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包括外护套、内护套和四根缆芯;内护套内还设有一个骨架结构,骨架结构由多个子骨架沿内护套的轴向排布而成;子骨架呈板状,子骨架的宽度等于内护套的内径;多个子骨架被分为两组,一组为第一子骨架、另一组为第二子骨架,第一子骨架和第二子骨架间隔排布且相互不平行,从而将内护套内的空间分割为四个小空间,每隔小空间内各设有一根缆芯。本实用新型内设有骨架,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从而提高产品的抗压能力。同时利用骨架将缆芯相互隔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电缆弯曲造成内部缆芯相互挤压的问题;另外子骨架之间互不平行,子骨架可利用上下不正对的部分弯曲,具有较好的抗弯曲性。
主设计要求
1.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包括外护套、嵌套在所述外护套内的内护套、嵌套在所述内护套内的四根缆芯,四根缆芯均由铜绞线和包覆在铜绞线外的绝缘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内还设有一个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由多个子骨架沿内护套的轴向排布而成,相邻的两个子骨架之间的间隙不大于0.5cm所述子骨架呈板状,所述子骨架的长度不大于3cm,所述子骨架的宽度等于所述内护套的内径,所述子骨架的厚度不大于0.1cm;多个子骨架被分为两组,一组为第一子骨架、另一组为第二子骨架,第一子骨架和第二子骨架间隔排布且相互不平行,从而将内护套内的空间分割为四个小空间,每隔小空间内各设有一根缆芯。
设计方案
1.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包括外护套、嵌套在所述外护套内的内护套、嵌套在所述内护套内的四根缆芯,四根缆芯均由铜绞线和包覆在铜绞线外的绝缘层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内还设有一个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由多个子骨架沿内护套的轴向排布而成,相邻的两个子骨架之间的间隙不大于0.5cm
所述子骨架呈板状,所述子骨架的长度不大于3cm,所述子骨架的宽度等于所述内护套的内径,所述子骨架的厚度不大于0.1cm;
多个子骨架被分为两组,一组为第一子骨架、另一组为第二子骨架,第一子骨架和第二子骨架间隔排布且相互不平行,从而将内护套内的空间分割为四个小空间,每隔小空间内各设有一根缆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子骨架之间的间隙为0.2cm-0.3cm,相邻的两个子骨架之间不设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骨架的左端面的中央连接有球头,所述子骨架的右端面的中央连接有与所述球头对应的球头座;
所述子骨架通过球头连接位于相对左侧的子骨架的球头座,所述子骨架通过球头座连接位于相对右侧的子骨架的球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骨架的有端面的中央处设有向左的凹陷,形成所述球头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骨架的左侧中部设有贯穿的第一开孔,所述子骨架的右侧中部设有贯穿的第二开孔;
所述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中至少一个位于外侧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用开槽;
所述子骨架的第一开孔通过连接用开槽连接位于相对左侧的子骨架的第二开孔,所述子骨架的第二开孔通过连接用开槽连接位于相对右侧的子骨架的第一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开孔均是口径自一端向另一端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为沿所述内护套的轴向排布的不锈钢波纹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带的断面呈顺序相连的第一圆弧、第一线段、第二线段;所述第一圆弧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一圆弧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线段的左端,所述第一线段的右端连接第二线段的左端,所述第二线段是从左至右向上倾斜的第二线段;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角为118°~122°;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夹角为118°~1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为横截面呈圆形的缆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骨架与所述内护套接触的端面呈圆弧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涉及电缆。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缆在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弯折,容易造成电缆的过度弯折而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包括外护套、嵌套在所述外护套内的内护套、嵌套在所述内护套内的四根缆芯,四根缆芯均由铜绞线和包覆在铜绞线外的绝缘层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内还设有一个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由多个子骨架沿内护套的轴向排布而成,相邻的两个子骨架之间的间隙不大于0.5cm;
所述子骨架呈板状,所述子骨架的长度不大于3cm,所述子骨架的宽度等于所述内护套的内径,所述子骨架的厚度不大于0.1cm;
多个子骨架被分为两组,一组为第一子骨架、另一组为第二子骨架,第一子骨架和第二子骨架间隔排布且相互不平行,从而将内护套内的空间分割为四个小空间,每隔小空间内各设有一根缆芯。
本实用新型内设有骨架,骨架可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从而提高产品的抗压能力。更关键的是,本专利优化了骨架、缆芯的结构,一方面,本专利利用骨架将缆芯进行了相互隔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电缆弯曲造成的内部缆芯相互挤压的问题;另一方面,子骨架之间互不平行,子骨架可利用上下不正对的部分弯曲,使本产品具有较好的抗弯曲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相邻的两个子骨架之间的间隙为0.2cm-0.3cm,相邻的两个子骨架之间不设连接结构。
该结构是最简化的结构,因两个子骨架之间无连接部件,电缆的可弯曲性更强。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子骨架的左端面的中央连接有球头,所述子骨架的右端面的中央连接有与所述球头对应的球头座;
所述子骨架通过球头连接位于相对左侧的子骨架的球头座,所述子骨架通过球头座连接位于相对右侧的子骨架的球头。
该结构通过球接头连接,安装更方便,而且球接头将骨架连接为一个整体,可整体拆卸。
进一步优选,所述子骨架的有端面的中央处设有向左的凹陷,形成所述球头座。
将球头座直接生成在子骨架上,结构更牢固,球头座不容易断裂、损坏。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子骨架的左侧中部设有贯穿的第一开孔,所述子骨架的右侧中部设有贯穿的第二开孔;
所述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中至少一个位于外侧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用开槽;
所述子骨架的第一开孔通过连接用开槽连接位于相对左侧的子骨架的第二开孔,所述子骨架的第二开孔通过连接用开槽连接位于相对右侧的子骨架的第一开孔。
该结构相对于球接头的结构,制作更加简单,且可通过第一开孔、第二开孔连接为一个整体,可整体拆卸。
进一步优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开孔均是口径自一端向另一端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的开口。
开孔孔径越往外越大,较大的孔径所形成的倾斜的侧壁,为子骨架之间的相互转动提供了空间,可有效增大转动角度,从而使本产品具有很好的弯曲性。
所述外护套为沿所述内护套的轴向排布的不锈钢波纹管。所述不锈钢带的断面呈顺序相连的第一圆弧、第一线段、第二线段;所述第一圆弧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一圆弧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线段的左端,所述第一线段的右端连接第二线段的左端,所述第二线段是从左至右向上倾斜的第二线段;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角为118°~122°;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之间的夹角为118°~122°。虽然不锈钢波纹管是现有设计,但本专利将不锈钢波纹管作为外护套,可利用不锈钢波纹管的耐弯曲性,保证本产品的耐弯曲性。
所述缆芯优选横截面呈圆形的缆芯。本专利通过对缆芯结构的选取,使缆芯不会填实内护套,为缆芯的弯曲保留了空间。
为增强产品的抗压性能,所述子骨架与所述内护套接触的端面呈圆弧状。以增大子骨架和内护套的接触面积。还可以在子骨架与所述内护套接触的端面的两侧增设弧形支撑板,来进一步增大支撑面积,但弧形支撑板最好不能大于三分之一圆弧。以避免弯曲时,左右两个子骨架碰撞,从而降低弯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缆芯与子骨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子骨架的一种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子骨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子骨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5,内设骨架结构的抗压耐弯曲电缆,包括外护套1、嵌套在外护套1内的内护套2、嵌套在内护套2内的四根缆芯3,四根缆芯3均由铜绞线和包覆在铜绞线外的绝缘层构成;内护套2内还设有一个骨架结构,骨架结构由多个子骨架4沿内护套2的轴向排布而成,相邻的两个子骨架4之间的间隙不大于0.5cm;子骨架4呈板状,子骨架4的长度不大于3cm,子骨架4的宽度等于内护套2的内径,子骨架4的厚度不大于0.1cm;多个子骨架4被分为两组,一组为第一子骨架41、另一组为第二子骨架42,第一子骨架41和第二子骨架42间隔排布且相互不平行,从而将内护套2内的空间分割为四个小空间,每隔小空间内各设有一根缆芯3。
本实用新型内设有骨架,骨架可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从而提高产品的抗压能力。更关键的是,本专利优化了骨架、缆芯3的结构,一方面,本专利利用骨架将缆芯3进行了相互隔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电缆弯曲造成的内部缆芯3相互挤压的问题;另一方面,子骨架4之间互不平行,子骨架4可利用上下不正对的部分弯曲,使本产品具有较好的抗弯曲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相邻的两个子骨架4之间的间隙为0.2cm-0.3cm,相邻的两个子骨架4之间不设连接结构。该结构是最简化的结构,因两个子骨架4之间无连接部件,电缆的可弯曲性更强。
如图2、图3所示,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子骨架4的左端面的中央连接有球头43,子骨架4的右端面的中央连接有与球头43对应的球头座44;子骨架4通过球头43连接位于相对左侧的子骨架4的球头座44,子骨架4通过球头座44连接位于相对右侧的子骨架4的球头43。该结构通过球接头连接,安装更方便,而且球接头将骨架连接为一个整体,可整体拆卸。
进一步优选,子骨架4的有端面的中央处设有向左的凹陷,形成球头座44。将球头座44直接生成在子骨架4上,结构更牢固,球头座44不容易断裂、损坏。
如图4、图5所示,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子骨架4的左侧中部设有贯穿的第一开孔45,子骨架4的右侧中部设有贯穿的第二开孔46;第一开孔45、第二开孔46中至少一个位于外侧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用开槽47;子骨架4的第一开孔45通过连接用开槽47连接位于相对左侧的子骨架4的第二开孔46,子骨架4的第二开孔46通过连接用开槽47连接位于相对右侧的子骨架4的第一开孔45。该结构相对于球接头的结构,制作更加简单,且可通过第一开孔45、第二开孔46连接为一个整体,可整体拆卸。
进一步优选,第一开孔45、第二开孔46均是口径自一端向另一端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的开口。开孔孔径越往外越大,较大的孔径所形成的倾斜的侧壁,为子骨架4之间的相互转动提供了空间,可有效增大转动角度,从而使本产品具有很好的弯曲性。
外护套1为沿内护套2的轴向排布的不锈钢波纹管。不锈钢带的断面呈顺序相连的第一圆弧、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一圆弧的开口朝下,第一圆弧的右端连接第一线段的左端,第一线段的右端连接第二线段的左端,第二线段是从左至右向上倾斜的第二线段;第一圆弧的圆心角为118°~122°;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之间的夹角为118°~122°。虽然不锈钢波纹管是现有设计,但本专利将不锈钢波纹管作为外护套1,可利用不锈钢波纹管的耐弯曲性,保证本产品的耐弯曲性。
缆芯3优选横截面呈圆形的缆芯3。本专利通过对缆芯3结构的选取,使缆芯3不会填实内护套2,为缆芯3的弯曲保留了空间。
为增强产品的抗压性能,子骨架4与内护套2接触的端面呈圆弧状。以增大子骨架4和内护套2的接触面积。还可以在子骨架4与内护套2接触的端面的两侧增设弧形支撑板,来进一步增大支撑面积,但弧形支撑板最好不能大于三分之一圆弧。以避免弯曲时,左右两个子骨架4碰撞,从而降低弯曲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6502.4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249118U
授权时间:20190813
主分类号:H01B 7/04
专利分类号:H01B7/04;H01B7/18;H01B7/20
范畴分类:38A;
申请人:上海申通电缆厂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申通电缆厂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417 上海市奉贤区胡桥工业区科工路1700号
发明人:周雪江;龚兵
第一发明人:周雪江
当前权利人:上海申通电缆厂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伟勇
代理机构:31230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