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洛他定治疗176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甄路路,刘璐,盖苏苏,闫美兴,刘畅[1](2021)在《地氯雷他定对比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氯雷他定为对照,系统评价地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地氯雷他定(试验组)对比氯雷他定(对照组)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5月30日。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 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共计1 3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RR=1.07,95%CI(1.03,1.11),P=0.001],按纳入患者年龄进行亚组分析,其中0~18岁患者中两组治疗有效率[RR=1.13,95%CI(0.97,1.31),P=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岁以上患者中试验组治疗有效率[RR=1.08,95%CI (1.02,1.15),P=0.005]显着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RR=0.69,95%CI(0.53,0.89),P=0.005],按纳入患者年龄进行亚组分析,其中0~18岁患者[RR=0.67,95%CI(0.25,1.75),P=0.41]和18岁以上患者[RR=0.75,95%CI(0.53,1.08),P=0.12]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具体不良反应类型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8,95%CI(0.37,1.23),P=0.20]、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RR=0.74,95%CI(0.38,1.43),P=0.36]、疲倦不良反应发生率[RR=0.81,95%CI(0.35,1.90),P=0.63]、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5,95%CI(0.10,1.97),P=0.29]、记忆力减退不良反应发生率[RR=0.99,95%CI(0.14,6.92),P=1.00]、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RR=0.98,95%CI(0.20,4.81),P=0.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表偏倚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一般。结论:地氯雷他定和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地氯雷他定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优于氯雷他定。
林栗[2](2021)在《奥洛他定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奥洛他定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加用奥洛他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炎症水平,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gE、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洛他定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IgE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病情康复,安全可靠。
袁梦思[3](2021)在《卢帕他定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是一种无明确原因、长期反复发作的皮肤过敏性疾病,以风团和瘙痒为特征。CSU影响了大约全球1%的人口。近一半的CSU对标准剂量的抗组胺药无反应,需要更高的剂量或者两种抗组胺药联用或者与其他类药物联合使用,甚至有一部分患者需要使用昂贵的生物制剂才能控制症状。卢帕他定是一种新型的第二代H1抗组胺剂,具有双重抗组胺和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的特性,在全世界已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慢性荨麻疹。目的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来评估卢帕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期刊数据库)、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和其它途径,时间截止到2020年4月。根据制定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并提取数据。利用Cochrane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5.4版)进行数据分析,二分类变量数据的效应指标采用优势比(Odds ratio,OR),连续性变量数据的效应指标使用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检验异质性的指标采用I2和Q统计量。结果本文共纳入19篇文献,11篇中文发表,8篇英文发表。所纳入研究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其中4项多中心研究,其余均为单中心。共纳入2231名受试者,来自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受试者包含儿童(2~11岁)、青少年(12~17岁)和成人(18~70岁),且具有不同的病程。2项研究报道了两种剂量(10mg/20mg),1项为口服液剂量根据体重,其余均为单一剂量(10mg)。对卢帕他定治疗CSU患者的疗效分析显示,卢帕他定痊愈率高于其他抗组胺药(OR:1.88;95%CI:1.44 to 2.54;P=<0.00001);卢帕他定组无效率低于其他抗组胺药(OR:0.55;95%CI:0.36 to 0.84;P=0.006);卢帕他定的总有效率优于氯雷他定(OR:1.77;95%CI:1.05 to 2.98;P=0.003),并且复发率低于氯雷他定组(OR:0.21;95%CI:0.07 to 0.67;P=0.008)。卢帕他定组瘙痒评分改善优于安慰剂和西替利嗪(SMD:0.45;95%CI:0.27 to 0.63;P<0.00001)。从药物不良反应来看,卢帕他定组相对于其他抗组胺药更安全(OR:0.66;95%CI;0.49 to 0.90;P=0.008),其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雷他定(OR:0.48;95%CI;0.27 to 0.85;P=0.01)、地氯雷他定(OR:0.45;95%CI:0.20 to 0.98;P=0.05)西替利嗪(OR:0.44;95%CI:0.20 to 0.98;P=0.04)。10mg和20mg剂量组ADRs发生率基本相同(OR:0.90;95%CI:0.51 to 1.62;P=0.73)。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嗜睡、乏力和头痛,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卢帕他定能够缓解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风团和瘙痒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从总有效率来看卢帕他定效果优于氯雷他定且复发率低。在安全性方面,卢帕他定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低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同左西替利嗪相比发生率相当,而高于奥洛他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mg同20mg剂量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嗜睡、乏力和头痛,未观察到严重的的不良反应。未来仍需更严格更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来加强这一证据。
司海玲[4](2021)在《213例慢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本院慢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中医治疗等进行详细地记录,并分析疾病的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治疗经验特点。希望能总结本院对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特色疗法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详细记录于2015年11月至2020年11月至我院诊治的诊断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实际住院天数等)、发病季节节气、病因诱因、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及体征、中医证型及舌苔脉象、中医辨证治疗等资料,从而分析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相关因素及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结果:1.本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病历资料213份,男性患者64例(30.05%),女性患者149例(69.95%);男女比例为1:2.33;记录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年龄最小15岁,最大87岁,平均53.66±13.64岁。住院天数最短3天,最长21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1.72±2.85天。发病季节春季(16.43%)、夏季(32.39%)、秋季(25.82%)、冬季(25.35%),以夏季多发。2.临床症状和体征:皮肤表现前5位:不同程度的瘙痒(100%)、风团(98.59%),抓痕(16.90%)、皮肤划痕征阳性(96.71%)、肿胀(15.02%);非皮肤表现前5位包括呼吸不畅(25.82%),胸闷(19.25%)、心慌(7.51%)、呼吸困难(6.10%)、憋气感(5.63%)。3.实验室检查:IgE、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帮助临床监测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与治疗。过敏原检测可以明确致敏物质,食物组过敏前5位:蛋清蛋黄(19.90%)、小麦(19.90%)、大豆(17.35%)、花生(16.84%)、榛子/开心果(13.27%);吸入组过敏前5位:屋尘螨/粉尘螨(29.08%),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霉(21.94%),狗毛皮屑(19.90%),榆树(19.39%)。4.中医证型:213例患者中风热犯表证(85.45%)、风寒束表证(7.04%)、血虚风燥证(6.1%)、胃肠湿热证(0.94%)、肺卫不固证(0.47%)。经卡方检验慢性荨麻疹证型分布有显着差异;且不同证型在不同病程分组中也有显着差异,其中风热犯表证在病程6周–1年中出现最多;证型分布与性别和年龄无关。5.西医治疗:主要是抗组胺药:盐酸左西替利嗪95例(4.60%)、依巴斯汀145例(68.08%)盐酸奥洛他定(苏苓)40例(18.78%)、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55例(25.82%)、氯雷他定片42例(19.72%)、非索非那定片4例(1.88%)。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使用频率83.57%,维生素C注射液为92.02%。6.中医方药:本研究共收集178方,涉及中药148味,总使用频次达2564次。全部中药进行分析:功效分布前5位依次是清热类(31.72%)、补虚类(30.56%)、解表类(23.27%)、利水渗湿类(4.25%)、平肝息风类(3.14%);药物归经前5位依次是脾经(20.35%)、肝经(18.08%)、肺经(17.41%)、心经(13.91%)、胃经(10.08%);药味依次是甘(38.23%)、苦(31.16%)、辛(24.63%)、酸(5.32%)、咸(0.67%);药性依次是温(46.88%)、寒(34.56%)、平(15.12%)、凉(2.99%)、热(0.44%)。对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34味中药进行分析进行关联分析得出46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可聚3类。结论:1.在本研究中慢性荨麻疹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本病好发年龄是40–59岁,患病病程多为6周–1年,好发季节为夏季。2.在本研究中IgE、过敏原检测可以有效帮助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3.在本研究中慢性荨麻疹中医证型以风热犯表证为主,且证型分布与病程有关。4.在本研究中慢性荨麻疹西医治疗以抗组胺药物为主,复方甘草酸苷与维生素C的应用率高80%以上。5.在本研究中慢性荨麻疹常用中药药物有防风、甘草、黄芪、生地黄、当归、牡丹皮、白鲜皮、黄芩、白术、荆芥穗、金银花等。常见药物组合有防风–黄芪、黄芪–甘草–防风、牡丹皮–生地黄–甘草–防风。补泻兼施,调理机体气血阴阳平衡,扶正祛邪促进疾病痊愈。
肖翔[5](2021)在《陈彤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总结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意义: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临床特点是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常常因瘙痒难耐,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心理产生一定影响。而西药治疗往往只能缓解患者一时的痛苦,停药后易反复。中医治疗往往有不错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在临床上,陈彤云教授遇到的多是反复就医难愈的患者,通过中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状态,减少复发次数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研究目的:通过收集整理陈彤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医案,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其用药及组方规律,研究陈彤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为继承陈彤云教授的学术思想提供相关数据支持,为后人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临床指导。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陈彤云教授在北京中医医院门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处方,共计495张。通过中医传承软件和SPSS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用量统计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到不同中药的频次分布、四气五味、归经、核心药物组成,以及门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特征等。研究结果:共收集处方495张,涉及中药156味,药物总频次7974次,平均每张处方16.11味药,其中高频次(≥100次)中药共21味;单味药频次前二十位为白鲜皮472 次(95.35%)、海桐皮 458 次(92.53%)、乌梅 440 次(88.89%)、甘草 434 次(87.68%)、地肤子406次(82.02%)、茯苓皮400次(80.81%)、冬瓜皮379次(76.57%)、麻黄366 次(73.94%)、赤小豆 348 次(70.30%)、连翘 338 次(68.28%)、防风 330 次(66.67%)、当归 317 次(64.04%)、黄芪 309 次(62.42%)、白术 303 次(61.21%)、地骨皮 267次(53.94%)、荆芥 263 次(53.13%)、五味子 186 次(37.58%)、苦杏仁 178 次(35.96%)、银柴胡175次(35.35%)、大腹皮164次(33.13%);药物功效频次前五位为利水渗湿药 1648 次(26.50%)、清热药 1256 次(20.19%)、解表药 1063 次(17.09%)、收涩药668次(10.74%)、补虚药563次(9.05%);药性频次为寒2104次(33.94%)、凉429 次(6.92%)、平 1416 次(22.84%)、温 2229 次(35.96%)、热 21 次(0.33%);药物五味频次为辛1974次(22.69%)、苦2678次(30.78%)、甘2953次(33.94%)、咸41次(0.47%)、酸1055次(12.13%);药物归经频次前三位为脾经3160次(39.63%)、肺经3079次(38.61%)、肝经2202次(13.91%)。核心药物组成共4组:白鲜皮、海桐皮、地肤子、生甘草、乌梅、麻黄;白鲜皮、海桐皮、生甘草、乌梅、地肤子、茯苓皮;白鲜皮、海桐皮、乌梅、生甘草、茯苓皮、冬瓜皮;白鲜皮、生甘草、乌梅、海桐皮、地肤子、防风。从中分离出2010年1月——2015年12月处方共257张,涉及中药116味,药物总频次4084次,平均每张处方15.89味药,单味药频次前十六位为白鲜皮245 次(95.33%)、海桐皮 237 次(92.22%)、甘草 232 次(90.27%)、乌梅 227 次(88.33%)、地肤子197次(76.65%)、防风197次(76.65%)、茯苓皮196次(76.26%)、当归179次(69.65%)、荆芥 178 次(69.26%)、黄芪 178 次(69.26%)、冬瓜皮 176 次(68.48%)、白术170次(66.15%)、麻黄149次(57.98%)、连翘138次(53.70%)、赤小豆130次(50.58%)、地骨皮118次(45.91%);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处方共61张,涉及中药71味,药物总频次972次,平均每张处方15.93味药,单味药频次前十六位为白鲜皮 59 次(96.72%)、赤小豆 58 次(95.08%)、麻黄 57 次(93.44%)、地肤子 54 次(88.52%)、乌梅 52 次(85.25%)、茯苓皮 50 次(81.97%)、甘草 50 次(81.97%)、海桐皮 50 次(81.97%)、连翘45次(73.77%)、冬瓜皮44次(72.13%)、地骨皮39次(63.93%)、银柴胡35次(57.38%)、防风 34 次(55.73%)、五味子 34 次(55.73%)、白术 33 次(54.10%)、当归30次(49.18%)。495张处方中,女性患者181名(67.29%),男性患者88名(32.71%);20 岁及以下 24 名(8.92%),20~30 岁 43 名(15.99%),30~40 岁 70 名(26.02%),40~50 岁 68 名(25.28%),50~60 岁 28 名(10.41%),60 岁以上 36 名(13.38%)。研究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可以较清楚地看出陈彤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用药经验与规律。陈彤云教授认为慢性荨麻疹多与脾、肺、肝三藏相关;治疗上多以利水渗湿、清热解表为法,同时兼顾收敛补虚。处方主要从多皮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过敏煎、当归饮子化裁而来,兼有玉屏风散加减。通过比较2019~2020年与2010~2015年间,陈彤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用方可以观察到其处方的变化,发现陈老的处方中银柴胡、五味子的比例较之前有增加,说明其加强了过敏煎的使用。
马琳[6](2021)在《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将慢性荨麻疹患者依据年龄特点分为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过敏原检测结果、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法及其转归,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特征、过敏原特异性的情况、中医辨证的偏向性和治疗方案的差异性以及中药治疗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转归的影响进行讨论,为日后学者研究老年慢性荨麻疹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年龄划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老年前期组(45~59岁)、老年组(60~89岁),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信息,记录其发病年龄、性别、病程、住院天数、发病季节、首次诱发因素、药物过敏史、发病部位、皮损表现、伴随症状、疾病史、过敏原检测、治疗方法以及治愈情况等项目,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和极大值、极小值表示,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均值;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利用χ2检验,根据不同情况读取fisher,s Exact Test、Pearson Chi-Square和连续性校正的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和转归,总结我院皮肤科针对老年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经验。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收集病例122例,男31例,女91例。老年前期组共45例,男11例,女34例;老年组共77例,男20例,女57例,两组性别分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均以女性居多;年龄方面,老年前期组平均年龄为(53.56±3.823)岁,老年组平均年龄为(65.18±5.721)岁,两组年龄分布老年多于老年前期(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程方面,老年前期组患者中,病程6个月以下最多,有25例(55.56%),老年组患者中,病程1~5年最多,有38例(49.35%),比较两组之间病程分布情况,老年组慢性荨麻疹患者患病一年以上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患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方面,老年前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2.26±2.919)天,老年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1.57±2.648)天,两组住院天数情况无显着差异性(P>0.05)。2.疾病相关史:发病季节方面,慢性荨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两组患者之间发病季节未发现明显偏向性,本次纳入两组病例的发病季节以夏季最为多见,两组患者共有43例(35.25%)夏季发病;首次诱发因素方面,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大部分无明显诱因,少部分患者由食物、化学物质(染发)、吸入刺激性气体(新家具中甲醛)等外界因素刺激引发疾病;药物过敏史方面,两组患者以青霉素27例(22.13%)、头孢类10例(8.2%)此类抗生素过敏居多,两组在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情况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3.发病特点:皮损部位方面,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皮损部位以双上肢、双下肢、躯干多见,老年前期组与老年组患者皮损发于双上肢部位的比例为1:1.73,两组皮损发于下肢部位的比例为1:1.85,两组皮损发于躯干部位的比例为1:1.80。两组患者皮损部位相似,无明显偏向性;皮损表现方面,除周身风团外,还可伴有血管水肿,瘙痒剧烈者因反复搔抓,皮损部位可见抓痕、血痂、色沉甚至皮肤萎缩,其中抓痕、血痂、色沉者以老年人多见,老年组患者皮损见抓痕、血痂、色沉者20例(25.97%),老年前期组患者仅1例(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随症状方面,慢性荨麻疹患者常累及多系统症状,以呼吸道症状最多见,老年前期组患者中除瘙痒外,伴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者23例(51.11%),老年组患者中除瘙痒外,伴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者28例(36.36%)。两组患者在发热症状上存在差异性(p<0.05),其它伴随症状情况两组无显着差异性,P值均>0.05;既往基础疾病方面,老年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患高血压病者32例(41.56%)、患糖尿病者23例(29.87%),老年前期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患高血压病者10例(22.22%)、患糖尿病者5例(11.11%),老年组患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其它基础疾病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性。4.过敏原检测:食物不耐受中两组患者均以鸡蛋、小麦、大豆、牛奶过敏者最为多见。老年CU患者最高可达对10种食物不耐受。两组患者的食物不耐受阳性情况,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老年CU患者吸入过敏原特异性以猫毛狗毛皮屑20例(31.75%)、霉菌类18例(28.57%)、屋尘螨/粉螨14例(22.22%)、蟑螂13例(20.63%)、梧桐12例(19.05%)多见。其中老年组患者对霉菌类过敏率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吸入过敏原特异性阳性情况,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中医证型:两组CU患者以风热犯表型最多见,两组患者辨证为风热犯表型共97例(79.51%),老年前期组患者中,血虚风燥证0例(0.00%),老年组患者中,血虚风燥证13例(16.88%),老年组患者辨证为血虚风燥型例数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中医治疗方面,我科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药治疗中,应用频次前十位的中药依次为;防风、甘草、白术、荆芥、当归、黄芪、生地、白鲜皮、牡丹皮、牛蒡子。其中应用祛风解表药频次:防风67次(87.01%)、荆芥64次(83.12%)、牛蒡子48次(62.34%);应用补血药频次:当归63次(81.82%);应用补气药频次:黄芪60次(77.92%);应用凉血药频次:生地58次(75.32%)、牡丹皮49次(63.64%));应用燥湿药频次:白术65次(84.42%),白鲜皮54次(70.13%)。老年CU患者的口服中药选择以祛风解表药加补气补血药为主,兼加凉血、燥湿药;两组CU患者应用中药提取物以白芍总苷胶囊居多,两组患者应用中药提取物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CU患者采用耳穴压籽、穴位贴敷、普通针刺等中医特色辅助疗法疗效显着,但两组采用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西医治疗方面,两组CU患者应用抗组胺药中依巴斯汀和盐酸左西替利嗪使用频率最高,老年前期组患者服用依巴斯汀26例(57.78%)、盐酸左西替利嗪22例(48.89%),老年组患者服用依巴斯汀49例(63.64%)、盐酸左西替利嗪47例(61.04%);老年组患者更多采用两种抗组胺药联合治疗的方案,老年组抗组胺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使用以第二代+第三代频率最高,老年组患者中采用第二代+第三代抗组胺药38例(4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用药治疗方面,两组患者中医外用药以一效散、中药湿敷液使用频率最高,西医外用药以复方硼酸溶液使用频率最高。7.疗效:本次收集慢性荨麻疹病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老年组患者中治愈5例(6.49%),好转67例(87.01%),未愈5例(6.49%),总有效率为(93.5%),总有效率高。采用中药汤剂口服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治愈者8例(7.1%),好转105例(92.9%);未采用中药汤剂口服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好转4例(44.4%),未愈5例(55.6%),口服中药汤剂患者有效率较未口服中药汤剂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老年慢性荨麻疹以女性多见;病程以1年以上偏多;过敏原检测方面,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对霉菌类过敏原特异性更高。2.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辨证偏向于血虚风燥证型。3.老年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药治疗原则以祛风解表,补气补血兼凉血、燥湿为基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疗效显着,且口服中药汤剂的总有效率高;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普遍采用两种抗组胺药联合应用方案,且第二代+第三代抗组胺药搭配方式应用率最高。
刘雄彪,陈亚会[7](2021)在《富马酸氯马斯汀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富马酸氯马斯汀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氯马斯汀口服溶液10 mL 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奥洛他定片5 mg,2次/d,疗程共8周。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3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富马酸氯马斯汀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陈思文,李湘鹏,许馥容,唐源苑,向丽萍[8](2020)在《8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估8种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奥洛他定、卢帕他定、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CNKI、Wanfang、CBM、PubMed、Embase上检索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2月,选择符合标准的文献,使用Stata 15.1和ADDIS 1.16.8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7篇文献,涉及4 677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的疗效均优于氯雷他定,8种抗组胺药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概率排序图显示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有效率最高(P=0.47)。结论:基于现有研究,依巴斯汀成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最优选择的可能性最大,但本研究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桂绮桦[9](2020)在《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慢性荨麻疹为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慢性疾病,有研究发现,至少有20%的人一生中曾受到罹患荨麻疹的困扰。而亚洲慢性荨麻疹的患病率则高于欧洲和北美。慢性荨麻疹发病不限年龄,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慢性荨麻疹以皮肤、粘膜突然出现一过性风团,皮疹形状大小不一并伴有剧烈瘙痒,而且发无定处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能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其病因复杂,迁延难愈,到目前为止,现代医学对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有明晰认知。临床上,一般主要以抗组胺药或联合其他药物为治疗手段,虽然起效快,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停药后复发率高。中医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有着渊远而悠久的历史,近年更有大量的研究证实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副作用少,长期疗效持久,因此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目的:赖氏通元针法是全国名老中医赖新生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的一种针灸疗法,此针法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适应症广泛,疗效突出,操作简易,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效果显着。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通过观察比较通元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对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治疗选择,并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的所有受试对象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香港针药汉方、萧玲中医师诊所、江南秀中医师诊所以及社会公开招募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本研究共纳入120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通元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针刺穴位包括:气海、关元、天枢双、心俞双、膈俞双、曲池双、合谷双、血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对照组针刺穴位包括:曲池双、合谷双、血海双、隔俞双、三阴交双、外关双、风池双。两组均行提插捻转法使之得气后留针30分钟。针灸疗程为每周3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连续治疗8周,共24次。疗程结束4周后进行随访。疗效评定的主要指标使用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评价,次要指标包括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荨麻疹症状分级评分(MILOR)及焦虑抑郁评分(HAD)。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第一疗程后、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分别进行四次评分,对比两组组内及两组组间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1)完成情况:本研究纳入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9例,对照组脱落11例,最终完成病例共100例,其中51例为观察组,49例为对照组,两组完成情况基本一致(P>0.05)。(2)基线情况:两组患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过敏史以及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UAS、DLQI、MILOR、HADa和HADd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UAS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在治疗第一疗程后、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UAS评分均和基线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两种针刺对荨麻疹活动度均有显着改善作用;随访时,两组UAS分值均有回升的现象,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提示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以及随访时发现,两组UAS分值下降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分值下降趋势更加明显。③差值比较: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下降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随访时,两组UAS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改善荨麻疹活动度和延缓其复发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组。(4)DLQI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第一疗程后和第二个疗程后以及随访时DLQI评分均和基线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两种针刺对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效果。随访时,观察组DLQI分值有回升的现象,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DLQI分值回升则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通元针法的维持效果较好。②组间比较:结果提示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以及随访时,两组DLQI分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③差值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DLQI分值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两组DLQI分值有显着性下降(P<0.05),在随访时,两组DLQI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和延缓其复发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组。(5)MILOR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第一疗程后和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MILOR评分均和基线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均有明显治疗效果。随访时两组MILOR分值均有回升的现象,但观察组分值升高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分值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第一疗程后、治疗第二疗程以及随访时,两者均有明显差异(P<0.05)。③差值比较:治疗第一疗程后,两组MILOR分值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第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两组分值下降值有明显差异(P<0.05),在随访时,两组MILOR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改善患者风团大小、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方面有较好的疗效。(6)HADa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治疗第一疗程后和第二疗程后以及随访时HADa评分均和基线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均有明显治疗效果。随访时,观察组HADa分值与基线相比仍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HADa分值与基线相比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2疗程后及随访时均有明显差异(P<0.05),通元针法HADa分值下降趋势更加明显。③差值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组间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随访时,两组HADa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说明通元针法在治疗患者焦虑状态方面和延缓其复发有明显的优势。(7)HADd评分:①组内比较: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发现HADd评分均和基线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均有明显效果;随访时,两组HADd分值均有回升的现象,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有显着性差异(P<0.05),通元针法HADd分值下降趋势更加明显。③差值比较;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组间差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随访时,两组HADd分值均有回升,但观察组分值回升的趋势相对平缓,表明通元针法在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有较好的疗效。(8)总有效率评定:完成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0%,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主要分布在显效,所占比例为49.02%;对照组疗效主要分布在有效,所占比例为44.90%。提示通元针法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9)复发率评定:随访时进行复发率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为17.78%,对照组复发率为38.46%,两组复发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通元针法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10)安全性评定:研究过程中,有少部分患者除针后局部出现轻微疼痛或出血,经按压止血后可缓解,两组均无患者出现其他针刺意外及不良反应,两组均无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提示两组针刺方法均为安全有效。结论:(1)赖氏通元针法治疗卫气亏虚型慢性荨麻疹有明显的疗效,可有效改善荨麻疹瘙痒、风团症状,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有一定的提高和改善作用。其总有效率为88.24%,显效比率为49.02%,且无一例加重。(2)赖氏通元针法与常规针刺组相比有更显着的疗效优势,通元针法对慢性荨麻疹疗效及维持长期效果更加显着,显愈率更加明显,改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皮肤病、生活质量和荨麻疹症状体征分级评分方面较佳,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也有突出的改善作用,充分体现通元针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身心调节方面的优势。(3)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性高,两组均无患者出现针刺意外及其他不良反应,两组均无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提示两组针刺方法均为安全有效。(4)本实验研究过程顺利,表明正式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可行性高,本研究内容也为正式试验样本量和方案提供参考依据。(5)赖氏通元针法对慢性荨麻疹有突出的临床疗效,且安全灵便,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全面推广,对于其治病机理则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付璇[10](2020)在《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和评价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及控制复发情况,探讨“腹针理论”应用于慢性荨麻疹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36例。试验周期为4周,治疗组予以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治疗,腹针埋线2周一次。对照组仅予以口服依巴斯汀片。在试验过程中,若受试者症状消失,则将依巴斯汀片逐步减量。每周进行荨麻疹症状分级评分,指导患者用药,于治疗前后进行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评分、UAS评分、DLQI评分,以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评分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评价两组有效率。在试验结束的第30天对受试者进行随访,统计比较两组痊愈、显效、有效的受试者症状分级量表评分。所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有63例受试者完成临床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病程、UAS评分、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评分、DLQ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一致。(2)两组治疗后的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U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的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4)比较治疗第4周两组口服药物总量情况,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统计两组痊愈、显效、有效的受试者治疗后30天的荨麻疹症状积分,与治疗结束时进行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后有所上升,P均<0.05。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与单纯口服依巴斯汀片在控制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均有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2.腹针埋线结合口服依巴斯汀片在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优势。3.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在控制复发方面较单纯口服依巴斯汀片更优。
二、地洛他定治疗176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洛他定治疗176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地氯雷他定对比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 |
1.5 方法学质量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
2.2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结果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治疗有效率 |
2.3.2 不良反应发生率 |
2.3.3 口干 |
2.3.4 嗜睡 |
2.3.5 疲倦 |
2.3.6 恶心 |
2.3.7 记忆力减退 |
2.3.8 头痛 |
2.4 发表偏倚评价 |
3 讨论 |
(2)奥洛他定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IgE和炎症水平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卢帕他定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见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检索策略及方法 |
2.2 文献筛选 |
2.3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4 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三章 结果 |
3.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
3.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 |
3.3 结果描述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治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213例慢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陈彤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总结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荨麻疹的西医学研究 |
1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 |
2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
3 慢性荨麻疹的西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慢性荨麻疹的中医学研究 |
1 古代医家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
2 现代中医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
3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药物分析及总结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5 陈彤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总结 |
验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富马酸氯马斯汀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选择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3]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不良反应 |
2.3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8)8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偏倚风险结果 |
2.3 网状Meta分析 |
2.3.1 证据网络 |
2.3.2 一致性检验及收敛性诊断 |
2.3.3 有效率 |
2.3.4 不良反应发生率 |
2.3.5 小样本效应评估 |
3 讨论 |
(9)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1 现代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
1.1.2 慢性荨麻疹的流行病学研究 |
1.1.3 现代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阐述 |
1.1.4 慢性荨麻疹的病机阐述 |
1.1.5 慢性荨麻疹的诊断 |
1.1.6 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
1.2 祖国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2.1 慢性荨麻疹的历史沿革 |
1.2.2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病因病机 |
1.2.3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概述 |
1.2.4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
1.3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2.1 病例对象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
2.2.4 病例剔除及终止标准 |
2.2.5 研究流程图 |
2.2.6 样本量估算 |
2.2.7 随机方法 |
2.2.8 盲法 |
2.2.9 治疗方法 |
2.2.10 观察指标 |
2.2.11 访视方式 |
2.2.12 退出、脱落和终止试验的规定 |
2.2.13 知情同意书 |
2.2.14 疗效评价指标及标准 |
2.2.15 针刺意外情况及处理 |
2.2.16 统计分析 |
2.3 实验基线情况 |
2.3.1 试验整体情况 |
2.3.2 患者基本情况 |
2.4 评价指标结果 |
2.4.1 荨麻疹活动度量表(UAS)评分 |
2.4.2 皮肤病生活质量表(DLQI)评分 |
2.4.3 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MILOR)评分 |
2.4.4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 |
2.4.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及疗效分布情况 |
2.4.6 两组复发率比较 |
2.4.7 安全性评价 |
第三章 讨论 |
3.1 研究结果分析 |
3.1.1 一般资料讨论 |
3.1.2 荨麻疹活动度(UAS)结果分析 |
3.1.3 皮肤病生活质量(DLQI)结果分析 |
3.1.4 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MILOR)结果分析 |
3.1.5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结果分析 |
3.1.6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及疗效分布情况结果分析 |
3.1.7 两组复发率结果分析 |
3.1.8 安全性分析 |
3.1.9 综合分析 |
3.2 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优势和机理 |
3.3 赖氏通元针法概述 |
3.4 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理论依据 |
3.5 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选穴依据 |
3.6 创新点 |
3.7 不足和展望 |
3.7.1 研究对象 |
3.7.2 评价标准 |
3.7.3 治疗时间 |
3.7.4 干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10)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2.1 患者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中止试验的标准 |
2.8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
3.试验材料 |
4.研究内容 |
4.1 样本量 |
4.2 随机 |
4.3 盲法 |
4.4 对照设计 |
4.5 治疗方案 |
4.6 观察指标 |
4.7 不良事件的处理 |
4.8 统计学方法 |
4.9 伦理原则 |
4.10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病例完成情况 |
2.基线比较 |
2.1 性别比较 |
2.2 年龄与病程 |
2.3 治疗前两组病情比较 |
3.疗效结果分析 |
3.1 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
3.2 两组有效率比较 |
3.3 随访比较 |
3.4 安全性分析 |
3.5 两组病例剔除与脱落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
1.1 对慢性荨麻疹的西医认识 |
1.2 对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认识 |
2.腹针埋线的作用机理 |
2.1 腹针的理论依据 |
2.2 腹针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 |
2.3 穴位埋线的理论依据 |
3.选穴依据分析 |
3.1 引气归元方 |
3.2 腹四关 |
3.3 大横、天枢 |
4.药物的选择 |
5.该治疗方法的优势 |
5.1 腹针埋线的临床应用 |
5.2 腹针埋线的优势 |
5.3 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的优势 |
6.研究结果分析 |
6.1 比较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评分 |
6.2 比较UAS评分 |
6.3 比较DLQI评分 |
6.4 比较两组治疗第4周的口服药物总量 |
6.5 随访结果分析 |
6.6 安全性分析 |
结语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综述腹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三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 |
四、地洛他定治疗176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氯雷他定对比氯雷他定治疗荨麻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甄路路,刘璐,盖苏苏,闫美兴,刘畅. 中国药物评价, 2021(05)
- [2]奥洛他定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效果分析[J]. 林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19)
- [3]卢帕他定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D]. 袁梦思. 汕头大学, 2021(02)
- [4]213例慢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D]. 司海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陈彤云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总结与分析[D]. 肖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性分析[D]. 马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富马酸氯马斯汀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 刘雄彪,陈亚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01)
- [8]8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J]. 陈思文,李湘鹏,许馥容,唐源苑,向丽萍. 天津药学, 2020(02)
- [9]赖氏通元针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D]. 桂绮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付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荨麻疹论文; 荨麻疹的症状和治疗论文; 显著性差异论文; 中医论文; 陈彤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