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变构词论文_万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音变构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音变,变调,语义,原始,孟子,音义,汉语。

音变构词论文文献综述

万群[1](2016)在《“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详细考辨了"分"在上古的音义对应关系、词义滋生过程,并分析了其句法语义特征。发现并母去声的"分"有动作及其结果义,指"划分出来,使其经界、范围有定,归属有定",是由帮母平声表示"分割"的动作义的"分"变调且变声构词而来。名词"分"由并母去声的动词"分"词义构词而来,义为划分完成后的产出物。上古"分"能够带接受者宾语,不受双及物构式限制。"分+NP"存在同形异义的情况。东汉以后"分"的语义、语法特征发生了变化。(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16年03期)

余忠[2](2016)在《论“参”的音变构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参"有6个常见读音,从现代汉语角度看,它们是多音多义关系,而从历史发展来看,它们则是由音变构词而形成的原始词与滋生词,其中"参_1"是原始词,"参_2"至"参_4"都是原始词经过音变构词而形成的滋生词,"参_5"、"参_6"则是在"参_4"的基础上产生的滋生词。(本文来源于《中文学术前沿》期刊2016年01期)

张忠堂,秦敏[3](2016)在《论汉语史上“学”“校”的音变构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话里,"学"没有异读,而"校"是多音多义字。历代音义文献表明,"学""校"在汉语史上均发生过音变构词,其中"学"属于变调构词,"校"属于变声构词。根据语音、意义和字形的历时变化,可以把它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学"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的音义形变化较大;另一类以"校"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的音义形基本没变。理清汉语史上这些音变构词的演变脉络,既可以解释现代汉语多音多义字的成因,也有助于现代汉字规范化和语文辞书的编撰和修订。(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赵团员[4](2015)在《“否”的音变构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否"有叁音叁义。"否"从表示"不然",滋生到"恶",为变韵构词。"否"表示"闭塞不通",则是"鄙"的滋生词,为变声构词。这两条音变构词都在上古汉语中产生。(本文来源于《殷都学刊》期刊2015年04期)

谢维维[5](2015)在《论元结构视角下的上古汉语状态类音变构词》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古汉语借助语音屈折所表示的完成体范畴有两种发展路径:一是侧重描述动作行为或变化完成后形成的状态,以清浊交替为主要构形手段,如"折章入/折禅入";一是侧重指称动作行为或变化完成后产生的结果即新出现的事物,以变读去声为主要形态标记,如"过见平/过见去"。两者的语法形式和发展路径各异,我们将前者称为"状态"类音变构词。从论元结构看,该类构词中,派生词变读浊辅音,指派主事格。其语音、语义、句法叁个层面的配合关系为:源词在语义层面指派施事格、受事格,分别实现为句法层面的主语、宾语,语音层面为清辅音、无标记;派生词在语义层面指派主事格,实现为句法层面的主语,语音层面变读浊辅音,有标记。(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张忠堂[6](2014)在《从音变构词到多音多义字——以“中”、“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多音多义字往往与古代汉语音变构词有关,"中"、"间"就是典型的个案。从共时角度看,它们属于多音多义字;以历时眼光看,它们是上古汉语音变构词的遗迹;从字形变化看,它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中"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字形基本没变,另一类以"间"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字形变化较大。厘清这些多音多义字音义形的演变脉络,有助于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也有益于语文辞书的编撰和修订。《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中小型规范辞书可以根据共时语言事实标注多音多义字的读音、释义和字形,《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大型专业辞书必须坚持音义契合的时代性原则标注多音多义字的读音、释义和字形。(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谢维维[7](2012)在《汉语音变构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音变构词的研究经历了从纯粹语义的考辨到语义考辨兼及语法意义的探索再到重点关注形态考察的发展过程。传统研究注重辨析异读词的音义关联,初步有了“动静”、“施受”之类的概念。至近代有了语法概念之后,又明确了“内动/外动”、“自动/他动”“主动*被动”、“使动*意动”等构词类型,语义上的“内向/外向”、“尊卑上下”等也得到了关注,而“可控与否”、“行为状态”等也逐渐成为新的观察视角。学者们或侧重于语义层面、或着眼于句法功能,或试图将二者结合,对音变构词现象作出了描写和分类,在音变构词类型的归纳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对于同样的异读现象,人们往往分析角度不同,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如“含”有平、去二音,平声表示“衔也”;去声表示哄物(珠玉之属)实死者之口,引申为实死者口之物(字或作“珍”、“哈”)。“含”是生者的动作,逝者不能发出“含”的动作,是他人使之含。所晓对二者区别的描写和归类就分别有过“有生/无生”、“尊/卑”(逝者为尊,死者为大)、“主动/被动”、“自动/使动”等几种解释。能否对不同的分析结论做出相对统一的关照,从而得出更具概括力的归纳,更简明地总结出音变构词一致的规则或规律来,本文做了一些尝试。在语料的选择上,我们仍然是哄《经典释文》为主,因为其中异读村料丰富,是记录历史上音变构词语料的集大成者;同时辅之哄《慧琳音义》,因为其中不乏异读现象,且口语特徵较弦,又处于形态的衰微时期。在探求音变构词的类型、语音形式与深层的“句法一语义”层面的对应关系以及解释语音形式的标记功能等诸多问题上,后者可队为前者提供佐证。二者结合,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观察音变构词产生、发展和衰微的历时擅变。我们在对前人研究过程的梳理中慢慢意识到,仅仅从词汇意义或语法功能上来观察,很难得出合乎汉语音变构词整体面貌的结论。因此我们尝试选择新的观察角度,即运用了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题元理论对汉语音变构词材料作了尝试性的分析和探讨。徐烈炯、沈阳(1998)指出,题元是句法和语义的接口(interface)成分;题元研究是句法成分分析的扩展,也是语义成分分析的抽象。将其应用于音变构词研究之中,能够帮助我们将语音形式和深层的句法一语义联系起来,更加便于从形态上考察音变构词现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取语音、句法、语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现代句法学、语义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上古汉语语音、形态以及二者之问关联的公认度比较高的成果进行校验和重新解释。将形态研究与句法、语义研究紧密结合,从论元整合的角度认识音变构词,考察了语音、句法、语义叁个层面的配合关系,揭示出相对简约的语音手段在标记相对复杂的语法意义时的内部一致性,初步建构起题元理论观照下的上古汉语形态体系。具体研究过程和初步结论如下:首先,我们依据上古汉语动词配价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确定了题元角色。并将音变构词材料从“句法一语义”层面分为11类,即:“致使”类、“意使”类、“方向”类、“被动”类、“承受”类、“对象”类、“源点/目标”类、“工具”类、“度量”类、“动/名转指”类、“状态”类。其次,分别对这11类音变构词材料的源词和派生词的论元结构作了对比分析,屋清了每一类音变构词中语音、句法、语义叁个层面的配合关系。第叁,通过队上研究,我们揭示出了纷繁复杂的音变构词现象在深层的句法一语义层面上的实质,即论元整合。主要有叁个类型:论元增容、论元消减、题元角色的所指发生转换。由此,我们对上古汉语形态研究提出了新的解释框架:源词由非去声或清辅音变读去声或浊辅音产生的派生词,或指派论元、或消减论元或导致题元角色的所指发生转换。从分布上来看,去声多以标记指派或凸显论元的情况为常,浊辅音多以标记消减论元的情况为常。进而解释了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相关问题,揭示了去声在一系列纷繁复杂甚至看似相互矛盾的音变构词现象中所标记的句法、语义功能的严整的一致性。此外,文中还讨论了两个相关的专题:1.提出了“转指构词”一说,从语义角度归纳出“动/名”、“名/动”两类转指构词的类型,整理出上古汉语转指构词词表,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中的转指比例队及两类转指数量上的不对称现象进行了简要阐释;并将词汇研究中“从隐含到呈现”的规则应用于音变构词研究,讨论了两种“隐含”、“呈现”的异同之处;从本质上讲,动、名互转的构词模式应是“隐含一呈现一转指”。2.结合语音、词汇、语义的互动发展分析了音变构词的消亡原因,并从词语的历时演变与更替、单音词复音化趋势的影响以及新兴的语法结构和语法手段的产生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其代偿机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10-01)

杜季芳[8](2010)在《论宋贾昌朝古汉语音变构词研究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音变构词是古汉语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语言现象,在汉语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汇聚了相当丰富的音变构词破读资料,但失之散乱。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首次有意识地对《释文》所录存的音变构词破读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其卷六字音"叁辨"专门对古汉语中的210组音变构词做了细致的分类和辨析,基本反映了古汉语单字音变构词的整体面貌,为后来学者对该门类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临沂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孙洪伟[9](2009)在《从《经典释文》看“见”字见母音变匣母的构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经典释文》中"见"字的注音情况以及《左传》中所有"见"字的注音情况,认为见母义为"会见、见面"的原始词"见"滋生出匣母义为"拜见"的新词"见"是曾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本文来源于《古汉语研究》期刊2009年04期)

李爱国[10](2009)在《《孟子音义》中显示音变构词的直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音义》是宋代孙奭撰写的一部音义体专着,全书共有词条1199条,是孙奭在唐陆善经、丁公着、张镒叁家注的基础上兼加己注而成,其音释方式主要有直音、如字、反切叁种,其中直音有631条,涉及音变构词的有275条,分析其类目,对于理解音注的实际内容,对于分析音注的音系特点,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咸宁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音变构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参"有6个常见读音,从现代汉语角度看,它们是多音多义关系,而从历史发展来看,它们则是由音变构词而形成的原始词与滋生词,其中"参_1"是原始词,"参_2"至"参_4"都是原始词经过音变构词而形成的滋生词,"参_5"、"参_6"则是在"参_4"的基础上产生的滋生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音变构词论文参考文献

[1].万群.“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J].长江学术.2016

[2].余忠.论“参”的音变构词[J].中文学术前沿.2016

[3].张忠堂,秦敏.论汉语史上“学”“校”的音变构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4].赵团员.“否”的音变构词研究[J].殷都学刊.2015

[5].谢维维.论元结构视角下的上古汉语状态类音变构词[J].语言科学.2015

[6].张忠堂.从音变构词到多音多义字——以“中”、“间”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7].谢维维.汉语音变构词研究[D].浙江大学.2012

[8].杜季芳.论宋贾昌朝古汉语音变构词研究的贡献[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

[9].孙洪伟.从《经典释文》看“见”字见母音变匣母的构词[J].古汉语研究.2009

[10].李爱国.《孟子音义》中显示音变构词的直音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9

论文知识图

印尼语“派生词的重迭式”的构词方式印尼语完全重迭的构词方式2)变音重迭:重...印尼语部分重迭的构词方式印尼语的复杂...3子尾一变音+子尾一变音区划图地理...3子尾一变音+子尾一变音区划图地理...中国境内孟-高棉语“茶”语音形分布

标签:;  ;  ;  ;  ;  ;  ;  

音变构词论文_万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