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锦亚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台州317000
【摘要】混凝土是施工建设的基础,几乎每个施工建设环节都需要以混凝土为基础来修筑相应的工程建筑。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下,建筑的先进性得到了全方位的开发,因此混凝土的相应配比以及材料方面就需要发生一定的转变,进而与建筑体系的变化相匹配,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成为了当今建设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施工建设材料。但是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截面面积过大、水泥耗费量大等问题阻碍着以自身为基础的施工建设体系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如今的建筑事业中特别是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体系建设环节作为一种常见的原材料而被投入使用,并且在建筑施工领域起着一定的作用,最为一种具备一定建筑特性的原材料而被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的截面、水泥使用量以及成品的内外温差比重层面都存在着些许的不足,而这些不足的存在阻碍着施工建设环节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此加以整改,进而使大体积混凝土能够全方位地为工程建设所用,因此我们就必须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一、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1.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特征
第一,混凝土设计强度较高,单方水泥用量较多,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较一般混凝土要大的多;第二,结构断面内配筋较多,整体性要求较高;第三,基础结构大多埋置地下,虽然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但要求抗渗性能较高。
2.大体积混凝土的建设作用
在设计上,为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约束条件以及结构薄弱环节的补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其次,在施工技术上,从选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施工季节的选定和测温养护等,采取一些综合性的措施,有效地克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最后,在施工组织管理上,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的问题,在精心组织、协调指挥下,采用了集中搅拌、罐车运输、泵送混凝土等技术,从而使大体积混凝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混凝土的裂变
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温度变形造成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和抗侵蚀性能,是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目前国内尚无正式规定,过去曾提出内外温差应控制在20°C以内,近年来南方一些地区规定控制在25°C以内。从国内的施工实践来看:混凝土的温升和温差与表面系数有关,单面散热的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75M以上,双面散热在100M以上,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最高温差预计超过25°C的混凝土结构,可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混凝土的水浆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一般为1.5~3h,即控制在凝结前),因此各浇筑层易产生泌水层,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尤为严重。因此,可在结构四周侧模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多余的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或利用正式设计的集水坑,将多余水分集中后用专门的软轴泵或隔膜泵抽水排出。对于墙体等竖向结构,可用调整配合比和坍落度的办法解决。
3.对后浇缝的处理不完善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的分缝分块,不仅可以减轻约束作用,缩小约束范围;同时也可利用浇筑块的层面进行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另外,尚可满足绑扎钢筋、预埋螺栓等工序的操作需要。但接缝的处理必须满足防止渗漏水的要求。后浇缝的设置和处理如设计无规定时,其间距一般为20~30m,缝宽1m,可在后浇缝形成40d后封闭,再用比原设计砼强度提高一级补偿收缩混凝土将缝灌密实。
4.模板工程建设注意事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模板承受着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振捣混凝土的振动力,因此必须保证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可靠性,防止模板产生过大的变形。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模板,不能完全套用一般常规方法进行配置,而应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对模板、立柱、拉杆以及支撑系统的所有构件,都要进行设计计算,争取足够的安全储备。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预防措施
1.材料的精细化选择
工程裂缝的出现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同时使工程建设的工期因维护这些工程建设缺陷而不断延长,进而造成相关的劳动力浪费以及工件、施工材料的过度浪费,为这些都是十分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因此可以在适当的环节予以一定的规避手段,对于水泥品种的选择需要加以注意,可以选择水热比低的水泥原料,因为水泥在与水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的热,而这热量一旦过大到无法释放就会对墙体进行一定的膨胀性影响,进而是墙体发生开裂等现象,从而影响墙体的整体质量,而水热化地的水泥会延长自身的凝结时间,这也就会让混合物有更多的热量释放的具体时间,进而使工程裂缝的影响降至最低。
2.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优化
大体积混凝土的混合比不但会对墙体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对墙体的成型时间造成一定的影响。墙体的质量主要包括墙体的承重比、水蚀性影响等方面,而墙体的成型时间与工期有一定的关系,成型时间越快,工期也就越短,成型时间越慢,工期也就会被无用的消耗,进而拖长工期,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要在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上进行一定的处理。通过在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原料中加入一定的外加性混合料和添加剂,进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得以全方位的优化,而添加剂主要选择木钙性吸收剂或具有一定的活性的煤灰粉状物。二者的结合能够使水分的热量释放得以减缓,同时产生的热量也会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而也就避免了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的不合理杂质的产生,进而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3.对浇筑环节的优化处理
混凝土的浇筑环节也要得以改善,在具体的浇筑环节执行方面,不能过厚,要使浇筑层适中,同时在浇筑工程中均匀地倾倒混凝土混合质工料,以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筑层较为平和,质量更加兼顾,而这也能够从另一角度提升建筑物整体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尽量不要让大体积混凝土的拌和物质堆差过大,以便于顺利将混凝土进行分层处理,从而使土层的厚度能够保持在20-30cm之间。混凝土浇筑后,搭设遮阳布棚,避免阳光曝晒。
4.混凝土的温控
为了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对混凝土要进行测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测温点按浇筑的先后顺序在不同的区域和结构布置具有代表性的测温点,可较早的掌握该工程基础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以便及时采取温度控制措施。用塑料布或纸封闭上口,防止混凝土进入测温管。测温时,每个测温点在竖向测3个厚度处的温度,即距混凝土表面100mm处、混凝土中心处和距混凝土底面200mm处的温度。测温间隔:第1天—3天,为每2小时1次,第4天—7天,为每4小时1次,第8天—第14天,为每8小时1次,按测温记录绘制测温曲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裂缝问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体积混凝土作为一种全新的混凝土类施工材料,在建筑工程体系的建设环节起到了一定的建设性作用,并且对于未来建筑的材料革新体制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借鉴。而这有利于使我国的建筑体系得到更为全面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居住质量,同时还有利于使我国的建筑机制得到最为完善的优化,在此基础上,使新型建筑创造应有的价值,以此来推动我国经济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亮,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
[2]王明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预防与补救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0
[3]张立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
[4]杨林,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