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抑菌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杆菌,抑菌,芽孢,特性,培养基,活性,水鱼。
抑菌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恒煦,徐伟慧,杨友财,王志刚,刘泽平[1](2019)在《一株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西瓜枯萎病拮抗菌株并探究其抑菌特性,以齐齐哈尔市青昕蔬菜基地根际土为材料,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到1株能高效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Fon)的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16S rDNA、gyrA和gyrB序列分析鉴定其菌种;通过盆栽试验验证拮抗菌株对西瓜枯萎病的抑制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拮抗菌株不同生长时期的无菌发酵滤液及其不同贮存条件下的抑菌能力;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并分析无菌发酵滤液对Fon孢子形态和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拮抗菌株WD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能有效抑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抑制率达到57.57%,其无菌发酵滤液在衰亡期有较高的抑菌能力,对Fon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4.32%;无菌发酵滤液对温度、pH具有较高的耐受性,30℃、pH 7时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可达58.36%;在4℃贮存至少45 d,且紫外光照120 min内对其抑菌活性没有影响;Fon孢子暴露在WD无菌发酵滤液下,孢子表面皱缩凹陷,膜完整性被破坏。综上所述,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WD是1株高效的拮抗菌株,为西瓜枯萎病生防菌剂的研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吴惠贞,鲍志宁,林伟锋[2](2019)在《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特性与抑菌成分性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的抑菌特性和初步探索了其抑菌成分的性质。发酵液的抑菌特性结果显示,LYS-1当活菌数≥1.00×109 cfu/mL时才会产生抑菌物质,发酵36 h后抑菌活性不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强。LYS-1发酵液具有良好的耐热能力,50~120℃处理30 min均对抑菌活性影响不大,但受pH的影响显着,pH≥5.50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丧失,pH<5.50时才具有抑菌活性,且降低pH有利于增强抑菌效果,pH≤3.50时抑菌活性趋于稳定。抑菌成分性质的探索结果表明,发酵液经过氧化物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了14.37%,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则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不显着。发酵液经真空浓缩处理后,浓缩液和接收液均具有抑菌活性。发酵液与浓缩液分别经强酸水解后抑菌圈直径分别为0 mm和6.37 mm。LYS-1发酵液中不存在3-羟基丙醛。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主要受p H影响,其抑菌物质应为多种组分,可能由小分子肽、过氧化氢和有机酸组成。(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丁森,叶建仁[3](2019)在《瓦雷兹芽孢杆菌YH-20发酵液的抑菌特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瓦雷兹芽孢杆菌YH-20发酵液的抑菌稳定性及其抑菌物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YH-20发酵液对12株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葡萄座腔菌为病原指示真菌测定发酵液在不同条件下抑菌稳定性,根癌农杆菌为病原指示细菌测定提取物质的抑菌活性;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和酸沉淀法提取发酵液中的蛋白类物质和脂肽类物质,并以特定培养基检测菌株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以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对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萃取。结果表明,菌株YH-20发酵液对供试的11种病原真菌和1株病原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该发酵液经普通光照和紫外光照处理后,发酵液的抑菌率保持稳定,经80℃处理120min后,抑菌率仍可达到49.24%,在pH6-9处理后,仍可保持较高的抑菌率。在4℃最少可储存30d而抑菌能力不发生改变。菌株YH-20可产生抑菌性蛋白和脂肽、蛋白酶、纤维素酶及嗜铁素。以极性较高的正丁醇和乙酸乙酯可萃取出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菌株YH-20对植物病原菌具有广谱抑菌能力和较好的抑菌稳定性,可产生多种抑菌物质。(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徐燕尔,丁鹏辉,陈明路[4](2019)在《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成分的分离与抑菌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藻、金鱼藻等水藻为材料,分离得到24株芽孢杆菌,从中筛选得到1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的抑菌成分主要集中在培养液的酸沉组分中。通过硅胶柱层析对酸沉组分进行初步分离,100%甲醇洗脱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理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抑菌组分热稳定性高,对蛋白酶不敏感,pH对其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钟伟强,古广武,林雅铃,张安强[5](2019)在《大分子季铵盐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立枯丝核菌(R.solani)引起的水稻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是我国水稻叁大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矮秆品种的推广和栽培水平的提高,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呈加重趋势。目前,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主要以使用井冈霉素为主,但从多年的使用情况来看,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仅50%~60%,且持效期短,需要频繁的田间施药,由此带来大量的劳力用工成本及抗药性问题。因此,研究开发新的防治药剂对于水稻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菌丝与菌核是立枯丝核菌侵染水稻的两种形式,尤其是菌核作为立枯丝核菌(R.solani)在无性繁殖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因其特殊的内外层结构而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大分子季铵盐作为一种阳离子抗菌剂,不仅具有广谱抗菌性,能对立枯丝核菌进行有效抑制,还具有结构可控的优点,可通过调节亲疏水基团增强其吸附特性和渗透特性,从而对立枯丝核菌菌核形成有效的吸附及渗透,达到抑制菌丝与菌核萌发、阻断立枯丝核菌侵染循环的效果。本研究首先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的聚丙烯酸酯类季铵盐(PDMAEMA-BC),探讨分子量对立枯丝核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DMAEMA-BC的抗菌活性优于相应的单体(即:丙烯酸酯季铵盐,DMAEMA-BC),且在较小的聚合度下即可获得最佳的抗菌活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两亲性的聚丙烯酸酯季铵盐-聚硅氧烷两嵌段聚合物(PDMS-b-QPDMAEMA)。当聚丙烯酸酯季铵盐链段和聚硅氧烷链段的分子量都为5000的时候,两亲性大分子季铵盐获得了较优的吸附与渗透能力,对立枯丝核菌菌核表现出了良好的吸附、渗透以及抑制萌发的能力,在400μg/mL的浓度下对立枯丝核菌菌核的萌发抑制率达到了85%。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发可根治水稻纹枯病的大分子药物及其防治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思路和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罗雯月[6](2019)在《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的补料培养及抑菌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刺人参是一种具有极高应用价值的濒危植物,但因其资源短缺,产品开发和生产受到严重阻碍,植物细胞培养手段,是一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前期东北刺人参不定根分批培养的基础上进行了补料培养,研究了补料培养中初始培养基的几种因素对不定根生物量和活性物质积累的影响,旨在探寻一种新的培养体系,提高物质生产量。同时,本文研究了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及其机制,为东北刺人参作为天然原材料应用于抑菌药物及天然防腐剂提供理论基础。在补料培养研究中,将初始培养基设计为两种培养基量(2L和3 L)和两种培养基浓度(1/2MS和MS),以分批培养作为对照,探明了初始培养量和初始培养基浓度对不定根生长和活性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料培养中,初始培养基为3 L的1/2 MS培养基时,不定根鲜重和干重分别达到409.3 g和42.3 g,明显优于分批培养;同时,不定根中总多糖、总皂苷、总酚和总黄酮及两种黄酮单体(槲皮素和山奈素)含量也显着提高;多糖、皂苷、酚及黄酮生产量分别为分批培养的5.2倍、2.4倍、1.8倍和2.4倍,槲皮素和山奈素的生产量也显着高于分批培养,分别达到2095.3μg·L-1和761.2μg·L-1。本研究进一步调查了补料培养的初始培养基中蔗糖浓度(20、30、40和50 g·L-1)对不定根生长和活性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补料培养中,将初始培养基(3L的1/2MS)中蔗糖浓度调节为40g·L-1或50g·L-1时,利于不定根生物量的积累,同时也利于不定根中多糖、皂苷、酚含量和生产的提高,但黄酮和含量和生产量在蔗糖浓度40 g·L-1显着优于50g·L-1处理。因此,在东北刺人参不定根补料培养时,将初始培养基中蔗糖浓度调节为40 g·L-1为佳。在抑菌研究中,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粗提物(OAE)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超过14 mm。为探明抑菌机制,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进行了研究,并测得OAE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8 mg·L-1。进一步,对OAE处理后的大肠杆菌细胞渗透性和氧化呼吸代谢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菌胞外电导率、蛋白质浓度、OD260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表明不定根粗提物改变了细胞渗透性。不定根粗提物处理菌细胞后,戊糖磷酸氧化呼吸代谢途径中的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显着降低,大肠杆菌的呼吸受到抑制。因此,不定根粗提物通过参与调控大肠杆菌的细胞渗透性及抑制氧化呼吸代谢途径,从而抑制菌细胞生长。(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20)
杨亚皇[7](2019)在《蒸汽爆破对紫甘薯活性组分理化性质及抑菌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紫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富含花色苷及多糖等多种功能性成分,本文以紫甘薯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爆破技术进行预处理,研究了紫甘薯多糖及花色苷的提取纯化、结构及理化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对紫甘薯原料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并提取紫甘薯多糖。电镜扫描图显示紫甘薯原料结构松散,含有大量的淀粉颗粒,处理后淀粉颗粒逐渐消失,表面转化为紧密的均一连续相。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确定蒸汽爆破预处理的最优条件:爆破压强1.65MPa,维压时间为48.26s,含水率10.87%。在该条件下,紫甘薯多糖提取率为11.45%。2.采用纤维素交换柱对多糖粗品进行纯化。紫外光谱图结果表明,多糖组分SEP-PSPPⅡ及SEP-PSPPⅢ在280nm附近有微弱吸收峰。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所有多糖组分均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且具有β-吡喃糖苷键构型。PSPPⅠ和SEP-PSPPⅠ无羧基的特征吸收峰,而PSPPⅡ、PSPPⅢ与SEP-PSPPⅡ、SEPPSPPⅢ具有羧基的特征吸收峰。结合糖醛酸含量的检测结果,推断PSPPⅡ、PSPPⅢ与SEP-PSPPⅡ、SEP-PSPPⅢ均为酸性多糖。采用PMP柱前衍生化法对纯化后多糖各组分进行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PSPPⅠ与SEP-PSPPⅠ由鼠李糖、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组成,而PSPPⅡ、PSPPⅢ与SEP-PSPPⅡ、SEP-PSPPⅢ还含有葡萄糖醛酸。蒸汽爆破会增加紫甘薯多糖中葡萄糖、木糖与葡萄糖醛酸的相对含量。3.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紫甘薯粗多糖的自由基清除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预处理后多糖的·OH自由基清除率均高于未处理,最高可达到62.88%。而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70.8%,约为未处理的1.3倍。蒸汽爆破处理后多糖的还原力显着提高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紫甘薯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于沙门氏菌无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使紫甘薯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敏感性增加,其最小抑菌浓度由10 mg/mL降为5 mg/mL。4.采用溶剂提取法制备紫甘薯花色苷并采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对爆破和未爆破处理的紫甘薯提取所得的均为花色苷,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不同。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紫甘薯花色苷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有一定的提升,而还原力基本不变。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沙门氏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25 mg/mL、0.25 mg/mL、0.25 mg/mL以及0.0625 mg/mL。(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满丽莉,向殿军[8](2019)在《植物乳杆菌MXG-68所产细菌素的抑菌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乳酸菌细菌素的抑菌特性,为其作为生物防腐剂奠定基础。以酸马奶来源的植物乳杆菌MXG-6所产的细菌素为研究对象,对其抑菌谱、作用方式、相对分子质量及耐受性进行分析。该细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抑菌活性,属于广谱细菌素,作用方式为杀菌,而不是抑菌和溶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olyacrylamide gels electrophoresis,SDS-PAGE)确定植物乳杆菌MXG-6所产细菌素的分子质量约6 ku。60、80、100、121℃处理30 min及4、-20℃处理30 d对抑菌活性影响不显着(P> 0. 05),在pH 1~10均表现出抑菌活性,表明细菌素具有较好的温度耐受性和酸碱耐受性。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对细菌素的抑菌活性基本无影响(P> 0. 05),而EDTA有利于提高抑菌活性。细菌素的抑菌特性分析可为更好地实现细菌素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2期)
于地美,黄华毅,梁小文,李肖宇,田呈明[9](2019)在《一株生防真菌TRCC27001的鉴定及其抑菌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平皿对峙法测定了菌株TRCC27001对12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拮抗作用,以及不同胁迫条件对菌株TRCC2700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手段结合的方式,鉴定了菌株TRCC27001的种类.结果表明,菌株TRCC27001对12种病原真菌都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中对黑腐皮壳菌和金黄壳囊孢菌落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强,对峙培养96 h后相对抑菌率分别达到6.39±1.22和2.29±0.19.以金黄壳囊孢为指示菌,筛选出TRCC27001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麸皮培养基,其无菌发酵液的抑菌率达79.40%,且其无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在不同胁迫条件(温度5~105℃,pH 2~12,紫外辐射时间0.5~2.0 h)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合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及Tef1-α序列,将菌株TRCC27001鉴定为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是一株具有较高生防潜力的广谱性真菌.(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魏小晶,赵志霞,罗宝龙,张瑞蕊,张艳[10](2019)在《新疆冷水鱼肠道肉杆菌遗传差异及抑菌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7种新疆冷水鱼肠道中分离筛选低温益生乳酸菌,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结合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指纹分型技术对菌株遗传结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15株隶属于肉杆菌属(Carnobacterium),包括两个已知C. divergens(10株)和C. maltaromaticum(4株)及未鉴定的菌株Carnobacterium spp.编号(1株)。采用牛津杯法初筛显示8个菌株代谢物对3种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8个菌株发酵上清液经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及蛋白酶实验处理,发现除菌株BS-JYC-3经胰蛋白酶处理抑菌活性未丧失外,其余菌株经酶解实验抑菌能力完全丧失,表明发酵上清液中抑菌物质可能为类细菌素。药敏实验显示所有菌株对氨苄西林、米诺环素和氯霉素表现敏感,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及替考拉宁表现中度敏感。(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抑菌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的抑菌特性和初步探索了其抑菌成分的性质。发酵液的抑菌特性结果显示,LYS-1当活菌数≥1.00×109 cfu/mL时才会产生抑菌物质,发酵36 h后抑菌活性不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强。LYS-1发酵液具有良好的耐热能力,50~120℃处理30 min均对抑菌活性影响不大,但受pH的影响显着,pH≥5.50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丧失,pH<5.50时才具有抑菌活性,且降低pH有利于增强抑菌效果,pH≤3.50时抑菌活性趋于稳定。抑菌成分性质的探索结果表明,发酵液经过氧化物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了14.37%,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则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不显着。发酵液经真空浓缩处理后,浓缩液和接收液均具有抑菌活性。发酵液与浓缩液分别经强酸水解后抑菌圈直径分别为0 mm和6.37 mm。LYS-1发酵液中不存在3-羟基丙醛。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主要受p H影响,其抑菌物质应为多种组分,可能由小分子肽、过氧化氢和有机酸组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抑菌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恒煦,徐伟慧,杨友财,王志刚,刘泽平.一株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特性[J].浙江农业学报.2019
[2].吴惠贞,鲍志宁,林伟锋.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特性与抑菌成分性质初探[J].食品科技.2019
[3].丁森,叶建仁.瓦雷兹芽孢杆菌YH-20发酵液的抑菌特性初探[J].西部林业科学.2019
[4].徐燕尔,丁鹏辉,陈明路.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成分的分离与抑菌特性[J].浙江农业科学.2019
[5].钟伟强,古广武,林雅铃,张安强.大分子季铵盐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特性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罗雯月.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的补料培养及抑菌特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9
[7].杨亚皇.蒸汽爆破对紫甘薯活性组分理化性质及抑菌特性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9
[8].满丽莉,向殿军.植物乳杆菌MXG-68所产细菌素的抑菌特性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9].于地美,黄华毅,梁小文,李肖宇,田呈明.一株生防真菌TRCC27001的鉴定及其抑菌特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魏小晶,赵志霞,罗宝龙,张瑞蕊,张艳.新疆冷水鱼肠道肉杆菌遗传差异及抑菌特性分析[J].食品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