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论文和设计-马骏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生产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其使用局限性较低,方便调节打磨抛光的高度位置,使用效果较强,实用性较高;并且,工作模式较为多样,方便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给使用者带来便利,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包括工作台、固定架、机体、转辊、驱动电机和支撑板,机体下方设置有安装板,转辊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磨砂层;机体内设置有工作腔,还包括两组伺服电机、两组链条、两组连接架、两组连接板和两组连接绳,工作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架,两组连接架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轴,连接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支撑杆;还包括风机、连通软管、两组滑板和网罩。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固定架(2)、机体(3)、转辊(4)、驱动电机(5)和支撑板(6),固定架(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工作台(1)的顶端和机体(3)的底端连接,支撑板(6)上设置有卡槽,机体(3)下方设置有安装板,并且安装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杆(7),驱动电机(5)安装在其中一组连接杆(7)上,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转辊(4)安装在传动轴上,并在转辊(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磨砂层;其特征在于,机体(3)内设置有工作腔,机体(3)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通孔,并且所述两组通孔均与工作腔相通,还包括两组伺服电机(8)、两组链条(9)、两组连接架(10)、两组连接板和两组连接绳(11),工作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架(27),所述两组调节架(27)侧部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槽,两组连接架(10)分别安装在所述两组调节槽内,所述两组连接架(10)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轴(12),所述两组连接轴(12)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挂环,连接板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带动架(13),两组连接绳(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组连接轴(12)和两组带动架(13)上,两组伺服电机(8)分别安装在两组调节槽内,所述两组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带动轴,两组带动轴和两组连接轴(12)上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链轮和两组第二链轮,所述两组链条(9)分别套设在两组第一链轮和两组第二链轮上,连接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支撑杆(14),所述两组支撑杆(14)的底端分别与支撑板(6)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还包括风机(15)、连通软管(16)、两组滑板和网罩,机体(3)内设置有放置腔,所述两组滑板分别卡装于两组滑槽内,风机(15)安装在收纳腔内,风机(15)安装在放置腔内,连通软管(1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风机(15)、两组滑板和网罩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固定架(2)、机体(3)、转辊(4)、驱动电机(5)和支撑板(6),固定架(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工作台(1)的顶端和机体(3)的底端连接,支撑板(6)上设置有卡槽,机体(3)下方设置有安装板,并且安装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杆(7),驱动电机(5)安装在其中一组连接杆(7)上,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转辊(4)安装在传动轴上,并在转辊(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磨砂层;其特征在于,机体(3)内设置有工作腔,机体(3)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通孔,并且所述两组通孔均与工作腔相通,还包括两组伺服电机(8)、两组链条(9)、两组连接架(10)、两组连接板和两组连接绳(11),工作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架(27),所述两组调节架(27)侧部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槽,两组连接架(10)分别安装在所述两组调节槽内,所述两组连接架(10)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轴(12),所述两组连接轴(12)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挂环,连接板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带动架(13),两组连接绳(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组连接轴(12)和两组带动架(13)上,两组伺服电机(8)分别安装在两组调节槽内,所述两组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带动轴,两组带动轴和两组连接轴(12)上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链轮和两组第二链轮,所述两组链条(9)分别套设在两组第一链轮和两组第二链轮上,连接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支撑杆(14),所述两组支撑杆(14)的底端分别与支撑板(6)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还包括风机(15)、连通软管(16)、两组滑板和网罩,机体(3)内设置有放置腔,所述两组滑板分别卡装于两组滑槽内,风机(15)安装在收纳腔内,风机(15)安装在放置腔内,连通软管(1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风机(15)、两组滑板和网罩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密封胶圈(17),两组密封胶圈(17)分别安装在两组调节架上,所述两组密封胶圈(17)内侧壁分别与两组连接绳(11)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板(18)和两组滑轨(19),机体(3)上设置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两组滑轨(19)分别安装在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两组滑轨(19)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滑槽,回收板(1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卡装于两组滑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板(20),固定架(2)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并且所述观察孔与收纳腔相通,所述透明板(20)安装在观察孔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21),挡板(21)安装在回收板(18)的前端,所述回收板(18)的前端设置有抽拉槽,所述抽拉槽内设置有拉板(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导流板(23),所述两组导流板(23)分别安装在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24)和网架(25),固定板(2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固定板(24)上设置有安装孔,网架(25)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支腿(26),四组支腿(26)分别安装在主体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所述四组支腿(26)底端分别设置有四组底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生产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是一种用于对生产的耳机产品的塑料材料进行表面的打磨抛光处理,以提高原料的表面整洁程度,从而提高其使用效果的装置,其在耳机生产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架、机体、转辊、驱动电机和支撑板,固定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工作台的顶端和机体的底端连接,支撑板安装在工作台顶端,并且支撑板上设置有卡槽,机体下方设置有安装板,并且安装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杆,驱动电机安装在其中一组连接杆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转辊安装在传动轴上,并在转辊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磨砂层;现有的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耳机生产用的原料放置在支撑板上的卡槽内,打开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同时带动转辊转动,可利用磨砂层对材料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即可;然而,现有的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在使用中发现,其使用局限性较高,不方便调节打磨抛光的高度位置,使用效果较差,实用性较低;并且,其工作模式较为单一,不方便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致使其使用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局限性较低,方便调节打磨抛光的高度位置,使用效果较强,实用性较高;并且,工作模式较为多样,方便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给使用者带来便利,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的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架、机体、转辊、驱动电机和支撑板,固定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工作台的顶端和机体的底端连接,支撑板上设置有卡槽,机体下方设置有安装板,并且安装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杆,驱动电机安装在其中一组连接杆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转辊安装在传动轴上,并在转辊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磨砂层;机体内设置有工作腔,机体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通孔,并且所述两组通孔均与工作腔相通,还包括两组伺服电机、两组链条、两组连接架、两组连接板和两组连接绳,工作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架,所述两组调节架侧部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槽,两组连接架分别安装在所述两组调节槽内,所述两组连接架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轴,所述两组连接轴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挂环,连接板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带动架,两组连接绳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组连接轴和两组带动架上,两组伺服电机分别安装在两组调节槽内,所述两组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带动轴,两组带动轴和两组连接轴上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链轮和两组第二链轮,所述两组链条分别套设在两组第一链轮和两组第二链轮上,连接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支撑杆,所述两组支撑杆的底端分别与支撑板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还包括风机、连通软管、两组滑板和网罩,机体内设置有回收腔,所述两组滑板分别卡装于两组滑槽内,风机安装在收纳腔内,风机安装在回收腔内,连通软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风机、两组滑板和网罩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两组密封胶圈,两组密封胶圈分别安装在两组调节架上,所述两组密封胶圈内侧壁分别与两组连接绳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回收板和两组滑轨,机体上设置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两组滑轨分别安装在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两组滑轨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滑槽,回收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卡装于两组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透明板,固定架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并且所述观察孔与收纳腔相通,所述透明板安装在观察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挡板,挡板安装在回收板的前端,所述回收板的前端设置有抽拉槽,所述抽拉槽内设置有拉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两组折流板,所述两组折流板分别安装在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固定板和网架,固定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网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四组支腿,四组支腿分别安装在主体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所述四组支腿底端分别设置有四组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两组伺服电机带动两组带动轴可带动两组第一链轮进行旋转,两组第一链轮旋转可分别带动两组链条进行相对转动,两组链条进行相对转动的同时可带动两组连接轴转动,可使两组连接轴缠绕在两组连接轴上,两组连接绳可对两组带动架进行拉动,连接板移动可带动两组支撑杆同时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其使用局限性较低,方便调节打磨抛光的高度位置,使用效果较强,实用性较高;并且,风机产生的风力可提高附近工作环境的气体流动速度,可将工作台上方产生的工作碎屑传递至放置腔内,工作模式较为多样,方便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给使用者带来便利,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调节架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机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工作台;2、固定架;3、机体;4、转辊;5、驱动电机;6、支撑板;7、连接杆;8、伺服电机;9、链条;10、连接架;11、连接绳;12、连接轴;13、带动架;14、支撑杆;15、风机;16、连通软管;17、密封胶圈;18、回收板;19、滑轨;20、透明板;21、挡板;22、拉板;23、导流板;24、固定板;25、网架; 26、支腿;27、调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固定架2、机体3、转辊4、驱动电机5和支撑板6,固定架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工作台1的顶端和机体3的底端连接,支撑板6上设置有卡槽,机体3下方设置有安装板,并且安装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杆7,驱动电机5安装在其中一组连接杆7上,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转辊4安装在传动轴上,并在转辊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磨砂层;机体3内设置有工作腔,机体3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通孔,并且两组通孔均与工作腔相通,还包括两组伺服电机8、两组链条9、两组连接架10、两组连接板和两组连接绳11,工作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架27,两组调节架27侧部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槽,两组连接架10分别安装在两组调节槽内,两组连接架10上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轴12,两组连接轴12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挂环,连接板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带动架13,两组连接绳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在两组连接轴12和两组带动架13上,两组伺服电机8分别安装在两组调节槽内,两组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带动轴,两组带动轴和两组连接轴12上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链轮和两组第二链轮,两组链条9分别套设在两组第一链轮和两组第二链轮上,连接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支撑杆14,两组支撑杆14的底端分别与支撑板6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还包括风机15、连通软管16、两组滑板和网罩,机体3内设置有放置腔,两组滑板分别卡装于两组滑槽内,风机15安装在收纳腔内,风机15安装在放置腔内,连通软管1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风机15、两组滑板和网罩连通;两组伺服电机带动两组带动轴可带动两组第一链轮进行旋转,两组第一链轮旋转可分别带动两组链条进行相对转动,两组链条进行相对转动的同时可带动两组连接轴转动,可使两组连接轴缠绕在两组连接轴上,两组连接绳可对两组带动架进行拉动,连接板移动可带动两组支撑杆同时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其使用局限性较低,方便调节打磨抛光的高度位置,使用效果较强,实用性较高;并且,风机产生的风力可提高附近工作环境的气体流动速度,可将工作台上方产生的工作碎屑传递至放置腔内,工作模式较为多样,方便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给使用者带来便利,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两组密封胶圈17,两组密封胶圈17分别安装在两组调节架上,两组密封胶圈17内侧壁分别与两组连接绳11接触;可防止工作腔内的液体物料渗漏至两组调节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回收板 18和两组滑轨19,机体3上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两组滑轨19分别安装在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两组滑轨19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滑槽,回收板1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卡装于两组滑槽内;移动回收板使其在两组滑轨上移动,可使回收板移动至回收槽外侧,方便放出放置腔内的碎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透明板 20,固定架2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并且观察孔与收纳腔相通,透明板20安装在观察孔上;透过透明板方便观察放置腔内的碎屑回收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挡板 21,挡板21安装在回收板18的前端,回收板18的前端设置有抽拉槽,抽拉槽内设置有拉板22;拉动拉板可带动挡板移动,可带动回收板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两组导流板23,两组导流板23分别安装在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两组导流板可对放置腔内的废料碎屑进行导流,防止其掉落至两组滑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固定板 24和网架25,固定板2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固定板24上设置有安装孔,网架25安装在安装孔上;网架可对放置槽内的碎屑进行限位,防止其发生回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还包括四组支腿26,四组支腿26分别安装在主体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支腿26底端分别设置有四组底座;可提高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其在工作时,使用者首先将装置整体移动到用户需要的位置,使用者将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的原料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使用者打开两组伺服电机,两组伺服电机带动两组带动轴可带动两组第一链轮进行旋转,两组第一链轮旋转可分别带动两组链条进行相对转动,两组链条进行相对转动的同时可带动两组连接轴转动,可使两组连接轴缠绕在两组连接轴上,两组连接绳可对两组带动架进行拉动,连接板移动可带动两组支撑杆同时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至适宜的高度位置,打开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同时带动转辊转动,可利用磨砂层对材料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在装置的工作过程中,打开风机产生的风力可提高附近工作环境的气体流动速度,可将工作台上方产生的工作碎屑传递至放置腔内,工作人员可透过透明板观察回收腔内的碎屑收集情况,手动拉动拉板带动回收板在两组滑轨上进行移动,以带动回收板在两组滑轨上移动至回收腔的外侧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回收板上方收集的碎屑进行清理。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1756.0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737235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B24B19/00

专利分类号:B24B19/00;B24B55/06

范畴分类:26F;

申请人:大余县和锋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大余县和锋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41500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大余工业园新世纪工业小区外环路

发明人:马骏锋

第一发明人:马骏锋

当前权利人:大余县和锋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倩

代理机构:32261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耳机生产用材料打磨抛光装置论文和设计-马骏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