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晔潘琳吴海英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输液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不同对患者疼痛的影响,为静脉输液寻找舒适的进针角度。方法240例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以20°进针静脉穿刺,观察组以45~60°进针静脉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无痛(无痛率)分别为:45(37.50%)、93(77.50%);微痛(微痛率)分别为:45(37.50%)、22(18.33%);剧痛(剧痛率)分别为:23(19.17%)、5(4.17%)。组间数据对比P<0.01。结论静脉输液中对患者穿刺以45~60°进针具有疼痛反应小、进针后回血快等优点,值得在输液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静脉输液;进针角度;疼痛反应;穿刺成功率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具有起效快、治疗时间短、对患者日常行为影响小等优点[1],深受众多患者喜爱,但是静脉输液中穿刺进针产生疼痛让部分患者望而止步。特别是幼儿与部分青少年女性,对于疼痛特别惧怕,甚至因为惧怕疼痛而拒绝治疗,因此对输液中进针角度的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院就穿刺45~60°与20°进行分组研究,取得肯定性研究结果,下面进行详尽汇报: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科室于20122011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预行静脉输液患者240采取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男78例,女42例,年龄9岁~66岁,平均年龄43.6±4.8岁;观察组:男69例,女51例,年龄11岁~59岁,平均年龄42.1±3.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比较意义。所有患者均无过敏史。
1.2方法
患者穿刺部位以上肢前臂、手臂静脉、下肢足部静脉为主。穿刺由2名操作人员共同完成,1人穿刺,1人观察患者疼痛表情,并询问患者疼痛情况。穿刺使用医疗器械均由同一厂家提供的同一规格输液器。
1.2.1对照组
对照组静脉穿刺以20°进针。穿刺部位行常规消毒处理,扎止血带,静脉不明显患者可用手轻拍皮肤,固定好静脉,针尖与皮肤成20°角度,迅速进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将针头稍送入少许,嘱咐患者松开拳头,固定针头与针柄。
1.2.2观察组
观察组静脉穿刺以45°~60°进针。基础操作与对照组一致,在固定好血管后,针尖与皮肤成45°~60°角度,迅速进针,针尖穿透皮肤后呈越20°角度沿血管方向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将针头再稍送入少许[2],后期操作与对照组一致。
1.3患者疼痛判断标准
无痛:患者在静脉穿刺进针过程中面部表情无任何变化,穿刺成功后询问患者无任何疼痛感;微痛:患者在静脉穿刺进针过程中面部表情无明显变化,穿刺成功后询问患者有短暂微痛感;剧痛:患者在静脉穿刺进针过程中面部表情紧张、眉头紧皱、甚至出声呻吟,肢体有明显抗拒动作,询问穿刺点有剧痛,不能忍受。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患者疼痛调查数据录入EXCEL进行数据逻辑比对,分析出清洁数据导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数据均采用χ2检验,设定α=0.05,P<α表示统计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疼痛:无痛、微痛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穿刺疼痛:剧痛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详见情况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穿刺疼痛情况比较[(n)%]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数据比对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据大量研究文献表明[3],人对于疼痛感知程度与外在刺激强度、时间、作用面积有明显关联。刺激强度越强、时间越长、作用面积越大,人对于疼痛感知越明显,反之。静脉穿刺以45°~60°为进针角度,选准角度后迅速进针,能有效降低作用面积与刺激时间,从而降低患者疼痛感知程度。同时,以此种方法进针能有效减少针头在皮肤下沿静脉方向潜行的操作步骤,从而降低针头对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刺激强度与时间,因此,大部分患者在没有明确感受到疼痛之前,穿刺已经结束。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无痛(无痛率)分别为:45(37.50%)、93(77.50%);微痛(微痛率)分别为:45(37.50%)、22(18.33%);剧痛(剧痛率)分别为:23(19.17%)、5(4.17%)。与众多研究文献结果相仿,更加证实此进针角度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知。观察组中出现5(4.17%)例患者穿刺过程中感觉剧痛,分析原因为我科室穿刺操作人员熟练程度欠佳、没有丰富的穿刺经验所致。
综上所述,对我科室患者采取分组分穿刺进针角度研究,增大穿刺进针角度,减少针尖对皮肤及皮下组织与血管神经的损伤,且穿刺角度能有效缩短针头皮下潜行时间,加快回血速度,对患者静脉输液穿刺效果有显著性提高,应在输液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玉星,汪成君.两种不同静脉穿刺进针方法对疼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4):221-222.
[2]吴惠玲,余日霞.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10,21(10):150-151.
[3]佘小玲.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及穿刺方法改良[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6):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