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交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学,土司,内蒙古,马斯,家族,克莱,欧亚大陆。
文学交往论文文献综述
包得义[1](2019)在《民族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评李锋《容美土司家族文学交往史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容美古称柘溪、容米、容阳,清雍正十叁年(1735年)"改土归流"之后改称"容美"。据道光《鹤峰州志》记载,容美自唐始,历代属田氏土司统辖,其辖区主体位于今河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和宜昌市五峰县。而田氏土司家族自唐代元和元年至清雍正十叁年绵延流长,历时930载之久,对当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均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从明代中期至清朝初年300余年间,容美田氏土司家族陆续出现了田九龄、田宗文、田玄、天圭、田商霖、田霈霖、田既霖、田甘霖、田舜年五代(本文来源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高欣[2](2019)在《网络文学中的准社会交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余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疾发展,互联网以及电子移动设备在我国得到普及,乘着这股“东风”,原生于互联网的新型文学形式——网络文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资本运作下进入集团化的网络文学已然建立起日益成熟的大众文学生产机制,不但拥有了数以亿计的庞大读者群,也建立起一支百万作者大军。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本文以“起点中文网”为例,在准社会交往的视角下对网络文学用户的阅读行为、评论机制做出研究,解析用户同网络文学作者及虚拟人物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网络文学用户的反馈,从渠道、使用时长、使用动机等方面对用户的使用偏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用户同作者及虚拟人物产生的准社会关系进行了研究。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本研究截取“起点中文网”叁部网络文学作品的“本章说”评论区对其内容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网络文学以“主人公”为核心的叙事手法在用户中具有有较高认同度,以及“网络文学作者同读者互动欠缺”、“版权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等问题。(本文来源于《浙江传媒学院》期刊2019-05-18)
朱明伟[3](2019)在《路遥延川时期的文学交往(1969-1973)》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近年来路遥文学年谱等当代文学的史料整理进展之下,尝试继续发掘路遥的作家前史。路遥1960年代的人生行止主要是对政治生活的参与。而在1970年代初期的延川,路遥有了文学生活的可能。路遥最早的文学生活与文学交往,也为1970年代文学环境与文学青年的互动关系在"地下"叙事之外,提供了另一种参照。(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3期)
刘利娟,刘为钦[4](2019)在《土家族文学研究的最新力作——评李锋的《容美土司家族文学交往史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李锋的《容美土司家族文学交往史考论》一书以宏观的学术视野,从中央政府文化政策的角度考察了容美土司文学的发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容美土司的文学交往史,无论对于土家族文学还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都有相当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此外,该书还对容美田氏的交往对象、交往细节、相关诗文及注释进行了考证和补正,在文献整理方面也有相当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吴兴明,张一骢[5](2019)在《交往论视野:一条文学研究的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生活世界的文学审美和消费显示出与此前时代文学现象不同的意义品质,这种意义品质要求我们从交往论的视野来探寻其合理性维度,明晰其价值指向。借助哈贝马斯前期对于文学公共领域的探讨和后期"戏剧行为"的言语交往活动的阐述,可以将文学交往的内涵明晰为:平等主体之间以文学为媒介,在语感形式的共契、情感的共鸣、意义的共识叁个层面达成的交往型意义活动。当代生活中的文学交往在日常消费的审美活动中完成了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共契,为克服现代性分裂的"解分化"路径打开了一个可能维度。(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满全[6](2018)在《文明的交往与文学的崛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学。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文学的灵魂。文学的品格来自于文化的品格。内蒙古草原地处祖国北疆,欧亚大陆腹地,由高原、平川、山脉和森林组成。这些地形地貌和干旱气候造就了豪放、刚烈、憨厚的高原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秉性是内蒙古草原文学永不磨(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8-05-16)
许钧[7](2018)在《文学翻译、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的互动——以我和勒克莱齐奥的交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法国文学翻译家许钧应邀在北京大学人文工作坊的演讲。演讲者以其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40年的交往为线索,结合高校外语学科教师的主要任务,尤其是结合外语教师参与大量翻译实践工作的实际状况,就翻译的内涵、译者的追求作了阐述,指出译者不能止于翻译活动,应该有发现的目光和探索的精神,以文学翻译为入径,在文字、文学、文化等多个层面展开积极的探索,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的融合与互动中履行好一个人文学者的职责和使命。(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8年03期)
许钧[8](2018)在《中外交流 文化互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勒克莱齐奥的交往与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与勒克莱齐奥的交往与对话为例,就如何广开路径,拓宽渠道,有效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展开思考,指出文学应该发挥介入的力量,回应国家的战略需求,架设文学的丝绸之路。而文学与文化交流,重在理解与共鸣。同时,应该加强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间的对话,深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陆晓光[9](2018)在《中日交往历史上的汉文学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的中日友好主要是以双方学者交往和学问交流的方式发展的。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5月23日《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中,以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等的来中国学习生活,与17世纪中国名僧隐元大师东渡日本的故事,来说明“两国人民割舍不断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联系(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8-01-12)
彭新有,沙振坤[10](2017)在《论杨慎与张含的文学交往》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着名学者杨慎正值盛年却谪戍滇云。在滇云期间,杨慎与自幼订交的张含文学交往频繁,并通过张含的引介,结识了大量的滇云士绅和其他地区的文士,扩大了其文学活动范围,对杨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期刊2017年11期)
文学交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十余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疾发展,互联网以及电子移动设备在我国得到普及,乘着这股“东风”,原生于互联网的新型文学形式——网络文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资本运作下进入集团化的网络文学已然建立起日益成熟的大众文学生产机制,不但拥有了数以亿计的庞大读者群,也建立起一支百万作者大军。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本文以“起点中文网”为例,在准社会交往的视角下对网络文学用户的阅读行为、评论机制做出研究,解析用户同网络文学作者及虚拟人物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网络文学用户的反馈,从渠道、使用时长、使用动机等方面对用户的使用偏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用户同作者及虚拟人物产生的准社会关系进行了研究。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本研究截取“起点中文网”叁部网络文学作品的“本章说”评论区对其内容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网络文学以“主人公”为核心的叙事手法在用户中具有有较高认同度,以及“网络文学作者同读者互动欠缺”、“版权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等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交往论文参考文献
[1].包得义.民族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评李锋《容美土司家族文学交往史考论》[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2].高欣.网络文学中的准社会交往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9
[3].朱明伟.路遥延川时期的文学交往(1969-1973)[J].当代文坛.2019
[4].刘利娟,刘为钦.土家族文学研究的最新力作——评李锋的《容美土司家族文学交往史考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
[5].吴兴明,张一骢.交往论视野:一条文学研究的新路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满全.文明的交往与文学的崛起[N].文艺报.2018
[7].许钧.文学翻译、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的互动——以我和勒克莱齐奥的交往为例[J].外语教学.2018
[8].许钧.中外交流文化互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勒克莱齐奥的交往与对话[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
[9].陆晓光.中日交往历史上的汉文学渊源[N].文汇报.2018
[10].彭新有,沙振坤.论杨慎与张含的文学交往[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