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论文和设计-罗南昌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本体和位于变速器本体一侧的散热箱,所述变速器本体上设有变速器油进口和变速器油出口,所述散热箱内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且进油管远离冷却管的一端贯穿散热箱的顶部并与变速器油进口相连接,出油管远离冷却管的一端贯穿散热箱的顶部并与变速器油出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通过散热箱、循环泵、冷却箱以及导热片等结构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变速器内的变速器油的降温冷却效果,避免变速器油因高温导致变质而影响变速器的正常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本体(1)和位于变速器本体(1)一侧的散热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本体(1)上设有变速器油进口(4)和变速器油出口(5),所述散热箱(2)内设有散热腔(3),所述散热腔(3)内设有冷却管(6),所述冷却管(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油管(7)和出油管(8),且进油管(7)远离冷却管(6)的一端贯穿散热箱(2)的顶部并与变速器油进口(4)相连接,出油管(8)远离冷却管(6)的一端贯穿散热箱(2)的顶部并与变速器油出口(5)相连接,所述散热箱(2)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冷却液进口(10)和冷却液出口(9),所述散热箱(2)的一侧设有与冷却液进口(10)、冷却液出口(9)相连接的冷却机构,且散热腔(3)的内部等间距设有多个对冷却管(6)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本体(1)和位于变速器本体(1)一侧的散热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本体(1)上设有变速器油进口(4)和变速器油出口(5),所述散热箱(2)内设有散热腔(3),所述散热腔(3)内设有冷却管(6),所述冷却管(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油管(7)和出油管(8),且进油管(7)远离冷却管(6)的一端贯穿散热箱(2)的顶部并与变速器油进口(4)相连接,出油管(8)远离冷却管(6)的一端贯穿散热箱(2)的顶部并与变速器油出口(5)相连接,所述散热箱(2)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冷却液进口(10)和冷却液出口(9),所述散热箱(2)的一侧设有与冷却液进口(10)、冷却液出口(9)相连接的冷却机构,且散热腔(3)的内部等间距设有多个对冷却管(6)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2)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对进油管(7)和出油管(8)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圈(17),所述散热箱(2)的两侧分别设有对冷却液进口(10)和冷却液出口(9)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圈(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17)以及第二密封圈(18)均为橡胶O型防水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散热箱(2)一侧的冷却箱(11),所述冷却箱(11)的两侧均设有进液管(14)和出液管(13),所述进液管(14)远离冷却箱(11)的一端与冷却液进口(10)相连接,所述出液管(13)远离冷却箱(11)的一端与冷却液出口(9)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12),且循环泵(12)与出液管(1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冷却管(6)侧壁上的导热片(15),所述导热片(15)的上下侧壁分别与散热腔(3)的上下内壁相抵,所述导热片(15)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6)。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是一种机械、电子、液压控制一体化的复杂产品,它通过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相连接,在重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自动变速器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液力变矩器依靠自动变速器油来传递动力,自动变速器内的离合器、控制器等零部件也依靠变速器油驱动。

故在自动变速器工作过程中,变速器油会产生高温,如果不进行有效冷却,温度非常高的变速器油就会导致变质,油气从通气孔中喷出、离合器或制动器摩擦片烧损等多种故障,最终导致离合器无法正常使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降温散热系统的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本体和位于变速器本体一侧的散热箱,所述变速器本体上设有变速器油进口和变速器油出口,所述散热箱内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且进油管远离冷却管的一端贯穿散热箱的顶部并与变速器油进口相连接,出油管远离冷却管的一端贯穿散热箱的顶部并与变速器油出口相连接,所述散热箱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散热箱的一侧设有与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相连接的冷却机构,且散热腔的内部等间距设有多个对冷却管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

优选地,所述散热箱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对进油管和出油管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所述散热箱的两侧分别设有对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均为橡胶O型防水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散热箱一侧的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两侧均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冷却箱的一端与冷却液进口相连接,所述出液管远离冷却箱的一端与冷却液出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且循环泵与出液管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冷却管侧壁上的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上下侧壁分别与散热腔的上下内壁相抵,所述导热片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变速器油的进油管、出油管与设置在冷却箱内的冷却管相连接,变速器油流入装有冷却液的冷却腔内进行冷却,同时冷却液能够循环流动,不断地将冷却管内变速器油的热量带出,有效起到降温散热作用;

2、同时在冷却箱内设置多个导热片,导热片上开设多个通孔,导热片有助于将冷却管上的热量传递至冷却液中,并且冷却液流经通孔,进一步将导热片上的导出热量带走,从而提高了变速器油的降温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的散热箱处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的导热片处的正面示意图。

图中:1变速器本体、2散热箱、3散热腔、4变速器油进口、5变速器油出口、6冷却管、7进油管、8出油管、9冷却液出口、10冷却液进口、11冷却箱、12循环泵、13出液管、14进液管、15导热片、16通孔、17第一密封圈、18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本体1和位于变速器本体1一侧的散热箱2,变速器本体1上设有变速器油进口4和变速器油出口5,散热箱2内设有散热腔3,散热腔3内设有冷却管6,冷却管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油管7和出油管8,且进油管7远离冷却管6的一端贯穿散热箱2的顶部并与变速器油进口4相连接,出油管8远离冷却管6的一端贯穿散热箱2的顶部并与变速器油出口5相连接,冷却管6置于具有降温散热功能的散热箱2内,从而对流动过的变速器油进行降温散热。

散热箱2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冷却液进口10和冷却液出口9,散热箱2的一侧设有与冷却液进口10、冷却液出口9相连接的冷却机构,具体的,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散热箱2一侧的冷却箱11,冷却箱11的两侧均设有进液管14和出液管13,进液管14远离冷却箱11的一端与冷却液进口10相连接,出液管13远离冷却箱11的一端与冷却液出口9相连接,冷却箱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12,且循环泵12与出液管13相连接,通过冷却箱11、进液管14、循环泵12、出液管13等结构的配合使用,将冷却液循环且源源不断地向散热箱2内输送,对散热箱2内的冷却管6进行降温。

其中,散热箱2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对进油管7和出油管8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圈17,散热箱2的两侧分别设有对冷却液进口10和冷却液出口9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圈18,第一密封圈17以及第二密封圈18均为橡胶O型防水密封圈,散热箱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橡胶O型防水密封圈相配合卡接的环形槽,橡胶O型防水密封圈与环形槽相套设连接,设置第一密封圈17、第二密封圈18分别有助于提高进油管7、出油管8以及冷却液进口10、冷却液出口9与散热箱2之间的密封性。

且散热腔3的内部等间距设有多个对冷却管6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冷却管6侧壁上的导热片15,导热片15的上下侧壁分别与散热腔3的上下内壁相抵,导热片15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6,导热片15与冷却管6内壁相接触,导热片15本身就能够将冷却管6上的温度带入冷却液中,同时导热片15上开设多个通孔,有助于冷却液的流通,进一步将导热片15上导出的热量通过冷却液的流动带走,提高了对冷却管6的降温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将与变速器本体1上的变速器油进口4、变速器油出口5相连接的进油管7、出油管8分别与散热箱2内的冷却管6相连接,再通过冷却箱11、进液管14、出液管13以及循环泵12的配合使用,实现散热腔3内始终循环有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对冷却管6内流动的变速器油进行冷却散热处理,此外在散热腔3内设置多个导热片15,导热片15的内壁与冷却管6的外壁相抵,能够将冷却管6的热量带出,同时导热片15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通孔16,有助于冷却液贯穿流动,从而进一步通过导热片15将冷却管6上的热量随冷却液的流动带出散热箱2外,提高了变速器油的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7221.X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539998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F16H 57/04

专利分类号:F16H57/04;F16H57/029

范畴分类:27D;32B;

申请人: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软件大道89号福州软件园F区4号楼13层东侧

发明人:罗南昌;周荣斌

第一发明人:罗南昌

当前权利人: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明通

代理机构:35226

代理机构编号: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用于重型新能源汽车的自动变速器论文和设计-罗南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