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论文-聂思雨,孙晓庆,卞建民

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论文-聂思雨,孙晓庆,卞建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地下水位,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聂思雨,孙晓庆,卞建民[1](2017)在《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位空间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基于吉林西部大安市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利用转移矩阵计算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量.结合大安市地下水监测井数据及地统计学,得到地下水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异特性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位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变化呈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且人为因素对地下水位空间变化的影响比重增大;该区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剧烈的时空转换,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剧烈的地区均是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的区域,说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和地下水位空间分布存在正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7期)

闫佰忠,肖长来,乔雨,梁秀娟,危润初[2](2015)在《不同时间尺度吉林市地下水位混沌特性与空间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0-1测试方法是一种可直接作用于时间序列的二元混沌识别方法,该方法不需要相空间重构,是通过量化指标Kc是否接近于0或1来识别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通过对Chebyshev映射进行混沌检验,验证了其有效性。运用该方法对吉林市83眼监测井2001—2010年不同时间尺度(5、10、15和30 d)地下水埋深监测序列进行了混沌识别,并进行了混沌程度比较和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不同时间尺度地下水埋深序列均表现出混沌特性。同时,均方位移随时间的渐进增长率K的空间插值结果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即吉林市北部和南部为高值区,城区为相对低值区,并且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城区K值的相对低值区范围增大。研究表明,0-1混沌测试方法简单有效,并且具有反映数据序列混沌程度的特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姚荣江,杨劲松[3](2007)在《黄河叁角洲典型地区地下水位与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指示克立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黄河叁角洲地区存在的土壤盐渍障碍问题,以该地区典型地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和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的指示克立格法,对地下水埋深与0~40cm深度土壤盐分这两个指标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满足一定条件的概率分布图。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均不符合正态分布且存在特异值,但采用指示克立格方法可以获得较为稳健的变异函数;受结构性因素与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的指示半方差均表现为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单元指示克立格与多元指示克立格插值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的概率分布存在空间上的规律性与相似性。依据综合概率分布图对从农田到区域尺度上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的风险性和利用措施进行了评价。(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周绪,刘志辉,戴维,易莉[4](2006)在《干旱区地下水位降幅空间分布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IS和地理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对所取观测井地下水位降幅数据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结构符合球状模型,空间数据存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二价函数趋势;地下水位降幅由北向南呈环状递减,最深降幅达30m,绿洲群大部分居于20~30m降幅之间,为地下水开采密集区,大于10m降幅的面积约69300hm2。利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生成等值线图,可以更准确和直观地展示整个研究区的地下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可能发生退化的区域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期刊2006年03期)

邓志辉,杨竹转[5](2005)在《远震引起地下水位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机理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地震发生后的外围井点对其响应或被激发而形成的异常统称为地下水的震后效应(汪成民,2001)。通过分析大量变化各异的地下水震后效应记录,可从形态上将它们分为两类:快速的振荡变化和持续的单调变化;后一种类型视又可分为急速的阶跃变化和缓变。这叁种变化形态有时候是单个出现,有时候是组合出现。近几年来,不断出现一些井水位对上百公里外的地震持续单调变化响应的报道,水位(本文来源于《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05-06-01)

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0-1测试方法是一种可直接作用于时间序列的二元混沌识别方法,该方法不需要相空间重构,是通过量化指标Kc是否接近于0或1来识别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通过对Chebyshev映射进行混沌检验,验证了其有效性。运用该方法对吉林市83眼监测井2001—2010年不同时间尺度(5、10、15和30 d)地下水埋深监测序列进行了混沌识别,并进行了混沌程度比较和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不同时间尺度地下水埋深序列均表现出混沌特性。同时,均方位移随时间的渐进增长率K的空间插值结果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即吉林市北部和南部为高值区,城区为相对低值区,并且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城区K值的相对低值区范围增大。研究表明,0-1混沌测试方法简单有效,并且具有反映数据序列混沌程度的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聂思雨,孙晓庆,卞建民.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位空间分布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2].闫佰忠,肖长来,乔雨,梁秀娟,危润初.不同时间尺度吉林市地下水位混沌特性与空间分布[J].农业机械学报.2015

[3].姚荣江,杨劲松.黄河叁角洲典型地区地下水位与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指示克立格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

[4].周绪,刘志辉,戴维,易莉.干旱区地下水位降幅空间分布特性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6

[5].邓志辉,杨竹转.远震引起地下水位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机理初步探讨[C].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05

标签:;  ;  ;  ;  

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论文-聂思雨,孙晓庆,卞建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