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言情小说论文-张秋菊

中国言情小说论文-张秋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言情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接近性,越南,中国言情小说

中国言情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张秋菊[1](2018)在《文化接近性背景下中国网络言情小说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越两国的文化有很多共同之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络言情小说在越南广泛传播,受到读者的欢迎,这说明文化接近性是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学在越南成功传播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报业》期刊2018年24期)

昝箬琳[2](2018)在《以《啼笑因缘》为例分析中国近代言情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阅读文学作品是人们提高精神境界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思想内涵。本文将以《啼笑因缘》为例,对中国近代的言情小说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近代时期言情文学的理解。(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05期)

黄东超[3](2018)在《从大众文化的视角看中国言情小说在越南的传播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言情小说在越南的传播,是我国文化自信走出国门的典范,也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成功典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与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国家在经济、贸易、人员等方面的往来日益密切,中国小说、影视、图书、报刊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品迅速在越南等东盟国家形成一个广泛的读者群体,特别是以言情小说为代表的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不断得到翻译出版,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广大普通民众共同的阅读需求,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创造了诸多便利条件。从大众文化的视角论述中国言情小说在越南传播情况,并分析其进入越南的途径和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文化平台建设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传播与版权》期刊2018年02期)

高琳[4](2017)在《论民初鸳鸯蝴蝶派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及西方言情小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初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既继承中国传统小说,又受到西方言情小说的启迪。鸳蝴派小说提倡恋爱自由,反对男女苟合,主张在自由恋爱的前提下由父母主婚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小说一脉相承,其游戏消遣的文学观也是对中国传统小说观的回归。鸳蝴派小说的悲剧结局,注重短篇小说的创作,叙述手法的革新和注重心理景物的描写则是受到西方言情小说的启迪。(本文来源于《叁江高教》期刊2017年02期)

张艳丽[5](2016)在《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正名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以下简称社会言情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以下简称鸳蝴小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致使其被误解为鸳蝴小说的一部分,并被冠之以"旧派小说"。目前,现代文学研究界对社会言情小说尚无科学的概念界定,甚至出现概念淡化及混乱状态,导致现代通俗文学史梳理难度的增加。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探讨社会言情小说与鸳蝴小说的关系,考察社会言情小说的内(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6年11期)

PHAM,MINH,TUAN(范明俊)[6](2015)在《中国网络言情小说在越南的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传播的研究视角,专门针对中国网络言情小说进行研究其在越南的传播,主要涉及到文学作品传播、受众心理分析等问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以及文化、阅读习惯、阅读心理的相同,中国网络言情小说在越南日益受到大量读者热烈的欢迎。当每一种新的现象出现,在它给接收者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难免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目前中国网络言情小说在越南的发展现状如何?(包括崛起及发展过程、在越南最受欢迎的体裁种类等问题),传播途径及手段是什么以及其对越南读者造成何影响?论文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拉斯维尔的5W模式进行分析中国网络言情小说在越南的传播途径及手段。在此理论基础上,本论文总结中国网络言情小说在越南的发展现状,更新中国当代文学史,添加对中国网络言情小说对越南文学、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的认识,扩展文学史的研究领域,促进中国文学及越南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发展,指导广大读者和欣赏翻译文本。在了解中国网络言情小说在越南传播的基础上,把其的优点发扬光大并避免其对越南读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5-05-29)

焦亚璐[7](2014)在《翻译文学与20世纪初中国言情小说的复兴》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西方翻译文学作品在中国的风行不仅为晚清中国读者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刺激了晚清言情小说家尝试更为复杂的现代小说叙写模式,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统言情小说观念及创作手法的转变,为言情小说的复兴做了准备。(本文来源于《跨语言文化研究》期刊2014年00期)

王冰[8](2014)在《历史外的历史——从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管窥旧中国都市爱情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鸳鸯蝴蝶派小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创作丰富,风靡一时。长期以来都因为其创作仅仅追求消闲性、趣味性、娱乐性、商业性等特性受到新文学家的猛烈批评。但从另一个方面看,鸳鸯蝴蝶派作品中保存的鲜活生动的当时社会的风俗、世情,具有极大的历史史料价值,对我们理解当时都市男女的爱情观乃至当时社会风气大有裨益。(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叶娟[9](2012)在《《茶花女》的译介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小仲马《茶花女》在中国的译介及其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发展的关系为研究中心,分析了20世纪上半期不同阶段《茶花女》的译介情况及通俗言情小说的发展面貌,探讨了《茶花女》的译介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生成和发展过程之间的微妙关系,阐述了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生成之路及其现代性特征。本文还借此个案研究,对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进行了思考。第一章分别考察清末民初时期通俗言情小说的基本面貌和《茶花女》译介的主要成果,主要以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重点剖析其译介大获成功的原因,阐明译作的创新之处及其对中国言情小说现代性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与启迪。第二章首先阐述五四至二叁十年代的翻译文学及言情小说的概况,接着以夏康农所译《茶花女》为例,将其与《巴黎茶花女遗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阐述中国言情小说现代性的进一步发展状况并以张恨水为代表进行说明。第叁章从抗战时期《茶花女》的译介、翻译文学及该时期国内言情小说的情况入手,阐明文化、文学背景的同时再分析言情小说所体现的现代性特征,并以张爱玲的现代传奇表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言情小说至此时期才大体确立。第四章是基于本个案研究,对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相互建构关系进行总结和理论思考。该章对各个时期《茶花女》的译介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和评价,指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建构关系。(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2-12-01)

王兰[10](2011)在《中国近代言情小说中的异国恋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域外文化新质的介入,近代中国小说的言情叙事呈现出新的样态。"异国恋叙事"即产生于中西文化碰撞这样的背景之下。王韬和周瘦鹃书写的异国恋题材小说是近代中国作家异国恋叙事的两个典型代表。不论是表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爱慕,抑或是中国人在外国受屈辱的爱情悲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恋情本身并不是叙说的重点,异国恋叙事更像是为了表现作者对内对外的政治、思想意图而安排的一种书写策略,是关系到社会现实的一种寓言性创作。(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1年06期)

中国言情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阅读文学作品是人们提高精神境界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思想内涵。本文将以《啼笑因缘》为例,对中国近代的言情小说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近代时期言情文学的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言情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张秋菊.文化接近性背景下中国网络言情小说传播研究[J].中国报业.2018

[2].昝箬琳.以《啼笑因缘》为例分析中国近代言情小说[J].明日风尚.2018

[3].黄东超.从大众文化的视角看中国言情小说在越南的传播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J].传播与版权.2018

[4].高琳.论民初鸳鸯蝴蝶派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及西方言情小说的关系[J].叁江高教.2017

[5].张艳丽.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正名问题研究[J].文艺争鸣.2016

[6].PHAM,MINH,TUAN(范明俊).中国网络言情小说在越南的传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7].焦亚璐.翻译文学与20世纪初中国言情小说的复兴[J].跨语言文化研究.2014

[8].王冰.历史外的历史——从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管窥旧中国都市爱情观[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9].叶娟.《茶花女》的译介与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生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10].王兰.中国近代言情小说中的异国恋叙事[J].求索.2011

标签:;  ;  ;  

中国言情小说论文-张秋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