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实践分析陈凤仙

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实践分析陈凤仙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马龙供电局云南曲靖655199)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给电网的运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传统的电网调度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应运而生,使电网的调度、监视、控制三合一管理模式成为当前电网调度的一种新管理模式。本文结合县级电网的特点,总结了调控一体化实践中带来的变化,各级人员从思想和能力上基本适应模式转变,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日益完善,功能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故障异常处置效率大幅提高,安全供电可靠水平提升,管理优势初步显现。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整合资源;远方控制;电网运行

一、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带来的收获新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总结,电网运行管理由最调度、监视、控制分散管理,到调度、监视、控制三合一集中管理,再升级为调控一体化全面集约管理模式,实现了电网运行由分散到集中的本质转变,实现了电网运行集约化管理的全新变革。各级人员从思想和能力上初步适应模式转变,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日益完善,功能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应急能力明显增强,安全供电可靠水平提升,管理优势初步显现。

1.整合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通过调度、监视、控制专业的深度融合,有效整合资源,使管理链条和业务流程缩短,实现了减员增效。调控一体化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目标,优化整合公司运行系统核心资源,实现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保障调度、变电站信息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整合优化各专业系统、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建立了全新的集中管理模式,实现了电网整体的全范围精益监控。

整合了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实现人员的有效利用,将16人的配置减少到12人,节约25%,缓解了运行人员紧张的压力。

2.信息“零距离”传递故障异常处置效率大幅提高

调控一体化模式实现了将主、配网故障异常信息进行实时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停电事件处置效率,快速复电效率大幅提高。“调度+监控”模式下的事故处理流程是集控中心监控员监视到电网故障异常信息,电话告之调度员,调度员通过分析判断,下令给监控员进行处理。

一个单一线路的接地故障隔离,从集控中心汇报信息到调度员下令遥控操作成功,一般要5至10分钟。实行调控合一后,调控员摆脱了故障信息获取和操作执行对现场的依赖,高效协同的面对面信息沟通代替了电话沟通。电网发生故障异常时,调控员在第一时间通过自动化系统直接获取电网的异常和故障信息并加以判断,为事故处理提供决策依据。单一线路的接地故障隔离只需要2至3分钟。根据一年多的运行统计分析,马龙电网调控操作处理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平均用时仅3分钟,比原来节省时间70%。如果需要多个变电站配合完成才能隔离故障点的事故处理,更会大大缩减复电时间,实现了故障的快速发现、快速响应和快速处理,减少了事故处理过程中现场汇报、事故处理指令接收及回复的环节,故障异常处理效率明显提升,缩短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3.调控员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保障了操作的快速性和安全性

调度和集控整合后,调度与监控在专业上互相渗透,取长补短。通过监控使调度员能全面掌握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改变听信息的历史,为快速准确做出分析判断和处理奠定基础。通过调度、监视、控制三合一的管理和工作模式,使调控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掌握电网、设备运行情况,为快速判断、处理提供了条件。从点到面,有助于提升调控员的业务技能,掌握监控重点,锻炼和培养了运行人员的综合技能,进一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调控一体化实施后,每值值班人员由原来的2人为3人,值班负责人、正值调控员、副值班调控三种角色搭配值班,调度操作指令票由副值调控员填写,正值调控员及值班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执行;设备的远方控制操作由副值班调控员执行,值班负责人或正值班调控员监护,使指令的下达和控制操作均可实现多重监护,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操作的快速性和安全性,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4、完善了信息上传,规范了信息类型

调控一体未实施前,马龙电网6个35kV变电站和2个开闭所厂用变、直流系统信息都未传送到调度自动化系统,部份信息缺失且混乱。调控一体化实施后,调整了业务,明确了信息上传和监控责任。制定变电站缺失信息上传的工作计划,按照专业管理职责,明确信息信息分类及告警分级规范管理职责划分和业务流程。

通过一年多的整改,马龙电网的6个35kV变电站和2个开闭所厂用变、直流系统信息全部上传至调度自行动化系统。并按照南网数据字典及OCS系统设置要求对信号进行分级、分层、分区设置。按照信号严重等级划分为事故信息、故障信息、越限信息、告知信息信号;按设备的不同电压等级进行划分信号;按划分,如按主配网、行政区域划分监视责任区信号;使各信号更加清晰,从而确保监控人员不会因信息量过大、提示和维修信息的干扰而遗漏警告和事故信息,为电网运行监控输送了有效的判断依据。

5、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明确了业务流程

改造了调度室,扩充调度值班座席、电话、监控电脑、生活服务设施,满足3人值班需求;升级了相关信息网络通道,增加OCS地县调一体化自动化系统,新建设了通信光纤通道等,提高了调控室至各机房的通信速度,提升自动化系统运行可靠性。

规范监控信息异常处理流程。将原来的现场监控发现设备异常信息,并由现场主导处理设备异常缺陷的形式,转变为调度监控发现设备异常信息,并由调度监督现场设备异常缺陷处理的形式,增加了调度对设备异常缺陷处理的监督环节,有利用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规范操作流程。由原来的运行人员到现场,然后调度向现场发调度指令,现场执行完毕并回复的形式,现转变为调度在保证一、二次设备可控的情况下,直接远方控制操作进行运行方式调整。减少了运行人员的往返及调度指令的接收与回复的环节,减少了操作时间,电网的风险指数得以降低,生产效率得以提升。

二、调控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厂站端通信自动化设备运维能力不足

调控一体化实施后,对通信通道和自动化设备方面的可靠性运行要求更高。根据网、省、地三级《电网调度管理规程》规定,调度通信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责任按属地化管理。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端设备的运行维护,属地运维部门负责调度自动化系统厂站端设备的运行维护。由于属地管辖部门输变电管理所没有配备专业的二次运行维人员,当厂站端设备故障通信自动化设备故障或异常时,运维部门不能及时处理故障,造成部分设备失去监视和控制的风险。

2、调控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调控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素质当量偏低,12个调控员当中仅有1人的原始学历是大学本科,其余都中专技校,人均素质当量只有0.89,平均年龄有42岁。随着电网覆盖面的扩大,新设备的不断投运及城、农网改造工程的增多。再加之调度管理权限的延伸,调度的设备检修操作、工作许可任务成倍增加,虽然电网的现代化管理手段越来越强,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调度员的工作负担,但是,调控员的工作压力并未减轻,相反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在不断的增加。县级调控人员编制少、思想不稳定将是影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管理工作好坏的关键。

三、推进调控一体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1、努力加强和改善提高调度员的知识结构水平

调控员的行为是影响电网调控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调控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业务能力才能保证电网调控的安全可靠性。制定调控员业务技能提升方案,细化培训和考核内容、考核达标标准。培训方式可采取一对一帮扶辅导进行“传、帮、带”、开展师徒结对、专项培训等。充分利用检修工作时组织调控人员到配网现场、变电站、熟悉变电设备、配网环网柜、联络断路器等,增强其对现场实际设备的直观认识,进而帮助其有效地开展工作。

2、充分发挥调度职能专业管理作用

充分发挥电力调控制中心对厂站端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电力通信、自动化等二次系统及设备专业管理职责。指导变电运行人员加强对厂站端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当厂站端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主动配合处理。对设备运行时间过常,故障频繁的设备进行统计分析,指导输变电管理所逐年上报大修技改项目进行更换,提高厂站端的设备运行水平。

四、结束语:

“调控一体化”运行突破调度传统的运行模式,使电网调度指挥与运行监控进行有机结合,优化整合运行系统核心资源,实现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地缩减故障处理时间,提升了调度人员处理业务能力。“调控一体化”运行为提高电网安全稳定和持续发展带来积极深远。然而,电网调控一体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对调控一体化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提出有效的调控手段以促使电网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黄霆、张敏等.云南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手册[J]2016.144.

[2]李翔、范展滔等.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J]2017.123.

标签:;  ;  ;  

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实践分析陈凤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