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有个同事,做事特别勤快,总是迫不及待将领导分配的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做完。同时,他又常常为此犯愁,在他看来,如果能提前将所有工作做完,就会显得自己做事很有效率。也正因为这样,往往就会太过心急,挤压式的办事习惯,反而让自己手忙脚乱,从而失去了应有的效率。
更奇怪的是,待他处理完所有事情之后,长时间的空档期,又会让他觉得自己似乎没了价值,于是很缺乏存在感,周而复始,就陷入了焦虑的死循环。
金睿
聂宏斌 心理咨询师:
你同事的行为,很好地反映了当前的一种工作模式——多线程工作。
华盛顿邮报主编布里吉德·舒尔特在《不堪重负》一书中对多线程工作的心理原因做出了明确阐述:“个体在多线程工作中产生的忙碌感,仅仅是自己的一种主观感受——你可能只是自己感觉更忙了。”
电商服务平台直接面对种植大户做C端,势头迅猛。这些新型农业服务平台定位终端,瞄准终端种植大户需求,精准定位平台发展的方向。特别是作为互联网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农技推广服务,聚集了近百万的线上流量和几十万的忠实粉丝,并借助点击量、流量释放活力。他们组织一些种植专家在线讲解作物管理方法,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以及对作物生长、肥水需求、病虫害发生等规律,给农民朋友总结出科学的管理套餐,为农民答疑解惑。更为接地气的是,给农民梳理出一整套便于记忆、便于掌握、简单易懂的操作方法。“方案切实可行、成本易于接受,能帮助种植户控制好病虫害,生产出更高品质的作物,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他们这样定位服务方式。
专用光纤保护通道是两站端的继保装置经由电力通信的光缆直接相连。通信专业的维护界面是两站端继保装置之间的光通路,包括尾纤、ODF、光缆。故障排查定位的切入点应该在光纤链路缺陷的有/无判决上。
在同时间段里做不同的事情,能够让你同时获得不同来源的成就感,但诸多研究表明:当习惯于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往往会不同程度上感到时间更加紧迫。舒尔特称之为“精神的无尽循环现象”,它使我们不断地、永无止境地耗费着精力。
对于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忙碌的另一解释,美国心理治疗师John·Tsilimparis认为可能是源于一种“存在主义绝望”。生活的意义、工作的目标、他人的期待等多方面能够使我们忙碌起来的事物,即使它相当世俗,也都会让我们的存在感得以存续。
没过多久,因为换工作,我有几个月没事干,真可以到乡间小住一阵。朋友把钥匙拿来,让我一个人在那儿修养身心,说是“换换脑子”。虽没有湖,住的也不是木屋,但确实幽静,也有大片的草地。不怎么有蛐蛐,但能听到远处村子里的狗叫。每天,我都散步到几百米外的小卖部买点吃的喝的,然后端着易拉罐啤酒坐在院子里听狗叫。按理说,这是内省的好时机,离开红尘的喧嚣,擦拭心灵上的灰尘,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安静地坐在那里,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却是:“要是能上网该多好呀!”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控制感是个体适应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心理品质。用控制感来获取安全感,是人们面对未知事物的重要方式。这种心理控制感就好比说是汽车与飞机相比,汽车安全性明显偏低,但很多人往往愿意坐汽车,而不是飞机,价钱是一方面,主要原因是当我们坐在飞机上,我们就相当于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控制力。
你的同事之所以选择提前完成所有工作,就是要让自己增加对所有事务的可控性和确定性,以至于当未来发生变化时,自己依然可以从容不迫,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获得对未来的安全感。但遗憾的是,事实上,这种控制感和安全感都是虚无的,仅仅只是他主观上的感受而已。
你的同事深知自己的焦虑,却依然坚持这样的做事习惯,我认为,很可能是因为这种快速完成任务的行为,能够让自己缓解因“不可控”所带来的不安。
与此同时,Tsilimparis也认为当我们不再拥有这些可以让自己去努力和付出的事情时,我们会很容易陷入自我有限性的过度思考中。我们可能会强烈地感受到自身的平凡与渺小,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进而陷入一种巨大的、难以承受的绝望。
芝加哥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邀请一群人参与完成两个任务,两个任务之间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休息时间需要自己提交调查表,提交时有两种选择:一是远程,走路12分钟、休息3分钟;二是近程,门口交表,原地等15分钟。
结果让人吃惊。绝大多数人都选择第一种方案,力求减少一个人无所事事、独自等待的时间。在情绪反馈表上,这些人也比那些在门口交表,然后一直等待的人心情更加愉悦。这一实验很好的证明,人在无事可做的状态下,是很容易感到不适的,这种不适正是焦虑的源头。
现在网络上有个俗语:“步子大了,容易扯蛋”。所以在不丧失目标的前提下,走得慢一些,比总是处在焦虑与绝望中要好得多。
3.1 存储期过后,受环境和自身影响,曲块呈现出不同的感官表象,我们可以通过对现用曲感官的观察,直观地了解曲块的质量情况,找出曲块间的质量差异。
标签:工作论文; 的是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论文; 自己的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当代工人(B版)》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