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麦全蚀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包衣,种子,生物防治,防治措施,蚜虫,规律。
小麦全蚀病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华[1](2019)在《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防控小麦全蚀病、蚜虫的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概况试验地点设在河南省鹿邑县穆店乡李集行政村村民赵卫红承包的小麦田。试验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为两合土偏于,肥力上等,连年秸秆还田小麦全蚀病发生基数较高,蚜虫发生同大田。试验田精耕细作,上虚下实,足墒播种。小麦播种期10月19日,品种为德研16,宽幅播种,播种量为14 kg/667 m~2,播种时天气多云,(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28期)
要世瑾,赵鹏飞,金建猛,杨丹丹,孔欣欣[2](2019)在《小麦全蚀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防控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本试验针对7种小麦全蚀病防治的药剂和施用方法开展田间对比试验。试验表明,7种用药方式均能对小麦全蚀病起到防控作用,且对小麦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11.49%~20.29%。其中,芽孢包衣加芽孢返青期灌根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明显,增幅为20.29%,亩产570.69 kg。其次为MK2处理,增幅为18.81%,亩产563.66 kg。其余增幅在11.49%~16.14%,亩产为528.90~551.01 kg。全蚀病防治药剂可有效减轻小麦全蚀病的危害,提高小麦产量,同时对小麦无不良影响,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8期)
王香芝,肖林云,王守宝[3](2019)在《药剂拌种结合土壤处理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5种种衣剂分别拌种,结合播前以20%叁唑酮乳油处理土壤,在河南博爱开展小麦全蚀病防治试验,调查各药剂处理的安全性、防治全蚀病的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麦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效果最优:处理后的小麦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未见药害;拔节期病株防效为98.62%,乳熟期白穗防效为92.04%;处理区小麦产量较清水对照区增加54.37%,均为各处理中最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06期)
张亮,王永玖,刘俭,洪亮,李杨[4](2019)在《沿淮地区旱茬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沿淮地区旱茬小麦全蚀病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危害症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性综合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园艺与种苗》期刊2019年04期)
肖涛[5](2019)在《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全蚀病以一种从小麦的麦苗期一直到成株期均有可能发病的一种病害。该病病菌适宜感染的温度为12~18℃,耕作制度、土壤肥力等都直接影响着病害发生的轻重程度。本文就病害发生的几点原因提出防控措施,主要为严禁从病区引种、平衡施肥以及对种子药剂进行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新农业》期刊2019年05期)
马艳彬[6](2019)在《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全蚀病又名根腐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该病在我国不少省份均有分布。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往往穗期成片枯死,千粒质量下降,一般发病区产量降低20%以上,严重者产量降低50%以上。一、症状特征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病。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 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是根部及茎基部受害所致。(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07期)
周兴军,李娜,王卫雨[7](2019)在《不同种子包衣剂防控小麦全蚀病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全蚀病是确山县小麦的主要病害,用12.5%全蚀净悬浮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5%咯菌腈悬浮剂叁种种衣剂的不同配方、不同剂量进行试验示范,验证其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对全蚀病的防效表现为:12.5%全蚀净40mL/667m~2>3%苯醚甲环唑80mL/667m~2>3%苯醚甲环唑60mL+2.5%咯菌腈20mL/667m~2>3%苯醚甲环唑40mL/667m~2,药剂处理的增产率高低表现为:12.5%全蚀净40mL/667m~2>3%苯醚甲环唑60mL+2.5%咯菌腈20mL/667m~2>3%苯醚甲环唑80mL/667m~2>3%苯醚甲环唑40mL/667m~2。防效与增产效果接近一致,以12.5%全蚀净种子包衣剂最优。(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03期)
徐秀莉,杨建伟[8](2018)在《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我国叁大产粮农作物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所以搞好小麦产业对于稳定我国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豫南地区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的安全生产。小麦全蚀病的危害性较大,并且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难以根除,本文对小麦全蚀病的影响因素、发生规律以及发病症状等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在防治上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8年24期)
杨春云,邓渊钰,李伟,孙海燕,张爱香[9](2018)在《小麦全蚀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对小麦全蚀病菌有良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分别从河南省商丘市及驻马店市小麦全蚀病发生田块中采集小麦根际土样,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共分离到1051株细菌,通过与全蚀病菌G1037菌株进行平板对峙筛选,最终获得9株具有明显拮抗效果且生长状况良好的菌株。16Sr DNA序列比对及生理生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菌株P155、P154、P16及P147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株P188和P97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LY3为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菌株S38为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菌株B20为洋葱伯克霍尔德Burkholderia cepacia。产抗生素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发现,菌株P147含吩嗪和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菌株B20含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除B20、LY3、S38和P147外,其余菌株均可产生嗜铁素。9株细菌都产蛋白酶。除P97、B20和S38外,其余菌株均可产脂肽类物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9株生防菌对小麦全蚀病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菌株P155和P154的防治效果最好,相对防效分别为67.11%和63.82%,略高于3%的苯醚甲环唑种衣剂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细菌具有作为小麦全蚀病生防菌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秦旭,魏君君,沈鹏飞,羊国根,潘月敏[10](2018)在《小麦全蚀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引起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在我国安徽、山东和河南等栽培地区广泛发生,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易引起环境污染及产生抗药性,因此,筛选有益微生物进行绿色防控是新的途径。本研究从安徽北部罹患小麦全蚀病的土壤中分离到112株细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到2株对小麦全蚀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测序,这2株拮抗细菌均为芽胞杆菌(Bacillus)。芽胞杆菌XJ-3和XJ-4对小麦全蚀病菌的菌丝生长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0%和64%;可引起小麦全蚀病菌菌丝尖端分枝异常和原生质体渗透。同时,XJ-3和XJ-4菌株对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葡萄孢属(Botrytis)、丝核菌属(Rhizoctonia)、平脐蠕孢属(Bipolaris)、赤霉属(Gibberella)和镰孢属(Fusarium)20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显着抑制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XJ-3和XJ-4对小麦全蚀病均有良好的生防效果,对小麦的发芽和生长也有促进作用。XJ-3和XJ-4菌株的发酵液对小麦全蚀病菌的菌丝生长同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0%和100%;而菌悬液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因此,芽胞杆菌XJ-3和XJ-4有潜在的生防功能,可用于多种病害的生物防治,其抗生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小麦全蚀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防控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本试验针对7种小麦全蚀病防治的药剂和施用方法开展田间对比试验。试验表明,7种用药方式均能对小麦全蚀病起到防控作用,且对小麦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11.49%~20.29%。其中,芽孢包衣加芽孢返青期灌根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明显,增幅为20.29%,亩产570.69 kg。其次为MK2处理,增幅为18.81%,亩产563.66 kg。其余增幅在11.49%~16.14%,亩产为528.90~551.01 kg。全蚀病防治药剂可有效减轻小麦全蚀病的危害,提高小麦产量,同时对小麦无不良影响,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麦全蚀病论文参考文献
[1].王瑞华.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防控小麦全蚀病、蚜虫的药效试验[J].河南农业.2019
[2].要世瑾,赵鹏飞,金建猛,杨丹丹,孔欣欣.小麦全蚀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9
[3].王香芝,肖林云,王守宝.药剂拌种结合土壤处理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9
[4].张亮,王永玖,刘俭,洪亮,李杨.沿淮地区旱茬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J].园艺与种苗.2019
[5].肖涛.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新农业.2019
[6].马艳彬.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2019
[7].周兴军,李娜,王卫雨.不同种子包衣剂防控小麦全蚀病试验[J].河南农业.2019
[8].徐秀莉,杨建伟.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
[9].杨春云,邓渊钰,李伟,孙海燕,张爱香.小麦全蚀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和鉴定[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8
[10].秦旭,魏君君,沈鹏飞,羊国根,潘月敏.小麦全蚀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初步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