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簇毛麦论文_张明懿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麦簇毛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标记,染色体,近交系,单倍体,基因。

小麦簇毛麦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懿[1](2014)在《普通小麦—簇毛麦染色体结构变异体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是普通小麦的亲缘物种,抗白粉病、黄花叶病、眼斑病、全蚀病、锈病等多种病害,具有分蘖能力强、密穗多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等特性,还具有抗寒耐旱的性状,是改良普通小麦基因资源的优质基因源。因此,培育含有簇毛麦染色体片段的易位系,尤其是小片段中间插入易位,能够更好的定位、转移和利用簇毛麦的有益基因。本研究基于此思路,用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的花粉作为辐射材料,与中国春(Chinese Spring, CS)杂交再回交,利用细胞遗传学技术鉴定其后代,最终筛选只含有一种重组结构的纯合或杂合材料,结合分子标记技术鉴定这些材料中外源染色体片段的大小及身份,以此丰富“普通小麦-簇毛麦染色体结构变异体库”。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根据小麦第一部分同源群短臂和第叁部分同源群长臂的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表达序列标签)序列,用Primer 3.0软件分别设计了44对和63对EST引物,对簇毛麦1V短臂和3V长臂特异分子标记进行加密,在中国春、簇毛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及1V-7V二体异附加系材料扩增,新筛选到可以特异追踪簇毛麦1V和3V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分别为5个和6个。本研究结合分子标记和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新筛选到普通小麦-簇毛麦染色体结构变异体9个,纯合结构变异体27个,在本实验室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了76份结构变异体(其中纯合材料42份)中外源染色体片段的身份,包括涉及1V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体13个(其中纯合材料5个),涉及2V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体11个(其中纯合材料8个),涉及3V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体5个(其中纯合材料3个),涉及4V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体13个(其中纯合材料5个),涉及5V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体11个(其中纯合材料6个),涉及6V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体13个(其中纯合材料9个),涉及7V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体10个(其中纯合材料6个),这些材料涉及了簇毛麦不同染色体的不同区段,进一步丰富了“普通小麦-簇毛麦染色体结构变异体库”。(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贾琪[2](2014)在《普通小麦—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病虫害、不良外界环境等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小麦对病虫及逆境的抗性是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小麦近缘物种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具有抗白粉病、抗黄花叶病、抗全蚀病、抗眼斑病、分蘖力强、小穗数多、耐旱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等优良性状,其4V染色体上携带有抗黄花叶病、抗全蚀病、抗眼斑病以及编码醇溶蛋白的有益基因。培育小麦-簇毛麦小片段易位,特别是中间插入易位,不仅能够降低外源不利基因冗余程度,同时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外源有益基因。本研究利用中国春(Chinese Spring, CS) phlb突变体和电离辐射相结合,诱导涉及簇毛麦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并应用分子细胞学技术和分子标记分析技术对选育的鉴定结构变异体进行鉴定,为小麦遗传改良提供有用的资源。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簇毛麦4V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为了快速且准确地鉴定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根据定位于小麦第四部分同源群染色体(4A、4B、4D)不同区段的EST(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序列和PLUG (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序列,利用Primer 3.0软件在线设计了146对EST引物和80对PLUG引物。利用上述引物在中国春、簇毛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T4DL·4VS易位系、T5DL·4VL易位系以及小麦-簇毛麦1V-7V二体异附加系中进行扩增,筛选可以特异追踪簇毛麦4V染色体不同区段的分子标记。共筛选出4V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39个,其中4VS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21个(含EST引物2个,PLUG引物19个);4VL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18个(含EST引物7个,PLUG引物11个)。利用中国春第四部分同源转化群的缺体-四体材料对39个标记进行染色体定位分析,其中19个标记均定位于小麦第四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上。结合特异分子标记对应的EST、PLUG序列信息,进一步证实了4V与小麦第四部分同源转化群染色体间的部分同源关系。2.利用中国春ph1b突变体诱导簇毛麦染色体臂4VL结构变异体前期研究中,利用CSphlb突变体与小麦-簇毛麦4V(4D)二体异代换系杂交、再与CSphlb突变体回交,从中筛选出的含单条4V染色体且phlb隐性纯合植株。本研究在其衍生后代材料中,进一步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结合分子标记分析,筛选涉及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选育到3份纯合中问插入易位系和1份纯合顶端易位。利用4VL染色体臂的44个特异分子标记进行鉴定,发现4份纯合易位中外源染色体片段大小不同;利用来自黑麦的重复序列pScll9.2和来自粗山羊草的重复序列pAsl作为探针,对4种易位类型进行FISH分析,发现易位染色体涉及的小麦染色体均为4D染色体,表明这些易位系确是通过部分同源重组产生的补偿性易位。3.利用电离辐射诱导簇毛麦4VL结构变异体利用60Co-γ谢线处理小麦-簇毛麦4V(4D)二体异代换系的花粉,然后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158杂交,得到160株M1。利用GISH鉴定出含有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单株,在其自交后代中,继续进行GISH检测,共鉴定出17条结构变异染色体,包括9条端体、3条小片段顶端易位、1条中间插入易位和4条大片段易位;其中涉及4VL的3份结构变异体中,包括顶端小片段插入易位、长臂整臂易位和大片段易位各1个。4.基于结构变异体的簇毛麦4VL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结合利用CS phlb突变体以及电离辐射的方法,本研究共获得涉及簇毛麦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7个。利用赵仁慧(2013)开发的26个4VL特异EST标记以及本研究新开发的18个4VL特异标记,对选育的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进行鉴定,将这44个标记物理定位于4VL染色体的9个区段上,初步构建了4VL染色体的物理图谱。(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宋营营[3](2013)在《用玉米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2n=14,VV)是一年生异花授粉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和高加索地区,是小麦的野生近缘物种,抗多种小麦病害,它几乎对所有白粉病生理小种表现免疫,还具有抗寒、耐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等多种优良性状。培育簇毛麦小片段易位系是利用簇毛麦有益基因的理想途径。用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再用秋水仙碱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是一种高效率的小麦单倍体育种途径,这种方法能在较短的年限内快速获得纯合体。本研究以多种小麦-簇毛麦易位系为母本材料,利用白甜糯玉米和苏玉糯6号玉米花粉用滚粉法或沾粉法与之杂交。授粉后24小时剪下杂交穗,喷施100ppm浓度的2,4-D,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割穗离体培养。14-15天后,剪下杂交穗剥取膨大的颖果,在超净工作台解剖镜下剥取幼胚,接种于1/2MS培养基中进行胚培养至成苗。待小麦单倍体苗长到2-3片真叶后将得到的幼苗遵照逐渐过渡的原则从培养基中移栽到土壤中。单倍体苗有2-3个以上分蘖时,采用浸泡分蘖节法或分蘖节注射法用秋水仙碱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用秋水仙碱处理后的植株移栽至土壤,待成熟时收获套袋自交结实植株。收获的种子,用分子细胞学方法进行鉴定,筛选含有簇毛麦外源片段的小麦双单倍体植株。利用上述方法两年中得到的单倍体胚分别为1031个和66个,得到的结实植株分别为42株和12株。对第一年实验获得的42个结实植株后代进行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发现42株结实植株均为双单倍体植株。这些植株经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GISH、顺次C-分带-FISH、分子标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和自交结实率鉴定,共检测到7株涉及簇毛麦外源染色体片段的DH植株,其中包括6个整臂易位材料和1个大片段易位材料,并初步判断6个整臂易位材料为T4VS-4DL纯合易位系,1个大片段易位材料为T2BS-1VS·1VL纯合易位系。本研究首次利用玉米花粉与携有外源染色体的小麦-簇毛麦易位杂合体进行有性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进而用秋水仙碱对小麦单倍体植株处理,成功的获得遗传稳定的含簇毛麦外源染色体片段的小麦双单倍体。(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赵万春[4](2010)在《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的创制、鉴定和性状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簇毛麦为异株授粉一年生或多年生二倍体牧草,主要分布于地中海东北部地区,它抗小麦多种主要病害,而且具有耐寒,分蘖力强,生长繁茂,多小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耐盐抗旱等特性。位于簇毛麦的1V染色体上的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Glu-V1)、贫硫(ω-型)和富硫(γ-型)醇溶蛋白基因(Gli-V1)和低分子量醇溶蛋白基因(Glu-V3)是改良小麦品质的宝贵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和细胞学技术创制、筛选和鉴定了2个新的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并评估了其对小麦抗病性和籽粒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小麦改良提供新的种质资源。结果如下:1、在小麦第1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短臂(1DS)和长臂(1BL)的端部和近着丝粒区域选择设计了96对EST-STS引物,成功开发出了可以检测小麦背景中簇毛麦1V染色体臂的4个EST-STS分子标记。位于1DS上的2个标记BE499250-STS和BE591682-STS/RSAⅠ为共显性标记,可以扩增出1条1VS的特异片段,同时可以扩增出1条1DS特异片段,能将1DS和1AS、1BS区分开来,因此用这2个标记不仅可以检测小麦背景中簇毛麦1V染色体的短臂,还可以检测小麦1D染色体的短臂。而位于1BL上的2个标记BE518358-STS/HAEⅢ和BE585781-STS/RSAⅠ是显性标记,分别扩增出2条1VL和1条1VL的特异片段,但扩增的小麦染色体片段不能区分1DL与1A和1B。2、以中国春的1D单体为母本与中国春-簇毛麦1V染色体的二体附加系(DA1V)杂交。F1植株的根尖制片,计数并选择有42条染色体的植株(为1D和1V的双单体)自交形成F2群体,用我们开发的可追踪1VS和1VL的EST-STS标记筛选282株F2个体,并经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鉴定出了5个杂合互补的Robertsonian易位株和1个非Robertsonian易位株。通过将易位染色体的C带和GISH形态与根尖细胞有色分裂中期1D和1V染色体的C带和GISH形态比较,确认在5个杂合互补的Robertsonian易位株中,3株为杂合互补的T1DS?1VL易位系(08-46-7、08-46-123和08-46-208),2株为杂合互补的T1DL?1VS易位系(08-46-56和08-46-83)。从52株来源于杂合易位株T1DL?1VS83的F3植株中鉴定获得2株纯合互补的T1DL?1VS易位系;从68株来源于杂合易位株T1DS·1VL208的F3植株获得4株纯合互补的T1DS?1VL易位系。3、中国春-簇毛麦的T1DS?1VL和T1DL?1VS易位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个新易位系对白粉病的抗性水平和中国春的抗白粉病水平相同,都属于中抗。但2个易位系对4个条锈病小种(条中31号、条中32号、条中33号和水源11致病类型4)的抗性与中国春的不同。易位系T1DL?1VS对4个条锈病小种均为中感或高感,发病程度较中国春严重;而易位系T1DS?1VL对条中31号中抗、对条中32号中感、对条中33号和水源11-4免疫,发病程度较中国春轻。因此,在簇毛麦1VL上可能含有抗条锈病基因。4、中国春-簇毛麦T1DS?1VL和T1DL?1VS易位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中国春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并不显着;但是易位系T1DS?1VL的Zeleny沉淀值(10.0 ml)极显着低于中国春的Zeleny沉淀值(30.7 ml),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为1.5 min和1.2 min,分别比中国春形成时间(4.2 min)和稳定时间(4.2 min)减少了2.7 min和3.0 min,其面团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为199 FU和19,分别比中国春的弱化度(98 FU)和粉质质量指数(64)增加了101 FU和减少了45;而易位系T1DL?1VS的Zeleny沉淀值(37.4 ml)极显着高于中国春,形成时间为5.0 min,稳定时间为5.9 min,比中国春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增加了0.8 min和1.7 min,其面团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分别为47 FU和86,分别比中国春的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降低了51 FU和增加了22。结果说明T1DS?1VL易位降低小麦面筋强度和品质;而T1DL?1VS易位增强面筋强度,改善小麦品质。推测簇毛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Glu-V1可能位于1VS。(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马东方[5](2010)在《两个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抗条锈性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条形柄锈菌引起的条锈病是小麦最重要的的病害之一。利用抗条锈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菌最有效、最经济、简单易行、对环境安全的措施,但一个抗病良种推广后总逃不脱抗病基因的失效抗病性丧失的结局。因此,寻找以及利用高质量的抗源成为解决小麦品种抗条锈病丧失的关键。本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小麦一簇毛麦易位系的抗条锈性及其抗条锈性遗传规律,并对V3的抗条锈病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取得以下结果:1.V3对Sun11-11的抗条锈病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该基因进行了SSR分子标记:从18对SSR引物中获得了七个位于1B与抗病基因YrV3(暂时命名)连锁的分子标记gwm403, barc81, barc188, gwm124, cfa2147, wmc830和wmc719,它们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3.8cM、11.4 cM、10.2 cM、5.1 cM、7.1 cM、13.1 cM和16.3cM;另外利用RGA标记法结合缺四体定位法将YrV3定位于小麦1B染色体上,并找到了两个与之连锁的RGA标记YrV3-RG1和YrV3-RG2,它们与YrV3遗传距离分别为6.9 cM和11.6 cM。2.采用我国目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CYR29、CYR30、CYR31、CYR32、CYR33、Sun11-4和Sun11-11对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19进行抗锈性评价和遗传分析。抗锈性评价结果表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19对目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对V19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V19对CYR29、Su11-11的抗病性是由一显一隐两对基因重迭控制的:对CYR30、Su11-4的抗病性是由两对显性基因独立控制的;对CYR31、CYR33的抗病性是由两对显性基因互补作用控制的;对CYR32的抗病性是由一对显性细胞核基因控制的,其成株抗病性由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本研究揭示了所研究小麦品种的抗条锈性遗传规律,获得了抗病基因YrV3分子标记,为科学利用V19进行抗条锈病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曹亚萍[6](2008)在《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花粉辐射高效诱导属间染色体易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簇毛麦是小麦的一个野生近缘种,抗白粉病、锈病、全蚀病、眼斑病及梭条花叶病毒病等多种病害,还兼有抗寒耐旱、分蘖力强、密穗多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等特性,是小麦遗传改良的优良基因源。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梭条花叶病基因Wss1已分别以整臂易位6VS·6AL和4VS·4DL的形式被成功转移到普通小麦背景中。为了定位、转移和利用簇毛麦其它有益基因,本研究以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为基础材料,用花粉辐射诱导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研究辐射诱导效应和易位染色体的传递行为,并用筛选的EST-STS分子标记对普通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身份进行鉴定。1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的高效诱导与传递为了诱导更多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采用60Co-γ射线800 rad、1200 rad、1600 rad叁种剂量照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即将成熟的花粉,分别在照射后第1、2、3天从辐射处理过的麦穗上取新鲜花粉给已去雄的普通小麦中国春授粉。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在M1代检测小麦-簇毛麦属间染色体易位,分别在BC1、BC2、BC3代考查易位染色体的传递行为。结果表明:这3种辐射剂量都可以高效诱导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并且M1代种子发芽正常。在800~1600rad剂量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的提高,易位诱导频率和染色体臂内断裂融合频率增加。辐射处理后第1天采集的花粉,授粉后产生的M1植株易位诱导频率较高。M1代检测到的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有70%以上可通过雌配子传递给BC1代,在BC1代重现的易位染色体在随后的世代中绝大多数都能检测到。各种类型易位染色体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的传递率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率均为整臂易位染色体>外源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外源大片段易位染色体。易位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通常高于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2基于EST-PCR的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及应用通过用普通小麦中国春对易位诱导群体连续回交,已得到普通小麦背景中只包含单条簇毛麦染色体或单条小麦-簇毛麦易位染色体的一些单株。为了鉴定这批材料中的簇毛麦染色体身份,根据小麦、水稻的EST序列合成了240对STS引物,其中34对引物在普通小麦中国春与簇毛麦间存在多态性;进一步对亲本及簇毛麦二体异附加系进行PCR扩增分析,标记CINAU32-300可追踪簇毛麦1V染色体,标记CINAU33-280 CINAU34-510、CINAU35-1100和CINAU37-400可追踪簇毛麦2V染色体,标记CINAU38-250可追踪簇毛麦3V染色体,标记CINAU39-950和CINAU40-800可追踪簇毛麦4V染色体,标记CINAU41-745、CINAU42.1050和CINAU43-245可追踪簇毛麦5V染色体,标记CINAU44-765和CINAU45-495可追踪簇毛麦7V染色体。加上本研究室已开发的2个6V染色体特异标记,用这些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鉴定辐射诱导材料的部分回交后代,选育出小麦背景中只包含单条簇毛麦染色体的整套1V~7V染色体系,同时有18条易位染色体的簇毛麦身份得到确定,表明这些标记可以用来快速检测普通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3普通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系的选育与鉴定簇毛麦1V染色体长臂具有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位点Glu-V1,短臂具有编码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位点Glu-V3和ω、γ醇溶蛋白位点Gli-V1,小麦-簇毛麦1V附加系和代换系的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均高,将簇毛麦1V染色体的优质基因导入普通小麦,进一步创造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易位系是小麦品质改良的有效途径。为转移和利用簇毛麦1V染色体上的优质基因,在(中国春/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60Co-γ射线照射花粉)//中国春)回交后代中,综合运用染色体C-分带、荧光原位杂交、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从BC1F1-BC1F3代中检测到1V染色体系,在BC1F3、BC2F1代中选育出分别涉及簇毛麦1V染色体长臂和短臂的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系,包括1VS·W易位系、W·1VL易位系、1VS单端体系和1VL端二体系,为小麦育种创造了新的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8-07-01)

王从磊[7](2008)在《普通小麦—簇毛麦T6VS·6AL对农艺和品质性状的效应分析及小麦—黑麦易位系的选育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92R137由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培育,携有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条锈病基因Yr26,正在小麦育种中广泛应用。迄今已经衍生出7个商业品种,并有大量小麦品系正在参加各类区域试验。本研究利用普通小麦-簇毛麦T6VS·6AL和地方品种辉县红构建的一套小麦F_8重组近交家系(RIL)群体,通过白粉病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筛选出66个包含和94个不包含T6VS·6AL的纯合家系,分别组成R和S两个亚群体。在利用3个麦谷蛋白标记和5个表型性状证明两个亚群体具有很好遗传平衡性的基础上,于2005-2006年分别在江苏南京和河南郑州通过随机区组设计(各3个重复)进行17个品质性状的差异比较。方差分析表明,面团吸水率、稳定时间、最大阻力和50mm处阻力等4个品质性状在不同环境和不同基因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而互作效应不显着。与S亚群体相比较,R亚群体在南京和郑州两地点吸水率、稳定时间、最大阻力和50mm处阻力平均增幅分别为2.15%、32.55%、16.56%和16.61%,表明T6VS·6AL对这4个品质性状具有正向效应。容重、降落值、峰值粘度和弱化度4个性状在R和S亚群体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容重和降落值还表现显着的环境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峰值粘度则环境效应显着,而互作效应不显着。与S亚群体相比较,R亚群体在两地点容重、降落值、峰值粘度和弱化度平均降幅分别为2.28%、6.06%、13.71%和27.95%,表明T6VS·6AL对这4个品质性状具有负向效应。R亚群体在郑州点的容重、弱化度和降落值表现最大的效应。蛋白质含量、干面筋、湿面筋、面筋指数、出粉率、沉淀值、拉伸面积、形成时间和延伸度等9个性状基因效应均不显着,其中蛋白质含量、干面筋、面筋指数、沉淀值和拉伸面积等5个性状环境效应显着,面筋指数还表现显着的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而湿面筋、出粉率、形成时间和延伸度这4个性状叁种效应均不明显。上述结果说明,T6VS·6AL对这9个性状没有显着的影响,环境与互作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利用选育出的2对T6VS·6AL(CL-02和CL-04)和6A(CL-01和CL-03)近等基因系于2007-2008年分别在南京江浦和江宁通过随机区组设计(各3个重复)进行11个农艺性状的差异比较。方差分析发现,株高、倒二节间长度、穗长和千粒重在两对近等基因系中均表现出显着差异,且这4个性状还表现出显着的环境效应,与非T6VS·6AL家系CL-01和CL-03相比较,T6VS·6AL家系CL-02和CL-04在江浦和江宁两地点株高平均增幅分别为7.79%和11.53%,倒二节间长度增幅分别为23.26%和19.06%,穗长增幅分别为10.11%和24.37%,千粒重增幅分别为10.72%和16.17%。揭示T6VS·6AL对这4个性状具有正向效应。此外,穗下节间长度在CL-01和CL-02中表现显着的基因和环境效应。与CL-01相比,CL-02穗下节间长度降幅9.08%。不孕小穗数和穗粒重在CL-03和CL-04中表现显着的基因和环境效应,与CL-03相比,CL-04不孕小穗数和穗粒重增幅分别为23.26%和16.67%。揭示T6VS·6AL可能还存在与遗传背景的互作,而表现不同效应。研究还利用~(60)Co-γ-射线处理小麦-黑麦1R、2R二体添加系花粉,并授粉给辉县红,经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从M_1代中初步筛选出涉及黑麦1R染色体的相互易位4株,大片段易位4株和1株整臂+顶端易位等染色体变异材料。(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8-07-01)

侯璐[8](2008)在《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条锈病是是世界范围内小麦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国内外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易行及对环境安全的核心措施,但一个抗病良种推广后总逃不脱抗病基因的失效,抗病性丧失的结局。因此,寻找和利用高质量的新抗源成为解决小麦品种抗条锈病丧失问题的焦点。本研究系统的分析了3个小麦-簇毛麦易位系的抗条锈性及其抗条锈性遗传机制,并对V9128-3的一抗条锈病基因进行SSR分子标记。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我国目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CYR29、CYR30、CYR31、CYR32、Su-4、Su-11、Su-14及单孢菌系CYR32-6对3个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9128-1、V9128-3、V3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3个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对目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2.对3个小麦-簇毛麦易位系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V9128-1对CYR30、CYR32-6和Su-4的抗病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CYR31的抗病性由一显一隐两对基因独立控制。(2)V9128-3对CYR30、CYR32-6、CYR31和Su-4的抗病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3) V3对CYR32-6和Su-4的抗病性都是由两对显性基因互补作用,对CYR31的抗病性由一显一隐两对基因独立控制或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4)V9128-1与V9128-3对CYR32-6、CYR31和Su-4可能都含有相同或紧密连锁的抗病基因。(5)V9128-1与V3对CYR30、CYR32-6和Su-4的抗病基因都不同,可能含有至少一对相同或紧密连锁的基因抗CYR31。(6)V9128-3与V3抗CYR30、CYR32-6和Su-4的基因都不同,可能含有相同的或紧密连锁的基因抗CYR31。3.对V9128-3对Su-4的抗锈基因进行SSR分子标记,从219对引物中获得了两个与抗病基因YrHV(暂时命名)连锁的分子标记Xgwm356和Xwmc658,将该基因定位于小麦染色体2AL上,Xgwm356和Xwmc658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5cM和5.6cM。并用部分BC1F1单株和F3家系初步验证了该两个位点与YrHV连锁。本研究对小麦-簇毛麦易位系的抗条锈遗传规律的揭示和分子标记的获得为科学利用该抗病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可将此标记用于小麦抗条锈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8-06-01)

李纯正[9](2008)在《簇毛麦V染色体对小麦—簇毛麦染色体代换系(6A/6V)、易位系(6DL/6VS)蛋白质组的影响及与白粉病抗性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簇毛麦与感白粉病小麦杂交而获得的具有簇毛麦V染色体或V染色体短臂(VS)的小麦—簇毛麦染色体代换系(6A/6V)、易位系(6DL/6VS)强抗白粉病,证明簇毛麦V染色体能改变感病小麦具抗病特性。为研究V染色体抗小麦白粉病的作用机理,我们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普通小麦、代换系、易位系和簇毛麦的叶片和根系全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普通小麦、代换系和易位系中检测到超过350个蛋白组分,它们的分子量范围是10-110kDa,等电点在4.5-8.6之间。普通小麦、代换系和易位系之间的双向电泳谱型极为相似,但与簇毛麦不同。在代换系、易位系和簇毛麦中检测到了特异蛋白质组分68kDa/P17.2,而在普通小麦中未检测到该组分,这一结果表明68kDa/P17.2蛋白可能定位于簇毛麦V染色体上。同时,我们以代换系(6A/6V)、易位系(6DL/6VS)为材料,重点对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变化及可能的与代换系、易位系抗白粉病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代换系中有16个新的线粒体蛋白质斑点(22kDa/P18.5,31kDa/P17.5,28kDa/PI7.0,31kDa/PI6.5,40kDa/PI7.5,40kDa/PI7.4,80kDa/PI8.4,50kDa/PI7.5,60kDa/PI7.3,65kDa/PI6.6,65kDa/PI6.6,73kDa/PI7.5,73kDa/PI7.7,46kDa/PI7.4,46kDa/PI7.3,38kDa/PI6.3)产生,7个蛋白质斑点(40kDa/PI7.5,43kDa/PI7.6,48kDa/PI7.5,42kDa/PI8.0,43kDa/PI7.5,32kDa/PI4.8,40kDa/PI5.5)消失。易位系中有7个蛋白质斑点(43kDa/PI6.3,60kDa/PI6.5,60kDa/PI6.4,65kDa/PI7.5,55kDa/PI8.2,31kDa/PI8.0,43kDa/PI8.0)产生,6个蛋白质斑点(66kDa/PI8.3,58kDa/PI8.5,36kDa/PI7.0,48kDa/PI7.7,48kDa/PI6.8,43kDa/PI6.2)消失。在从簇毛麦V染色体或VS可改变感病小麦为抗病和可明显引起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变化的相关性看,线粒体蛋白质组上的这种变化可能与代换系、易位系具抗白粉病特性有一些关系。(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邢莉萍[10](2007)在《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转化及功能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白粉病是由白粉病菌(Ergsiphe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专性寄生真菌病害,在中国和世界小麦生产中危害日趋严重。由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发现的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对白粉病抗性强、抗谱广,已通过选育易位系途径导入普通小麦并被定位于6V染色体的短臂上。克隆Pm21基因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其导入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中,对提高小麦白粉病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在分离克隆抗白粉病基因研究中,已获得包括Pm21基因候选克隆在内的多个抗病相关基因。为了进一步鉴定这些抗病相关基因的抗性效应,本研究在优化小麦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基础上,利用基因枪方法转化,将这些基因导入感病小麦品种,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植株并对它们进行了分子检测和抗病性鉴定.为建立适于优良小麦品种遗传转化的高效组织培养体系,以20个优良小麦推广品种为试材,对以幼胚为外植体的愈伤诱导、分化和生根壮苗培养基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00mg/L水解酪蛋白、100mg/L脯氨酸、100mg/L谷氨酰胺,并以40g/L麦芽糖为碳源的MXD_2培养基的出愈率最高,愈伤质量最好.以大量元素减半的1/2 MX为基本分化培养基,添加1mg/L ZT和0.5mg/L IAA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效果最好,分化率最高达到83.0%.以1/2 MX培养基中添加0.5mg/L IAA和0.5mg/L MET的生根效果最好,且移栽成活率高.不同基因型的组织培养特性差异显着,本研究筛选到扬麦158、南农9918、济麦20、宁麦9号等8个基因型可作为优良的转基因受体材料,并初步建立起适合于它们的植株再生体系。同时为拓宽小麦组织培养外植体的范围,对扬麦158的成熟胚和幼穗的再生培养体系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分别以扬麦158的幼胚、幼穗、成熟胚为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激素组合,观察它们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直接发芽率、分化率和愈伤组织质量、重量、生长速率的影响,建立起适合不同外植体的植株再生体系。本研究构建了包括小麦类甜蛋白基因Ta-Tlp、小麦Mlo反义基因、簇毛麦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Hv-GR和Pm21基因的候选克隆簇毛麦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Hv-S/TPK等多个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植物高效表达载体。在表达载体中均采用来源于玉米泛素基因的单子叶植物高效启动子ubi为目标基因的启动子,除草剂抗性基因bar为植物选择标记。通过基因枪将其导入到小麦品种扬麦158的幼胚愈伤组织中,采用上述优化的再生培养方案,在含bialaphos的选择培养基上经两轮筛选和分化,分别获得了这些基因的除草剂抗性再生植株。通过对T_0代再生植株进行PCR、Southern杂交与RT-PCR分析,获得转Ta-Tlp基因阳性植株27株,转小麦Mlo反义基因阳性植株45株,转Hv-GR阳性植株23株,转Hv-S/TPK阳性植株97株,平均转化率达到1.32%,转入的外源基因多数为多个拷贝。对T_0代及其衍生的T_1、T_2代转化植株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Ta-Tlp基因超量表达的转基因植株,能延缓白粉病发病进程,但其T_2代阳性转化植株的赤霉病抗性与受体对照无显着差异;部分转小麦Mlo反义基因的株系表现对白粉病中感到高抗;转Hv-GR基因植株的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状态发生了改变,内源病程相关基因PR-la和PR-5被诱导表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转化植株对白粉病的抗性;值得注意的是转Hv-S/TPK基因的植株在整个生育期均表现高抗白粉病,叶片上仅有过敏性坏死斑和少量孢子堆出现。此外,还构建了包含Ta-LRR_2基因的的植物表达载体pBI-LRR_2,利用基因枪法将pBI-LRR_2和携带bar基因的表达载体pAHC25共转化,以高感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扬麦158幼胚愈伤为受体,对转化再生植株进行PCR、Southern杂交与RT-PCR等分子检测,获得转Ta-LRR_2基因T_0代阳性植株89株。对T_0代和T_1转化植株进行白粉病人工接种的抗性鉴定,转化植株苗期多数叶片仅有过敏性坏死斑出现,表现为高抗白粉病;灌浆期大部分阳性植株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但仅在倒叁叶以下及基部叶片,表现中抗白粉病.同时在T_1代筛选到了92株只有目标基因而无标记基因的转化植株,消除了标记基因带来的生物安全性疑虑,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7-10-01)

小麦簇毛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病虫害、不良外界环境等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小麦对病虫及逆境的抗性是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小麦近缘物种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具有抗白粉病、抗黄花叶病、抗全蚀病、抗眼斑病、分蘖力强、小穗数多、耐旱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等优良性状,其4V染色体上携带有抗黄花叶病、抗全蚀病、抗眼斑病以及编码醇溶蛋白的有益基因。培育小麦-簇毛麦小片段易位,特别是中间插入易位,不仅能够降低外源不利基因冗余程度,同时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外源有益基因。本研究利用中国春(Chinese Spring, CS) phlb突变体和电离辐射相结合,诱导涉及簇毛麦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并应用分子细胞学技术和分子标记分析技术对选育的鉴定结构变异体进行鉴定,为小麦遗传改良提供有用的资源。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簇毛麦4V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为了快速且准确地鉴定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根据定位于小麦第四部分同源群染色体(4A、4B、4D)不同区段的EST(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序列和PLUG (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序列,利用Primer 3.0软件在线设计了146对EST引物和80对PLUG引物。利用上述引物在中国春、簇毛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T4DL·4VS易位系、T5DL·4VL易位系以及小麦-簇毛麦1V-7V二体异附加系中进行扩增,筛选可以特异追踪簇毛麦4V染色体不同区段的分子标记。共筛选出4V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39个,其中4VS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21个(含EST引物2个,PLUG引物19个);4VL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18个(含EST引物7个,PLUG引物11个)。利用中国春第四部分同源转化群的缺体-四体材料对39个标记进行染色体定位分析,其中19个标记均定位于小麦第四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上。结合特异分子标记对应的EST、PLUG序列信息,进一步证实了4V与小麦第四部分同源转化群染色体间的部分同源关系。2.利用中国春ph1b突变体诱导簇毛麦染色体臂4VL结构变异体前期研究中,利用CSphlb突变体与小麦-簇毛麦4V(4D)二体异代换系杂交、再与CSphlb突变体回交,从中筛选出的含单条4V染色体且phlb隐性纯合植株。本研究在其衍生后代材料中,进一步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结合分子标记分析,筛选涉及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选育到3份纯合中问插入易位系和1份纯合顶端易位。利用4VL染色体臂的44个特异分子标记进行鉴定,发现4份纯合易位中外源染色体片段大小不同;利用来自黑麦的重复序列pScll9.2和来自粗山羊草的重复序列pAsl作为探针,对4种易位类型进行FISH分析,发现易位染色体涉及的小麦染色体均为4D染色体,表明这些易位系确是通过部分同源重组产生的补偿性易位。3.利用电离辐射诱导簇毛麦4VL结构变异体利用60Co-γ谢线处理小麦-簇毛麦4V(4D)二体异代换系的花粉,然后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158杂交,得到160株M1。利用GISH鉴定出含有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单株,在其自交后代中,继续进行GISH检测,共鉴定出17条结构变异染色体,包括9条端体、3条小片段顶端易位、1条中间插入易位和4条大片段易位;其中涉及4VL的3份结构变异体中,包括顶端小片段插入易位、长臂整臂易位和大片段易位各1个。4.基于结构变异体的簇毛麦4VL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结合利用CS phlb突变体以及电离辐射的方法,本研究共获得涉及簇毛麦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7个。利用赵仁慧(2013)开发的26个4VL特异EST标记以及本研究新开发的18个4VL特异标记,对选育的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进行鉴定,将这44个标记物理定位于4VL染色体的9个区段上,初步构建了4VL染色体的物理图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麦簇毛麦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明懿.普通小麦—簇毛麦染色体结构变异体库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14

[2].贾琪.普通小麦—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选育[D].南京农业大学.2014

[3].宋营营.用玉米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D].南京农业大学.2013

[4].赵万春.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的创制、鉴定和性状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5].马东方.两个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抗条锈性遗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6].曹亚萍.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花粉辐射高效诱导属间染色体易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8

[7].王从磊.普通小麦—簇毛麦T6VS·6AL对农艺和品质性状的效应分析及小麦—黑麦易位系的选育与鉴定[D].南京农业大学.2008

[8].侯璐.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9].李纯正.簇毛麦V染色体对小麦—簇毛麦染色体代换系(6A/6V)、易位系(6DL/6VS)蛋白质组的影响及与白粉病抗性关系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08

[10].邢莉萍.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转化及功能鉴定[D].南京农业大学.2007

论文知识图

普通小麦-簇毛麦2V短臂异附加系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Ⅲ和BE585781-STS/...pHv29-F和pHv29-R对小麦-簇毛麦附加系...普通小麦-簇毛麦4V添加系有丝分裂中期染...pHv29-F和pHv29-R对小麦-簇毛麦双端体...

标签:;  ;  ;  ;  ;  ;  ;  

小麦簇毛麦论文_张明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