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教育与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安全文化教育与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高志扬张学博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为了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作者分析了目前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安全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并在回顾安全工程专业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基础上,统计了新时期全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数量、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安全文化教育不足的现状,指出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安全文化教育的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最后作者就如何加强高等学校安全文化教育,进一步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建议,对我国更好的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科学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安全文化安全工程安全意识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高志扬(1981—),男,河南新乡人,硕士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安全管理的研究。张学博(1981—),男,汉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矿井通风理论技术、矿井瓦斯防治理论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4-0047-03

安全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安全生产经营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安全文化的内容上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安全文化,就是一般人因具备的安全文化,例如,交通安全、一般用电安全、饮食安全等;第二个层次是专业安全文化,就是从事专业性活动的人应具备的安全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也主要是指第二层次的专业安全文化教育。

一、加强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安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自身安全保护的需要

大学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生理、心理逐步成熟、学业成才的黄金时期。学生在大学期间,远离父母,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性增强,很多事情要自我决断,但认识还不成熟,自控能力和自控意识较差;具有很强的冒险和探索精神,但个人防范意识不够,应急手段和方法单一;开始参加大量的社会活动和生产实践,接触各种危险性的因素增多。上述变化,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文化素质,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二)大学期间是加强安全文化素质的最佳时期

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终生的学习,但由于大学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在培养提高安全文化素质方面有其他阶段无法可比的优势。一是大学生处在人生智力发展的最佳阶段,记忆力、认识力、思维力、创造力处在迅速发展的时期,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期;其次大学是学习各种知识较为集中的阶段,最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三是大学所处的特殊阶段,大学生毕业或继续深造,都将直接或间接面临实际的安全问题。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期间是加强安全文化素质的最佳时期,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实现本质安全的需要

安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人、及其、环境、技术手段等诸多因素相关联。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本质安全贯穿选材、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涉及生产的各个流程。如果生产系统的的某个局部或环节,乃至个别因素出现了故障,就会影响其整体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设计缺陷、设备使用不当、环境变化或外界干扰等原因,造成生产体系中潜在着不安全因素,甚至发生事故的实例不胜枚举。因此,因此针对毕业后从事与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的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加强安全文化教育,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将有利于他们将安全意识、安全思维融入未来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将本质安全的理念应用到所设计的产品及管理中,把生产和安全更加有机的统一起来,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以保障现代生产体系的安全运行,为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发展历程

我国的安全工程类专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由来已久,从20世纪50年代始,安全工程类专业的高等教育就为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人才培养的保证。安全学科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科学,目前,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的类型很多,有军工、石油、化工、矿业、冶金、航空、土木、交通、能源、环境、经济等。

1957年,原煤炭部所属西安矿业学院(现西安科技大学)在全国最早开设了“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1958年,北京劳动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设了“工业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本科专业,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所开设安全类专业的院校。其后,湖南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原中国矿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原焦作矿业学院)等高校先后从不同行业方向和层次开设了安全工程人才的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日益高度重视,全国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办学点的数量也在快速攀升。截止2010年,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增加至127所。此外,2011年3月8日印发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修订学科目录”中,安全科学与工程(代码0873)已新增为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安全科学与工程”设立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这将大力的推动安全科学研究生教育和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

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安全文化教育现状

(一)对加强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安全文化教育认识不到位

1、目前,我国的物质财富还不是十分丰富,而且人口众多,人们的自护意识和安全文化还不高,许多安全问题及其防患的意义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仍是可有可无的事。

2、认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一直在接受安全专业课的学习,安全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和安全意识普遍加强。没有必要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加强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安全文化教育的心理左右了一大批高等学校从事安全工程教育的教师。

3、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的安全文化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诸如部分老师指导学生生产实习或毕业实习的过程中,自身存在不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对学生的不安全行为不给予纠正等问题。

4、一大部分安全工程教育者认为,学生未来是要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谋求发展的,至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安全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同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相比没那么重要。殊不知,专业技能水平再高,没有良好的安全文化素质,也会在未来的工作中由于投机取巧、麻痹大意等心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专业安全文化教育与课程体系相脱节

1、从高等教育目标来看,安全工程大学生安全文化教育未明确纳入高等学校安全工程教育过程中。

2、从教学内容来看,安全工程课程设置,没有安排专门的安全文化教育课程。

3、从教学环节看,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极少谈及安全文化教育问题。至于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安全文化教育,都是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被动的涉猎到,学生接受安全文化教育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专业安全文化教育的师资相对缺乏

安全工程是以安全学原理为基础,以信息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为先导,兼有管理和工程技术综合的一门宽口径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成果“软”的多,“硬”的少,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而许多“硬”的成果又结合于设备中,人们很自然地将其认为是设备制造的成果;尽管人们都口头认为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但对其防患的可能性的信心仍不足,对安全文化教育及建设的投入仍有白投入的想法,对事故仍抱有很大的侥幸心理。因此,高等学校工作者对安全文化教育和建设的研究缺乏热情,对安全文化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专业安全文化教育的师资相对缺乏。

四、进一步加强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安全文化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推进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安全文化教育

安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将对未来国家提高各行业安全技术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也将成为传播安全文化、提高全社会公众安全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以及社会安全文化,构建积极健康的整体安全文化氛围,就需要从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安全文化教育抓起。这就需要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者、大学领导、教育主管部门乃至社会各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二)建议在教学培养过程中,凸显安全文化教育重要性

1、从课程设置方面,建设设置安全文化教育专业课。组织安全工程教育工作者出版专业安全文化教育相关的专著或教材,使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课程融入安全文化教育的内容,培养其安全意识、安全思维。

2、强化实践性教育教育环节,从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甚至各门课程教学,都要在教学大纲中列入安全文化教育的内容,将安全文化理念融入到每一堂课程教学中,凸显安全文化教育重要性。

(三)从高校、企业、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等多个层面,加大对安全文化研究的扶持

安全生产的问题是众多矛盾共同造成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安全一定要采取综合对策,要有‘组合拳’,除产权机制改革这种行政手段外,还应采用经济手段、科技手段,甚至文化手段。安全文化是人的观念、意识、精神层面的东西,安全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为隐性(间接)经济效益,不如设备制造、技术革新等带来的显性(直接)经济效益那么明显。因此,很多高校、企业、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往往在经费投入、科研立项等方面重视不够。因此,要想吸引一批安全工程研究者把安全文化教育和建设这一课题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就需要高校、企业、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等多个层面,加大对安全文化研究的扶持。

五、结束语

新时期,安全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安全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但是,如果我们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安全文化教育不够重视,我们培养的安全工程毕业生将是一批缺乏足够安全意识、安全思维的残次品,我们安全工程教育的人才质量将经不住工作实践的检验。

主要参考文献:

1.于钦建.普及大学生安全文化教育推进安全工程学教育安全[J].2010,12:52-54.

2.袁昌学,谢正文.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7:35-36.

3.王凯,李珊,潘侠,曾广霞.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5:163-167.

4.景国勋,张传祥.教育创新与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5.徐锋,张国华,朱丽华.安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59-161.

(责任编辑:盛丹艳)

OnSafetyCultureEducationandSafetyEngineeringTalentsCultivation

GaoZhiyang,ZhangXuebo

Abstract:Basedonareviewoftheestablishmentofsafetyengineeringspecialtyandasummaryofitsnumber,scaleanddevelopmenttrendincolleges,thepaperanalysesthepracticalsignificanceofthesafetyculturaleducationinsafetyengineeringinthenewera,andpointsoutthefactthatowingtotheinadequatesafetyculturaleducationinteaching,thereisadeclineinthequalityofpersonneltraining.Thepaperalsoadvancescorrespondingproposalsonhowtostrengthensafetycultureeducationincollegesinordertofurtherenhancethelevelofsafetyengineeringtalents.

Keywords:safetyculture,safetyengineering,safetyawareness,talentscultivating

标签:;  ;  ;  

安全文化教育与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