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探析

微创手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探析

(临澧县中医医院湖南常德415200)

摘要:目的对微创手术应用于肝囊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选取82例2014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囊肿患者,并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和实验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各41例,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68%vs.73.17%],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应用于肝囊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微创手术;肝囊肿;临床疗效

肝囊肿这种肝脏良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这种疾病呈进行性发展,该病在发病初期几乎没有临床症状,大多是在囊肿增大压迫临床脏器出现症状或者体检时发现确诊,对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1]。本院将腹腔镜微创手术应用于2014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肝囊肿患者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82例2014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囊肿患者,以上患者均经MRI、CT、B超以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确定符合该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44例和38例;患者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2岁和77岁,中位年龄:(44.98±3.23)岁;单发囊肿和多发囊肿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3例和39例,囊肿直径为:7-21.8cm,平均为(12.54±1.59)cm;根据随机平行对照法将以上患者按照手术日期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其中手术日期尾数为奇数的患者纳入参照组,尾数为偶数的患者纳入实验组,上述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间没有较大差异,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1.2.1参照组本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作斜切口于右上腹肋缘下部位并进腹,对患者的囊肿情况进行常规的探查,将肝脏表面大部分囊壁进行切除,将囊液吸尽,同时对囊肿内壁进行电切处理,使囊壁细胞破坏;如果患者的囊肿囊腔较大,则需要应用大网膜进行填塞处理,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然后将手术切口关闭[2]。如果患者的囊肿部位在带蒂、肝缘、单发、囊肿壁大部分游离,则需要对患者应用囊肿切除术治疗[3]。

1.2.2实验组本组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术前置胃管,避免因胃胀气而对手术观察和操作造成影响,体位要根据患者的囊肿所在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采取头高足低30°的仰卧位,麻醉方法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按照常规处理建立人工气腹,然后将腹腔镜置入,主操作口的位置为剑突下10mm并将Trocar置入,根据术中探查的实际情况来对第三、四孔的位置进行合理选择,利用腹腔镜来对患者肝囊肿的数目、部位以及大小等情况来进行探查;将囊腔利用带吸引管的穿刺针进行刺入,将囊液吸净,囊液一般情况下为清亮液体;在确定患者的囊液无胆汁样液后将囊肿前壁使用电凝钩或电剪刀进行分离或电切处理,将肝表面的囊肿壁尽可能的切除,然后将囊壁周边部分肝组织应用超声刀进行切除,开窗范围为1/2囊肿直径以上,将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囊壁边缘进行彻底止血,将残余囊壁内上皮通过氩气刀进行烧灼、破坏,对囊腔进行冲洗,手术结束后经腹壁侧孔放置乳胶管外引流并将手术切口关闭[4]。

1.3疗效标准治疗后对患者进行CT、B超检查显示囊肿、脓腔全部消失,则判定为治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CT、B超检查显示囊肿最大直径缩小程度在50%以上,则判定为显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CT、B超检查显示囊肿最大直径缩小程度在50%以内,则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指标,则判定为无效[5]。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就手术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70.23±28.84)minvs.(95.28±37.15)min];就术中出血量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少于参照组[(48.67±18.05)mlvs.(69.94±23.23)ml];就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27.52±7.95)hvs.(38.85±10.49)h];就住院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9.142±2.23)dvs.(12.81±4.28)d];t=15.67,16.11,16.84,15.23,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临床疗效对比参照组中临床疗效为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2例(占比29.27%)、10例(占比24.39%)、8例(占比19.51%)和11例(占比26.83%),则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实验组中临床疗效为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5例(占比60.98%)、8例(占比19.51%)、5例(占比12.20%)和3例(占比7.32%),则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B超、CT等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肝囊肿的检出率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应用于肝囊肿的治疗中具有术野暴露充分、操作简单易行、视野开阔等优点,能够对囊肿遗漏情况进行有效避免,同时这种方式的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之一。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分别应用于我院收治的82例肝囊肿患者中,结果显示: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68%vs.73.17%],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践证明,微创手术应用于肝囊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在减少创伤、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包作伟,张伟民,邵珍,等.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19(06):520-521

[2]张卓,曹子龙,胡建立,等.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和囊肿穿刺引流联合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36(11):1039-1040

[3]李敏利,朱人敏,林勇,等.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老年及老年前期肝囊肿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20(04):448-449

[4]刘文斌,葛勇胜,许戈良,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囊肿32例临床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2,06(03):179-180

[5]易昌华,张冰,刘全,等.腹腔镜和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2,13(12):82-83

标签:;  ;  ;  

微创手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