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八迭球菌论文_耿钊,鲁建江,童延斌,汪晨霖,张硕

导读:本文包含了甲烷八迭球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烷,球菌,鉴定,菌株,特性,正交,基因组。

甲烷八迭球菌论文文献综述

耿钊,鲁建江,童延斌,汪晨霖,张硕[1](2013)在《一株兼性嗜冷产甲烷八迭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低温条件下沼气发酵的效率,本文利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从新疆库尔勒越冬沼气池污泥中分离出一株生长温度范围为8~40℃的兼性嗜冷产甲烷菌株ZG-2。该菌株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呈不规则球状迭放在一起,不运动,能够利用H2/CO2混合物、甲醇、甲胺、乙酸盐作为单一碳源底物进行厌氧发酵生产甲烷。最适生长条件:温度为25~30℃,生长pH为6;NaCl浓度为0.2mol/L;不能耐受链霉素和卡那霉素。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认为菌株ZG-2为兼性嗜冷巴氏产甲烷八迭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杨冰,卢向阳,田云[2](2012)在《甲烷八迭球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八迭球菌(Methanosarcineae)是能够利用乙酸、CO2、甲醇、甲胺、甲基硫化物等多种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为底物产生甲烷的厌氧古细菌,它的代谢路径多样,遗传结构简单,广泛应用于理论和应用研究,其中M.acetivorans、M.mazei和M.barkeri菌种在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后成为研究古细菌的模式菌种。甲烷八迭球菌是厌氧消化产甲烷的重要菌株,应用潜力巨大。简单介绍了甲烷八迭球菌的形态特征、代谢特征和基因组特征,并对其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2年12期)

钱丹丹,马隆龙,袁月祥,闫志英,刘晓风[3](2012)在《一株嗜碱产甲烷八迭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5℃条件下用产甲烷菌培养基对采自四川省红原县的牦牛粪进行富集培养,采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从富集培养物中分离得到一株在8~45℃范围生长、最适生长pH为8.5的嗜碱产甲烷菌T13.该菌株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胞聚集体,在液体培养基中为肉眼可见的颗粒状物,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为淡黄色桑葚状;可利用甲醇、乙酸盐和甲胺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对氯霉素和庆大霉素敏感;生长pH范围为6.5~9.5;最适NaCl浓度为0~0.15 mol L-1;最适生长温度为30℃.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T13为梅氏产甲烷八迭球菌(Methanosarcina mazei).由于该菌最适生长pH为8.5,所以初步认为菌株T13是一株梅氏产甲烷八迭球菌的新菌株.(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曹亚莉,田沈,钱城,王菊,袁振宏[4](2003)在《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NaNO_2替代硼酸作为交联剂,对甲烷八迭球菌进行包埋固定化。该过程对细胞没有毒害。厌氧发酵的55d中,固定化小球不粘连、不溶解,并能保持较好的强度。固定化菌比游离菌具有更高的反应效率。(本文来源于《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3-06-30)

曹亚莉[5](2003)在《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方法探究及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在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存在的缺点,本文首先进行了对新的甲烷八迭球菌固定化方法的探索,然后将固定化菌球运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研究。 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过程中,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能加快对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比游离细胞具有更高的反应效率且反应比较稳定。在人工废水阶段,固定化组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达到了55.68h;平均容积负荷为2.56kgCOD/m~3.d,为非固定化的1.41倍,最高达到4.36 kgCOD/m~3.d;平均COD去除率84.70%,为非固定化的1.12倍;平均产气率1.80L/L.d,为对照的1.799倍,最高日产气率3.2L/L.d。在豆制品废水处理阶段,固定化组的COD平均容积负荷10.02kgCOD/m~3.d,为非固定化组的1.88倍;平均COD去除率85.34%,为非固定化组的1.332倍;平均产气率4.04L/L.d,为非固定化组的2.49倍,最高日产气率可达9.5L/L.d;产气中甲烷含量在76-78%;出水乙酸含量0.2%以下,pH值保持在7.0-7.5。 采用NaNO_3替代硼酸作为交联剂制备固定化菌球,研究表明,此过程对细胞没有任何毒害作用,而且交联彻底。在进行废水厌氧处理中,固定化菌球能够保持较高的强度,不粘连,不溶解,体积膨胀小,菌球漂浮量低。(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杨秀山,李军,田沈,赵军,曹亚莉[6](2003)在《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及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PVA包埋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存在的缺点 ,采用吸附和包埋结合法对甲烷八迭球菌进行了固定化 ,并用UASB反应器以高浓度人工废水和豆制品废水为底物对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特性进行研究 .用人工废水运转的结果表明 ,最高容积负荷为 14 7kg(COD) (m3·d) ,最高COD去除率为 94 3 % ,最低水力停留时间 (HRT)为 16 4h ,甲烷含量为 65 %~73 % .用豆制品废水运转的结果表明 ,最高COD负荷 17 6kg (m3·d) ,平均容积负荷 8 2kg(COD) (m3·d) ,最低为 13 7h ,最高产气率 7L (d·L) ,平均产气率固定化为非固定化的 15 2倍 ,最高COD去除率达到了 87% .(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杨小红,田沈,赵军,曹亚莉,杨秀山[7](2002)在《甲烷八迭球菌扩大培养及固定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实验室富集的甲烷八迭球菌浓缩物作为接种物,用10L反应器对其进行扩大培养,得到了含甲烷八迭球菌为2.31010个/mL扩大培养浓缩物.设计正交试验,以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菌球的成球性、菌球在产气高峰时的沉降性、产甲烷活性、寿命为指标,选择出聚乙烯醇(P)、海藻酸钠(A)和充填物(F)混合包埋载体的最佳配比P8A1F40,P8A1F40法制备的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成球容易、具有高的产甲烷活性、良好的脱气性和沉降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发酵过程中不胀、不黏)和较长的寿命.(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02年06期)

赵军,曹亚莉,骆海鹏,杨秀山[8](2002)在《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用PVA固定甲烷八迭球菌存在的缺点,而采用吸附包埋法对甲烷八迭球菌进行了固定,并用人工配制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对吸附包埋的甲烷八迭球菌特性进行了研究。55d的运行数据表明,吸附包埋的甲烷八迭球菌在处理人工废水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COD最高容积负荷为14.7kg/(m3·d),最高去除率为94.29%,最低水滞留期为16.4h,甲烷含量为65%~73%。运行过程中的挥发酸(主要为乙酸)含量小于0.2%。运行期间固定化介质不上浮、不膨胀,具有很好的传质和脱气性能,较好地解决了包埋法固定化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02年04期)

杨小红,田沈,赵军,曹亚莉,骆海朋[9](2002)在《甲烷八迭球菌的富集培养和固定化介质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亨盖特 (Hungate)厌氧技术 ,以甲醇为唯一碳源 ,获得了甲烷八迭球菌的富集培养物。采用直接计数法和MPN(mostprobablenumber)法对甲烷八迭球菌的数量进行测定。选择不同包埋剂对甲烷八迭球菌进行固定化 ,并对其成球效果及产甲烷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AM 4为包埋剂对甲烷八迭球菌进行固定化可得到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杨秀山,杨小红[10](2001)在《甲烷八迭球菌扩大培养及固定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采用亨盖特(Hungate)厌氧技术获得的甲烷八迭球菌富集培养物的浓缩菌及少量厌氧污泥作为接种物,以实验室用10L反应器为培养罐,在不灭菌、不排氧的条件下对甲烷八迭球菌进行扩大培养;设计正交试验,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包埋载体并加入填充物共同包埋甲烷八迭球菌,装入以甲醇为唯一底物的100ml厌氧瓶和生理盐水瓶进行批式发酵,(本文来源于《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1-10-01)

甲烷八迭球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甲烷八迭球菌(Methanosarcineae)是能够利用乙酸、CO2、甲醇、甲胺、甲基硫化物等多种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为底物产生甲烷的厌氧古细菌,它的代谢路径多样,遗传结构简单,广泛应用于理论和应用研究,其中M.acetivorans、M.mazei和M.barkeri菌种在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后成为研究古细菌的模式菌种。甲烷八迭球菌是厌氧消化产甲烷的重要菌株,应用潜力巨大。简单介绍了甲烷八迭球菌的形态特征、代谢特征和基因组特征,并对其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烷八迭球菌论文参考文献

[1].耿钊,鲁建江,童延斌,汪晨霖,张硕.一株兼性嗜冷产甲烷八迭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2].杨冰,卢向阳,田云.甲烷八迭球菌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2

[3].钱丹丹,马隆龙,袁月祥,闫志英,刘晓风.一株嗜碱产甲烷八迭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2

[4].曹亚莉,田沈,钱城,王菊,袁振宏.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新方法研究[C].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

[5].曹亚莉.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方法探究及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3

[6].杨秀山,李军,田沈,赵军,曹亚莉.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及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3

[7].杨小红,田沈,赵军,曹亚莉,杨秀山.甲烷八迭球菌扩大培养及固定化方法[J].中国环境科学.2002

[8].赵军,曹亚莉,骆海鹏,杨秀山.固定化甲烷八迭球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2

[9].杨小红,田沈,赵军,曹亚莉,骆海朋.甲烷八迭球菌的富集培养和固定化介质的选择[J].太阳能学报.2002

[10].杨秀山,杨小红.甲烷八迭球菌扩大培养及固定化方法研究[C].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1

论文知识图

九月份稻田古菌多样性比对注:1~6:九月份...七,八,九月份稻田古菌多样性对比

标签:;  ;  ;  ;  ;  ;  ;  

甲烷八迭球菌论文_耿钊,鲁建江,童延斌,汪晨霖,张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