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脚踩板插排,所述脚踩板插排还包括顶板、支撑板及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插排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所述底板包括主底板、第一副底板及第二副底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与所述顶板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两之间也均为转动连接,形成一腔体;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插头与插排脱离时,受力不发生偏移插排不会翘起避免了插排与地面的撞击,减少了对插排造成的损伤;且当插排较长且孔位越多时,将脚踩在需拔出空位下方的底板的相应位置,可以减少力的浪费,同时增加了所述插头脱离所述插排时的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脚踩板插排,包括插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踩板插排还包括顶板、支撑板及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插排本体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所述底板包括主底板、第一副底板及第二副底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与所述顶板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两之间也均为转动连接,形成一腔体。
设计方案
1.一种脚踩板插排,包括插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踩板插排还包括顶板、支撑板及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插排本体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所述底板包括主底板、第一副底板及第二副底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与所述顶板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两之间也均为转动连接,形成一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踩板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板位于所述腔体内部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一副底板及所述主底板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止挡件,以限定所述第一副底板相对于所述主底板的转动角度;
且所述主底板位于所述腔体内部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主底板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止挡件,以限定所述第二副底板相对于所述主底板的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踩板插排,其特征在于:设所述顶板的长度为a;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为l2;所述底板的总长度为b;所述第一副底板的长度为x1;所述第二副底板的长度为x2;则所述顶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满足以下关系式:
x1+x2=(b-a+l1+l2)\/2;
x1<l1;x2<l2;l1+l2≤a;x1+x2≤b\/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踩板插排,其特征在于: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踩板插排,其特征在于: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踩板插排,其特征在于: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踩板插排,其特征在于: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踩板插排,其特征在于: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踩板插排,其特征在于: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踩板插排,其特征在于: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踩板插排。
背景技术
很多电器只有拔下电源插头来才是真正意义的断电,真正意义上杜绝电气安全隐患,真正意义上节电,但有很多人因为插头难拔或不好拔而放弃或者忽略了这一步操作;一般买来的插排后面都预留有孔位,可以用来将插排钉挂在墙上或者其他某处,这样使用起来插拔插头特别是单手来操作插拔并没有问题,因为插排已经被紧定在某处了,即便插排内的电接触片将插头触片夹得很紧,用点力插拔就是了,但它毕竟不能随意移动,缺少适用性、便携性。而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真正有心将插排结实固定起来专门在某处使用的情况不多,很多都是拖线方式在地面、桌面或者其它台面上使用,可随意移动,能切换工作场景多用途来用,拖线使用的插排可以随意移动,但不能较为轻松地进行插拔操作(特别是插排触片夹得紧的情况,三触片插头尤甚),更不能单手进行操作;
对比文件CN207765735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插座,该多功能插座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踩踏板,且踩踏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突起;虽然该多功能插座一只手就能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但因踩踏板设置在插座主体的一侧不仅增加了占地面积,同时因设置在一侧脚踩会造成力的浪费,插座越长力的浪费越明显,与此同时另一侧在拔出的时候因为没有脚踩会翘起,当插头与插座脱离后会与地面发生撞击对插座造成损伤,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脚踩板插排。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脚踩板插排,可以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脚踩板插排,包括插排本体,所述脚踩板插排还包括顶板、支撑板及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插排本体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所述底板包括主底板、第一副底板及第二副底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与所述顶板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两之间也均为转动连接,形成一腔体。
作为优选,所述主底板位于所述腔体内部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一副底板及所述主底板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止挡件,以限定所述第一副底板相对于所述主底板的转动角度;
且所述主底板位于所述腔体内部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主底板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止挡件,以限定所述第二副底板相对于所述主底板的转动角度。
作为优选,设所述顶板的长度为a;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为l2;所述底板的总长度为b;所述第一副底板的长度为x1;所述第二副底板的长度为x2;则所述顶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满足以下关系式:
x1+x2=(b-a+l1+l2)\/2;
x1<l1;x2<l2;l1+l2≤a;x1+x2≤b\/2。
作为优选,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作为优选,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作为优选,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作为优选,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0。
作为优选,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作为优选,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作为优选,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脚踩板插排,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板、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形成一腔体,且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插排本体的底部,可以使插头与插排脱离时,受力不发生偏移插排不会翘起避免了插排与地面的撞击,减少了对插排造成的损伤;
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脚踩板插排,当插排较长且孔位越多时,将脚踩在需拔出空位下方的底板的相应位置,可以减少力的浪费,同时增加了所述插头脱离所述插排时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脚踩板插排,通过使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与所述顶板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所述第二副底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两之间也均为转动连接,使得所述脚踩板可折叠,方便收纳及运输,减少空间体积;
4、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脚踩板插排,通过设置所述顶板、所述支撑板及所述底板,使得所述脚踩板插排位置被抬高,能抵抗一些工作生活场景中的逆性干扰不利因素,如地面台面有积水,灰尘沙子较厚等情景,能够对所述脚踩板插排起到保护作用,提高用电安全。
5、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脚踩板插排,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止挡件及所述第二止挡件可以防止当脚踩所述主底板时,所述第一副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相对于所述主底板向上反转。
6、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脚踩板插排,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脚踩板插排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踩板插排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踩板插排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踩板插排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踩板插排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踩板插排的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踩板插排的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踩板插排的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踩板插排的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踩板插排的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插排本体;2、顶板;3、底板;31、主底板;311、第一止挡件;312、第二止挡件;32、第一副底板;33、第二副底板;41、第一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5、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圆周方向为周向,沿半径的方向为径向;辊轴的轴线方向为轴向,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脚踩板插排,包括插排本体1,所述脚踩板插排还包括顶板2、支撑板4及底板3;所述顶板2与所述插排本体1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板4包括第一支撑板41及第二支撑板42;所述底板3包括主底板31、第一副底板32及第二副底板33;所述第一支撑板4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42分别与所述顶板2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41、所述第一副底板32、所述主底板31、所述第二副底板33及所述第二支撑板42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41、所述第一副底板32、所述主底板31、所述第二副底板33及所述第二支撑板42两两之间也均为转动连接,形成一腔体5。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脚踩板插排,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板4、所述顶板2及所述底板3形成一腔体5,且所述顶板2设置于所述插排本体1的底部,可以使插头与插排脱离时,受力不发生偏移插排不会翘起避免了插排与地面的撞击,减少了对插排造成的损伤;且当插排较长且孔位越多时,将脚踩在需拔出空位下方的底板3的相应位置,可以减少力的浪费,同时增加了所述插头脱离所述插排时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支撑板4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42分别与所述顶板2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41、所述第一副底板32、所述主底板31、所述第二副底板33及所述第二支撑板42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41、所述第一副底板32、所述主底板31、所述第二副底板33及所述第二支撑板42两两之间也均为转动连接;优选地,上述转动连接方式为铰接,上述结构使得所述脚踩板可折叠,方便收纳及运输,减少空间体积。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所述主底板31位于所述腔体5内部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一副底板32及所述主底板31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止挡件311,以限定所述第一副底板32相对于所述主底板31的转动角度;且所述主底板31位于所述腔体5内部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二副底板33及所述主底板31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止挡件312,以限定所述第二副底板33相对于所述主底板31的转动角度;本实施例可以限定所述脚踩板插排的折叠方式,同时可以防止当脚踩所述主底板31时,所述第一副底板32及所述第二副底板33相对于所述主底板31向上反转。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设所述顶板2的长度为a;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支撑板42的长度为l2;所述底板3的总长度为b;所述第一副底板41的长度为x1;所述第二副底板42的长度为x2;则所述顶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41、所述第一副底板32、所述主底板31、所述第二副底板33及所述第二支撑板42满足以下关系式:
x1+x2=(b-a+l1+l2)\/2;
x1<l1;x2<l2;l1+l2≤a;x1+x2≤b\/2。
其中,图3为实施例三的一具体实施例,仅为说明实施例二的标记;通过满足上述关系式,实施例二的折叠形式才能达到最佳折叠效果。
实施例四
如图3所示,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实施例五
如图4所示,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实施例六
如图5所示,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所述底板3的长度大于所述顶板2的长度,所述腔体5为梯形结构,增加了所述脚踩板插排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七
如图6所示,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0。
实施例八
如图7所示,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实施例九
如图8所示,实施例九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
实施例十
如图9所示,实施例十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设当所述第一副底板、所述主底板及所述第二副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时,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一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1,所述底板安装所述第二副底板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超出所述顶板的长度为m2;设置m1=m2,且m1<0;m2<0;实施例八至实施例十的所述腔体结构为倒梯形结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076236.8
申请日:2019-07-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786368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H01R27/00
专利分类号:H01R27/00;H01R13/633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张明波
第一申请人:张明波
申请人地址: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梨园街12808号
发明人:张明波
第一发明人:张明波
当前权利人:张明波
代理人:张媛媛
代理机构:37256
代理机构编号: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