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裂纹论文_陈勇,张庆春,吕宏光,史盈鸽,于帅帅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裂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纹,表面,疲劳,激光,柱状,形状,能量。

表面裂纹论文文献综述

陈勇,张庆春,吕宏光,史盈鸽,于帅帅[1](2019)在《5083铝合金焊接管表面裂纹产生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5083铝合金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和良好的抗蚀性能,在能源、化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针对5083铝合金焊接管表面产生裂纹,使用理化检测、扫描电镜、能谱检测、金相显微等技术手段对试样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以及金相组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试样母材组织和裂纹处存在大量C、Cl、Si、S、O等非金属夹杂。铝合金焊接过程中存在焊接热影响,会导致铝合金焊缝附近存在较大的内应力。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焊接应力的存在和材料组织中存在大量的非金属夹杂是裂纹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王兴路,贺利乐[2](2019)在《金属材料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能量释放率理论提出一种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在拉伸和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金属板材中表面裂纹扩展形状演变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得到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初始阶段,表面裂纹呈半圆形,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表面裂纹形状逐渐变为扁长型半椭圆形;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初始阶段,表面裂纹呈半圆形,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表面裂纹形状逐渐变为细长型半椭圆形;试验得到表面裂纹在疲劳扩展过程中的形状逐渐靠近计算得到的形状;在表面裂纹长度相等的条件下,试验与计算得到的裂纹深度的相对误差小于4.5%,说明采用基于能量释放率理论的表面裂纹扩展形状计算方法来预测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形状演变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左海霞,苏崇涛,王亚芬,海超[3](2019)在《SS400热轧带钢表面网状裂纹缺陷》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SS400带钢在热轧生产中出现的一例表面网状裂纹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例热轧带钢表面网状裂纹缺陷的产生系铸坯表面裂纹和中间裂纹缺陷综合所致,要避免或减少此类缺陷的产生,必须严格控制钢中有害元素含量,选择合适的结晶器及保护渣,优化连铸生产工艺,严格控制连铸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获得合理的铸坯凝固结构,从而提高轧材的合格率。(本文来源于《金属世界》期刊2019年06期)

王杰,陈友兴,李海洋,金永,贾鹏飞[4](2019)在《基于激光超声的金属表面裂纹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超声技术以其高精度、非接触和宽频带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裂纹检测,但对于金属表面任意角度裂纹地检测和识别还有待于深入研究。通过研究金属表面不同角度裂纹反射回波的时域特性,发现合理地布置测量激光可以检测[0°,90°)范围内的表面裂纹,并且裂纹反射回波的时间与裂纹的角度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测量模型并推导出了裂纹角度与裂纹反射回波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裂纹角度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地判断激光超声与金属表面裂纹的夹角,并且测量误差小于1°的概率为71.25%。为金属表面任意走向裂纹的检测与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朱春莉,赵凤平,苏云帅[5](2019)在《GCr15钢接触表面塑性形变强化与裂纹萌生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轴承钢GCr15在油润滑条件下开展滚动接触疲劳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疲劳样品亚表面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并分析塑性变形层微观结构变化引起的形变强化和裂纹萌生机制.结果表明:在摩擦力作用下,接触表面组织发生塑性流动是由于晶界处的位错滑移使晶粒产生滑移变形,越接近表面组织滑移变形越严重,硬度也越高;塑性变形层内有纳米晶产生,并有部分碳化物溶解,无相变发生;由于在塑性变形层的晶界处产生孔洞而出现层状纤维组织,孔洞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形成裂纹;塑性变形层的厚度随着接触应力和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兴路,贺利乐[6](2019)在《焊趾位置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结构中出现的表面裂纹诱发断裂现象,利用断裂力学理论中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的关系,依据裂纹扩展时裂纹前沿各点的有效能量释放率相等,在考虑裂纹闭合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表面裂纹扩展形状演化计算方法。采用提出的方法计算了T型焊接结构焊趾位置表面裂纹在拉伸疲劳载荷作用下的表面裂纹形状参数函数关系,模拟出表面裂纹疲劳扩展时的形状演化过程。进行了T型焊接试件的表面裂纹扩展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基于能量释放率的结构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演化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11期)

董宁琛,张志杰,尹武良,赵晨阳[7](2019)在《基于脉冲激光点光源热成像方法检测钢材表面裂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损伤之前检测和表征钢材上的表面裂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涉及相关的结构安全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脉冲激光点光源热成像技术,用于检测钢结构试件的表面破裂裂纹。使用脉冲点激光源将热量加载到材料表面,热流在传导过程中会受到裂纹缺陷的影响,裂纹的边界处阻挡的热流导致表面产生了明显的温度差,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测表面温度场的变化来实现裂纹缺陷的可视化。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激励开始后,裂纹缺陷边界开始出现温度差,激励结束后,温度差达到峰值,实现裂纹缺陷的可视化;缺陷边界的温度差峰值以及出现时间与激励中心的距离相关。同时为下一步的定量检测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10期)

王博正,康嘉杰,董丽虹,王海斗,郭伟[8](2019)在《激光红外热成像材料表面裂纹检测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裂纹缺陷是材料中危险的缺陷形式,及时发现服役过程中产生的表面裂纹至关重要。激光红外热成像不仅具有传统红外检测的优点,还因激光能量密度高等特有优点,可远距离检测材料表面微小裂纹。综述了激光红外成像系统平台组件及其关键参数对激光红外成像检测的影响。从图像处理、优化工艺参数等角度入手,阐述了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表面裂纹缺陷的定性识别,进一步介绍了对材料表面裂纹缺陷长度、宽度以及深度特征的定量表征。最后对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表面裂纹缺陷进行了总结归纳,以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10期)

吴浩鸿,聂志伟[9](2019)在《CSP线SPA-H表面裂纹与加热制度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马弗炉等设备对CSP线SPA-H铸坯不同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保温时间条件下表面裂纹的密度、深度、氧化圆点层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板坯或不同加热条件下,试样氧化层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u富集,并且随着温度的增加,界面不平直度明显增加,氧化圆点层增厚。在1000~1080℃之间,在基体界面处有大量的铜的富集相,以分散或半连续式分布,在界面基体的晶界也发现有铜的偏聚;在1110℃保温30min时,随着Cu的熔解,界面处的铜向氧化层和基体内渗透,界面处富铜相较于其熔融温度下的少,而氧化层和氧化圆点层中的Cu富集相以及偏聚增多;试样温度加热至1140℃时,Cu富集相大多分布于离界面20μm的氧化层内,以及氧化圆点层的晶界和氧化圆点界面处偏聚,氧化层与基体界面处只存在极少的Cu的富集相;试样温度加热至1200℃时,Cu的富集相集中在氧化层中,晶界处的Cu扩散至奥氏体内,减少了晶界的弱化作用。(本文来源于《涟钢科技与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蔡键烯[10](2019)在《日用玻璃陶瓷消除表面微细裂纹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针对消除日用玻璃陶瓷表面的微细裂纹,对消除裂纹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是采用蒸涂方式,包括所采用涂料的选料和制备、配套专用的施工装置,以及相关的操作方法。(本文来源于《陶瓷》期刊2019年10期)

表面裂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能量释放率理论提出一种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在拉伸和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金属板材中表面裂纹扩展形状演变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得到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初始阶段,表面裂纹呈半圆形,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表面裂纹形状逐渐变为扁长型半椭圆形;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初始阶段,表面裂纹呈半圆形,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表面裂纹形状逐渐变为细长型半椭圆形;试验得到表面裂纹在疲劳扩展过程中的形状逐渐靠近计算得到的形状;在表面裂纹长度相等的条件下,试验与计算得到的裂纹深度的相对误差小于4.5%,说明采用基于能量释放率理论的表面裂纹扩展形状计算方法来预测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形状演变是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裂纹论文参考文献

[1].陈勇,张庆春,吕宏光,史盈鸽,于帅帅.5083铝合金焊接管表面裂纹产生原因分析[J].冶金分析.2019

[2].王兴路,贺利乐.金属材料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演变规律[J].机械工程材料.2019

[3].左海霞,苏崇涛,王亚芬,海超.SS400热轧带钢表面网状裂纹缺陷[J].金属世界.2019

[4].王杰,陈友兴,李海洋,金永,贾鹏飞.基于激光超声的金属表面裂纹定位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

[5].朱春莉,赵凤平,苏云帅.GCr15钢接触表面塑性形变强化与裂纹萌生机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

[6].王兴路,贺利乐.焊趾位置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形状计算[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7].董宁琛,张志杰,尹武良,赵晨阳.基于脉冲激光点光源热成像方法检测钢材表面裂纹[J].激光与红外.2019

[8].王博正,康嘉杰,董丽虹,王海斗,郭伟.激光红外热成像材料表面裂纹检测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红外.2019

[9].吴浩鸿,聂志伟.CSP线SPA-H表面裂纹与加热制度关系的研究[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9

[10].蔡键烯.日用玻璃陶瓷消除表面微细裂纹方法的研究[J].陶瓷.2019

论文知识图

混凝土试件在复合盐溶液中的冻融剥蚀...具有平滑表面和裂纹表面的YBCO晶化膜...拉伸载荷θ=0°和90°时加固效果随a/...样件磨损形貌(冲蚀角90)普通混凝土界面处SEM图轻集料混凝土水泥石的SEM图

标签:;  ;  ;  ;  ;  ;  ;  

表面裂纹论文_陈勇,张庆春,吕宏光,史盈鸽,于帅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