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动阻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尼,叶轮,模型,减量,结构,涡轮,地貌。
气动阻尼论文文献综述
唐自强[1](2019)在《输电塔气弹模型气动阻尼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气动阻尼对输电塔的风致效应影响,设计了1:40的输电塔气弹模型,分别在B类地貌风场和台风风场中开展了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获得了单塔与塔线体系下的风致加速度响应时程数据。综合采用EMD分解、HHT变换与RDT法,识别了输电塔线结构的动力特性与气动阻尼。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识别结构的动力特性;两类风场下气动阻尼随风速的提高而增大,气动阻尼亦随来流湍流的增大而增大;挂线后结构模态频率降低,气动阻尼与总阻尼增大。(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延忠,齐荣华[2](2019)在《带分流叶片叶轮的气动阻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涡轮轴发动机离心叶轮分流叶片周向位置对其气动阻尼的影响。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涡轮轴发动机叶轮进行了模态分析和气动激振力作用下的谐响应分析,确定叶轮叶片在特定频率内的振动形式。建立基于叶轮结构的气动阻尼仿真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获得并分析分流叶片在不同周向位置时的叶轮气动阻尼。计算结果表明:计算获得的气动阻尼和机械阻尼量级相同,在特定分析中不能忽略。分流叶片周向位置对叶轮气动阻尼有显着影响。分流叶片不偏置时气动阻尼最小,可以通过偏置分流叶片的方法提升叶轮的气动弹性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6期)
陈嘉豪,胡志强[3](2019)在《半潜式海上浮式风机气动阻尼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海上漂浮式风机具有较大的支撑平台运动,气动阻尼效应对海上漂浮式风机的运动响应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日渐受到相关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研究海上浮式风机的气动阻尼特性,本文推导了海上浮式风机气动阻尼力的数学模型,并借助模型实验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半潜式海上浮式风机的气动阻尼特性及其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浮式风机的风轮旋转时的气动阻尼比风轮非旋转状态时更加明显;在作业工况下,气动阻尼对半潜式浮式风机平台的纵荡、纵摇、机舱的运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主要体现为对半潜式浮式风机的平台运动固有频率响应的抑制作用,对波频范围的平台运动作用甚微.其变化规律与风速大小、波浪载荷等有关,在风机的额定工况之前,气动阻尼通常与风速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增长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在控制系统作用下,当入流风速接近或超过风机额定风速时,容易出现气动负阻尼现象,反而进一步强化浮式风机的运动响应,此时通过降低变桨距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即降低变桨距控制器的灵敏度,有助于增加海上浮式风机的气动阻尼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负的气动阻尼的发生,改善海上浮式风机的运动响应.(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于良峰,李钢强,鲁效平,田家彬[4](2019)在《考虑时变气动阻尼的风电机组塔筒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时变气动阻尼对风电机组塔筒地震响应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塔筒所承受的地震载荷和气动载荷,然后基于气动载荷和相对风速之间的导数关系推导了塔筒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时变气动阻尼计算方法,将地震加速度和时变气动阻尼引入到塔筒动力学运动方程中并进行时域求解,以某2.0MW风电机组塔筒为例进行地震响应计算,分析了影响气动阻尼大小的翼型气动特性,并着重研究了地震作用下时变气动阻尼对塔顶振动位移的影响程度,为风电机组塔筒抗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传雄,李正农,史文海,潘月月,王澈泉[5](2018)在《不同台风下高层建筑气动阻尼比综合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浙江温州市区某方形高层建筑在不同台风下原型实测数据,应用单输入多输出的ERA-NExT理论方法,对影响气动阻尼比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平均风速的增加,速度、加速度均方根也沿着幂函数增加;在小折减风速范围内(小于1. 0),气动阻尼比与折减风速、加速度(速度)均方根与幅值比值的关系也不是纯粹单调的,而是分区间增减变化,虽然四个台风的区间范围稍有不同,但变化规律却比较相似,而且其曲线数值大小的排列与风向角大小具相关性; X,Y向气动阻尼比与结构加速度功率谱幅值的关系具有相似规律。(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21期)
黄景辉,李寿英,刘敏,陈政清,回忆[6](2018)在《Noor Ⅲ光热电站吸热塔气动阻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位于非洲摩洛哥的Noor Ⅲ光热电站吸热塔为工程背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风洞实验室的试验表明该吸热塔在设计风速下的位移值超过规范值的40%,该结构的涡振临界风速小于设计风速,且涡振区横风向响应起控制作用。据此,在已有光热电站吸热塔气弹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风洞试验;在不同结构阻尼比下采集了15 min的模型顶部加速度时程;运用随机减量法和广义卡尔曼滤波法得到气动阻尼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识别的气动阻尼比吻合较好;在不同加速度幅值处识别的总阻尼比具有随加速度幅值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根据ASCE/SEI7-10,在重现周期为50年,C类地貌条件下,风速6. 5 m/s时识别的气动阻尼比为负的最小。这些规律为涡振区横风向响应起控制作用的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21期)
饶明航,谷任奇,李红义[7](2018)在《浅谈气动阻尼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动阻尼研究对流固耦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气动阻尼识别方法的研究是必要的。文章首先对谱分析方法和时间序列法这两类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其次,对时间序列法中以随机减量法为基础的HHT和小波分析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对谱分析方法中快速贝叶斯FFT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8年05期)
肖军,杨启超,王乐[8](2018)在《离心叶轮气动阻尼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行运动边界下离心叶轮流场的数值分析,独立开发了网格变形程序和非定常流动分析程序,实现了流场中振动离心叶轮的气动阻尼计算。采用紧支撑径向基函数法进行结构到气动表面变形的数据传递,应用二叉树技术进行壁面距离的计算,大幅提高了网格变形和流场分析中距离搜索的计算效率。通过振动叶栅和离心叶轮的算例,验证了程序应用于运动边界流场计算和叶轮流场模拟的正确性。以某离心叶轮为对象,展开其模态气动阻尼比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考察的两个模态下气动阻尼比均为正值,小幅振动下模态气动阻尼比与振幅无关,轮盘振动模态下叶轮的气动阻尼比随工况接近失速而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肖军,杨启超,王乐[9](2018)在《叶轮行波振动下的气动阻尼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展开运动边界下离心叶轮流场的数值分析,独立开发了网格变形程序和非定常流动模拟程序,实现了流场中振动离心叶轮的气动阻尼计算。采用紧支径向基函数法进行结构到气动表面变形的数据传递,应用二叉树技术进行壁面距离的计算,大幅提高了网格变形和流场分析中距离搜索的计算效率。通过振动叶栅和径向叶轮的算例,验证了程序应用于运动边界流场计算和叶轮流场模拟的正确性。以半开式叶轮为对象,展开其在行波振动条件下气动阻尼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叶轮在前、后行波振动下的气动阻尼均为正,后行波振动引起的气动推力和气动阻尼较大,叶轮表面的平均气动功率密度呈现循环对称的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黄景辉[10](2018)在《基于全气弹模型的混凝土吸热塔气动阻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播电视塔、通信塔、输电塔等为典型的高耸结构,高耸结构具有细长、轻柔和低阻尼的特点,在风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由涡激振动引起的横风向共振响应。风荷载和阻尼的准确估计是验算风致响应和涡振幅值的基础,其中阻尼是影响结构动力响应最重要和最不确定的参数。本文以某243m高光热电站吸热塔为工程背景,在已有吸热塔气弹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风洞试验,对其气动阻尼进行识别,可以为类似结构的风致响应验算、减振控制和仿真建模的参数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全文主要工作如下:(1)对气动阻尼识别的随机减量技术和随机子空间法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数据式子空间法。(2)介绍了多自由度气弹模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对模型的相似参数设计和模型制作过程进行了介绍。(3)在正式试验前,进行了初步的验证性试验,并且将随机减量技术、随机子空间法和已有的卡尔曼滤波法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用方法的准确性。在已有吸热塔气弹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风洞试验。分别用两种方法对气弹模型横风向和顺风向气动阻尼进行识别;研究了气动阻尼随折减风速的变化规律。通过粘贴胶带使模型具有4种不同的结构阻尼,得到了结构阻尼对气动阻尼的影响。结构阻尼与响应振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考虑不同结构阻尼比的同时,研究了幅值相关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幅值相关性现象的一种解释。对模型顶部和基底力响应进行处理,分析了折减风速和结构阻尼对结构响应的影响。从识别结果稳定性和所需数据长度的角度对比了两种识别方法的优缺点。(4)最后从概率的角度对涡振不稳定现象做出了分析,通过定义共振标准可以计算共振发生的概率,研究不同因素对共振发生概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23)
气动阻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究涡轮轴发动机离心叶轮分流叶片周向位置对其气动阻尼的影响。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涡轮轴发动机叶轮进行了模态分析和气动激振力作用下的谐响应分析,确定叶轮叶片在特定频率内的振动形式。建立基于叶轮结构的气动阻尼仿真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获得并分析分流叶片在不同周向位置时的叶轮气动阻尼。计算结果表明:计算获得的气动阻尼和机械阻尼量级相同,在特定分析中不能忽略。分流叶片周向位置对叶轮气动阻尼有显着影响。分流叶片不偏置时气动阻尼最小,可以通过偏置分流叶片的方法提升叶轮的气动弹性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动阻尼论文参考文献
[1].唐自强.输电塔气弹模型气动阻尼试验[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延忠,齐荣华.带分流叶片叶轮的气动阻尼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9
[3].陈嘉豪,胡志强.半潜式海上浮式风机气动阻尼特性研究[J].力学学报.2019
[4].于良峰,李钢强,鲁效平,田家彬.考虑时变气动阻尼的风电机组塔筒地震响应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9
[5].张传雄,李正农,史文海,潘月月,王澈泉.不同台风下高层建筑气动阻尼比综合对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8
[6].黄景辉,李寿英,刘敏,陈政清,回忆.NoorⅢ光热电站吸热塔气动阻尼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8
[7].饶明航,谷任奇,李红义.浅谈气动阻尼识别方法[J].四川建筑.2018
[8].肖军,杨启超,王乐.离心叶轮气动阻尼的数值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18
[9].肖军,杨启超,王乐.叶轮行波振动下的气动阻尼计算[J].推进技术.2018
[10].黄景辉.基于全气弹模型的混凝土吸热塔气动阻尼研究[D].湖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