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太经济一体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亚太,经济,会员国,包容性,成员国,亚太地区,区域经济。
亚太经济一体化论文文献综述
曹广伟[1](2019)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困境与破局研究——多重权力逻辑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认同经济获益逻辑基础上,提出亚太地区由于主要行为体信任缺失,经济一体化更多取决于对权力增减的考量,并从多重权力逻辑的视角构建了无政府状态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框架。据此,对冷战结束以来亚太经济一体化进行了历史性考察,发现在多重权力逻辑的作用下,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陷入"各方力量相互牵制,形成区域内势力均衡,进而导致一体化停滞徘徊"的怪圈。但全球金融危机后形成的"外部制衡、内部主导"的一体化模式,既满足了亚太地区谋求势力均衡的需要,又契合了"区域一体化需要一个主导者"的逻辑,使得亚太经济一体化在两个轨道的竞争、胁迫中共同前行,揭示了更适合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逻辑和路径。(本文来源于《亚太经济》期刊2019年02期)
曹广伟[2](2018)在《亚太经济一体化视域下CPTPP的生成机理及其后续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美国退出TPP诱发区域一体化格局变动为背景,探讨了CPTPP的生成机理及其后续影响。CPTPP谈判进程大体遵循了"由外及内、外压内促"双向驱动的演进逻辑:外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及其推进的RCEP价值凸显;内部,日本积极发挥协调、引领作用,其他成员国基于经济逻辑的积极参与。内外力量相互作用,共同构筑起驱动CPTPP谈判的动力机制。随着CPTPP协议的生效实施,其强劲的扩张势头势必冲击"双轨竞争"的一体化格局,迫使亚太一体化进程沿着日澳设定的CPTPP路径行进;同时,其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更好地适应了全球价值链的需求,为新一代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树立了标杆,促使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演进。(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张珺[3](2018)在《亚太经济一体化走势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亚太地区近年来单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不断加快,建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双边及区域自贸协定,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增强。美国宣布退出TPP,并宣称将提高中国商品的关税,使中国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测度亚太地区主要自贸协定(TPP/CPTPP和RCEP)对亚太各国GDP、贸易额和贸易条件、以及社会福利等的影响,并结合亚太自贸协定发展的新走势,探索中国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应对策略。提出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应当积极融入亚太一体化进程,携手美国,借助一带一路战略,通过RCEP的达成促成包容性增长的亚太经济一体化。(本文来源于《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8年会暨第6届新兴经济体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集(下)》期刊2018-11-16)
于潇,孙悦[4](2017)在《逆全球化对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与中国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迈向深度调整期的新形势下,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风暴迅速刮向亚太地区,中国作为全球新兴的经济体及亚太区域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积极应对逆全球化浪潮。与此同时,亚太区域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均受到了逆全球化的冲击而面临新的挑战,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雪上加霜。中国应将全球共治理论作为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理论基础,同时借助RCEP、FTAAP、"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引领亚太区域经济走向深度一体化与包容性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田原,崔玮祎[5](2017)在《亚太经济保持一体化发展态势》一文中研究指出越南外交部常务副部长、2017年APEC系列会议组委会副主席裴青山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2017年亚太经济合作面临较多考验,但一年来APEC各成员通力合作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克服了全球多边合作中出现的新困难,保持了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此(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7-11-10)
陈兆源[6](2017)在《法律化、制度竞争与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和美国都着力在亚太地区打造自贸区网络,试图整合亚太经贸规则。由于两国自贸区策略在义务性、精确性和授权性等法律化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别,客观上形成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两种路径,其背后是美国和中国围绕贸易规则的国际制度竞争。对不同路径的选择与中国和美国在国际贸易制度中的比较优势密切相关。作为在位者,美国倾向于通过较高法律化水平的方式巩固自身的规则收益和治理话语权。作为进入者,中国则主要通过较低的法律化水平降低缔约过程的交易成本来获得伙伴收益。(本文来源于《东南亚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张蕴岭[7](2017)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亚太经济链条形成和APEC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FTAAP的建设提出看法。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基础是经济链接,合作机制的构建基于推动开放的区域市场,APEC承担推动开放主要的功能。由于区内经济关系和结构的变化,各方基于本身的利益参与和推动不同的自贸区。TPP和RCEP难以包容亚太整体,FTAAP提供整体框架。(本文来源于《国际经济合作》期刊2017年07期)
张田园[8](2017)在《美国退出TPP对亚太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特朗普在竞选伊始就强烈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称它为"国家的潜在灾难",并承诺上任之初便要将其废除。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宫兑现诺言,签署行政命令退出TPP。按照规定,TPP若要生效,需获得至少6个国家批准,并且这6个国家的GDP总和要占到全部12个国家GDP总和的85%。~①而美国一国的GDP就约占TPP成员国GDP的60%,美国退出意味着TPP的崩溃。(本文来源于《国际研究参考》期刊2017年06期)
展金泳[9](2017)在《亚太经济一体化格局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WTO启动首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谈判,然而WTO成员迟迟无法在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达成共识,最终于2006年在WTO总理事会的批准下正式中止,多哈回合谈判的终止意味着全球贸易规则逐步从多边转到区域与双边。就亚太地区而言,近年来单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不断加快,建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双边及区域自贸协定,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增强。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全面启动,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国正式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TPP)贸易协定,2015年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2015年6月17日中国与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此外中国与新西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澳大利亚与日本、韩国与美国等国家也均已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此外,在亚太地区中日韩自贸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FTAAP(亚太自贸区)也正在谈判进程中。2016年12月8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TPP,并宣称将提高中国商品的关税,中国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亚太地区自贸协定谈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利用普渡大学开发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定量测度亚太地区主要自贸协定(TPP和RCEP)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结合自贸协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来探索我国在亚太经济一体化布局中的应对策略。准确把握一系列政治、经济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我国在亚太经济一体化布局中的策略选择。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大国,应当积极融入亚太一体化进程,在亚太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推动中国同亚太地区经贸合作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7-06-30)
陈季冰[10](2017)在《TPP残局——如何继续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中国真能如许多APEC国家热切期待的那样,引领和推动新的、更大范围的贸易投资合作,让亚太地区石油国家都能从中受益,那么未来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一定会得到长足的提升。3月11日有报道说,中方已接受东道国智利邀请,参加3月14至15日在智利举行的TPP成员国会议,"目前中方正在积极研究与会事宜"。据称,这是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今年1月正式宣布退出后,TPP(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资》期刊2017年07期)
亚太经济一体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美国退出TPP诱发区域一体化格局变动为背景,探讨了CPTPP的生成机理及其后续影响。CPTPP谈判进程大体遵循了"由外及内、外压内促"双向驱动的演进逻辑:外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及其推进的RCEP价值凸显;内部,日本积极发挥协调、引领作用,其他成员国基于经济逻辑的积极参与。内外力量相互作用,共同构筑起驱动CPTPP谈判的动力机制。随着CPTPP协议的生效实施,其强劲的扩张势头势必冲击"双轨竞争"的一体化格局,迫使亚太一体化进程沿着日澳设定的CPTPP路径行进;同时,其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更好地适应了全球价值链的需求,为新一代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树立了标杆,促使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演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太经济一体化论文参考文献
[1].曹广伟.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困境与破局研究——多重权力逻辑的视角[J].亚太经济.2019
[2].曹广伟.亚太经济一体化视域下CPTPP的生成机理及其后续影响[J].商业研究.2018
[3].张珺.亚太经济一体化走势及中国的应对策略[C].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8年会暨第6届新兴经济体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集(下).2018
[4].于潇,孙悦.逆全球化对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与中国方案[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5].田原,崔玮祎.亚太经济保持一体化发展态势[N].经济日报.2017
[6].陈兆源.法律化、制度竞争与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东南亚研究.2017
[7].张蕴岭.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17
[8].张田园.美国退出TPP对亚太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影响[J].国际研究参考.2017
[9].展金泳.亚太经济一体化格局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D].暨南大学.2017
[10].陈季冰.TPP残局——如何继续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J].中国外资.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