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哲:我国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

孔凡哲:我国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

摘 要:新中国70年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即1949-1977年,民族教育政策在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变化中起步(中途停滞)期;1978-1995年,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恢复和初步形成期;1996-2009年,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框架下发展(建立和完善期);2010年至今,民族职业教育政策被纳入国家发展大战略之中(快速发展期)。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每个时期的演进主线是体制政策、教师政策、经费政策、质量政策。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70年的发展,紧扣时代脉搏,聚焦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治理,体现出接地气、涉及面广、涉农扶贫、特色发展、“多头管”和谐运行等特点。在新时代,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其政策框架被纳入国家战略,形成多方关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的机制;政策制定凸现整体设计、多部门协作而协同增效;政策运行正从“管理”下移至“治理”,保民生、促发展、提品质。

关键词:新中国;民族职业教育;教育政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与祖国同步成长(以下将“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简称为“民族职业教育”),为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发展做出独特贡献。1949-2019年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民族职业教育的政策,有力推动了我国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回顾新中国70年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开展政策的量化分析与质性研究,展望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有助于实现民族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新时代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校方安排学生们到社会上勤工俭学的时候,考虑到学校的声誉,将其中操行水准差的学生留下来,在学校烧大茶炉,打扫卫生。

一、研究设计

现有的政策研究大多集中于逻辑分析[1-4],其结论仅仅停留在定性阶段,无法全面客观地分析包括政策实施等在内的政策全貌。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分析软件NVIVO为文本分析工具,探讨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背景,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以及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走向。研究同时采用加里·D.利贝卡普提出的政策量化研究思路、沿用彭纪生的政策效力量化标准[5],将民族教育政策的政策效力从高到低分为五个等级: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律;4-国务院颁布的条例;3-国务院颁布的暂行条例、规划,各部委的条例、规定、规范;2-各部委的意见、办法、暂行规定、规划、方案;1-通知、公告、会议纪要等。研究从质性分析与量化研究两个视角开展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二、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量化分析

(一)民族职业教育文件发布单位的效力等级。

按照研究设计,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文件效力等级为一级(最高级);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文件效力等级为一级;2010年颁布的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效力等级为一级。

从表1中发现,1978年之前,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效力等级最高级为二级,其发展是随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而摇摆;1978-1995年侧重于如何在民族区域自治基础上完善民族职业教育;而1996-2009年则侧重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下发展民族职业教育;2010年至今,民族职业教育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发展的一部分。

表1民族职业教育文件发布单位效力等级的NVIVO分析

节点、年代效力等级1级效力等级2级效力等级3级效力等级4级效力等级5级来源参考点来源参考点来源参考点来源参考点来源参考点1978年以前1122111978-198022551981-198322441984-19861122221987-19891122881990-19922222441993-199511111996-19981111111999-200111112002-200433112005-2007111133222008-20091111112010-201333442014-20164433222017至今1111

(二)关于民族职业教育发布文件的单位情况分析。

从发布文件的单位统计(如表2)发现,2010年以前政策发布单位多为国务院和教育部,说明民族职业教育工作多涉及国务院(政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系值得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一个教育问题。而2010年至今,发布文件的单位涉及国家方方面面的主管部门,如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林业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显示出国家全方位、多角度支持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态势。

表2关于发布文件单位情况的NVIVO分析

节点、年代民委单独发文民委和其他单位联合发文其他单位单独发文其他单位联合发文来源参考点来源参考点来源参考点来源参考点1978年以前3政务院2份,教育部1份1978-19803国家民委、教委和卫生部3政务院1份教育部2份1中共中央、国务院1981-19832国家民委、教委、卫生部、劳动人事部2教育部1份国务院1份2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宣传部1984-19864人民代表大会1份教育部2份劳动人事部1份1国家教委、国家计委1987-19892国家民委、教委、中共中央统战部、人事部5国家教委5份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教委、财政部1990-19925国务院2份国家教委3份1国家教委、国家民委1993-19951国家教委1份1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1996-19983国务院1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份国家教委1份1999-2001111国务院1份2002-20044国务院3份教育部1份2005-20072国家民委、教育部5国务院2份教育部3份2008-20102国务院1份教育部1份2010-20134国务院2份财政部1份教育部1份3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林业部等2014-2016117国务院4份教育部3份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2017至今2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三)民族职业教育政策中涉及的职业教育层级。

如表3所示,2005年之前,我国民族职业教育侧重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2014年开始,我国民族职业教育开始聚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1995年之前,民族职业教育侧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多以中专、技工学校、西藏班为主;而到2005年以后,民族职业教育侧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多以民族地区中职、贫困地区中职、农村地区中职为主。

表3民主职业教育政策中侧重发展等级的NVIVO分析

节点、年代侧重发展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侧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侧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来源参考点来源参考点参考点举例来源参考点1978年以前111978-19801144中专、中等师范1981-198311民族班、边疆班1984-198633中专、技工学校1987-19892266西藏班、技工学校1990-19925511技工学校、西藏班1993-199522内地中专西藏班1996-1998111999-2001112002-20041111高校预科班2005-200755民族地区中职、贫困地区中职、农村中职2008-200922农村中职2010-201377内地中职、农村中职、民族地区中职2014-201655贫困地区中职、民族地区中职222017至今11民族地区中职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1978年邓小平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论述时间节点、1996年颁布的效力等级为一级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10年颁布的效力等级为一级的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两个文件时间节点为分界点,来划分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时间段,即1978年之前、1978-1995年、1996-2009年、2010年至今,这样既可以相对清晰地反映民族职业教育政策与外部的关系,又可以体现民族教育政策自身的发展规律。

三、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特征分析

职业教育是一个跨界的教育,它跨越了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职业与教育的疆界。职业教育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更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6]。民族职业教育与普通职业教育一样,也是跨界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少数民族教育。同时,职业教育也已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在民族职业教育体系中,包含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民族职业教育体系。民族职业教育也是各社会主体实现其社会使命的平台,是乡村振兴的平台,是农村劳动力培养以及劳动力转移的平台,也是国家实施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平台[7]。

4.民族职业教育是民族地区多快好省地办教育的最好方式之一。

(一)1949-1977年在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变化中起步(中途停滞)的民族职业教育。

1949-1977年,国家没有出台完全针对民族职业教育的专门文件,仅仅涉及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决定、1951年培养少数民族师资试行方案、1952年政务院关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指示、1953年关于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使用范围指示四个相关文件,这四个文件仅仅包含了体制政策、教师政策、经费政策三个要素,缺少质量政策要素。尽管如此,这仍是民族职业教育的起步。

从上述政策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民族职业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框架内,教师发展和经费划拨主要以国家为主,人才培养为当地发展服务。

根据以上均值方程的残差平方序列偏相关函数(表3),ARCH-LM检验滞后期选择10期。根据以上ARCH-LM检验结果,F统计量和卡方统计量的伴随概率均小于0.05,因此ARCH-LM检验表明收益率序列存在ARCH效应,也就是存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特性。[4]

(二)1978-1995年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恢复和初步形成。

这个时期的政策文本体现了对民族地区现状的一些认识,即民族地区是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在地理位置上有多个少数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少数民族的人才培养也逐步走向正轨。但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经济落后,导致一些比较严重的后果,如文化水平低下、科技水平低下。从而,政策文本明确“民族职业教育要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提供有利帮助”,具体情况如下。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教育被否定、废除,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1.民族职业教育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成千上万初中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980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应采取特殊措施,扶持和建立适合少数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其中,“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上发病率高,残疾和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高血压患者基底节颅内出血可发生在短时间内,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造成脑缺血缺氧,产生严重神经损害,需及时手术治疗,尽早清除血肿[1]。本研究分析了微创穿刺引流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报告如下。

198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在云南视察工作时的讲话、1988年《关于改革和发展西藏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都认为,这个时段“各级各类学校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面向本地区经济建设,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

2.民族职业教育要为民族地区发展构建灵活的办学模式。

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办成农科教融合的平台”。

依据美国心脏协会给出的15段分段法实施评估,闭塞即为达到100%狭窄程度;重度狭窄即为处于75至100%之间的狭窄程度;中度狭窄即为处于50至75%之间的狭窄程度;轻度狭窄即为低于50%的狭窄程度;无狭窄即为不存在狭窄程度。

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提出:“在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要继续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

1988年李铁映视察新疆青海甘肃时的讲话中指出,“……民族地区的学校要办成当地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和技术中心”。

198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的通知》指出,“民族职业教育要办成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

1992年国家教委、民族教育司《关于印发全国民族教育发展与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从教育层次、学制、招生、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建构民族职业教育相对灵活的办学模式。

一个完整的教育政策包含四种要素[8],即政策体系中的前提要素(即体制政策),政策体系中的条件性要素(即教师政策)、教育体系中的保障性要素(即经费政策)、教育体系中的目的性或结果性要素(即质量政策),这是教育政策质性分析的清晰框架,本研究采用这个框架。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100%,无复发,且在4周、8周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天及1周差异并不明显。对照组中有17例治愈,14例有效,3例血肿复发。两组8周时血肿完全吸收时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此外,8周后颅脑CT检查残留血肿吸收情况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98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批《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3.民族职业教育为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教育提供广阔平台。

为强化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她身先士卒深入农村、社区、市场、学校、景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她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与学校、村委结对帮扶,把关爱送到留守儿童的心坎上……

(三)1996-2009年纳入国家职业教育政策规划下的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建立和完善期)。

这个时期,国家的主导思想是要培养与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人力资源大国的优势。而民族地区的教育落后于内地,在扫盲教育初步完成后,民族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劳动力人口的素质,培养劳动力的职业能力。这个时期国家发展职业教育主要采用四种手段。

1.集中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发展中等职业学校。

1998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在民族地区兴办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2000年国家民委、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增加民族地区中专的招生人数”。

2005年,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突出民族及区域特色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承担起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为建设新农村两大历史性任务”。

2.民族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交融、交叉的教育。

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究,要求不仅可以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短期目标,促进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升,发展当地特色旅游。还要能够通过多种措施,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适度发掘民族村寨旅游潜力,使子孙后代也能分享民族村寨旅游的成果。

3.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为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服务。

与局部最优得分算法不同,局部最优矩阵算法是将地图矩阵看着一个整体,寻找到适合的阵型,而不是按具体评分标准进行判断。目前找到的已知的几种最佳合并阵型,将其作为地图的初始权重矩阵,对数字也设置权重,将两者在对应位置的乘积之和作为评判标准,如果在此方向合并后结果评判最优,下一步则向该方向移动。

2000年国家民委、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民族地区的综合性立体网络”。

犬是本病主要的自然宿主,其他犬科动物也可感染,各种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犬都有易感性,但幼犬的易感性最高。成年犬一般只出现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常不可见临床症状。本病主要由直接或间接感染,感染犬和康复带毒犬是传染源。病犬从尿液粪便和呕吐物中排毒,而康复犬可能从粪尿中长期排毒,污染饮水,饲料,垫草,食具和周围环境,一般认为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通过对60例感染犬细小病毒的犬进行详细的统计,发现犬细小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品种性别以及免疫情况有着密切关系。

4.文件中提倡建立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体系。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6年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意见》都提到“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由此可见,石黑一雄采用了误会式悬念、映衬式悬念和豹尾式悬念来描写该小说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多维性和趣味性,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在一定社会语境里的情绪、心态和思维演绎,显示出其悬念设置的精妙性和悬念结局的认知冲击力,使读者产生了一睹为快的阅读兴奋因子和好奇驱动力。

(四)2010年至今在国家大战略观下的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快速发展期)。

在本阶段,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转向人力资源大国,此阶段的职业教育政策制定凸现出了三个特点。

1.以新农村建设为总体目标加快发展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

农村基层的统计工作必须要有严格的工作流程,按照相关规定编制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计局和农业局规定,对农村统计报表内容进行规范,真正做到规范化操作,才能切实保障农村统计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通知》均明确:“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精准扶贫目标下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

小儿佩戴香囊或将其置于衣兜、枕边,对于流感、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能。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都明示:“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

3.建立了多部门协同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机制。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2016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也明确“要建立各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

四、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效果的量化分析

(一)民族职业教育政策中的体制政策分析。

表4民族职业教育体制政策趋势

1949-1977年1978-1995年1996-2009年2010年至今民族职业教育政策起步(中途停滞)期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恢复和初步形成期国家职业教育政策规划下的体制政策(建立和完善期)国家大战略观下的体制政策(快速发展期)224619

从表4可见,1949-1977年间,由于思想意识的矛盾,民族职业教育起步(中途停滞);而1978-1995年间,国家理清了社会基本矛盾,关于民族职业教育及其规范的体制文件呈现爆发式增长。1996-2009年间,国家职业教育体系逐步规范、日趋完善,民族职业教育被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民族职业教育的体制文件虽较少,但关于国家职业教育体制的文件迅速增加,而国家职业教育体制的文件可被民族职业教育直接采用。2010年至今,经过40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基本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个时段,国家多部门参与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形成了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

(二)民族职业教育政策中的教师政策分析.

表5民族职业教育教师政策趋势

1949-1977年1978-1995年1996-2009年2010年至今民族职业教育政策起步(中途停滞)期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恢复和初步形成期国家职业教育政策规划下的体制政策(建立和完善期)国家大战略观下的体制政策(快速发展期)1824

在教师政策中,恢复和初步形成期(1978-1995年间)中的教师政策多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为方针,调整教师的关系,协调教师资源。而建立和完善期(1996-2009年间)和快速发展期(2010年至今),民族职业教育的教师政策多融在国家教育政策中,而没有针对民族职业教育教师的特别政策。

(三)民族职业教育中的经费政策分析。

图1民族职业教育经费政策趋势

1978-1995年间,在恢复和初步形成期,民族职业教育经费政策初步规划了经费划拨、使用问题,并确立逐步提高民族职业教育经费的思路。在建立和完善期(1996-2009年间),更明确了民族职业教育经费的划拨、使用要为民族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的精神。而在国家大的战略观影响下的民族职业教育经费政策更凸现精准思想,“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范围、完善职业教育的资助政策”。

(四)民族职业教育中的质量政策分析。

图2民族职业教育质量政策趋势

在不同时期,民族职业教育的质量政策,都十分注重少数民族学生招生与就业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精神,课程与教学管理等都具有民族地方特点,同时加强涉农专业的建设。而到了国家大战略观的时期(2010年至今),由于影响到民族职业教育的思想和主体更多,其管理方式更加灵活而富有弹性,其职业教育的现场感更强,更贴近其服务的主体——农村与少数民族。

(五)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紧扣时代脉搏,重心下移至保民生、促品质.

1980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此时及随后的职业教育,在聚焦农村职业教育的同时,提出“要扫除少数民族劳动力人口中的文盲,农科技术得以推广、对口援建项目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通过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以推动中国工业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2004年开启西部大开发战略;2013年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2015年提出“精准扶贫”战略;2017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通过对口援建与自我发展的方式促使农村劳动力就业、通过多种手段的扶贫方式(其中也包括职业教育的扶贫)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就业”。通过职业教育,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及其子女享有良好的就业机会,实现教育公平公正。通过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企业的“出海行动”[7]结合,培养大量的对外企业服务人才。

2002年台湾淡江大学的Liu提出了一种用于模具抛光的柔顺工具架,它是利用线性弹簧增强设备的柔顺度,即改变接触柔度,以减小模具的表面粗糙度,如图4所示[5]。2007年湖南大学的王平研究了一种利用弹簧产生变形以防止抛光工具与模具表面接触力突变的单自由度自调末端执行器[6]。目前,RAD公司已开发出弹簧式柔顺末端操作器产品,可实现轴向的柔顺控制,如图5所示。

五、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未来趋势展望

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变迁是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为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70年的发展,虽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具体内容有诸多差异,但其目标定位始终聚焦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适合人才,体现出紧扣时代脉搏、聚焦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接地气、涉及面广、涉农扶贫、特色发展、多头管和谐运行的特点。

在新时代,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未来发展将会凸现三个趋势。

(一)民族职业教育接地气、涉及面广,涉农扶贫,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农村民族职业教育是接地气的教育,与广大少数民族农民相联系。因此,民族职业教育的方式和手段非常灵活,涉及生产培训教育、农科技术培训、成人教育、语言和文化教育等,其教育方式方法既有正规的课堂教育,也有心口相传的非正规教育。

通过民族职业教育的实践,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构建起联通互助相容的教育形式,使两种不同的教育在同一个场域(如学校)中融合,或不同的场域(如学校与农村、企业)融合。这种融合将为未来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二)民族职业教育已经从一个局限的教育体系发展成疆域广阔的教育体系,与社会改革同生并进。

早期的民族职业教育专注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脱贫、扫盲、生产力提升,其范围仅局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和学校,发展到现在,其疆域拓展到职业教育所涵盖的几乎所有的企业、职业以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国家安全领域、外企与教育机构、民族文化传承领域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不断跨界的教育,通过跨界,它也与不同的领域进行融合,形成一个个充满活力和面向未来的发展主体,它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6]。没有哪一种教育像民族职业教育那样可以承担如此之多的社会责任,实现如此之多的社会功能,中国改革的方向在哪里,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紧紧跟随,协作并生。

(三)民族职业教育被纳入国家战略,形成多方关注、齐抓共管的特点,管理运行趋向和谐、多部门协作而协同增效。

我党的民族教育指导方针,也是我党对少数民族的一贯态度,就是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共同发展。民族职业教育虽然涉及的主管部门是国家民委、教育部,但每个部门出台的文件既不相互冲突,也未产生政策空白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各部门对少数民族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管理模式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管理部门加入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中,其参与模式呈现出多部门协调、多方关注、齐抓共管的特点,而管理运行趋向和谐,多部门协作而协同增效。

参考文献:

[1] 谢德新,邱佳.回顾与研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与趋势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

[2] 汤婷婷,谢德新.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政策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3).

[3] 李祥,刘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政策四十年:历程回顾与趋势展望[J].终生教育研究,2018(3).

[4] 祁占勇,王锦雁.改革开放40年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与展望[J].青海民族研究,2018(3).

[5] 彭纪生,仲为国,孙文祥.政策测量、政策协同演变与经济绩效:基于创新政策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9).

[6] 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7] 刘杨,李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J].当代职业教育,2017(5).

[8] 康翠萍.一种分析范式:中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6.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19)06-0078-07

收稿日期:2019-07-10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提升民族地区理科学业水平的理论与实践”(CSP19006)。

作者简介:孔凡哲,男,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民族教育。王尹芬,女,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 彭建军)

标签:;  ;  ;  ;  ;  ;  ;  ;  

孔凡哲:我国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