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语,语言,词汇,习得,策略,汉语教学,标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雷莉,张亚朋[1](2019)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读物出版现状及发展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对汉语分级阅读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读物研究成果甚少。文章以已出版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读物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读物存在较多不足,包括缺乏系统的可量化的分级标准和评价体系、读物适用对象年龄定位模糊、系列读物出版周期较长、应试类读物开发力度不够等,尝试借鉴国外分级读物的研究成果,为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之策。(本文来源于《编辑之友》期刊2019年12期)
杨柳青,刘潇萌[2](2019)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新词语特点及教学选择原则探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汉语中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成为我们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新词语在当前使用的教材中涉及较少,而新词语本身数量巨大,种类庞杂,如何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选取适当的新词语进行教学同样是一个难点和重点。本文就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新词语的产生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教学中选择新词语的原则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2期)
陈晨[3](2019)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任务型教学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任务型教学法在国外的语言教学领域早已被普遍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来,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语言教学领域中,特别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不断上升。本文在理清任务型教学法产生发展脉络的同时,阐述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并结合自身教学实例指出该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说明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蔡红[4](2019)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汉语词汇量及其庞大,不同的词汇在实践应用过程拥有不同的要求与方法。为此,本文将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法进行分析与探索。(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76期)
张洁[5](2019)在《中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师培养标准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外语教师培养质量,美国外语教育委员会与美国教师培养认证委员会共同颁布了外语教师的培养课程标准(ACTFL/CAPE标准)。几乎是在同时,国家汉办颁布了新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TCSOL标准)。对两标准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等素养,推动海内外汉语教学的交流,指导和规范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的培养和认证,促进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海内外汉语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审视解读《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可能存在的不足,为未来标准的修订提供思路。此外,由于该标准为国际汉语教师考试提供了基本的考试内容框架,对于该标准的评估也在为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的效度验证提供了证据。(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铁利[6](2019)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相关概念——汉语本体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研究和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7期)
范倩文[7](2019)在《近十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动机在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对近10年(2009~2018)汉语学习动机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很丰硕,也存在累积已久的问题。对学习动机理论的探讨和框架的建立仍要不断探索。(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19期)
王晓航[8](2019)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无论在理论、应用,还是教学方法都值得研究。习得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它井井有条,展露出一定程度的系统性。本篇从语音、词汇、句式叁个角度分析探讨第二语言习得,旨在发现习得的过程、条件与规律,考虑到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同时,最终有利于我们发现规律性特征,反过来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起到启发和补充完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8期)
邵晶,李彬[9](2019)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方式及成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语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会附带的习得一些词汇,称为伴随性词汇习得。但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究竟如何发生,以及哪种词汇加工方式会更利于伴随性词汇习得并无明确结论。本文通过调查韩国初、中级留学生在阅读中加工生词的方式,试图揭示汉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过程,并调查不同的词汇加工方式对词汇学习的影响。通过阅读理解测试及访谈,研究者首先记录分析了韩国受试在阅读中处理生词的主要方式和方法。一周后,受试再次接受测验,检查他们在阅读中获得的词汇知识是否能有效保持。结果表明查词典和推测词义这两种能产型的学习策略是受试常用的词汇处理方式。从生词测试结果来看,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本文的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汉语词汇习得的理解,能够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华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张秋娥[10](2019)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设置的核心课程中居于首位,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重要的核心课程。就目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建设的现状而言,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改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叁位一体"课程内容体系,形成具体、多样、操作性强的"多法并用"教学方法体系,建立教学、管理、研究等能力并举的"多项综合"课程考核体系。(本文来源于《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汉语中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成为我们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新词语在当前使用的教材中涉及较少,而新词语本身数量巨大,种类庞杂,如何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选取适当的新词语进行教学同样是一个难点和重点。本文就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新词语的产生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教学中选择新词语的原则进行探讨和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1].雷莉,张亚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读物出版现状及发展策略[J].编辑之友.2019
[2].杨柳青,刘潇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新词语特点及教学选择原则探略[J].智库时代.2019
[3].陈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任务型教学法研究[J].北方文学.2019
[4].蔡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
[5].张洁.中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师培养标准对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
[6].王铁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9
[7].范倩文.近十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述评[J].长江丛刊.2019
[8].王晓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分析研究[J].北方文学.2019
[9].邵晶,李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方式及成效[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9
[10].张秋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