发展道路,在不断开创工会工作发展新局面的实践中,也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新境界,从而创造性地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被实践证明了是关于中国工会和其工作发展的正确理论指导,是中国工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思想武器。
综上所述,不动产测绘工作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性工作,它对于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不动产的登记和管理。因此,在实际开展不动产测绘工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绘技术,同时有效分析不动产测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测绘水平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最终促进我国测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始终是在总结经验教训中曲折发展
曲折发展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作为揭示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其产生、形成和发展更不会一帆风顺。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即是如此。纵观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其运行轨迹既有顺利时的辉煌,也有曲折时的暗淡,因而充满曲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在其发展中就曾受到过党的一次右倾和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和错误理论的严重影响,因此在一定时期中处于正确与错误交织的状态。在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初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发展同样也受到三次“左”倾错误指导思想和错误理论的严重影响,因而使其正常的发展道路出现时断时续状态,直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经过彻底的拨乱反正,我们党端正了指导思想,纠正了工运领域的“左”倾错误,才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发展走上了康庄大道。上述情况说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道路并非坦途,其原因一是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复杂社会条件下开展马克思主义工会运动本身就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必然要出现曲折,因此作为现实的理论反映,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发展也必然出现曲折;二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有一个逐步暴露和被人逐步认识的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出现认识上的失误和理论上的错误也十分可能;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会曾经受到“左”倾错误指导思想、特别是教条化思想的影响,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个别词句,照搬别国革命的经验,因而造成中国工会理论上的严重错误;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在结合中国工会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工运原理过程中,难免出现不正确现象,因而产生错误的理论认识。但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共产党毕竟是伟大的党,党领导的工会毕竟是真正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科学指导下,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产生的错误,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发展象一艘有着伟大舵手的航船,总能绕过处处暗礁险滩,到达胜利的彼岸。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曲折发展的规律告诉人们,要致力于推动这一理论的发展,就要看到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就要准备好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持之以恒地不懈奋斗,就要随时准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如此,才能将其不断推向新的高峰。
五、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发展要靠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会工作者的勤奋实践、探索、思考和开拓
科学理论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进行正确揭示的结果,理论的基础在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正是人本身。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会工作者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在革命、建设的洪流中,把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基本原理同中国工会运动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中国工会运动的伟大实践及其对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开展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并注意在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锤炼理论。因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工会工作者就总结创造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工作经验,比如组织自己阶级力量及团结农民和其他革命阶级的经验;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的经验;进行武装斗争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非武装斗争的经验;在敌占区进行隐蔽斗争和在革命根据地搞好生产、巩固政权、支援革命战争的经验等。在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初创时期,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工会和工人阶级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而艰苦奋斗,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并相应总结创造出接管、改造官僚资本企业,进行民主改革、生产改革的经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以及团结、教育、改造资产阶级的经验;积极参加各项政治运动的经验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又领导工会和工人阶级全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创造出工会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验;坚持党对工会领导与工会依法依规、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经验;坚持工会工作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经验;坚持工会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相统一的经验;坚持维护是工会基本职责同时要搞好维权服务、建立联系广泛、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经验;坚持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团结统一的经验;独立开展工会对外交往的经验;坚持以增强工会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为主线、全面深化工会改革、夯实工会基层基础的经验;以及坚持以理论创新带动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的经验等。对上述这些经验的总结提升,就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丰富内容。除此之外,这里还应着重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工会工作者,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初创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时代,都始终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中国工会走什么道路”这些工会运动实践中提出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不断进行艰辛探索、思考和开拓,因而形成了关于中国工会的性质、地位、作用、职能,工会与党、政府和企业行政的关系,工会与职工群众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工会建设与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观点,构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基础理论的科学体系,使之真正成为指导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开展工会运动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一部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和工会工作者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在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工会运动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奋斗史、思考史和创新史。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和工会工作者的艰辛探索和不断创新才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得以产生、发展并走向辉煌。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创造性地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仍然需要依靠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会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不断探索、思考和开拓,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会工作者应当肩负起的新的时代任务。
刘雁衡左右手执住箫管,手指不经意间已按到了一个试音的位置,向左右看了看:“得找个好地方,刘某尽心吹一曲,才不至于辱没了这箫。只是这地方……”
六、按照新的时代和任务的要求,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推向前进
按照新的时代和任务的要求,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推向前进,这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和工会工作者应当肩负起的伟大使命。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党所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它在前进道路上必然要不断遇到新情况,需要解决新问题,这就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同时科学理论本身要保持强大生命力,也就必须不断开拓创新。因此,只有按照新的时代和任务的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工运思想为指导,不断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推向前进,才能以工会理论创新带动工会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使工会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工会理论建设和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按照新的时代和任务的要求,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推向前进,就要加强对党的工运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对工会基础理论和工会工作重大现实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党的工运思想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根本指导。加强党的工运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一是要学好、学透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工运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对此作过许多重要论述,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作为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的核心,对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多次、系统的重要论述,更具鲜明的时代性,这既是对我国党的建设、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科学总结,又是全党、工人阶级和工会智慧的结晶,是党的工运思想的精华。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学习和研究党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文件、文献以及党关于工运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所体现和贯穿的党的工运思想,学习和研究党的工运思想发展史,以便了解和掌握党的工运思想的来龙去脉,弄清我们党、特别是党的领导人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际、同中国工运的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运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这既要学习创新精神,又要揭示发展规律。在把握重点的同时,还应注意要把学习和研究党的工运思想同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和研究党关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全部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此外,学习和研究党的工运思想,在内涵上,应重点把握党的工运思想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力求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党的工运思想体系。二是要加强对工会基础理论和工会工作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性质、地位、作用、职能及与党、行政和职工群众关系的研究,加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体系的研究等。在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方面,重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服务理论的研究,工会工作方针政策措施的研究,工会工作基本规律的研究,以及工会自身建设与改革的研究等。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变化的研究,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研究等。加强党的工运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工会基础理论与工会工作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的关系。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是相辅相成、辩证的统一。一方面,基础理论研究是应用理论研究的基石,基础理论研究搞不好,就不可能指导应用理论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应用理论研究又是基础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并发挥指导作用的中间环节,应用理论研究搞不好,就不可能发挥好基础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也不可能反过来促进和丰富基础理论研究,更不能使工会理论整体获得创新性发展。所以只有两种研究都重视、都发展才是正确的,任何割裂二者之间联系、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二是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不断地用创新性理论指导实践。因此,理论研究必须与应用研究相统一,即着眼于中国马克主义工会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工会工作实践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实际和发展,结合新科技革命、社会革命条件下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结合职工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科学回答关系工会工作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工会重点工作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撑,为工会全局性工作提供政策性指导。三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继承和变革的结果。理论研究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的探索性,最大价值就在于它的创新性。因此,既要继承已有的优秀理论成果,又要围绕工会工作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及时把带有普遍性的新鲜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加大理论的探索和创新力度,既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发展,又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运动的实践,使继承与创新在发展的基础上得到有机的统一。
注重工会理论建设,着力工会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和工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在开展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会始终注重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探索、研究和创新,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取得过重大的工会理论创新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进入新时代并不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会继承和发扬以往的重视工会理论建设和创新的优良传统,结合新的时代和任务,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继续推向前进,无疑对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中国工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不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2][3]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M]//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 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89.
[5]恩格斯.《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M]//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7.
A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into Marxist Trade Union Theory in China
DAI Wenxian
( 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 Beijing 100048 )
Abstract: Based on an approach of combining history and theory, this study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history, theoretical logic and law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rade union theory in China.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demonstrate that the Marxist trade union theory in China is the product of China's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lity, and it is a great achievemen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trade union theory and the sublim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t is developed in a tortuous way by summing up experience, whereas the key to its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diligent practice, exploration, thinking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rade union workers in Chin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and tasks, we need further to push forward China's Marxist theory.
Key words: Marxist trade union theory; history; logic of theor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46; D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75(2019)03-0020-08
*[收稿日期]2018-12-15
[作者简介]戴文宪(1954—),男,北京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教授,工会理论与工运史研究部部长,研究方向:工运史、劳动关系。
[责任编辑:补 拙]
标签:工会论文; 中国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理论论文; 工运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论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