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前排扣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跳发球,前排扣球,后排扣球,助跑起跳
前排扣球论文文献综述
毛国莹[1](2010)在《排球跳发球、后排扣球、前排扣球助跑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跳发球、后排扣球、前排扣球技术动作的助跑起跳技术为研究对象,以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男子二级排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叁维运动学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其跳发球、前排扣球、后排扣球的助跑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对他们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指出普遍存在于排球运动员之间的叁项技术动作的不足之处,从而为大众排球以及排球后备人才的训练提供一些参考数据,也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如下:1.八名测试对象在叁项技术中,助跑起跳都采用了两步助跑并步起跳方式步幅都是随着步数的增加步长也增加,并且遵循了第一步要小,第二步要大的规律。跳发球的助跑距离小于后排扣球助跑距离、前排扣球助跑距离,主要是因为在助跑第二步时,跳发球步长小于后排扣球跟前排扣球。2.八名测试对象叁项技术动作助跑速度方面,后排扣球助跑速度最快,跳发球的助跑速度小于后排扣球、前排扣球;后排扣球助跑速度大于前排扣球助跑速度。跳发球助跑时间大于前排扣球时间,跳发球助跑时间大于后排扣球助跑时间,跳发球在助跑第一步时,助跑速度明显小于后排扣球及前排扣球,在助跑距离相当的条件下总体的速度小于后排扣球跟前排扣球。3.八名测试对象助跑时髋、膝角度变化符合扣球的技术和力学要求,在膝关节角度变化时,并步时左膝关节关节角度变大,与前人研究一致。其中以跳发球左膝关节角度最大。4.速度的增加和步幅的大小没有绝对的相关关系。符合邢红林的结论,步幅的大小仅仅是速度增加的一个可能原因,但不绝对。5.跳发球水平速度转化率高于后排扣球、前排扣球水平速度转化率。但从双脚离地时垂直速度看,在双脚离地时,跳发球垂直速度远远小于前排扣球。因此不能单纯的看水平速度的转化率来判断起跳效果,还要结合双脚离地瞬间重心垂直速度值。6.叁种技术动作在起跳时间方面主要区别在于蹬伸阶段。原因是跳发球起跳的过程中,存在左右脚离地不同步的现象,即存在离地时间差。跳发球跳落距离、后排扣球跳落距离均大于前排扣球跳落距离。说明跳发球、后排扣球均获得了较大的向前冲跳距离。7.八名测试对象在叁项技术动作的起跳过程中缓冲用时所占的比例小于蹬伸用时所占的比例,能量转化的多,起跳的高度高。但是研究对象在起跳的过程中缓冲和蹬伸的用时相差不是很大,与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8.在叁项技术动作起跳过程中运动员能够根据不同的起跳目的而运用不同的起跳技术。前排扣球具有起跳重心腾起角大的特征。跳发球、后排扣球除需要高度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水平速度来达到前冲起跳的目的,所以表现为起跳时水平速度值大于前排扣球技术的同类指标,跳发球与后排扣球、前排扣球在起跳时的垂直速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0-03-01)
王丽娜[2](2010)在《排球跳发球、后排进攻扣球、前排进攻扣球的起跳—落地阶段挥臂动作的运动学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排球运动中扣球和发球动作是必然出现的,扣球和发球动作的挥臂动作也是必然出现的,在教学和训练中,正确的区别叁个动作,有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在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和教材中发现,对于排球跳发球、后排进攻扣球、前排进攻扣球的挥臂动作都有相关研究,而综合叁个动作的研究很少,用数据说明叁个动作之间关系的更少。叁个动作在排球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很好的区别叁个动作之间的关系,对于排球运动的发展和运动员水平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苏州大学运动训练专业2006级、2007级、2008级(二级运动等级)八名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影片拍摄解析法、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他们的跳发球、后排扣球和前排扣球挥臂动作的有关运动学特征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跳发球由于距离网的距离远,身体的前屈角度最小;由于是运动员自己抛球,起跳后在右肩上方击球,故身体后伸角度最大,后排扣球因限制线的要求,前屈角度稍小;由于限制线的限制,二传的传球在限制线与中线之间,故身体后伸角度最小。前排扣球由于距离网的距离最近,故身体前屈角度最大;二传传出的球是顺网,身体与网成一个角度,故后伸角度较小。2.后排扣球时躯干在空中收腹的幅度最大,这是由于后排扣球的高度较高,距离网较远,对收腹的要求较高,而转体幅度较小。跳发球主要是远网击球,故髋角变化较小,躯干收腹也较小;对于转体幅度要求最低,转体幅度最小。前排扣球距离网较近,转体幅度需要较后排扣球和跳发球大;躯干在空中的收腹幅度最小,速度最快。3.起跳瞬间的重心高度后排扣球时由于二传给出的球是在限制线与中线中间,后排队员在不能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应该提高起跳高度,因此起跳高度较跳发球和前排扣球高。4.后排扣球的引臂最大时重心高度最高,其次为前排扣球和跳发球。后排由于与网的距离较前排扣球长,故身体起跳的高度高,引臂最大时的是为击球做准备,因此,前排扣球较高,而跳发球由于和球网的距离较长,故击球引臂最大时的重心高度最低。5.从离地瞬间到引臂最大时,身体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速度都呈增加状态,而跳发球和后排扣球的肩关节减少了0.02 m/s,可能是由于限制线的原因,阻碍了肩关节速度的增加。6.肩旋角位移最大的是前排扣球击球瞬间31.82°,说明其转体幅度大。其次是跳发球击球瞬间30.22°,跳发球击球时身体面向球网,故击球瞬间的肩旋角较小。7.击球瞬间跳发球右肩高于左肩的幅度最大,由于距离网较远,因此要抬高右肩增加高度。而后排扣球由于有限制线的要求,因此左右肩高度差异较小。8.击球瞬间-落地瞬间重心位移由高到低为后排扣球0.56m,前排扣球0.53m,跳发球0.39m,后排扣球时由于进攻线的限制,重心高度要求较高。跳发球则因要求球的运行距离较长,重心最低。(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0-03-01)
李毅钧,郭荣,张欢,赵文娟,张志云[3](2000)在《中外优秀男排选手前排扣球技术的叁维运动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叁维高速录像研究表明 ,中国选手具有起跳时间短 ,两脚同时蹬地的起跳特征 ;外国选手具有起跳时间长 ,两脚依次蹬地的起跳特征。扣球是以转体、伸肩和收腹带动挥臂击球的叁维动作 ,转体和伸肩动作占有重要作用。击球瞬间肘关节呈 15 0 (°)左右略屈肘击球能充分发挥前臂旋内加速功能。(本文来源于《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苗大培,陈民盛,龟个谷纯一,杤堀申二[4](1993)在《前排扣球和后排扣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中、日两国学者应用DLT法,对1991年世界杯排球赛中男女优秀选手的前、后排扣球技术进行的现场测试分析,并阐述了两者助跑方向、速度、步幅、起跳方式、高度以及扣球动作幅度等系列技术的同异点,为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科技》期刊1993年03期)
前排扣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排球运动中扣球和发球动作是必然出现的,扣球和发球动作的挥臂动作也是必然出现的,在教学和训练中,正确的区别叁个动作,有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在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和教材中发现,对于排球跳发球、后排进攻扣球、前排进攻扣球的挥臂动作都有相关研究,而综合叁个动作的研究很少,用数据说明叁个动作之间关系的更少。叁个动作在排球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很好的区别叁个动作之间的关系,对于排球运动的发展和运动员水平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苏州大学运动训练专业2006级、2007级、2008级(二级运动等级)八名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影片拍摄解析法、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他们的跳发球、后排扣球和前排扣球挥臂动作的有关运动学特征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跳发球由于距离网的距离远,身体的前屈角度最小;由于是运动员自己抛球,起跳后在右肩上方击球,故身体后伸角度最大,后排扣球因限制线的要求,前屈角度稍小;由于限制线的限制,二传的传球在限制线与中线之间,故身体后伸角度最小。前排扣球由于距离网的距离最近,故身体前屈角度最大;二传传出的球是顺网,身体与网成一个角度,故后伸角度较小。2.后排扣球时躯干在空中收腹的幅度最大,这是由于后排扣球的高度较高,距离网较远,对收腹的要求较高,而转体幅度较小。跳发球主要是远网击球,故髋角变化较小,躯干收腹也较小;对于转体幅度要求最低,转体幅度最小。前排扣球距离网较近,转体幅度需要较后排扣球和跳发球大;躯干在空中的收腹幅度最小,速度最快。3.起跳瞬间的重心高度后排扣球时由于二传给出的球是在限制线与中线中间,后排队员在不能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应该提高起跳高度,因此起跳高度较跳发球和前排扣球高。4.后排扣球的引臂最大时重心高度最高,其次为前排扣球和跳发球。后排由于与网的距离较前排扣球长,故身体起跳的高度高,引臂最大时的是为击球做准备,因此,前排扣球较高,而跳发球由于和球网的距离较长,故击球引臂最大时的重心高度最低。5.从离地瞬间到引臂最大时,身体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速度都呈增加状态,而跳发球和后排扣球的肩关节减少了0.02 m/s,可能是由于限制线的原因,阻碍了肩关节速度的增加。6.肩旋角位移最大的是前排扣球击球瞬间31.82°,说明其转体幅度大。其次是跳发球击球瞬间30.22°,跳发球击球时身体面向球网,故击球瞬间的肩旋角较小。7.击球瞬间跳发球右肩高于左肩的幅度最大,由于距离网较远,因此要抬高右肩增加高度。而后排扣球由于有限制线的要求,因此左右肩高度差异较小。8.击球瞬间-落地瞬间重心位移由高到低为后排扣球0.56m,前排扣球0.53m,跳发球0.39m,后排扣球时由于进攻线的限制,重心高度要求较高。跳发球则因要求球的运行距离较长,重心最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排扣球论文参考文献
[1].毛国莹.排球跳发球、后排扣球、前排扣球助跑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分析[D].苏州大学.2010
[2].王丽娜.排球跳发球、后排进攻扣球、前排进攻扣球的起跳—落地阶段挥臂动作的运动学比较分析[D].苏州大学.2010
[3].李毅钧,郭荣,张欢,赵文娟,张志云.中外优秀男排选手前排扣球技术的叁维运动学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
[4].苗大培,陈民盛,龟个谷纯一,杤堀申二.前排扣球和后排扣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对比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