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校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态,误差,均衡器,单点,线性,多维,卡尔。
动态校正论文文献综述
赵皓琪,李国发[1](2019)在《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TW)的动校正拉伸消除》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动校正拉伸"逐点搬家,中间内插"的固有属性,在动校正之后的CMP剖面中波形将产生拉伸和畸变,且这在浅层,大炮检距处尤为严重。本文将DTW算法应用于NMO道集中,通过将拉伸道修正为参考道来消除动校正拉伸。该方法首先利用双曲线旅行时方程对每个CMP道集进行常规动校正,之后根据校正后的地震道与参考道的相似性,计算出各道相对于参考道的时移序列,并将其应用到相应的地震道上,从而达到消除动校正拉伸的目的。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我们还可以控制DTW算法对各地震道的校正力度。由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地震波的传播特征以及地震道之间的相似性,因此相比于其他只考虑道间相似性的方法,更能反映地下反射同相轴的真实情况。综合对合成数据和野外实际数据的测试,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迭后地震剖面同相轴的连续性、时间分辨率以及信噪比,而且对动校正速度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7)
井凯,余宁梅,戴扬,王希[2](2019)在《适用于高速背板通信的动态增益与盲均衡协同校正自适应均衡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背板通信中信道的时变干扰,该文提出具有增益自适应和盲均衡动态校正功能的均衡模型。该模型基于符号-符号LMS算法,采用CTLE(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对受到信道干扰的信号进行初步补偿,同时利用增益监控算法和动态盲均衡自适应算法实现对信道幅度衰减的监测和补偿。而在DFE(判决反馈均衡器)中,同时结合半速率结构进行信号的补偿和判决,进一步消除误差。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对受干扰眼图进行大幅度的校正和补偿,提高传输信号的可靠性,实现均衡功能。(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朱凯光,王昊,彭聪,张琼,范天姣[3](2019)在《固定翼线圈姿态变化对动态和静态响应的影响与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探测过程中线圈姿态变化会给测量数据带来偏差的问题,对线圈姿态进行影响分析与校正。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利用线圈坐标系和惯性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推导线圈姿态变化时的动态响应和静态响应表达式。仿真研究姿态角度、角度变化率对动态响应和静态响应的影响,并基于电磁响应理论对线圈姿态变化产生的动态响应和静态响应进行校正。研究结果表明:线圈姿态变化所产生的动态响应和静态响应基本得到校正,校正后的剖面数据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均方根相对误差由22.00%降低到3.04%。(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王常波,唐祥功,王敬阁,芮拥军,葛大明[4](2019)在《动态波形匹配技术在成像道集校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密度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的推广及OVT处理技术的应用,更好地实现了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成像。但受剩余静校正、速度各向异性等因素影响,宽方位地震成像道集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更加突出,表现出蚯蚓状同相轴抖动特征,不利于后续迭前反演,成像道集非同相迭加会降低成像的分辨率。本文针对此问题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地震同相轴波形动态匹配方法,消除了宽方位地震数据迭前成像道集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提高了地震成像分辨率。理论模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胜利东部宽方位叁维实际资料OVT数据共成像点道集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迭前道集同相轴剩余时差,实现同相迭加,使得迭加成像结果的连续性增强和分辨率提高,层间微幅构造成像更加清晰。(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张璐,汤其剑,邓定南,陶明,刘晓利[5](2019)在《基于光强传输方程的双相机动态相位成像的视场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显微成像中,基于光强传输方程的双相机动态相位成像是定量观测活细胞运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相机安装带来的误差使得两个相机的视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利用光强传输方程求解获取的相位不准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棋盘格标定的双相机图像校正方法,以消除相机间视场的不匹配问题,校正后的匹配精度可达到亚像素级,大大提高了相位成像的正确率。首先对标准微透镜阵列进行定量成像测量,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再对游动的雨生红球藻细胞进行动态相位成像,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动态生物成像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8期)
陈林,王玉珠,冯燕来,关升[6](2019)在《无源传感器误差动态校正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实时校正无源传感器在目标交叉定位时产生的测量误差,提出一种基于多次观测信息融合的误差动态校正算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引入标校源,利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系统误差的补偿因子,然后运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补偿后的定位结果进行滤波处理,以减小随机误差。仿真实验表明该动态误差校正算法能够实时地校正传感器的测量误差,提高目标定位精度。(本文来源于《信息化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彪[7](2019)在《线性控制系统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校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衡量线性控制系统主要性能的是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但两者往往又是矛盾的,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小,使系统的开环增益增大,同时也将使系统的阻尼比减小,导致超调量和振荡性加大,系统的动态性能变差。本文通过对叁阶系统的分析,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得到开环Bode图和闭环系统时域性能指标,并找到其之间对应关系,再从频域角度校正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指标,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李敏[8](2019)在《大口径望远镜动态结构误差在线校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望远镜在工作过程中,受到重力、风载、振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各个光学镜面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导致光学系统成像质量降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目前,大口径望远镜失调误差的在线校正技术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为降低失调误差校正系统的复杂性,简化计算过程,以像清晰度函数作为评价指标,利用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tochastic Parallel Gradient Descent,SPGD)算法对两镜共轴望远镜的失调误差进行校正。但对于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由于探测器像元尺寸有限及应用场合的限制等因素,导致成像光斑为欠采样,使得频谱混迭,部分图像信息丢失,成像光斑无法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像差特性,从而降低失调误差的校正精度。因此,本论文研究了基于不同采样倍率下远场成像光斑像清晰度函数的失调误差校正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矢量波像差理论,研究了共轴两反望远镜设计成像状态下和主次镜存在相对位置失调误差时的像差分布特性,分析了各维度失调误差与像差的对应关系。然后,介绍了像清晰度函数与SPGD算法的失调误差校正流程,并对影响算法收敛性和收敛速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为保证程序快速稳定地收敛,必须合理地设置参数值,并给出了仿真光学系统校正程序的合理参数范围。最后,分别以欠采样成像和正常采样成像的像清晰度函数作为评价指标,利用SPGD算法对失调误差的校正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在校正过程中,采用了叁种像质评价函数,分别为光斑的均方根半径(RMS)、光斑均方根半径绝对误差(RMS error)和光斑均方根半径相对误差(relative RMS error)。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两种像质评价函数,光斑均方根半径相对误差(relative RMS error)作为评价函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失调误差的校正精度。在仿真中,为保证大口径大视场望远镜全视场范围内的成像质量,采用了轴上视场校正和多视场校正的两步校正方法。对于多视场校正过程,需要将轴上和多个轴外视场光斑成像至同一探测器靶面,为研究各个视场成像光斑的像差特性,必须进行目标提取与视场匹配。本文提出了一种两步图像分割方法用于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极值。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地完成图像分割,经分割后,图像的区域间对比度(Gray-level Contrast,GC)和区域内一致性(Uniformity Measure,UM)均优于0.9,分割后的成像光斑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图像的强度分布及形态信息。在图像分割的基础上,以各图像子块的峰值光强为中心对连通区域进行聚类,实现各视场成像光斑的目标提取,根据提取目标的质心位置完成视场匹配,利用无噪声图像和噪声图像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抗噪性。结果表明,无论是无噪声图像还是噪声图像,其提取目标与理论目标的归一化互相关系数(Normalized Cross Correlation,NCC)优于0.9,说明各视场成像光斑可以较为完整地提取,且准确地完成视场匹配。根据仿真分析搭建实验系统,对基于不同采样倍率下光斑像清晰度函数的望远镜失调误差校正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满足Nyquist采样定理的成像,即光斑的半高全宽为2pixels时,校正后各视场的平均波前误差为0.0548λ,对于严重欠采样成像,即光斑的半高全宽为0.25pixels时,校正后各视场的平均波前误差为0.0726A。虽然对于严重欠采样成像,校正精度略有下降,但依然满足校正后波前误差小于λ/10的像质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杨睿[9](2019)在《应变式多维力传感器动态校正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与动态校正方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学试验和工业生产中,多维力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中需要对多维力进行动态测试的场合越来越多,这就对多维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最常用的应变式多维力传感器的动态响应速度慢、超调量大,且存在维间动态耦合,无法满足动态测试的要求。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应变式多维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并就现有动态校正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动态补偿、动态解耦和动态标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动态补偿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系统辨识和误差超限模态校正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有时不能同时提高时域跟随性能和拓宽频域测量带宽的问题。该方法将动态补偿过程分为一次补偿和二次补偿。首先,通过系统辨识方法得到一次补偿器,在全频带内对传感器进行一次补偿;然后,构造一个具有统一结构二次补偿器,有针对性地补偿限制传感器测量带宽的误差超限模态。具体讨论了四类二次补偿器的构造方法,并说明了多个二次补偿器的循环构造过程和传感器动态补偿流程。在动态解耦-补偿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矩阵的迭代动态解耦-补偿方法,先对传感器进行迭代动态解耦降低其动态耦合误差,然后进行动态补偿降低其主通道动态误差,着重研究了迭代动态解耦过程中迭代的敛散性问题。针对现有迭代动态解耦方法在应用中有可能不收敛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引入预矩阵P(对角阵)以改变耦合矩阵在某些特定频率点的幅值,从而改善迭代解耦的收敛性。另外,本文还对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冲击剪断装置替代人手去剪断钢丝来产生阶跃力/力矩信号对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并设计了检测电路来测量阶跃信号的阶跃边沿时间,以提高传感器动态标定的精度,从而为将来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提供更好的依据。最后,以ATI Mini45多维力/力矩传感器为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针对ATI Mini45传感器动态标定的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解耦-补偿后,传感器力和力矩方向的动态耦合率和耦合干扰的均方根误差都下降了70%以上,各通道的阶跃调节时间从几百毫秒缩短到3毫秒以内,超调量也从80%以上降低至5%以内,并将带宽从30 Hz左右扩大到100 Hz左右。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动态校正方法是切实可行、有效地。并且,针对ATI Mini45传感器的阶跃卸载测试实验也表明本文所改进的传感器动态标定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的动态标定精度。(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冯晓星,李琰,俞航,葛彬杰[10](2019)在《一种具有动态带宽校正功能的锁相环》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锁相环的动态带宽校正方法。通过监测压控振荡器的频率增益、反馈调节电荷泵电流,对锁相环的带宽进行补偿,保证锁相环的闭环带宽始终大于信号速率。采用该方法,能够在兼顾设计复杂度和低噪声的情况下,获得最小的锁相环闭环带宽裕度,降低功耗。基于SMIC 0.18μm 1P4M CMOS工艺,实现了一个2.4GHz的频率调制发射机芯片。发射机采用单点输入结构,可对锁相环进行直接调制,整个芯片面积仅为1.54mm2。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动态校正因VCO频率增益变化引起的锁相环带宽偏差,实现了数据的稳定传输。(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19年01期)
动态校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背板通信中信道的时变干扰,该文提出具有增益自适应和盲均衡动态校正功能的均衡模型。该模型基于符号-符号LMS算法,采用CTLE(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对受到信道干扰的信号进行初步补偿,同时利用增益监控算法和动态盲均衡自适应算法实现对信道幅度衰减的监测和补偿。而在DFE(判决反馈均衡器)中,同时结合半速率结构进行信号的补偿和判决,进一步消除误差。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对受干扰眼图进行大幅度的校正和补偿,提高传输信号的可靠性,实现均衡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校正论文参考文献
[1].赵皓琪,李国发.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TW)的动校正拉伸消除[C].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井凯,余宁梅,戴扬,王希.适用于高速背板通信的动态增益与盲均衡协同校正自适应均衡模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朱凯光,王昊,彭聪,张琼,范天姣.固定翼线圈姿态变化对动态和静态响应的影响与校正[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王常波,唐祥功,王敬阁,芮拥军,葛大明.动态波形匹配技术在成像道集校正中的应用[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张璐,汤其剑,邓定南,陶明,刘晓利.基于光强传输方程的双相机动态相位成像的视场校正[J].中国激光.2019
[6].陈林,王玉珠,冯燕来,关升.无源传感器误差动态校正算法研究[J].信息化研究.2019
[7].王彪.线性控制系统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校正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9
[8].李敏.大口径望远镜动态结构误差在线校正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9
[9].杨睿.应变式多维力传感器动态校正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与动态校正方法改进[D].合肥工业大学.2019
[10].冯晓星,李琰,俞航,葛彬杰.一种具有动态带宽校正功能的锁相环[J].微电子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