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体系结构评价论文-高雄,张贵友,唐秀莲,周国强

软件体系结构评价论文-高雄,张贵友,唐秀莲,周国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软件体系结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件质量评价,传播代价,独立水平,解耦水平

软件体系结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高雄,张贵友,唐秀莲,周国强[1](2019)在《软件体系结构评价平台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评估方法很少考虑模块间依赖关系程度,导致软件结构评估结果不能准确反映软件质量。基于PageRank思想计算软件中各模块的依赖关系权重,改进解耦水平(DL)的结构评价,开发了一个软件结构质量评价平台,并分别在6个数据集上实验,比较改进前后DL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DL在4个指标上都有较大提高,更能准确反映软件质量状况。(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9年05期)

徐莹[2](2012)在《一种本体驱动的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体系结构评价在软件密集型系统的生命周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权衡分析的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方法,该方法非常注重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的重用性。体系结构权衡分析方法(Architecture Trade-off AnalysisMethod,ATAM)以能力参数描述、场景和基于能力参数的体系结构3个概念为核心,获取体系结构要素的折中点、敏感点、非风险点和风险点,实现体系的多目标优化,具有变量空间优化、模型粒度适中、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2012年04期)

李莹莹[3](2009)在《对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指标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一个软件体系的优劣,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本文对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指标进行探讨,从软件需求、实现和工程管理叁个角度定义了软件体系结构的24个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福建电脑》期刊2009年10期)

杨红[4](2007)在《适应性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对软件系统规模、复杂性和质量等方面需求的不断增长,影响大型软件系统开发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质量问题。研究表明,大型软件系统的质量属性主要取决于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因此,在软件系统的早期设计阶段,选择合适的软件体系结构对系统的许多关键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尽早的按照质量需求评价一个系统的体系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软件体系结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识别体系结构设计中的潜在风险,验证系统的质量需求在设计中是否得到了体现,预测系统的质量并帮助开发人员进行设计决策。适应性作为体系结构质量特征的一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对适应性软件体系结构评价的研究还很不完善,缺少定性和定量的度量指标和系统的评价方法。因此,进行适应性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对适应性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结、分析和归纳了适应性软件体系结构理论基础,综述了当前典型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发现了进行适应性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方法研究的重要意义。(2)基于Goal-scenario coupling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概念属性的结构化目标描述与识别方法。并根据上述方法获得的目标模型,在Le Metayer所提出的基于图形语法的体系结构建模理论和原则基础之上,基于SAAM方法所提出的体系结构描述图元符号体系,提出了一种目标驱动的软件体系结构建模方法。(3)基于GQM方法,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一个面向过程的软件体系结构适应性度量方法。该方法在GQM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过程的度量方法建模步骤、引入了数据项分层和确认分层、增加了度量的结构化描述和定义了新的度量指标,对GQM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改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软件体系结构适应性度量问题。(4)为了更好的实现柔性决策,在多个体系结构的选择问题上,提出了基于区间AHP和DEA的多目标决策方法。该方法为多目标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单个体系结构适应性综合评价问题上,针对主观不确定性一未确知性,将未确知测度引入到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模型中,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的软件体系结构适应性评价模型。并通过应用案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5)根据适应性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内容,对案例TQM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7-01-01)

李莹莹[5](2004)在《软件体系结构评价体系与评价矩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体系结构是近十多年来软件工程中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被工业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软件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对软件体系结构的正确评价对保证其软件产品的质量和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意义重大。本论文在软件体系结构的评价方面做了以下研究。 本论文首先综述了体系结构的有关知识。介绍了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的模型,体系结构的视图描述,体系结构的描述语言,以及其它一些体系结构的观点。然后在探讨了目前的几种软件体系结构分析和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是一个良性体系结构,即反映良性体系结构的五大质量要素。并从需求、开发、管理角度建立了一个评价软件体系结构的指标体系。探讨了这些评价指标的关系及与评价指标与质量要素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体系结构的评价方法:(1)单个指标的评价:基于场景的评价方法,基于形式化的评价方法,基于视图的评价方法;(2)单个体系结构的整体评价方法;(3)多个体系结构的整体评价方法。本论文具体探讨了评价矩阵的实例和应用,利用多个体系结构整体评价的方法定义了评价体系结构风格的评价指标集,并对几种常见的经典体系结构风格进行了评价,生成常见体系结构风格的评价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评价矩阵的风格选取方法。并用两个实例验证这种选取方法的效果,实验结果较令人满意。该方法的提出体现了对体系结构评价体系研究的意义。最后本论文以铜陵电厂项目为具体的实例,对该项目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评价。(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4-06-01)

软件体系结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软件体系结构评价在软件密集型系统的生命周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权衡分析的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方法,该方法非常注重软件体系结构知识的重用性。体系结构权衡分析方法(Architecture Trade-off AnalysisMethod,ATAM)以能力参数描述、场景和基于能力参数的体系结构3个概念为核心,获取体系结构要素的折中点、敏感点、非风险点和风险点,实现体系的多目标优化,具有变量空间优化、模型粒度适中、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件体系结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高雄,张贵友,唐秀莲,周国强.软件体系结构评价平台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9

[2].徐莹.一种本体驱动的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3].李莹莹.对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指标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9

[4].杨红.适应性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5].李莹莹.软件体系结构评价体系与评价矩阵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

标签:;  ;  ;  ;  

软件体系结构评价论文-高雄,张贵友,唐秀莲,周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