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侧接触轨系统用小曲线膨胀接头,涉及城市电力轨道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轨,滑动轨,鱼尾导向夹板,所述鱼尾导向夹板设置于固定轨和滑动轨的轨腰中,所述固定轨和滑动轨的端部相互接触,在与轨道长度方向平行的固定轨和\/或滑动轨的端部接触面上,设置有滚动结构。通过在两个滑块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滚动结构,使得滑动轨和固定轨的接触面之间始终弹性接触,两个滑轨之间相互支撑,有效防止重力作用下的扰度变形。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侧接触轨系统用小曲线膨胀接头,包括固定轨(10),滑动轨(20),鱼尾导向夹板(40),所述鱼尾导向夹板(40)设置于固定轨(10)和滑动轨(20)的轨腰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10)和滑动轨(20)的端部相互接触,在与轨道长度方向平行的固定轨(10)和\/或滑动轨(20)的端部接触面上,设置有滚动结构。
设计方案
1.一种侧接触轨系统用小曲线膨胀接头,包括固定轨(10),滑动轨(20),鱼尾导向夹板(40),所述鱼尾导向夹板(40)设置于固定轨(10)和滑动轨(20)的轨腰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10)和滑动轨(20)的端部相互接触,在与轨道长度方向平行的固定轨(10)和\/或滑动轨(20)的端部接触面上,设置有滚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膨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结构包括凹槽和滚动体,所述滚动体设置在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曲线膨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结构还包括支撑体,所述滚动体设置在凹槽开口处,所述支撑体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滚动体与支撑体连接,所述支撑体为弹性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小曲线膨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为滚珠或滚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曲线膨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弹簧或塑料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曲线膨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和滚动体的长度之和大于凹槽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膨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10)和滑动轨(20)的端部为阶梯状凸台(10a,20a),所述阶梯状凸台(10a,20a)之间互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膨胀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桥(30),所述连接桥(30)为Ω型,一端连接在固定轨(10)上,另一端连接在滑动轨(2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曲线膨胀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50)和过渡板(60),压板(50)、连接桥(30)、过渡板(60)依次设置在轨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膨胀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20)的轨腰上设置有长腰孔(21),所述长腰孔(21)内设置有限位套筒(80);所述鱼尾导向夹板(40)与轨腰之间设置有隔板(7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电力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接触轨系统用小曲线膨胀接头。
背景技术
在新型侧向受流的轨道交通钢铝复合接触轨供电系统中,为满足钢铝复合接触轨因热胀冷缩而自由伸缩并保证电流续接良好,需要在线路中安装膨胀接头。在新型侧向受流的轨道交通系统中,普遍存在曲率较小的线路段,设置于轨道两侧的接触轨系统必须满足小曲线段安装要求。
传统的上、下接触式膨胀接头尺寸较大,且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容易产生扰度变形引起滑动阻力增大,不能满足小曲线段侧向受流形式的需要。
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221998.4,专利名称为中低速磁悬浮侧受流钢铝复合接触轨小曲线膨胀接头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侧受流钢铝复合接触轨小曲线膨胀接头,其安装于绝缘板上连接两段钢铝复合接触轨,包括锚固夹板,所述膨胀接头包括左滑轨和右滑轨,其中,左滑轨上设有左连接孔,右滑轨上设有右连接孔,且左、右滑轨均具有腰部型腔,同时,锚固夹板包括连接块和连接板,其中,连接块上设有夹板固定孔,连接板两端设有滑轨连接孔,且夹板固定孔和绝缘板相配,连接板和腰部型腔相配,滑轨连接孔分别和左、右连接孔相配。该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两端的滑轨之间没有相互支撑作用,在受到自身重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挠度变形,变形将会引起滑轨与锚固夹板相切,增大初始滑动力,使滑轨和锚固夹板之间的滑动出现卡滞。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接触轨系统用小曲线膨胀接头,其左右滑轨的接头相互啮合,无连续断口,集电靴在滑过膨胀接头受流面之间的间隙时不易产生冲击,受流更加平稳,并且在其接头接触面上,还设置有滚动装置使得两个滑轨之间相互支撑,有效防止重力作用下的扰度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侧接触轨系统用小曲线膨胀接头,包括固定轨,滑动轨,鱼尾导向夹板,所述鱼尾导向夹板设置于固定轨和滑动轨的轨腰中,所述固定轨和滑动轨的端部相互接触,在与轨道长度方向平行的固定轨和\/或滑动轨的端部接触面上,设置有滚动结构。
其中,所述滚动结构包括凹槽和滚动体,所述滚动体设置在凹槽内。
其中,所述滚动结构还包括支撑体,所述滚动体设置在凹槽开口处,所述支撑体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滚动体与支撑体连接,所述支撑体为弹性元件。
其中,所述滚动体为滚珠或滚子。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弹簧或塑料弹性件。
其中,所述支撑体和滚动体的长度之和大于凹槽的深度。
其中,所述固定轨和滑动轨的端部为阶梯状凸台,所述阶梯状凸台之间互相啮合。
其中,还包括连接桥,所述连接桥为Ω型,一端连接在固定轨上,另一端连接在滑动轨上。
其中,还包括压板和过渡板,压板、连接桥、过渡板依次设置在轨道上。
其中,所述滑动轨的轨腰上设置有长腰孔,所述长腰孔内设置有限位套筒;所述鱼尾导向夹板与轨腰之间设置有隔板。
有益效果
1)相比传统的斜切口形式,其优点在于随着膨胀接头间隙的增大或缩小,固定轨与滑动轨之间始终处于啮合状态,无连续断口,集电靴在滑过膨胀接头受流面之间的间隙时不易产生冲击,受流更加平稳;
2)侧向授流状态下,两个滑块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滚动结构,使得滑动轨和固定轨的接触面之间始终弹性接触,两个滑轨之间相互支撑,有效防止重力作用下的扰度变形;
3)Ω型连接桥的形变内应力作用于沿轨道方向,不会引起左右滑轨与鱼尾夹板相切,所以滑动阻力较小;Ω型连接桥代替电缆连接结构简单,有效节省了安装空间,降低了铜质材料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
4)鱼尾夹板采用一端与固定轨平稳固定,一端与滑轨滑动接触的方式,且鱼尾夹板与滑轨之间通过隔板和限位套筒形成滑动间隙,使得小曲线膨胀接头进行伸缩运动时滑动阻力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连接桥、压板、过渡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鱼尾导向夹板的主视图
图5为图1的I-I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1的II-II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3的III-III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啮合面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啮合面处滚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啮合面的主视图
其中,10为固定轨,20为滑动轨,30为连接桥,40为鱼尾导向夹板,50为压板,60为过渡板,70为隔板,80为限位套筒,11为固定圆孔,21为长腰孔,10a为固定轨的凸台,20a为滑动轨的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接触轨系统用小曲线膨胀接头,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轨10,滑动轨20,连接桥30,鱼尾导向夹板40,如图4所示,所述滑动轨20的轨腰上设置水平方向的长腰孔21,固定轨10的轨腰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圆孔11,所述鱼尾导向夹板40设置在轨腰中,所述鱼尾导向板40在固定圆孔11处通过螺栓固定,实现鱼尾导向夹板40与固定轨10的固定连接。如图4、5所示,所述长腰孔21内设置有贯通滑动轨20宽度方向的限位套筒80,鱼尾导向夹板40通过螺栓贯穿限位套筒80,与滑动轨20活动连接,当滑动轨20滑动时,限位套筒80可以在长腰孔21内滑动。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鱼尾导向夹板40与轨腰之间设置有隔板70,所述隔板70为摩擦力较小的材料,具体可以是金属片,隔板70填充了鱼尾导向夹板40与轨腰之间的间隙,提高了整个膨胀接头的稳定程度。鱼尾导向夹板40采用一端与固定轨10固定,一端与滑动轨20滑动接触的方式,且鱼尾导向夹板40与轨腰之间通过隔板70和限位套筒形成滑动间隙,使得小曲线膨胀接头进行伸缩运动时滑动阻力更小。
所述固定轨10和滑动轨20的接触面与轨道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固定轨10与滑动轨20始终都保持接触,其中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轨10的端部被加工成阶梯状的凸台10a,滑动轨20的端部被加工成阶梯状的凸台20a,凸台10a和凸台20a相互啮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轨10和滑动轨20采用同一根钢铝复合接触轨分割加工而成,从而保证了凸台10a与凸台20a的完美啮合。这种台阶状的凸台,无论膨胀接头间隙增大或缩小,左、右滑轨之间始终处于啮合状态,无连续断口,集电靴在滑过膨胀接头受流面之间的间隙时不易产生冲击,受流更加平稳。
如图7、图8、图10所示,所述凸台10a或凸台20a的啮合面设置有多个滚动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动结构在啮合面上均匀分布,这种滚动结构使得凸台10a和凸台20a滚动接触并始终保持啮合,并因为滚动结构的存在使得凸台10a和凸台20a之间始终保持着相互作用力,起到了固定轨10和滑动轨20相互支撑的效果,减少了因为自身重力作用而导致的挠度变形。所述滚动结构包括滚动部和支撑部,所述滚动部可以为滚珠、滚筒等可以滚动的零件,所述支撑部可以为弹簧,弹性体塑料制成的支撑件等可以支撑滚动部的零件。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为弹簧90,所述滚动部为滚珠91。本实施例中,啮合面上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弹簧90,所述弹簧90朝向沉孔开口的一端连接有滚珠91,所述滚珠与未压缩的弹簧的总长度要大于沉孔的深度,如此设置,使得凸台10a和凸台20a在移动啮合时,滚珠被另一侧凸台的挤压向沉孔方向移动,从而挤压弹簧,并受到弹簧的反作用力,这就使得滚珠在两凸台啮合过程中,通过滚珠的滚动,将原本凸台啮合时的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力,减小了啮合阻力。侧向授流状态下,滚珠在弹簧力作用下始终保持接触面之间的滚动接触,使得两个滑轨之间相互支撑,有效防止重力作用下的扰度变形。上述滚珠还可以替换为滚筒,所述啮合面内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弹簧,将滚筒设置在朝向凹槽口的弹簧端口,滚筒的滚动面朝向啮合面,从而使得凸台在啮合时,稳定连接且相互支撑。
如图1所示,所述滑动轨20与固定轨10之间通过连接桥30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桥30为“Ω”型,其由单片厚度为0.05mm的T2软质铜箔叠加后,模具压制而成“Ω”型。如图3所示,所述水平延伸向外的部分设置有安装孔。如图1、2所示,所述连接桥30的水平向外延伸的部分,其上端面设置有压板50,所述压板50优选为防腐的金属材质,例如不锈钢;连接桥30与固定轨10和滑动轨20之间设置有过渡板60,所述过渡板60为金属材质,优选为铜铝过渡板。所述压板50,过渡板60上均设置有与安装孔位置相符的通孔,螺栓螺栓贯穿压板50、连接桥30、过渡板60,将三者一起固定于轨面上。采用连接桥30代替电缆连接,结构简单,有效节省了安装空间,降低了铜质材料的使用量,节约了成本。而当滑动轨20滑动时,连接桥30也产生形变,但是其形变内应力作用于沿轨道方向,不会引起左右滑轨与鱼尾夹板相切,所以滑动阻力较小;“Ω”型的设计也使得连接桥30在拉伸时,最大可以拉成水平直线,避免了其他形状的连接桥30可能会产生的弯折而导致导电不良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侧向受流的钢铝复合接触轨系统小曲线膨胀接头,适用于跨座式单轨和磁悬浮等侧向受流的钢铝复合接触轨牵引供电系统曲率较小的线路段,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较小,电气连接性能较好,初始滑动力小,自身重力作用的挠度变形小等特点。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0236.0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52992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60M 1/30
专利分类号:B60M1/30
范畴分类:32B;38A;
申请人: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2211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新坝镇新中南路66号
发明人:朱晓勇
第一发明人:朱晓勇
当前权利人: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
代理人:万婧
代理机构:32207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压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