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包括管道和固定板,所述管道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开设在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卡合安装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上端预留有限位槽,且承载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底端设置有配置块,且配置块的上表面捆绑有连接绳,所述固定板在安装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有安装,且固定板的中部贯穿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端安装有支撑板,且调节杆通过轴承与支撑板相连接。该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能够对小体积的杂质进行过滤,防堵效果好,且方便对杂质进行清理,使用方便,同时,与管道连接的位置,结构能够调整,提高了实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包括管道(1)和固定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固定有固定块(3),并且安装板(2)的外径尺寸大于管道(1)的内径尺寸,所述固定块(3)的内侧设置有开设在安装板(2)上的安装孔(4),且安装孔(4)的内部卡合安装有承载块(5),所述承载块(5)的上端预留有限位槽(6),且承载块(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并且承载块(5)为中空结构,所述过滤网(7)的底端设置有配置块(8),且配置块(8)的上表面捆绑有连接绳(9),并且连接绳(9)的上端捆绑连接有连接架(10),所述固定板(11)在安装板(2)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有安装,且固定板(11)的中部贯穿安装有调节杆(12),所述调节杆(12)的外端安装有支撑板(14),且调节杆(12)通过轴承(13)与支撑板(14)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包括管道(1)和固定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固定有固定块(3),并且安装板(2)的外径尺寸大于管道(1)的内径尺寸,所述固定块(3)的内侧设置有开设在安装板(2)上的安装孔(4),且安装孔(4)的内部卡合安装有承载块(5),所述承载块(5)的上端预留有限位槽(6),且承载块(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并且承载块(5)为中空结构,所述过滤网(7)的底端设置有配置块(8),且配置块(8)的上表面捆绑有连接绳(9),并且连接绳(9)的上端捆绑连接有连接架(10),所述固定板(11)在安装板(2)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有安装,且固定板(11)的中部贯穿安装有调节杆(12),所述调节杆(12)的外端安装有支撑板(14),且调节杆(12)通过轴承(13)与支撑板(1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的竖直截面呈“T”型结构,且安装孔(4)在安装板(2)上均匀分布,并且安装板(2)的上表面与承载块(5)的上表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7)呈桶状结构,且过滤网(7)呈弹性结构,并且过滤网(7)的高度尺寸不大于连接绳(9)的长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0)呈“+”型结构,且连接架(10)通过限位槽(6)与承载块(5)构成卡合连接,并且承载块(5)与安装孔(4)构成拆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与支撑板(14)平行设置,且支撑板(14)的上表面与安装板(2)的下表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2)与固定板(1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固定板(11)关于管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
背景技术
给排水管是建筑物的主要给排水系统,通过排水管能够使住户将生活废水及时排掉,但是由于生活废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杂质,因此,需要防堵装置,保证了生活废水能够及时排掉;
目前使用的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在使用时,只是对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防堵效果不佳,以及与管道连接的位置结构较为固定,只能适用于一种规格的管道,导致使用时有局限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在只是对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防堵效果不佳,以及与管道连接的位置结构较为固定,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包括管道和固定板,所述管道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固定有固定块,并且安装板的外径尺寸大于管道的内径尺寸,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开设在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卡合安装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上端预留有限位槽,且承载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并且承载块为中空结构,所述过滤网的底端设置有配置块,且配置块的上表面捆绑有连接绳,并且连接绳的上端捆绑连接有连接架,所述固定板在安装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有安装,且固定板的中部贯穿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端安装有支撑板,且调节杆通过轴承与支撑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竖直截面呈“T”型结构,且安装孔在安装板上均匀分布,并且安装板的上表面与承载块的上表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呈桶状结构,且过滤网呈弹性结构,并且过滤网的高度尺寸不大于连接绳的长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呈“+”型结构,且连接架通过限位槽与承载块构成卡合连接,并且承载块与安装孔构成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支撑板平行设置,且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下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与固定板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固定板关于管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能够对小体积的杂质进行过滤,防堵效果好,且方便对杂质进行清理,使用方便,同时,与管道连接的位置,结构能够调整,提高了实用性;
1、通过呈筒状结构的过滤网能够对小杂质进行过滤,并通过连接绳能够将过滤网提升出来,方便了对杂质的清理,使用方便,保证了防堵效果;
2、通过转动与固定板构成螺纹连接的调节杆,对支撑板单体之间的距离进行,使支撑板与管道的内壁贴合,将该防堵装置卡合在管道的上端,安装方便,其能够适用与不同规格的管道,提高了实用性;;
3、通过过滤网与承载块构成的拆卸结构,方便了对过滤网进行单独更换,减小了维修成本,并且,通过配置块的作用,保证了过滤网能够时刻保持桶状结构,同时,通过连接绳的拉扯,能够避免过滤网因水的冲击出现损坏,增加了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架与承载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与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道;2、安装板;3、固定块;4、安装孔;5、承载块;6、限位槽;7、过滤网;8、配置块;9、连接绳;10、连接架;11、固定板;12、调节杆;13、轴承;14、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包括管道1、安装板2、固定块3、安装孔4、承载块5、限位槽6、过滤网7、配置块8、连接绳9、连接架10、固定板11、调节杆12、轴承13和支撑板14,管道1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固定有固定块3,并且安装板2的外径尺寸大于管道1的内径尺寸,固定块3的内侧设置有开设在安装板2上的安装孔4,且安装孔4的内部卡合安装有承载块5,承载块5的上端预留有限位槽6,且承载块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并且承载块5为中空结构,过滤网7的底端设置有配置块8,且配置块8的上表面捆绑有连接绳9,并且连接绳9的上端捆绑连接有连接架10,固定板11在安装板2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有安装,且固定板11的中部贯穿安装有调节杆12,调节杆12的外端安装有支撑板14,且调节杆12通过轴承13与支撑板14相连接;
如图1中安装孔4的竖直截面呈“T”型结构,且安装孔4在安装板2上均匀分布,并且安装板2的上表面与承载块5的上表面齐平,保证了水能够稳定的进入管道1中,过滤网7呈桶状结构,且过滤网7呈弹性结构,并且过滤网7的高度尺寸不大于连接绳9的长度尺寸,避免了过滤网7因水的冲击力出现损坏的现象,同时方便了杂物进行收集和取出;
如图1和3中连接架10呈“+”型结构,且连接架10通过限位槽6与承载块5构成卡合连接,并且承载块5与安装孔4构成拆卸结构,通过连接架10配合连接绳9方便将过滤网7拉出,对其内部的杂进行清理,同时避免了连接架10进入过滤网7中,如图1和图4中固定板11与支撑板14平行设置,且支撑板14的上表面与安装板2的下表面相贴合,保证了支撑板14能够稳定移动,调节杆12与固定板1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固定板11关于管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方便了将该装置安装在管道1上。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时,首先根据管道1的内径尺寸,转动与固定板11构成螺纹连接的调节杆12,对支撑板14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安装板2左右两端的支撑板14的外表面能够与管道1的内壁相贴合,保证该装置安装在管道1上的稳定性,生活废水通过承载块5的中空部分进入管道1中,通过承载块5能够对废水中的较大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过滤网7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小杂质进行收集,由于过滤网7呈桶状结构,从而保证了水能够快速排出,避免了水在承载块5处出现溢出的问题;
当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过滤网7内收集的杂质进行清理时,通过将连接架10从承载块5上拆卸下来,并向上提升,通过连接绳9拉动配置块8使过滤网7底端被拉出,从而方便了过滤网7内杂质的清理,然后通过配置块8受到的重力作用,使过滤网7恢复为原状,然后将连接架10卡合在限位槽6内,由于连接架10呈“+”型结构,能够避免连接架10掉落过滤网7中,导致使用不够方便的问题,由于承载块5与安装孔4构成拆卸结构,方便了对过滤网7的更换,保证了该防堵装置能够保持稳定的作用,这就是该建筑给排水用防堵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0951.1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9(沈阳)
授权编号:CN209585226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E03F 3/04
专利分类号:E03F3/04
范畴分类:36B;
申请人:汪飞
第一申请人:汪飞
申请人地址:110014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启工街3甲
发明人:汪飞;章红亮;印玥;王艳菊;马杰;宋丽丽;刘巍
第一发明人:汪飞
当前权利人:汪飞
代理人:吴月琴
代理机构:1154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