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两宋320年间,湖北地区的气象灾害爆发相当频繁,其中共有111次水灾、110次旱灾、19次其他气象灾害以及49次衍生灾害,共计289次。从时间分布看:在王朝方面,湖北在孝宗朝27年间发生的气象灾害次数最多,共60次,光宗朝的灾害频率最高,年均3.2次;从十年分布特征来看,在1160-1209年的连续50年中,湖北共发生了 109次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占比高达37.7%,是宋代湖北灾害爆发的高峰期;在季节特征上,夏季发生的气象灾害最为频繁,冬季灾害次数最少,夏秋两季、尤其夏季是宋代湖北气象变化最为剧烈的季节。从空间分布看:兴国军和鄂东南的蕲州、黄州是受灾最为频繁的地区;其次是江陵府、鄂州与复州等府州所在的江汉平原一带;再次是鄂北的襄阳府和鄂西北的商州(金州)上津县等地,气象灾害次数相对较少的是鄂西南的施州一带。总体上呈现一个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逐渐减少的分布态势。频繁的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当地民众的生命安全。这些灾害影响着从农业生产到粮食消费的各个环节,对湖北地区的农业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灾害造成的人口流亡与民众骚乱,严重冲击了湖北地方的社会秩序;灾害令民众无以为生,同族相食、亲子可弃的凄惨景象频频出现,对社会人伦道德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面对湖北地区肆虐的气象灾害,宋朝和当地官府以及部分民间人士也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在灾害预防方面,当地官府在朝廷的指导下,不仅积极劝课农桑,鼓励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开垦荒田,还抓紧对常平仓、义仓等仓储进行建造与维护,充分发挥其仓储备荒的功能;同时在湖北各地大力兴修包括长渠、木渠在内的水利设施,为当地的防灾工作打好基础。在灾后物资救济方面,宋朝不仅调动国库和地方各类物资救灾,而且还采用劝分和招商等方式,广泛动员民间富民和商人参与湖北的救灾,又通过调粟和禁遏籴来引导各地救灾资源互补。然后综合采用赈给、赈粜与赈贷等方式对湖北灾民进行物资救济,包括大米、麦、粟、粥、粮种等常见粮食品种以及药物、酒糟、钱、度牒等物品,及时地缓解了当地灾民的生存困境。在灾后的非物资救济方面,朝廷和官府一面对湖北民众的各类赋役及其向官府借贷的钱粮物资提供蠲免与倚阁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还着手在湖北地区宽决刑狱,对于因灾沦为贼盗的民众从宽处理。这对于当地百姓的灾后重建与恢复生产大有裨益。宋代官方和民间因为湖北地区的灾害而进行的各种主观祈祷与反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灾后湖北民众的心理修复。此外,宋朝在湖北地区灾后施行的以工代赈、以蝗易粮和灾时募民为兵等“官——民互动”的救济措施,有利于提高灾害应对的整体实效。综合来看,宋朝在湖北地区的救灾行为,虽然本质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但客观上却是一个“与民让利”的过程。从湖北地区灾害应对的效果来看,宋朝对地方民众的灾害救济基本是成功的。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程俊
导师: 张全明
关键词: 宋代,湖北地区,气象灾害,灾害应对,灾害影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气象学,中国古代史
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分类号: K244;P429
DOI: 10.27159/d.cnki.ghzsu.2019.001000
总页数: 146
文件大小: 8222K
下载量: 142
相关论文文献
- [1].气象灾害重大突发事件气象信息传播构建策略[J]. 黑龙江气象 2019(04)
- [2].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分析[J]. 黑龙江气象 2020(01)
- [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科学应对气象灾害 确保小康之年农业丰收[J]. 农村工作通讯 2020(08)
- [4].基于数据库同步技术的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09)
- [5].基于四维灾体模型的浙江省气象灾害损失年景评价[J]. 海洋气象学报 2020(03)
- [6].中国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19(01)
- [7].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J]. 种子科技 2019(02)
- [8].浅谈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设想与建议[J]. 农家参谋 2019(04)
- [9].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19(05)
- [10].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J]. 中国畜牧业 2019(10)
- [11].云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J]. 环境 2019(06)
- [12].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J]. 农家参谋 2019(17)
- [13].提高城市突发气象灾害应急服务能力的思考[J]. 防灾博览 2019(04)
- [14].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分析[J]. 种子科技 2018(01)
- [15].脆弱性视角下气象灾害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 [16].农作物气象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J]. 灾害学 2018(02)
- [17].朝阳县2017年气候特征及气象灾害分析[J]. 吉林农业 2018(18)
- [18].建立气象灾害评估机制 降低农业经济损失[J]. 吉林农业 2017(02)
- [19].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户气象灾害致贫的影响因素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3)
- [20].2004—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损失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01)
- [21].气象灾害、经济影响与社会捐赠研究综述——基于企业层面[J]. 当代经济 2017(02)
- [22].应对辽宁地区旅游气象灾害的一些思考[J]. 绿色科技 2017(06)
- [2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气象灾害报道的理念和方法[J]. 气象科技进展 2017(01)
- [24].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控调度能力的前景[J]. 科学通报 2017(13)
- [25].北京拟将霾列为气象灾害引热议 蓝天何时才能不再等风来?[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7(02)
- [26].不同气象灾害决策气象情况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 2017(33)
- [27].德国:联邦和各州政府共同携手应对气象灾害[J]. 防灾博览 2014(05)
- [28].冬季气象灾害对行车组织管理带来的危害[J]. 现代国企研究 2015(02)
- [29].防范气象灾害 保障春耕春播和复工复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防范气象灾害保障复工复产和春耕备耕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J]. 中国食品 2020(08)
- [30].延安新区气象灾害分析[J]. 地球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