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论文和设计-陈建林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包括变频器箱体、控制器和各工作单元;所述变频器箱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各工作单元均设在内壳内部;控制器设在外壳的外壁上;内壳设在外壳内部,内壳和外壳之间留有空腔,空腔内部设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橡胶柱、减震弹簧、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减速齿轮、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外壳上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橡胶保护套、连接带、金属扣子和金属扣眼;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变频器箱体分设为外壳和内壳,且在外壳与内壳之间设有减震组件,具有保护性能良好、延长内部各工作单元使用寿命的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包括变频器箱体(1)、控制器(2)和各工作单元,所述各工作单元均设在变频器箱体(1)内,控制器(2)设在变频器箱体(1)上用于控制各工作单元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箱体(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内壳(12)设在外壳(11)内部,内壳(12)和外壳(11)之间留有空腔(13),空腔(13)内部设有减震组件(4);减震组件(4)包括减震橡胶柱(41)、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44)、减速齿轮(45)、第一缓冲弹簧(46)和第二缓冲弹簧(47);减震橡胶柱(41)竖直设在空腔(13)内,且两端分别与外壳(11)和内壳(12)连接;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均以减震橡胶柱(41)的轴线为对称中心线左右对称设在空腔(13)内,且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对向不共线设置;第一齿条(43)一端设在外壳(11)上,另一端竖直向内壳(12)方向延伸;第二齿条(44)一端设在内壳(12)上,另一端竖直向外壳(11)方向延伸;减速齿轮(45)设在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之间,且与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啮合;第一缓冲弹簧(46)一端设在第一齿条(43)的延伸端上,另一端与内壳(12)连接;第二缓冲弹簧(47)一端设在第二齿条(44)的延伸端上,另一端与外壳(11)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包括变频器箱体(1)、控制器(2)和各工作单元,所述各工作单元均设在变频器箱体(1)内,控制器(2)设在变频器箱体(1)上用于控制各工作单元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箱体(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内壳(12)设在外壳(11)内部,内壳(12)和外壳(11)之间留有空腔(13),空腔(13)内部设有减震组件(4);减震组件(4)包括减震橡胶柱(41)、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44)、减速齿轮(45)、第一缓冲弹簧(46)和第二缓冲弹簧(47);减震橡胶柱(41)竖直设在空腔(13)内,且两端分别与外壳(11)和内壳(12)连接;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均以减震橡胶柱(41)的轴线为对称中心线左右对称设在空腔(13)内,且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对向不共线设置;第一齿条(43)一端设在外壳(11)上,另一端竖直向内壳(12)方向延伸;第二齿条(44)一端设在内壳(12)上,另一端竖直向外壳(11)方向延伸;减速齿轮(45)设在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之间,且与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啮合;第一缓冲弹簧(46)一端设在第一齿条(43)的延伸端上,另一端与内壳(12)连接;第二缓冲弹簧(47)一端设在第二齿条(44)的延伸端上,另一端与外壳(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工作单元均设在内壳(12)内部;控制器(2)设在外壳(11)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底板(461),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底板(461)与内壳(12)连接,且第一底板(461)上设有第一限位块(462);外壳(1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底板(471),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底板(471)与外壳(11)连接,且第二底板(471)上设有第二限位块(4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3)内还设有减震弹簧(42);减震弹簧(42)与减震橡胶柱(41)嵌套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外壳(11)和内壳(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的外壁上还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橡胶保护套(3)、连接带(32)、金属扣子(33)和金属扣眼(34);橡胶保护套(3)设在控制器(2)的一侧,连接带(32)设在橡胶保护套(3)靠控制器(2)侧的侧壁上,金属扣子(33)设在连接带(32)上,金属扣眼(34)设在控制器(2)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保护套(3)上开有矩形通孔(3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滤波、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现有的变频器结构中,大多都是将各单元直接安装在变频器的外壳内,没有设置任何保护措施;在变频器出现振动或者被撞击时,变频器外壳内部的各单元容易因收到较大的冲击导致接触不良等情况,从而出现故障,甚至发生损坏而无法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性能良好、延长内部各工作单元使用寿命的防冲击变频器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包括变频器箱体、控制器和各工作单元,所述各工作单元均设在变频器箱体内,控制器设在变频器箱体上用于控制各工作单元工作,所述变频器箱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设在外壳内部,内壳和外壳之间留有空腔,空腔内部设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橡胶柱、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减速齿轮、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减震橡胶柱竖直设在空腔内,且两端分别与外壳和内壳连接;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以减震橡胶柱的轴线为对称中心线左右对称设在空腔内,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对向不共线设置;第一齿条一端设在外壳上,另一端竖直向内壳方向延伸;第二齿条一端设在内壳上,另一端竖直向外壳方向延伸;减速齿轮设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且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第一缓冲弹簧一端设在第一齿条的延伸端上,另一端与内壳连接;第二缓冲弹簧一端设在第二齿条的延伸端上,另一端与外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各工作单元均设在内壳内部;控制器设在外壳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内壳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底板,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底板与内壳连接,且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外壳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底板,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底板与外壳连接,且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空腔内还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与减震橡胶柱嵌套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外壳和内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还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橡胶保护套、连接带、金属扣子和金属扣眼;橡胶保护套设在控制器的一侧,连接带设在橡胶保护套靠控制器侧的侧壁上,金属扣子设在连接带上,金属扣眼设在控制器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橡胶保护套上开有矩形通孔。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变频器箱体分设为外壳和内壳,再把各工作单元设在内壳的内部,且在外壳和内壳的空隙间设有减震组件;在变频器箱体出现振动或者被撞击时,减震橡胶柱和减震弹簧相互嵌套设置,能吸收大部分外力,起到减震抗冲击的作用;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减速齿轮的相互啮合,在变频器箱体出现振动或者被撞击时,减速齿轮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间运动,减缓外力对内壳的影响,起到减速抗振的作用;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在变频器箱体出现振动或者被撞击时,不仅能为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提供一个缓冲力,防止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因冲击力过大与外壳或内壳碰撞发生断裂,保护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时还能吸收部分外力,起到减震抗冲击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能对内壳内部的各工作单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工作单元遭受冲击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变频器箱体;11、外壳;12、内壳;13、空腔;2、控制器;3、橡胶保护套;31、矩形通孔;32、连接带;33、金属扣子;34、金属扣眼;4、减震组件;41、减震橡胶柱;42、减震弹簧;43、第一齿条;44、第二齿条;45、减速齿轮;46、第一缓冲弹簧;461、第一底板;462、第一限位块;47、第二缓冲弹簧;471、第二底板;472、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参照图1~4所述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包括变频器箱体1、控制器2和各工作单元;变频器箱体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各工作单元均设在内壳12内部,控制器2设在外壳11的外壁上;内壳12设在外壳11内部,内壳12和外壳11之间留有空腔13,空腔13内部设有若干减震组件4;本实施例中,减震组件4的数量为12个,在变频器箱体1的前后左右面方向,外壳11与内壳12间的空腔13内均设有2个,且呈上下设置;在变频器箱体1的上下面方向,外壳11与内壳12间的空腔13内均设有2个,且呈前后设置;减震组件4按上述条件设置能使减震组件4在空腔13内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减震组件4包括减震橡胶柱41、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44、减速齿轮45、第一缓冲弹簧46和第二缓冲弹簧47;减震橡胶柱41竖直设在空腔13内,且两端分别与外壳11的内壁和内壳12的外壁紧固连接;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均以减震橡胶柱41的轴线为对称中心线左右对称设在空腔13内,且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对向不共线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齿条44的设置位置比第一齿条43的设置位置更靠近减震橡胶柱41;第一齿条43一端紧固连接在外壳11的内壁上,另一端竖直向内壳12方向延伸;第二齿条44一端紧固连接在内壳12的外壁上,另一端竖直向外壳11方向延伸;减速齿轮45设在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之间,且与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啮合;第一缓冲弹簧46一端紧固连接在第一齿条43的延伸端上,另一端与内壳12连接;第二缓冲弹簧47一端紧固连接在第二齿条44的延伸端上,另一端与外壳11连接。

空腔13内还设有减震弹簧42;减震弹簧42与减震橡胶柱41嵌套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外壳11的内壁和内壳12的外壁紧固连接;内壳1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底板461,第一底板461的底面与内壳12的外壁紧固连接;第一缓冲弹簧46通过与第一底板461的顶面的紧固连接和内壳12连接;第一底板461上设有第一限位块462,第一限位块462设在第一缓冲弹簧46与第一底板461紧固连接端的两侧;第一限位块462能保证第一缓冲弹簧46不会因外界的冲力而容易的发生位移从而导致减震抗冲击效果变差;外壳1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底板471,第二底板471的顶面与外壳11的内壁紧固连接;第二缓冲弹簧47通过与第二底板471的底面的紧固连接和内壳12连接;第二底板471上设有第二限位块472,第二限位块472设在第二缓冲弹簧47与第二底板471紧固连接端的两侧;第二限位块472能保证第二缓冲弹簧47不会因外界的冲力而容易的发生位移从而导致减震抗冲击效果变差;外壳11的外壁上还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橡胶保护套3、连接带32、金属扣子33和金属扣眼34;橡胶保护套3设在控制器2的左侧,且其中一端与外壳11的外壁紧固连接;橡胶保护套3的大小与控制器2的大小相适应;橡胶保护套3质地较软所以可以进行弯折,在橡胶保护套3向控制器2侧弯折时,能良好的覆盖住控制器2;橡胶保护套3上开有矩形通孔31,矩形通孔31的大小与控制器2的显示屏大小相当,方便橡胶保护套3覆盖住控制器2时操作人员还是可以良好的看到控制器2显示屏上显示的参数;连接带32橡胶保护套3的右侧壁上,金属扣子33紧固连接连接带32上,金属扣眼34设在控制器2的右侧,底部与外壳11的外壁紧固连接;橡胶保护套3覆盖住控制器2时,可由连接带32通过金属扣子33和金属扣眼34的扣合固定住;橡胶保护套3具有减震、保护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控制器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控制器2因外界冲力发生线路上的连接不稳。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变频器箱体1分设为外壳11和内壳12,再把各工作单元设在内壳12的内部,且在外壳11和内壳12的空隙间设有减震组件4;在变频器箱体1出现振动或者被撞击时,减震橡胶柱41和减震弹簧42相互嵌套设置,能吸收大部分外力,起到减震抗冲击的作用;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44和减速齿轮45的相互啮合,在变频器箱体1出现振动或者被撞击时,减速齿轮45在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间运动,减缓外力对内壳12的影响,起到减速抗振的作用;第一缓冲弹簧46和第二缓冲弹簧47在变频器箱体1出现振动或者被撞击时,不仅能为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提供一个缓冲力,防止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因冲击力过大与外壳11或内壳12碰撞发生断裂,保护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同时还能吸收部分外力,起到减震抗冲击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能对内壳12内部的各工作单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工作单元遭受冲击易损坏的问题。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6559.6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402399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H02M 1/00

专利分类号:H02M1/00;H05K5/02;F16F15/08

范畴分类:37C;

申请人:福建省泓韬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省泓韬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福马路504号福州市科技信息中心大楼A区2层A206室

发明人:陈建林

第一发明人:陈建林

当前权利人:福建省泓韬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为志

代理机构:35242

代理机构编号: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防冲击变频器结构论文和设计-陈建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